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番狠話,《神曲》的作者,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不過,比但丁早幾千年,佛教的地藏菩薩就發出過這樣的宏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獄是個什麼地方?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老夫子比較務實,把考慮的重點放在了今生,不太在意什麼怪力亂神,像什麼天堂與地獄之類的玄乎其玄的東東,更是不關心的啦。
十八層地獄,陰森恐怖,是傳說中的懲罰一切鬼魂生前所犯的惡行的地方。可以初步確定,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最初來自佛教,不過,所謂的地獄,不僅僅只有十八層哦。
地獄和天堂,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可謂是高下立判。古時的人們,不管對今生的日子滿意不滿意,往往,都對來世的處境感到好奇。
佛教起源於印度,因為古代印度人不太重視今生,卻特別關心來世。佛教大力提倡棄惡揚善,所以,就把今生的善惡之行與來世的好壞處境,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報應。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信眾們都希望,來世上西天享福,不願意下地獄遭罪啦。
擺脫下地獄的辦法
要想擺脫來世的痛苦,唯一的途徑就是成佛。因為只有成佛,才可以擺脫六道輪迴之苦。六道輪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死輪迴了。
佛教相信靈魂不滅。一切眾生,從無始際,因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所以,佛教主張六根清淨(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排斥過分的欲望。
佛教是東方的救贖宗教,基督教是西方的救贖宗教。不約而同,兩者都相信有天堂和地獄。
上天堂的門很窄,下地獄的路卻有很寬。這麼一來,世上的人們,怎能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呢?所以說,宗教往往是教化人心的。
地獄真有十八層嗎?
所謂下地獄,是對人的今生所犯下的罪孽的懲罰。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是以訛傳訛。或者說,是佛教經典中描述的地獄的簡化版本。
地獄是不分層次的。地獄,是按羈押時間、受苦程度、區域大小來劃分的,跟所謂的樓層無關。其實,這一點,我們應該很容易理解。
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其中,有一段地藏菩薩下到地獄,與鬼王無毒的一段對話。問,什麼是地獄呢?無毒答道:
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也就是說,簡化版的地獄,為十八重或者十八種。當然,各有各的痛苦指數,所謂終極地獄,就是永世不得超生了,相當於現在所說的無期徒刑。
十八層地獄都有哪些?都由誰來管理?
所謂的十八層地獄都有哪十八種呢?按照《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說法,大概是:光就居、居虛倅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居、末都幹直呼、區通途、陳莫。
以上都是梵文的音譯,不禁讓大傢伙一頭霧水,不甚了了。後來,十八層地獄,演變為大家能夠理解的名稱。其中一種說法為:拔舌地獄、剪刀地獄、鐵樹地獄、孽鏡地獄、蒸籠地獄、銅柱地獄、刀山地獄、冰山地獄、油鍋地獄、牛坑地獄、石壓地獄、舂臼地獄、血池地獄、枉死地獄、磔刑地獄、火山地獄、石磨地獄、刀鋸地獄。真是嚇死人不償命呀。
十八層地獄,是按照受罪時間的長短與罪惡等級的輕重而排列的。說白了,每一地獄比前一地獄,痛苦增加二十倍,時間增加1倍。
請注意,所謂地獄的痛苦指數以及刑期的長短,都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這種計算方式,很印度。因為,在公元前的那個年代,印度的數學就很發達。請問,20的18次方是多少?近乎無窮了。所以,此時的地獄,就叫做無間地獄,因為墜入地獄的靈魂,幾乎永不超生。
十八層地獄,由十殿閻羅管理。據考證,十殿閻羅之說,始於唐末。他們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因為,此十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中,所以,被稱為十殿閻羅或者十殿閻王。
最早的閻王,來自印度史詩《梨俱吠陀》。後來,在本土道教之中,也拿來為我所用了。那麼,為什麼十八層地獄,僅僅設置十殿閻羅呢?不知道。也許,由於陰間的工作不好幹,造成人手不夠吧?
地藏菩薩功德無量。因欲拯救在地獄受苦的亡母,故誓願濟度一切罪苦眾生。待彼等成佛後,始成正覺。地藏菩薩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能給人們帶來光明的希望。可見,佛教之所以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喜愛,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