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之路,霍光生前全身而退,給了王莽榜樣的力量

2020-12-17 二郎神侃球

引言:一個從未犯錯的人是因為他不曾嘗試新鮮事物。

漢朝的權臣霍光,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生不犯錯誤。作為中國歷史封建王朝的第一代權臣,霍光比起後續那些封建王朝的權臣,結局要好得多,名聲也要好得多。不過作為那個時代的頂級政治家,霍光照顧得了生前卻照顧不了身後,以至他死後短短兩年,霍氏家族就被滿門抄斬,連根拔起。不過當時的漢宣帝功過分的很清楚,霍光仍被列為麒麟閣功臣之首,以示紀念和表揚。

霍光從小就被他的同父異母的兄長霍去病,帶在身邊照顧。在這個漢朝天才軍事家哥哥的幫助之下,霍光得以侍奉在當時的漢武帝身邊,在哥哥死後,霍光先後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可以說算的是漢武帝身邊的一個小秘書。漢武帝這一生最大的本事就是識人、用人,霍光雖然是沾了哥哥霍去病的光,但這個人確實是有才幹的,不然不可能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要知道漢武帝可不養閒人。

漢武帝晚年猜疑心很重,晚年的巫蠱之亂,衛氏家族被誅滅,還有親戚關係的霍光卻沒有受到連累。霍光在漢武帝身邊二十多年,從來不犯任何錯誤,找不出藉口的漢武帝對霍光可以說另眼相看。漢武帝生前重用霍去病打匈奴,死後重用霍光託孤,使得之後的大漢王朝出現了昭宣中興的局面,而霍光正是親手締造昭宣中興的關鍵人物。

其實漢武帝晚年由於連年的徵戰,國內矛盾比較的突出,造成了大量流民起義。當時的漢武帝將年僅八歲的幼子劉弗陵,託孤給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輔政大臣。並命畫師畫周公輔成王,賜給霍光,那意思很明顯了。可儘管如此,霍光還是小心翼翼,反覆詢問漢武帝,直到漢武帝做出明確的答覆,可見霍光是多麼的謹小慎微。正所謂伴君如伴虎,霍光也不能保證這是否是漢武帝的試探行為。

繼位的劉弗陵生母鉤弋夫人,就被漢武帝臨死前給處死,這是漢武帝防止皇帝年幼,後族幹政。漢武帝死後,由於皇帝年幼,導致其他政治勢力蠢蠢欲動。霍光身為首輔大臣,自然成為眾矢之的。霍光因阻止上官桀家族的封官,與輔政大臣上官桀結怨。上官桀父子聯合燕王劉旦、蓋長公主、以及另一名輔政大臣桑弘羊組成了聯盟,準備聯合造反,誅殺霍光,廢掉劉弗陵,立燕王為帝。

身為大司馬、大將軍的霍光,宮中內外掌握著一切,雖然沒有他哥哥霍去病、舅舅衛青那樣的軍事才能,但對付這些從沒上過戰場的文官,那可以說是手到擒來。擺平了這些造反派之後,霍光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代天子輔政。在漢昭帝劉弗陵時期霍光休養生息,使得漢朝擺脫了漢武帝晚年的國內疲憊狀態。

不過可惜的是漢昭帝比較短命,20出頭就駕崩了,沒有留下後代,於是霍光跟群臣商議,改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帝。只不過劉賀不甘心當一個傀儡皇帝,剛剛繼位就想除掉霍光。霍光在宮中經營多年,朝中勢力盤根錯節。還沒站穩腳跟的劉賀跟身邊人舉事不密,結果被霍光率先動手,上奏太后將劉賀給廢掉了。昌邑王劉賀也成了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在位僅僅27天,就被霍光宣布「造惡3000條」,給輕鬆擺平了。

可以說霍光擅行廢立之事,為後世的權臣開了效仿的榜樣,因為之後歷代的權臣都自比霍光,為了廢掉皇帝,標榜是忠臣,這些被廢掉的皇帝反而都被扣上昏君的帽子,實在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既然能廢一個皇帝,肯定就能再立一個皇帝。霍光廢掉劉賀之後,天下一度出現了二十多天沒有皇帝的狀況,說明當時的霍光真的是發動了一次政變,因為確實是事出突然。

霍光又迎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為帝,這就是後來的漢宣帝。漢宣帝比較的聰明,不像劉賀那樣急不可耐。漢宣帝即位之後,霍光表示要還政給皇帝,結果漢宣帝為了安撫霍光,照樣事事先請示霍光。功高震主的霍光,讓漢宣帝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他必須隱忍。自己的原配妻子許平君被霍光的老婆給毒死了,漢宣帝也忍了下來,立霍光的女兒為後,這基本上算是要秋後算帳了。

小心翼翼了一輩子的霍光,令人諷刺的是自己的後輩沒一個成才的,霍光的政治才能沒有一個人繼承,這樣為後來的覆滅埋下了重要的伏筆。霍光一死看似軟弱無能的漢宣帝,將霍氏一族連根拔起。霍光的後代們本來也想學霍光廢掉漢宣帝,另立新皇帝,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霍光能幹的事,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廢立皇帝這種事是頂級政治家才能做出來的事,不能有任何的短板。

幾十年後漢朝的王莽有樣學樣,成了第二個霍光。王莽可是吸取了霍光的教訓,不甘心僅僅當一個權臣,又前進了一步,自己做了皇帝。後續歷代的權臣光學霍光做的事,卻沒學到精髓,而霍光死後的結局都被歷代權臣學全了,那就是權臣真的沒有好的結局,除非擺脫權臣的身份,再前進一步。不知道廣大的史迷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東吳最後的開拓者,就是周瑜,沒有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權臣霍光,成為後世權臣樣板,他結局如何?出人意料
    霍光,中國封建史上第一權臣,給後世權臣們留下了一個樣板:權臣極致,不過霍光;權臣善終,不過霍光;權臣家族結局,大抵不過霍光。那麼,歷史上的霍光到底有何結局呢?
  • 淺析光武帝劉秀對中央統治機構的改革,防止第二個王莽出現!
    淺析光武帝劉秀對中央統治機構的改革,防止第二個王莽出現! 王莽通過一系列操作後,終於攫取了西漢的政權。只是王莽建立的政權卻是短暫的,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等到劉秀建立東漢後,是以西漢王朝的繼承者自居的,對於王莽的一切自然是持否定態度。
  • 新朝開國皇帝王莽有什麼樣的故事?他是怎麼死的?
    王莽的故事是怎樣的?王莽是怎麼死的?如何評價王莽?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王莽生平簡介: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鄲大名縣)人,西漢權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為漢朝皇帝劉家後代,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 漢宣帝登基後,霍光請求退休,宣帝嚇得冷汗直冒:以後朝廷你做主
    這就要從他手下的一個權臣霍光說起。說起霍光,知道的人也許不多,但說到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那應該是中國人都知道,他哥哥就是冠軍侯霍去病。而霍光能有機會當官,也是因為有霍去病的提攜。霍去病死後,霍光就升任光祿大夫,侍奉漢武帝左右。由於霍光幹得不錯,為官二十多年沒犯過一次錯誤,漢武帝非常信任他。漢武帝臨死前,任命霍光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由於漢昭帝繼位時年僅八歲,根本沒能力管理朝政,所以霍光就漸漸地獨攬了大權,成了一名權臣。
  • 霍光輔佐幼主,各項軍國大政,都由其定奪而非皇帝
    武帝死後,公布武帝死前所寫密詔,其內容為:封金日彈為梡侯、上官桀為安陽侯、霍光為博路侯。當時王莽 (非漢末王葬)的兒子王忽任武帝的侍中官,他在外揚言說:「皇上死前,我經常在皇上的左右,從來沒有聽說有密封遺詔的事,現在公布的密詔,不過是這幾位人乘機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已。」
  • 桑弘羊、霍光與儒生:鹽鐵會議前後的政治鬥爭
    他自然不服霍光,因此漸漸成為了霍光的最大政敵。而輔政集團中的上官桀資歷也比霍光深,又是當朝皇后的祖父,雖然他與霍光為姻親,但或許是考慮到桑的強大根基,上官桀逐漸傾向聯合桑弘羊對抗霍光。霍光與桑弘羊的矛盾,除了權力鬥爭之外,二人政見也不同。霍光主張繼續《輪臺詔》撫恤民生的精神逐步改革武帝舊政。
  • 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因為特殊才藝而受到封賞,而王莽看什麼?
    西漢末年,王莽準備篡漢如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於是,一些投機者便抓住機會,極力討好、奉承王莽,以得到王莽的賞賜。而討好、奉承王莽的手段,無非就是寫奏書為王莽歌功頌德以及編造王莽順應天明的祥瑞、符命。關於寫奏章討好王莽以得到好處的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 王莽新政改革失敗的原因?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時69歲,而新朝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王莽同時也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
  • 假如王莽在50歲之前「及時死去」將成就最好聲名,生前倒砌金字塔
    在場的人無不為王莽「點讚」。王莽的表現,成了王氏家族的榮耀,甚至都在積極彌補早年對王莽的冷漠。他的叔父成都候王商給皇帝上書,願意將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一些。漢成帝對這位表弟也是非常欣賞,從母親那裡就多次聽說在王氏的所有表弟中,「爭為奢侈,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3]只有王莽在苦讀經書,在家盡孝,對外廣泛結交賢士。
  • 神死後只剩下了豬,漢宣帝架鍋燒水後,如此誅滅霍光一族_霍家
    原標題:神死後只剩下了豬,漢宣帝架鍋燒水後,如此誅滅霍光一族公元前68年4月21日,大漢朝最為著名的權臣——霍光,永遠地閉上了他的雙眼。而開啟於兩年後的那場狂風驟雨,似乎再也與他無關……臨死之前,霍光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 幫他哥哥霍去病留下香火。
  • 毫無根基的漢宣帝劉病已是如何剷除把持朝政的霍光家族勢力?
    霍光的權力之巔只是孩子尚小,而自己年事已高,漢武帝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守護其長大,地找尋一個合適的人。陪在自己身旁20多年、未曾犯錯的霍光成了武帝的中意人選,為此武帝讓宮中畫師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並賜給霍光,希望其能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輔助劉弗陵。
  • 王莽為何一直被質疑是穿越者?你看他夫人平時穿的啥,就清楚了
    而有趣的是,王莽的名字中的「莽」正諧音為「蟒」,而且他推翻更始帝劉玄政權之後,到光武帝劉秀在推翻他建立的新莽政權,西漢與東漢各自分去了200年左右的歷史,就像是劉邦斬在白蛇中間的那把劍一樣。王莽出生於公元前45年,所在的王家是當時朝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家族,因此王莽的出身還是頗為不錯的。
  • 王莽挽救第一帝國的財政努力
    (小編註:秦漢幾百年統一的歷史中國被劉守剛稱為中華第一帝國)王莽的財政努力如前所述,漢王朝與其他朝代相比,一個頗具特色的政治現象就是,外戚勢力十分強大。身為著名儒家學者、權臣、外戚和大地主的王莽利用種種手段特別是前述的「符命」,獲得了皇權。 出身於豪強的王葬,深知豪強對帝國的威脅,所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豪強的努力。
  • 成的外戚,敗也外戚,西漢的政權終於淪落到王莽手中
    等到外戚的優勝成為絕對力量時,皇帝只有交出權力。這種現象從西漢第一任皇后就顯露端倪。而等霍光去世,在他任用了自己的外戚掌握政權後,才感到安全。霍姓戚族終被屠殺,史姓戚族和許姓戚族接著興起。這種情形,最終形成一種現象:舊皇帝逝世時,他的外戚即退出政府;新皇帝即位,他的外戚即進入政府,好像近代民主國家選舉後的政黨轉移情形一樣。舉一個例子就可明了,十二任皇帝漢成帝劉騖逝世後,沒有兒子,由弟弟的兒子劉欣繼位(漢哀帝)。
  • 黃磊:品讀榜樣的力量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一位榜樣就是一面鏡子,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進群體,他們的事跡總能讓人催生奮進的力量。《榜樣》中的「榜樣」也能給予我們奮進的力量,他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樹立「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了的標杆。  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什麼樣子?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是什麼樣子?
  • 縣令挖出一石頭,上面刻有8個字,然後他對王莽說:你能當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當了皇帝,後人把王莽說的一無是處。其實王莽在那時篡漢建立新朝,既有王莽的心思,裡面也有很多因素。即使王莽不篡漢,也會有李莽、劉莽等。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人們信奉預言和假說,這也是古代術士的職業。
  • 漢宣帝:幼時入獄5年,登上皇位隱忍權臣8載,終崛起開創盛世
    負責此事的正是權臣霍光。霍光是武帝臨終前留給昭帝的輔政大臣,他兢兢業業輔佐8歲的昭帝多年,君臣二人和睦互信的佳話在歷史上都是有名的。 可霍光掌權久了,人也逐漸變得驕橫,對權力的欲望也越來越大,他不想放權,就要物色一個言聽計從、易於操縱的傀儡皇帝。
  • 同樣是輔佐幼主,為什麼司馬懿成了權臣?張居正卻沒有
    所謂的權臣篡位的事情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說西漢晚年的王莽,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之於曹魏,晉朝時期這種事情就更多了,桓溫最後篡取了東晉的皇權,這些都是那個時期的權臣,他們共同的身份是外臣,但是能夠將權力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但是從唐朝開始這種情況就很少見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了。
  • 榜樣力量為城市「加溫」 2019-2020年通州榜樣頒獎典禮舉行
    通州區委宣傳部在全區範圍內發起「2019-2020 通州榜樣」主題教育活動,2019年、2020年共推選出21位通州榜樣,覆蓋助人為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人文精神,以榜樣力量,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賦能新時代文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