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以地藏信仰聞名海內,而地藏菩薩又以地獄信仰得名。我們知道,地藏菩薩是掌管地下世界的主宰和幽冥教主,所以,一般人到九華山朝拜,大多數是為了往生的先人能在另外一個世界,有錢花,過得好一點,或者為自己身後事做一些安排。
地獄一個可怕的名字,小編相信大家一定有種瑟瑟發抖的感覺。相傳,那裡充滿了痛苦,那裡是一個非人間的黑暗世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這個令人心裡充滿恐懼的地下王國。讓大家正確理解究竟什麼是地獄。
我們知道,佛教講究六道輪迴。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會因為平常思想觀念的變化,比如說:我們任何一個念頭、一個情緒、一個行為,由此而造了一些「業」,而這些「業」它是有因果報應。而這個果,就是把我們拖進輪迴裡面,不停的一次又一次循環重生。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過去很多的大阿羅漢,當他們證悟以後,他們都會說自己今後,已經不受後有。「不受後有」,意思是就是代表不再輪迴,也就是說他的所言、所行已經不再造業了。這當然對一般人來講,是一個很難想像或者很難想像的一個境界。
我們講六道輪迴的六個境界,似乎比較可以捕捉、可以描繪。比如我們在很多的石窟或者佛教造像裡面,常常會看到對於六道的各種非常栩栩如生地描繪。這些都會讓我們形成一個觀念,好像這六道真實存在一樣,這就令我們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空間觀念。
但是,在六道輪迴裡面我們首先要區分出來,佛教中這樣的一個六道世界觀,尤其是地獄這一個部分,在跟全球幾大宗教相對應,比如說:與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東正教等等教派,它們之間存在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那麼是哪裡不一樣呢?
首先,在剛剛小編所介紹的那幾種大的宗教裡面,對地獄的定義和描繪是這樣的一個世界,當我們的靈魂一旦墮入到地獄世界以後,那我們就真的是永遠得不到超生,也就是我們不會再有翻回來重生的一個可能性。
因此,這樣的事實由於太令人畏懼、太過於黑暗。所以,天主教才會在後來發展出一個煉獄世界。其實,這就是一個位於中間過度的一個世界,就好像我們到了地獄世界,永無翻身之日,但如果我們到了煉獄世界,我們還有輪迴重生的一線希望。
但是,我們佛教的描繪卻完全不一樣,甚至是相反。在佛教的世界裡面,這種所謂的地獄(六道),是完全可以出出入入的,也就是說即使到了地獄的一切眾生,還是有希望被拯救出來超度輪迴,不會像其它宗教一樣,永世不得超生。
在九華山的寺廟裡,通常在地藏菩薩的旁邊除了道明、閔公兩位脋侍之外,還會伴隨著十殿閻王。在九華山肉身寶殿的下方有一座轉輪殿 也就是俗稱的閻王殿。裡面供奉的就是地藏菩薩的十個手下,十殿閻王。
當我們一跨進轉輪殿,旁邊便是傳說中地獄的使者,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大殿的四周供奉著十殿閻王的塑像,十殿閻羅塑像順序而列,奇特精緻。案前各種小鬼像描繪六道輪迴,彰顯黑暗恐怖的地獄世界。那麼,這就是佛教中存在的地獄世界嗎?
實際上,在佛經裡面地獄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地方。當然,在佛經裡面更多的是表達內心的痛苦。中國古代有著非常豐富的民間鬼神思想,早在佛教進入中國之前,民間信仰就廣泛流傳著「命歸黃泉,魂歸泰山」的說法。人們普遍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這與佛教中的地獄概念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在《地藏經》裡面,記載的4個地藏菩薩的前世故事當中,有兩個都與地獄有關係。其中在婆羅門女的故事裡,更是詳細描述了地獄的情形。當時婆羅門女,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指引下,去看望墮入無間地獄的母親,遇到了一個叫做無毒的鬼王。
於是,婆羅門女就開口問:地獄在哪裡?鬼王回答道:在這三重海的當中便是大地獄,另外在每一個大地獄中,又有很多個小地獄。最大的是18層地獄,然後是500重小地獄,最後的又是千百重小地獄。在每一個的地獄裡,都是受著無量的苦。
《地藏經》裡,也描述了許多跟我們漢傳佛教裡記載的陰界,有一些相應的地方。當然,在印度文化裡,是沒有什麼十殿閻王一說。十殿閻羅,其實是中國道教的一個說法,而這一說法始於唐朝末年,傳說是由掌控地獄世界的10個閻王的統稱。
當年佛教傳入後,佛經描述的地獄概念,便與中國民間及本土道教的鬼魂信仰相融合,產生了幽冥界。十殿閻羅,慢慢變成地藏菩薩的手下,建立了地藏十王信仰。這也是佛教地藏信仰,中國化最典型的建樹之一。因為,十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稱為十殿閻王。
當然,十殿閻王各自的分工不同,比如:第一殿閻王的秦廣王,他有一個孽鏡臺,當每一個眾生去世以後,靈魂都被押解到孽鏡臺前面,就可以把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善事和惡事,都反映在這個鏡子面裡。然後,秦廣王就依據他的所作所為,來判他要去受什麼刑。
有趣的是,在這十殿閻王裡面,除五官王來自印度以外,剩下的九王都是中原人士。比如說:第五殿閻王,就是中國著名的民間人物,黑臉包拯。傳說他鐵面無私,便讓其任第五殿閻王。而且包拯就用虎頭銅鍘來懲罰眾生。其中就有上刀山、下油鍋。
中國佛教徒常常津津樂道一句話,說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佛教能起到彌補法律之不足。首先,法律是憑藉其威嚴,嚇唬人不敢為之。其次,佛教是憑藉其教化,讓人不願意為之。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敢,一個不願,很明顯看出二者一個本質上的區別。
十王信仰,作為中國地藏信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地藏信仰增加了多姿多彩的內容,同時也是佛教六道輪迴,因果業報理念的充分體現。其中,包含著忠君、愛國、孝親、良善等思想,更散發出濃鬱的中國宗教文化以及特有的民族色彩。
小編要說:浄土不一定是在西邊的某一個天堂,所謂浄土裡的極樂,也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漂亮世界,要什麼有什麼,什麼東西都可以享用。不,浄土其實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刻,如果你的心無雜念、非常自在,你這一剎那就仿佛已經來到了浄土。
同樣的地獄,也不一定是在我們腳底下的一個可怕的、黑暗的,有牛鬼蛇神,有油鍋、有刀山的一個世界。錯,地獄也可以是我們心裡的一個狀態,當你這一刻被貪念驅使痛苦非常,或者你被巨大的仇恨折磨,或者你執著於一個曾經的傷害,始終不肯放下的時候,那麼你就活在地獄。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佛教總會告訴我們,人可以是一刻天堂、一刻地獄。因為,所謂的天堂、地獄,淨土、閻王,他們管轄的範圍,全部都可以在一剎那的心念轉換之間就產生了。
因此,這才是一種佛教的世界觀,給了我們最深刻的一個教訓。其實,我們不需要太多擔心死後的事情,死後我們是上浄土還是下地獄,我們不如關心現在這一剎那,我們到底是活在淨土?還是活在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