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的無聲美感,勝於一切的熱鬧喧囂。
我國無論哪個城市寺廟建築都特別的多,山西作為歷史久遠的中原地區更是如此。寺廟建築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大肆修建,經歷唐宋,再到明清一直都處於擴建和新修的過程中,可見佛教文化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的現狀。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佛教文化,感謝寺廟的修建,感謝宗教信仰,因為有了這些,我們才留存了那麼多的古建築,那麼多的古文物,我們對歷史的研究依靠於這些留存下來的素材,山西就是一個大型的古遺蹟博物館,雖然經歷戰亂保留下來的遺蹟都不算完整,但是數量非常可觀。
而山西晉城的一座寺廟確實小小走紅了一把,叫青蓮寺,距離市區也只有17公裡的路程,因為三世佛供奉於蓮花寶座之上,所以寺廟取名青蓮寺,很有禪意是不是。寺廟始建於北齊,唐代重修,明代擴建,近代部分損毀,不過大體上還算是保留了下來,非常幸運。
深山藏古寺,寺廟是隱在山中的,不過並不是什麼名山大川,而是寂寂無名的硤石山,不過山裡的寺廟總是多了些城市中寺廟所沒有的幽深寂靜,來山裡的寺廟上香,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靜心。有時候宗教真的是非常神奇的一種文化,來到寺廟真的會讓人安寧下來。
寺廟裡主要的建築就是正殿和南殿,正殿內部比較空曠,除了少量點建築遺存,就是幾尊彩色塑像,唐代留存,風格屬於比較豐滿的類型,不過面目還是比較清晰的。南殿內部有12尊彩塑,據研究佛壇前的5尊為宋代遺留,這裡也算是各朝各代的痕跡都留下了。
這個青蓮寺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分為新舊青蓮寺,上面小編講的是舊青蓮寺,還有一個新青蓮寺,就在舊寺的上面,新舊寺廟相距500米,建寺時間也不同。新寺是唐朝初建,不過流存下來的大多是明清建築了,這個新寺供奉的除了三世佛、羅漢之外,還在地藏樓中供奉了地藏菩薩和十殿閻羅,這個在寺廟中算是比較少見的,非常有特色。
還有就是新寺中還有藏經殿,曾經儲藏了不少珍貴的經文經卷,可惜後來都遺失了,非常令人痛心疾首。大家覺得這個新舊青蓮寺怎麼樣?一次就可以遊覽兩個寺廟,而且風格和建築都不相同,國內都不會有第二處這麼獨特的寺廟了!
往期精彩
浙江金華一縣城,被稱為「水晶之都」,被時速350km/h高鐵砸中
黃山市一歷史老街,建築呈魚骨架分布,被稱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六盤水一代管縣市,「貧困縣」逆襲「百強縣」,被稱「滇黔鎖鑰」
雲南一縣城有望「撤縣設市」,煤炭儲量達67億,是全國菸葉第一縣
安徽一港口城市,被193公裡的高鐵選中,是國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