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看來蔡英文已全面拉開2020選戰的序幕了:一手強硬「反中」,一手對陸配(大陸籍配偶)打溫情牌。總之,都是為了選票。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24日報導,當天中午,蔡英文在海基會董事長張小月及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陪同下參加海基會舉行的關懷陸配親子春節聯歡活動,她表示希望當面聽取陸配在島內生活工作的點滴及期待改善的問題。出於有些陸配不願公開露面且能自在互動的考慮,當天活動採取不公開形式,直到事後才發布新聞稿。
2019年1月23日,是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任以來首次視察海基會,也是首次參與陸配春節聯歡活動。
當天活動地點在海基會「公亮廳」舉行,「公亮」是原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字。蔡英文特意提到舉辦場地的特殊意義,自己過去與辜振甫老先生共事,曾在汪辜會談時擔任辜振甫的英文秘書,當天還參觀了海基會會史館。
不過,曾親自在現場聆聽兩岸論述「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如今就像失憶了一樣,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互信基礎和友好往來。
蔡英文赴海基會參加陸配春節聯歡 圖片來自臺媒
蔡英文出席活動時表示,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民間交流,而海基會扮演最重要的責任,每位新住民姊妹都是兩岸民間交流的主角,這幾年來政府不管在法令修改、政策推動或是工作權益、親屬來臺探親的議題上,都做了一些具體改進。
她稱,過年是一年裡面最溫暖、最熱鬧的節日,也是全家人團圓的時刻,因此特地前來與新住民姊妹們一起相聚。
蔡英文還提到,不只新年團聚特別有意義,活動地點也很有紀念意義,這個地方叫「公亮廳」,「公亮」是已故的辜振甫先生的字號。辜老是一位非常提攜後輩的前輩,曾與辜老共事過一段期間,當時負責兩岸事務受到辜老很多照顧與協助,現以自己的身份前來海基會「公亮廳」特別有意義。
2001年8月,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說明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在旁仔細聆聽。圖片來自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稱,「政府的目標就是讓新住民姊妹在臺灣也有『家』的感覺,大家在對岸有娘家,來到臺灣,海基會就是各位的娘家。」她還請陸配有問題就要反映,政府會全力協助解決,並再次感謝陸配姊妹來到臺灣,在臺灣產業、家庭中都扮演最重要角色。
活動中,蔡英文與陸配一起做午餐,還給子女發放紅包,互動時誇讚陸配王豔的拼布手藝很好,上次見面時曾送她親手做的「雲林快樂豬」圍裙;龐炎與李雪都跟先生一起經營餐廳,是夫妻共同創業的好典範。
有臺媒認為,有意與陸配親近互動的蔡英文似乎希望在持續不斷的兩岸摩擦中,藉由互動同樂傾聽心聲,讓陸配心情不至於受到政治氣氛影響等。
海基會董事長張小月在致詞時則稱,服務是海基會最重要的工作,希望陸配把臺灣當做第二故鄉,海基會永遠是陸配們的娘家,最堅強的後盾。
張小月還提到,近一年來陸配反映的政策性問題仍集中在希望取得島內身份證的時間由6年改為4年,放寬陸配親屬探視限制以及希望政府加強倡導陸配工作權益等。而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也在新春記者會中表示,保障陸配權益、提升陸生在臺生活,放寬陸客來臺財力證明等工作持續推動中。
還值得注意的細節,蔡英文在致詞時以「新住民」來稱呼陸配,張小月則仍口稱「陸配」。
據悉,當天共同參加活動的還有過去實地關懷過的兩岸婚姻家庭,以及平時熱心公益的陸配團體幹部,共約40人,其中還包括十幾位陸配子女。25日中午,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也將邀請陸配舉辦餐敘。
能掩蓋綠營對陸配的歧視嗎?
在臺灣,原本大陸配偶相比其他外來配偶就有很多「差別對待」,比如其他外來配偶只需4年就可取得臺灣地區的身份證,但陸配需要6年。過去,國民黨或其他民間團體提出針對陸配基本權益的改進時,民進黨處處卡關。
不太久遠的例子就是去年8月,當時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質疑陸配、外配不平等,陸配要6年才能拿到身份證,呼籲政府應有統一標準,將陸配也改成4年制。
然而,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立即在臉書抨擊丁守中稱,「大陸在東亞青運會等事處處打壓臺灣,我們把陸配和外配做差別待遇,剛剛好而已」。這一言論被質疑是歧視陸配。
截圖來自蔡易餘臉書
然而在遭到外界批評後,蔡易餘和民進黨的聲明中沒有任何道歉,蔡易餘反而還在臉書狡辯稱,因為臺灣是「民主憲政」,必須在「參政權」上予以限制,取得身份證便是「公民權的享有」,「即使歐美先進國家在對待來自不友善地方的移民時,也施予差別待遇。」
他還硬扯上「國安」問題聲稱,「倘若要讓陸配大量且快速入籍,應考慮修法讓陸配必須比照外配,不能只放棄大陸原籍(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