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上海這個超現代化城市的印象,似乎是一個交通擁擠、高樓林立、繁華喧鬧的城市,但是在這種快節奏、高壓力的狀態下,似乎需要一個可以安放靈魂、可以沉浸思想的地方,閉上眼睛,嘈雜的聲音會平靜下來,暖風會飄到你的皮膚上,鼻尖會有淡淡的香味,今天我們就聊一下上海有一座佛教寺廟,花費8億修復和重建,僅距離市中心34.7公裡。
寶山寺,一個歷史悠久的佛教聖地,就這樣出現在上海人的眼中,這座佛寺的最高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現在能看到的一般都是明朝重建的,到了近代,又花了8億人民幣,花了5年時間重建和修建,它已經成為上海最大的佛教寺廟,不僅寺廟佔地面積大,而且寺廟的綜合用地和林地也很大,總計1000多畝,逛寺廟,欣賞山景,足夠消費一天,非常適合觀光。
寺廟坐落於練祁河畔,這是一塊福地,建築風格以晚唐為主,整個寺廟基本符合縱軸對稱布局,殿閣少不了大雄寶殿,還有天王殿、觀音殿等主殿,兩邊分列僧人的禮佛生活的殿堂,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教育體系,因為佛教愛紅色,所以寺廟的主材是紅木,簡單美觀,施工工藝採用榫卯,是一種古老的超高木工工藝,不使用釘子等異物,基本鑲嵌在一起,具有超高的觀賞價值,廟裡提供的是天王廟裡的彌勒菩薩,寓意開闊胸襟,笑口常開,很符合高壓都市生活下人們減壓的需求,是休息下洗滌心靈放鬆神經的好地方,信則有,不信則無,相傳寶山寺唐代的時候香火極盛,唐代高僧道林禪師是寺內第一高手。
寺廟裡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是四層的觀音寺,頂層裝飾有佛臺,下層裝飾有84種不同形態的觀音菩薩,寺前是一片用大理石鋪成的廣闊空地,供僧人早課或聽禪師講課,再往前,有三人高的漢白玉佛塔,直立指向天空,莊嚴肅穆,寶山寺於2011年重建,正式對外開放,部分建築借用了五臺山佛教聖地的建築風格,極具宗教性和藝術性,如果想去五臺山聽經書教誨,但苦於時光旅行,不妨去參觀寶山寺,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傳承和信仰的重要性,那麼對於上海有一座佛教寺廟,花費8億修復和重建,僅距離市中心34.7公裡,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