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療效——低-中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的回顧性觀察性研究

2020-12-16 騰訊網

COVID-19暴發以來,人們一直致力於尋找有效的治療策略。在尚且缺乏「特效藥物」的情況下,糖皮質激素作為病毒性肺炎中常見的輔助治療藥物,就已受到廣泛關注。早在2020年2月疫情早期,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就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發表了COVID-19激素使用的專家共識。

在過去幾種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中,糖皮質激素的療效存在爭議。例如,有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不能改善MERS的臨床結局,且延長病毒排毒時間;但也有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重症SARS患者的病死率。目前,針對激素對於COVID-19療效的評估,已有幾項隨機對照試驗(RCT),其中規模最大的RECOVERY試驗發現地塞米松可降低COVID-19的28天病死率。

儘管RECOVERY試驗顯示了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但仍有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RCT研究採用統一的激素使用起始時間,但在真實世界中,臨床醫生可能會根據對患者症狀、指標、病情變化的觀察決定何時應用激素。本研究收集了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COVID-19肺炎患者臨床信息,分析激素使用和預後的關係,並探討激素使用時機對預後的影響。研究論文已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雜誌在線發表。

這是一項單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2019.12.29~2020.2.15期間年齡≥18歲、確診COVID-19 且具有明確臨床預後(出院或死亡)的患者。排除重要信息缺失(如激素使用信息不詳)或入院24小時內死亡的患者。

根據COVID-19專家共識將疾病嚴重程度分為輕症、重症、危重症。一般氧療指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高級呼吸支持指高流量吸氧、無創通氣、有創通氣、EMCO。「惡化」定義為原本不需要吸氧或需要一般氧療支持的患者病情加重需要高級呼吸支持條件。

主要臨床結局是在院病死率,次要結局為發生病情惡化。其他觀察指標包括住院後SAS-CoV-2 RNA陽性的持續時間、SAS-CoV-2 RNA排毒時間(發病至病毒轉陰時間)、ICU入住率、ICU時間、住院時間、院內感染。

應用糖皮質激素指患者在院期間接受至少一次口服或靜脈糖皮質激素(包括甲潑尼龍、潑尼松、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低-中劑量指每日激素應用劑量甲潑尼龍 ≤80mg(或等效),大劑量指每日激素應用劑量甲潑尼龍> 80mg(或等效)。

患者篩選流程如圖1,2019.12.29~2020.2.15期間出院或死亡患者共702例,排除42例重要信息缺失、6例入院24小時內死亡及8例接受大劑量激素患者,最終入選646例,其中158接受低-中劑量激素治療。

【圖1】入選患者的篩選流程和分組、匹配

這158例患者中,149例應用甲潑尼龍、8例應用潑尼松、1例應用地塞米松。其實中位劑量為甲潑尼龍(或等效)80m/d (IQR, 40~80mg),激素起始應用的中位時間是發病後13(IQR, 11~17)天、住院後3(IQR, 2~5)天,使用持續的中位時間是5(IQR, 3~8)天。在激素應用起始時,17例(10.8%)不需要吸氧,76例(48.1%)需一般氧療,49例(31.0%)需要高流量吸氧或無創通氣,16例(10.1%)需要有創通氣。

646患者入院的基線情況顯示,接受激素治療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更多(116/158, 73.4% vs 121/488, 24.9%)。為了平衡基線情況,我們在646例患者中進行了1:1的傾向性評分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配對指標包括年齡、性別、淋巴細胞計數、疾病嚴重程度、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療。最終篩選出124對激素應用/非應用患者,基線情況均衡。

在所有646患者中,接受激素治療患者病死率更高(72/158, 45.6% vs 56/488, 11.5%, p

激素使用時機可能是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我們試圖探討在高級呼吸支持前使用激素能否改善預後。共有93例患者在需要高級呼吸支持之前就接受了激素治療,進行傾向性評分匹配後匹配出86對患者。其中使用激素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更低(17/86, 19.8% vs. 26/86, 30.2%, log rank test p=0.0102)。圖2-B顯示了激素應用/非應用組入院後的生存曲線。另外,激素應用組的ICU住院率低,但不具有統計學差異(9/86, 10.5% vs 18/86, 20.9%, p = 0.0592)。而在發生病情惡化之後匹配出的48例患者中,住院病死率、ICU入住率、ICU住院時間均無差異。

【圖2】匹配後所有呼吸支持條件患者[Panel A] 和高級呼吸支持條件前[Panel B]應用激素患者累計生存率的Kaplan-Meier 曲線

生存曲線只能描述性地展示住院患者的存活情況。RCT研究具有規定的統一用藥起始(例如入組當天),但在回顧性研究中,非激素應用隊列患者不存在「用藥起始時間」這個時間點。因此,我們應用Cox回歸的比例風險模型將激素治療作為依時協變量調整。在124對患者的單因素分析中,年齡、女性、糖尿病和高血壓是死亡的危險因素。在高級呼吸支持前使用激素的86對患者中,激素降低在院病死率(HR=0.46 ,95% CI: 0.26~0.82)。在多因素分析中,表1顯示了將激素治療作為依時協變量和其他變量的HR值,在124對(adjusted HR [aHR] 0.92; 95% CI 0.56-1.49; p=0.7234)和惡化前使用激素的86對患者(aHR, 0.57; 95%CI: 0.24-1.32, p=0.1875)中,激素均對在院病死率無影響。類似地,在高級呼吸支持條件前應用激素不改善惡化(aHR, 0.99; 95%CI: 0.81-1.21, p=0.9195)。

此外,應用激素患者的入院後SARS-CoV-2 RNA陽性持續時間和院內感染率後與非應用組相比沒有差異。

從以上結果看來,經過傾向性匹配和依時協變量校正,激素治療對COVID-19患者的在院病死率無改善。

激素治療病毒性肺炎的療效一直存在爭議,和激素應用時機、劑量都有關係。近期的「RECOVERY」研究提示地塞米松可以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28-day病死率。隨著RECOVERY研究的發表,激素治療被視為COVID-19重症患者的標準治療,並寫入WHO指南。但該研究對於激素副作用的評估並不充分。考慮到激素的潛在風險,權衡獲益與風險非常重要。激素使用的確切適應症,仍有待更細緻的研究。例如,在特定年齡或吸氧條件下應用激素可能獲益更多。本研究試圖探討在病情惡化前應用激素改善預後的可能性,但未得到陽性結果。

作為一項回顧性觀察性研究,本研究具有許多局限。針對這些局限,我們儘量應用統計學方法進行了校正。例如針對激素應用/非應用組基線不均衡,我們採用傾向性匹配的方式。但在這一過程中,損失了約20%的樣本量。高級呼吸支持亞組病人的匹配後樣本量較小,統計學效能受到影響。另外,我們雖然對激素進行了依時協變量校正,但其他臨床指標(例如住院時間)仍可能受到倖存者偏倚的影響(例如在一般氧療是接受激素治療患者的住院時間比非激素治療患者顯著延長),而僅能作為一項描述性數據,不宜做因果性的結論。另外,激素副作用相關的臨床數據,例如血壓、血糖缺失較多,無法統計;住院後病毒陽性時間數據較為離散,也只能視為描述,無法形成結論。

本研究未發現激素對於COVID-19患者在院病死率有改善作用,但可能會為未來RCT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例如對激素起始時間的限定,以及適用人群的界定(以呼吸支持條件的分級作為指徵仍不夠確切,氧合指數可能是更準確的指標),都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介紹

劉智博

2015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同年進入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2017年12月加入PCCM專科培訓至今。歷任內科住院醫師、RICU住院總醫師、呼吸中心住院總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呼吸道感染,發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文章。

範國輝

2016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同年進入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臨床醫學研究數據與項目管理平臺,現任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呼吸疾病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參與多項國家課題、藥物臨床試驗等,以一作或並列一作發表SCI 文章1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170。

李霞

醫學碩士 副主任醫師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感染三科 副主任,從事感染性疾病臨床工作14年,主持市級課題1項,參與省級課題及藥物臨床試驗多項,目前負責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複診隨訪工作。

黃正輝

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醫學學士,主治醫師,結核科副主任,從事臨床工作10餘年,擅長於肺結核、糖尿病合併結核病、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中西醫結核病治療,發表SCI、國家級、省級論文10篇。

本文完

排版:Jerry

相關焦點

  • 公衛·速遞|託珠單抗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的回顧性研究
    截至2020年5月31日,該文章研究者通過PubMed、Embase、Cochrane Review、ISI等進行文獻檢索,發現託珠單抗在治療COVID-19肺炎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但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隨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因此,該研究旨在通過入組多中心重症COVID-19患者,評估託珠單抗在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有創機械通氣和死亡風險方面的作用。
  • 觀察性療效比較研究的樣本量計算,研究實例及注意事項
    觀察性療效比較研究樣本量的計算 影響非隨機對照試驗中檢驗效能計算的因素往往比RCT研究中的多。例如研究者在使用傾向評分或配對分析等統計分析前,可能很難獲得人群中結局指標比較的效應值大小。除此之外,在研究者進行傾向評分或配對的過程中可能會人為地排除一些研究對象。
  • 《柳葉刀》最新研究: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新冠肺損傷無臨床證據支持
    研究人員們討論了在冠狀病毒和類似疾病暴發中使用皮質類固醇的臨床結果(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結果如下:在一項回顧性觀察性研究中,該研究報告了309名患有MERS的重症成人,幾乎有一半的患者(151 [49%])接受了皮質類固醇(中位數氫化可的松當量[即,甲基潑尼松龍1:5,地塞米松1:25,潑尼松龍) 1:4] 300毫克/天)。接受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患者更有可能需要機械通氣,升壓藥和腎臟替代治療。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患者的...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患者的臨床療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43:39 武漢大學李紅良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
  • COVID-19背景下的ACEI/ARB用藥:一項回顧性研究
    研究旨在回答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ACEI/ARB類高血壓治療用藥是否對COVID-19的不良臨床結局產生影響。回顧性分析的結果顯示,在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中,未發現ACEI/ARB相比其它抗高血壓藥物增加COVID-19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 自疫情開始以來,高血壓和COVID-19之間的關係受到廣泛的關注。
  • 糖皮質激素,啥情況可以用?等效劑量怎麼換算?
    《「藥」戰疫丨讓人又愛又恨的糖皮質激素,啥情況可以用?等效劑量怎麼換算?都在這裡啦!》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糖皮質激素作為應對重症的治療用藥,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多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均被提及。
  • 知識回顧:重症肌無力的藥物治療,你了解多少?
    目前,MG 治療的研究大多數為回顧性,缺乏RCT 的臨床證據,因此尚沒有標準治療方案,最好的辦法是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症狀分布、疲勞感的進展程度、年齡、合併症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再依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調整方案。本文對MG的藥物治療進行總結概括。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中國COVID-19的回顧性研究:其他汀藥物可降低亡率
    任冉/衛生部門He汀是一種具有良好抗炎作用的降脂藥物,被認為是COVID-19的輔助治療藥物。然而研究表明他的汀藥物可能通過誘導ACE2表達而增加風險。因此迫切需要直接的臨床證據來回答his汀類藥物對住院COVID-19患者是否有害或有益的問題。的研究表明,感染ACEI抑制劑或ARB(ACEi/ARB)的患者比沒有ACEI抑制劑或ARB的患者有更低的28天全死亡風險(Zhang等人,)。然而聯合治療對COVID-19個體的影響尚未被研究。
  • CD19靶向新型Fc優化免疫增強單抗tafasitamab治療B細胞...
    該研究在先前已接受至少一種但不超過3種療法(包括一種抗CD20靶向療法,如利妥昔單抗)、沒有資格接受大劑量化療(HDC)和隨後的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的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中開展,正在評估CD19靶向新型Fc優化免疫增強單抗tafasitamab(MOR208)聯合來那度胺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
  • 新冠肺炎(NCP)糖皮質激素該不該用?如何用?策略來了!
    糖皮質激素在病毒性肺炎中的應用目前存在一定爭議。一項 Cochrane 系統 綜述表明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 [1]。對於冠狀病毒感染,在 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流行期間,糖皮質激素曾被廣泛應用於重症患者,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結 果顯示糖皮質激素可降低病死率和住院時間 [2]。然而,也有研究結果表明糖皮質 激素可能增加 SARS 患者的病死率,並延遲病毒的清除時間 [3,4]。
  • 李燕明教授:感染中的免疫反應是一把雙刃劍,從COVID-19再看免疫失衡
    1、COVID-19的治療策略 第8版新冠肺炎診療指南在不久前頒布,在治療策略部分,大家都比較熟悉一般治療及臟器支持和抗病毒治療,而其餘的治療——恢復者血漿、免疫球蛋白、白介素-6受體的拮抗劑如託珠單抗,還有糖皮質激素,它們針對的都不是病毒本身,其本質是針對免疫炎症反應的治療。
  • 皮質類固醇治療或許適用需要氧氣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
    在當前的SARS-CoV-2大流行期間,全世界範圍內關於COVID-19患者是否使用糖皮質激素存在爭論。在最近的RECOVERY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地塞米松的療效,結果表明需要氧氣治療或機械通氣的患者28天死亡率降低。
  • 氫化可的松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不能改善第21天治療失敗率
    氫化可的松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不能改善第21天治療失敗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8 21:36:27 法國布列塔尼醫院Pierre-François Dequin團隊探討了氫化可的松治療COVID-
  • 羥氯喹預防Covid-19的療效研究
    羥氯喹預防Covid-19的療效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17:32 西班牙德國Trias i Pujol醫院Oriol Mitjà團隊研究了羥氯喹預防Covid-19的療效。
  • 糖皮質激素噴鼻劑的合理使用
    核心提示:糖皮質激素在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變應性疾病的治療中為一線藥物,其最大優點是既可以發揮強大的抗炎作用,是一種過敏性炎症的強效抑制劑,還有抗水腫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氣道通氣及鼻竇口的引流。   糖皮質激素噴劑的優點   糖皮質激素在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變應性疾病的治療中為一線藥物,其最大優點是既可以發揮強大的抗炎作用,是一種過敏性炎症的強效抑制劑,還有抗水腫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氣道通氣及鼻竇口的引流。
  • 國內又一成果將對新冠治療有重大貢獻
    新冠的傳播和蔓延仍然是籠罩在全世界人民的頭頂的陰影,尋找治療新冠患者的有效藥物成為亟待解決問題。幸運的是,世界各地臨床醫生,根據臨床經驗逐漸發現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能夠挽救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生命。然而,激素在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存在激烈的爭論。
  • FDA撤銷對羥氯喹/氯喹治療新冠的緊急使用授權;完整回顧,引以為鑑
    分組比較的療效) 8. 巴西:緊急中止羥氯喹高劑量組臨床試驗 4月11日,巴西的一項臨床試驗在2名患者死亡後,緊急中止了他們的羥氯喹試驗的高劑量治療。 該研究4月24日發表於JAMA(見12)。
  •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6:54:57 英國倫敦熱帶醫學和全球衛生中心Marti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