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又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核;6家創業板,2家科創板

2020-12-23 騰訊網

文/梧桐兄弟

本周再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其中創業板6家,分別為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2家,分別為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創業板

1、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江鈴改裝」),是我國輕型專用汽車製造領域的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江鈴改裝以醫用車、警用車、公共事業服務車、商旅車四大產品板塊為重心,主要產品包括救護車、通信指揮車、裝甲運兵車、警力輸送車、警犬輸送車、攀登突擊車、無人機管制車、衛星通信車、巡邏車、檢測監測車、市政工程車、工具服務車、移動實驗室、高端商務車、旅居房車等。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江鈴改裝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伍小林、羅旻、熊志煒、袁雲、廖章文,伍小林先生直接持有江鈴改裝36%的股份。2018年11月,伍小林先生與其他自然人股東(羅旻、熊志煒、袁雲及廖章文)籤署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江鈴改裝45%股份的表決權。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805人、782人及557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2、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祥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 LED 顯示屏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光祥科技主要產品為 LED 顯示屏,按照產品特性分為專業地磚屏、異形屏、防磕碰移動小間距顯示屏、防水高通透顯示屏、替代液晶用小間距顯示屏、定製化特殊顯示屏、臺階屏、高可靠性顯示屏、幕布屏、極輕超薄屏等。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光祥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張現峰、張傳豔夫婦;夫妻二人合計持有光祥科技67.84%的股份。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638人、632人及638人。

公司2019年度前10名客戶情況如下:

3、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張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領域用功能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能膜材料等進口替代產品,並將逐步實現產業化。公司當前主要產品應用如下圖所示: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施克煒、孫建和陳曉東,三人分別直接持有公司25.50%、9.08%和8.28%的股份,另施克煒通過擔任金張諮詢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3.30%的股份表決權,三人通過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46.16%的股份表決權。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2020年3月末、2019年末、2018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員工(含子公司)人數分別為335人、310人、274人和251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4、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術」),是一家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為核心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集成、安防視頻監控設備和運維服務。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鄧中翰通過堆龍中星微間接持有公司34.61%股權,為中星技術實際控制人。

鄧中翰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學士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和工作,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物理學碩士與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高級研究員和美國Pixim Inc.董事長、創建人。199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任北京中星微董事長、創建人、首席科學家;2017年12月至今,任北京中星微首席科學家;2007年4月至2017年12月,任中星有限董事長;2017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819人、942人及972人。

公司2019年度前10名客戶情況如下:

5、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浩明科技」),主營業務為不乾膠標籤膠粘材料、電子級膠粘材料、消費電子功能性薄膜材料、高阻隔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於功能性塗層複合材料行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應用於日化品、酒水飲料、物流、食品、衛材、商品標示等領域的不乾膠標籤膠粘材料。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陳灝渠直接持有公司41.2545%的股份,為浩明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159人、204人及236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6、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

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養天和」),是一家零售藥店加盟合作共享式服務企業。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李能、劉凌夫婦共同控制養天和發行前總股本的53.34%的表決權,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1151人、1262人及1185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二、科創板

1、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健耕醫藥」),是器官移植領域醫療器械產品及服務提供商,目前主要提供移植術中器官保存、運輸、評估及修復的設備,移植醫用配套耗材,以及移植領域體外診斷試劑。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吳雲林先生直接和間接合計可以控制公司36.09%的股份,為健耕醫藥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133人、138人及160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健耕醫藥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如下:

「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 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 億元。」

2、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王燕清、倪亞蘭為夫妻關係,王磊為王燕清、倪亞蘭之子,王燕清、倪亞蘭、王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在冊正式員工人數分別為103人、287人及257人。

公司2019年度前5名客戶情況如下:

鄭重聲明:本號"梧桐樹下V」位於成都,旗下僅此一家公眾號,和其他地域的梧桐樹下公司/微信公眾號/網站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從未主動聯繫企業進行商務合作。一切以"梧桐樹下」主動聯繫的,均非本公司所為。

相關焦點

  • 本周,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核
    文/梧桐兄弟本周,共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其中主板1家,為廣西鳳翔集團;創業板3家,分別為浙江千禧龍纖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東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4家,分別為上海澤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晶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索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年底註冊制下IPO撤回材料終止審核的公司多了 什麼原因
    曹西京  10日,上交所公告,因上海澤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同一天,擬創業板上市的千禧龍纖也終止審核,這樣近三天7家註冊制下IPO終止。「最近IPO市場不平靜。
  • 一天就有5家公司終止IPO!審核趨嚴?未來主動撤回將是常態麼
    112月創業板已有8家終止IPO審核確實趨嚴從現場督導亮相,到創業板首現暫緩表決、被否,再到市場傳聞深交所對申報企業淨利潤有最近一年不得低於5000萬元的門檻要求及證監會官方不得不回應表示IPO深交所官網顯示,目前處於上市委會議通過階段的公司共有76家,這些公司通過審核的時間點如下所示:可以看到,過會時間在10月和11月的公司共有47家,這些公司過會後超1個半月還未能提交註冊,其中,16家公司過會後2個半月還未能有下一步進展。
  • 5家創業板擬IPO企業同日撤回申報材料:光祥股份等3家未在3個月內...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已經近4個月。截至目前,共受理472家企業,平均每個交易日就有6家企業獲得受理,已有68家發行人創業板IPO註冊申請生效。創業板企業上市受理企業增加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選擇從創業板「退場」。12月16日,中星技術、光祥股份、浩明科技、金張科技以及養天和等5家企業同時主動撤回材料。撤回原因各不相同。
  • 第四家!創鑫雷射撤回科創板IPO註冊申請,多家知名機構「踩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到發行註冊環節的創鑫雷射,最終還是選擇撤回了科創板IPO申請。10月23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創鑫雷射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終止科創板IPO。創鑫雷射是科創板第四家因在註冊環節申請撤回材料而終止上市的企業。
  • 創業板註冊制IPO申報首現「主動撤回」
    □本報記者黃靈靈深交所9月1日消息,因深圳市晶臺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其首發審核。這是創業板註冊制首次出現IPO申報「主動撤回」。市場人士指出,創業板註冊制一直保持著「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的理念,此次企業主動撤回申請、深交所依法終止審核正是市場化的體現,市場各方需理性看待。晶臺股份是此前證監會創業板在審企業,今年6月29日平移至深交所審核。7月20日,公司保薦人廣發證券被證監會暫停保薦機構資格,深交所根據《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中止了晶臺股份的發行上市審核。
  • 「A拆A」公司達54家 14家子公司IPO進行中
    54家公司「A拆A」推進中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12月9日,累計56家上市公司發布分拆計劃,剔除延安必康、安正時尚2家終止分拆計劃的公司,54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正在推進中,其中40家發布正式的分拆預案,14家公告了分拆意向,尚未發布分拆預案。
  • 科創板「後備軍」增多 新增受理2企業 多家進入輔導期
    節後受理2家企業 均為生物醫藥企業其中一家參加抗疫工作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審核系統顯示,1月份上交所共受理了4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最後一家受理企業在1月22日。春節後,直至2月14日才有一家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仁會生物」)獲得受理,整個2月僅新增了這一家受理企業。
  • 科創板審核企業本周「滿百」上市公司家數已過「半百」
    ■本報記者 朱寶琛  截至11月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半百」,達到51家。據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毅林日前介紹,今年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有望達到100家。
  • 科創板審核窗口滿歲:209家申報者聚焦科技持續發力
    科創板開啟審核大門已經滿了一周歲。一年前的3月22日,上交所首批受理申報上市的9家科創板公司正式露出真容,而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截至3月24日的近一年多來,共有不少於209家發行人進入申報審核程序,其中97家公司最終完成了發行。
  • 1家被否2家暫緩,科創板IPO第二次出現被否
    記者 | 趙陽戈本周在一輪輪洗禮中,A股IPO再有1家公司被否2家公司暫緩,而這三家公司均出現在了實行註冊制的科創板,也是科創板第二次出現被否公司,也使得過會數據周環比驟減。下周,據公開信息,將再有20家公司按計劃上會,能否順利過關,有待考驗。
  • 年內62家公司衝A未果 近九成主動撤單
    今年以來至12月9日午間,年內共有62家擬IPO企業衝擊A股未果。其中,有55家公司系主動撤單,佔比近九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9月以來,擬IPO企業撤單的案例較此前明顯增加,僅在12月8日這一天,就出現5家公司集體撤單的情形。無論是審核環節被否還是主動撤單,都利於從源頭上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 奧雷德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奧雷德撤回科創板IPO申請)12月24日,資本邦獲悉,雲南北方奧雷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雷德)的科創板IPO已於12月23日終止。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據悉,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20年3月30日依法受理了奧雷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並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
  • 上交所問得「事無巨細」:本周18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問詢函
    2019年5月5日,9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而此前五一期間,上交所也「加班加點」分別在5月2日、5月1日分別披露合計9家科創板公司的問詢回復文件。
  • 對84家IPO企業分類處理 對45家中介機構啟動處理...
    證監會4月24日消息,證監會根據2019年現場檢查情況,對部分申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分類處理,2019年6月以來,證監會分兩批次啟動了對86家首發企業的現場檢查工作。截至目前,84家企業已完成檢查工作,累計30家已撤回申請終止審查。
  • 證監會核發4家公司IPO批文,本周共10家公司獲批文
    證監會核發4家公司IPO批文,本周共10家公司獲批文 澎湃新聞記者 徐宏文 2020-12-18 19:10 來源:澎湃新聞
  • 終止科創板IPO!健耕醫藥上會前夕撤回申請文件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
    12月18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耕醫藥)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17日終止。和《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報告》,申請撤回申請文件。
  • 下周二威爾藥業等3家首發企業面臨大考(附最新IPO排隊名單)
    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69家,中止審查企業3家。  302家證監會受理的首發企業中,正常審核企業298家,其中主板139家、中小板52家、創業板107家,試點創新企業1家。另有3家企業中止審查。  8月18日,證監會核准了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雅運紡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10億元。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季」:IPO從受理到過會平均用時約60天,48家上市...
    、重大資產重組分別有445家、236家和13家,其中,註冊生效的分別有58家、88家和2家,合計148家。IPO申請中,58家註冊生效,25家提交註冊,59家通過上市委會議審核,182家處於已問詢,27家處於已受理,85家處於中止狀態,9家終止申請。具體來看,58家註冊生效的公司中,48家已經上市,合計首發募資558.89億元,6家完成發行待上市,合計募資43.34億元,4家尚未開始招股,計劃募資17.58億元。
  • 創業板註冊制IPO審核效率提升 從受理到過會平均用時約60天
    《證券日報》記者據深交所網站數據整理,截至11月24日記者發稿前,創業板註冊制下深交所累計受理IPO、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分別達445家、236家和13家,其中,註冊生效的分別有58家、88家和2家。 市場人士認為,整體來看,創業板註冊制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特點,審核效率大幅提升。對於再融資和併購重組,預計監管層會加大事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