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2021-01-07 劉某論昔情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

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

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蘇軾跟好友說:天氣依然寒冷,你瞧外面的風把雪花都吹到了你的衣服上,等你到達上黨的時候一定要回頭看一眼家鄉,雖然沒有達到你的滿意,但是既然做了學官,就不要再去抱怨條件的艱苦了。

上黨地勢險要,更是被稱為是天下之脊,去這裡其實也符合先生你的遠大志向,你既然以治理國家為己任,這正是你能夠施展抱負的地方,去了之後你正好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我們身處太平之時,不要覺得自己不被重用,先生是有雄才偉略的人,不管在哪裡都能擁有一番大成就,不要在意這些小事情!

開篇第一句寫出了送別友人的時間跟情形,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時候,冷冷清清,為離別的氣氛埋下伏筆,蘇軾說「血灑據」,並沒有說「淚沾襟」,暗示整首詞的意境頗具豪爽,並不悲傷。

蘇軾想像著好友離開之後一定會對家鄉戀戀不捨,所以便勸他,雖然要去的地方條件艱苦,但是好男兒志在四方,不管在哪裡都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其實這也是蘇軾對於好友美好的祝願。

蘇軾了解好友的心思,知道他生不逢時,壯志未酬,所以勸他看開一些,跟他說不管在哪裡都能展現自己的才能,同時也誇讚友人有雄才偉略。

這首詞不僅表達了蘇軾對於跟自己友人分別的離別之情,還表達了蘇軾對於好友不被重用的同情之心。

蘇軾的這首離別詞可謂是別出心裁,通篇沒有一句提到離別的愁思,全部是蘇軾在用自己豁達的人生觀去影響好友,展現了蘇軾的灑脫跟豁達,這首詞稱得上是一首千古名詞。

其實蘇軾的每一首詩詞背後都有一段我們所不知道的傳奇故事,蘇軾的每一首詞都是自己的有感而發,每一首詞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想要了解更多蘇軾的生平小故事,想要學習蘇軾對待人生的態度,推薦大家讀一讀這本《蘇軾詞傳》,就像這句俗話說的「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都藏在你的氣質裡。」從這本書中,大家可以發現更多的樂趣,找到全新的自己。

全本書都是選取了蘇軾一生所作詩詞中最經典的一部分,並且結合他當時生活的時代背景跟作詞時候的情景,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跟我們想像中不一樣的蘇軾,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詩詞的含義,感受古典文化的美麗,更好地了解蘇軾想傳達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這套書中除了這本《蘇軾詞傳》,還有《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一共6本,也就是代表了六位作者傳奇的一生。

在《蘇軾詞傳》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擁有豁達的人生觀的蘇軾,即便是生活艱難困苦,他依然能夠笑著面對,依然瀟灑地過著自己的一生,學習蘇軾的精神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勇敢;

在《李煜詞傳》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雖然身為一代帝王但是卻並不快樂的李煜,他身為帝王的無奈,身為階下囚的孤獨,悔恨,讓我們感慨萬千;

在《李清照詞傳》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敢於跟世俗對抗的李清照,如此大膽勇敢的女子,當我們看清她的愛恨情仇,感受一遍她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們會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些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理解其中的含義,明白其中的故事更能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可以讀,孩子不用再為了背不過語文書上的詩詞發愁,家長也能跟著提升自己的氣質,修養。一舉兩得。

《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一共六本,大家讀一讀,就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詩詞,還能夠增加你們的親子閱讀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告訴你什麼才叫豁達的人生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來領略東坡居士的豁達人生。這首詞是公認的蘇軾豪放派代表作,詞中的豪放首先表現在對赤壁的景色描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一開篇,便以江水、歷史、人物進行懷古抒情。江水的流逝,對應著歲月的無情和歷史的更迭,引人對歷史和人生產生思考。以氣勢豪放之句引領全詞,順勢引出千古英雄周瑜。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整首詩詞都透露著盪氣迴腸的氣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寫出了作者的曠達豪邁的思想。上闕寫景,開頭第一句就寫出了錢塘之景的非凡氣魄。借景抒情,用江潮的起落隱喻世間的團聚與分離,有團圓就會有別離。將潮起潮落寓意為人們之間的感情,表現了當時分別的背景。
  • 蘇軾寫下一首送別詞,短短幾句,寫盡人生,後兩句盡顯豁達灑脫
    蘇軾因為人生的經歷頗為豐富,所以也養成了自己豁達且樂觀的性格,他所描寫出的離別之詞必然不同於其他的詩人,在流露出自己的真情之外,也往往能夠激發起大家共同的感情。選取蘇軾所寫離別的詩詞中的一首來感受其所描述送別情感。
  • 蘇軾寫一首詞送給朋友小妾,現在成了流行語,殊不知原句更高級
    "還有那句用來表白的金句"春風十裡不如你",則出自杜牧的《贈別》,原句為"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而這首詩也有出處,就是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詩是蘇軾寫給朋友小妾的一首詩蘇軾當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蘇軾好友王鞏也因此案受到牽連,被貶到嶺南。王鞏被貶時,小妾歌妓寓娘堅持隨王鞏一同前往。
  • 蘇軾欣賞梨花,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短短四句話,寫出了心中的豁達
    人們對宋代詞壇有個固有的印象,那就是,豪放詞派的蘇辛之詞,都是大氣豪邁的,而婉約詞派的柳李之詞則都為婉轉哀愁的。我們用古板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名噪千古的大詞人,卻忽略了一點,人有悲歡離合,情緒浮動多變。沒有人會一直悲戚悽涼,也沒有人會永遠樂觀曠達。
  • 蘇軾最通透豁達的一首詞,短短3句話,讀完讓人心靈平靜
    都說蘇軾的詞,隨著年紀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越年長讀起來越有味道。同樣一首詩,年輕人讀到的是蘇軾的文人情懷,而年長的人則讀懂了經歷種種磨難之後依舊曠達樂觀的處事態度,也讀懂了人生。簡短而有力,深深淺淺有層次,這是詩詞的魅力,也是蘇軾的魅力。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蘇軾,號「東坡居士」,在中國詩詞史上可謂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蘇軾一生命運坎坷,也曾幾次被貶,但他每次被貶時都能發生不少的趣事,這途中最主要的是蘇軾自己心態豁達。我們在蘇軾的詩詞中,總是能讀到豁達中藏著的萬千無奈。他是一個經歷了生活苦楚,依舊對這苦難生活報以微笑的人。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同樣非常的「調皮」,當時,蘇軾的一位好友喜得貴子,蘇軾便送上了一首詞作為祝福,詞中呈現出的「高級調皮」,讓人讀完之後忍俊不禁,這首詞就是《減字木蘭花》:惟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
  • 蘇軾一生最豁達的詞,全篇名句,滿含人生哲理,最後一句堪稱精品
    蘇軾的詩詞我們介紹過很多,他的詞中多飽含著濃濃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告訴別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對挫折、逆流而上,因為畢竟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面對挫折破罐破摔顯然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之所以蘇軾能夠寫出那麼多豁達、哲理性強的詩詞,是因為他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波三折、不盡人意的。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散文寫得非常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其實都在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曾寫過大江東去、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他的詞風獨具一格,宋詞上有很高造詣。這樣一位大家其實詩作也寫得非常優秀。
  • 蘇軾贈友人小妾一首詞,今刷屏朋友圈成「網紅句」,原句更有水平
    蘇軾贈友人小妾一首詞,今刷屏朋友圈成「網紅句」,原句更有水平假如僅僅是用「有趣」來形容蘇軾,那毫無疑問是不是很全面的。林語堂先生就曾用:1個詩人、1個小丑、1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1個美食家、1個釀酒師等詞來形容他。
  • 蘇軾官場失意後,卻寫出一首很豁達的詞,讀後令人心胸開闊
    但也有一些文人,命途愈多舛,反而形成了一種超逸豁達的人生態度。較為典型的便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給後人最大的印象,莫過於深沉、充滿哲思的詩詞,以及詩詞之中扣人心弦的超逸豁達。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便是蘇軾諸多豁達詞作中的一首。
  • 蘇軾見友人小妾,寫下一首詞,如今成「網紅」流行語,原句更高級
    蘇軾一生豁達開朗,尤其是朋友特別多,上至朝廷高官,下至販夫走卒,僧侶尼姑,東坡俯仰自如,朋友遍天下!再加上東坡性格爽朗,詼諧幽默,常常與朋友們開開玩笑,鬥鬥嘴皮子,尤其是在鬥嘴的過程中,蘇軾經常寫出一些千古名句,當時用來調侃友人,現在很多已經成為了我們刷屏的句子。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名傳千古,太肉麻
    在宋代文壇,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圈粉無數」。眾所周知,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
  • 蘇軾最後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奈,也盡顯豁達
    這道光芒中,有「大江東去」的豪邁、有「江海寄餘生」的恬淡、有針砭時政的銳利,當然,還有一種對塵世的勘破,流露出一種平和。他用這種目光,打量著眼前的風景、打量著身邊的親人,他看到牆壁上,有一幅他的畫像,是他的好友李公麟所畫。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這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以至於蘇軾也是遇到古戰赤壁抒發自己的傷感之情,因為他也是從高峰跌落到了谷底。這樣的經歷,也讓蘇東坡對人生對世界有了重新的認識。蘇軾到了黃州後,有好友送了蘇軾一塊地,蘇東坡就在上面種了些莊稼,並自稱為東坡先生。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最「土」的一首詩,短短5句,蘊涵的人生哲理,影響了世人
    讀東坡先生的詞,這種感受更加深刻。裡面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無病呻吟,娓娓道來,一切是那樣平靜自然。在蘇軾眾多好詩之中,如果讓聞道選一首最喜歡的,那便是《豬肉頌》,只看名字的話,就知道他格調不高,而且格律也是不同,似乎很平凡,但是卻藏著人生哲學值得我們學習,為什麼這麼說呢?
  • 蘇軾在杭州寫的《行香子》,唯美而婉約,也體現了他豁達的人生觀
    如果選擇一位最能代表宋詞巔峰的詞人,北宋大文豪蘇軾絕對是熱門人選。他寫的詞即可如小橋流水般婉約,又可以像洶湧波濤一般豪邁。蘇軾填的詞,格局很大,在他眼中,任何事物都可以入詞,任何人生的感悟也都可以融入他的詞中,蘇軾從不會像太平宰相晏殊一樣,將詞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中,只能抒發富貴閒愁之感。蘇軾填詞的廣泛性,與他坎坷而奔波的一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三次貶謫生涯便是最好的見證,正可謂「窮而後工」。
  • 蘇軾為了應酬寫下一首詞,豪情萬丈,幾千年之後還被當作經典誦讀
    接下來一句堪稱經典,「陪公三萬場」,蘇軾是在想像自己和親朋一起開懷暢飲的場景,將那些逝去的歲月都給補回來,好一番豪邁豁達的胸襟與氣魄!正是因為有了那些美好的期盼,所以蘇軾開始規勸好友不用拘束於短暫的離別,這一句話所包含的情感究竟是樂觀還是低沉我們不必去分辨,因為不管是開心還是失落,在面對離別的時候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