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家!創鑫雷射撤回科創板IPO註冊申請,多家知名機構「踩雷」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走到發行註冊環節的創鑫雷射,最終還是選擇撤回了科創板IPO申請。10月23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創鑫雷射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終止科創板IPO。

創鑫雷射是科創板第四家因在註冊環節申請撤回材料而終止上市的企業。其他三家分別是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界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和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從時間線上看,創鑫雷射選擇撤回IPO申請的決定下得並不容易。其在2019年12月27日就已提交註冊,至今過去了10個月。在註冊期間,創鑫雷射和實控人蔣峰、IPO項目保薦人還分別被證監會和上交所採取監管措施。

創鑫雷射被監管核查的主要原因是一封舉報信,該信的內容是創鑫雷射涉嫌隱瞞董事長蔣峰通過第三人控制愛可為等事項。但創鑫雷射在最初的招股書中並未披露該事項,在監管的反覆追問下,蔣峰才承認通過第三人控制愛可為。

雖然此後創鑫雷射順利過會,但也因此留下了信披不真實的「汙點」。市場人士猜測,上述事項或是構成創鑫雷射終止IPO的主要原因。

不過,註冊材料的撤回並不意味著創鑫雷射從此與科創板無緣,此前撤回註冊申請的利元亨和博眾精工,已於近期重啟科創板IPO之路,並獲得了交易所的受理。

隱瞞關聯方被監管坐實

創鑫雷射的科創板IPO申請早在2019年4月就獲得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是海通證券,11月獲得上市委通過。當年12月提交註冊。

從IPO項目進程來看,創鑫雷射的受理時間較早,但過了7個月才成功過會。此間,便發生了有人舉報公司涉嫌隱瞞董事長蔣峰通過第三人控制愛可為等事項。在被監管反覆問詢之下,蔣峰隱瞞關聯方的行為被坐實。

據披露,2019年7月9日,上交所收到關於創鑫雷射的相關舉報信。7月11日,上交所發出舉報信核查函,明確要求創鑫雷射的中介機構進行核查。

首次核查過程中,中介機構人員對蔣峰進行了當面訪談,蔣峰仍未如實說明其與愛可為之間的實際控制關係,稱公司與愛可為是合作關係。9月17日,在上交所要求進一步核查的情況下,中介機構再次提交了舉報信核查函核查回復稱,在首次核查基礎上進一步獲取補充證據材料,相應擴大核查範圍,並於8月27日對蔣峰進行了第二次訪談。第二次訪談中,蔣峰確認其報告期內通過第三人實際控制愛可為的事實。

經進一步核查,中介機構查明,愛可為自2015年2月6日起-2019年8月22日註銷前系蔣峰通過第三人控制的公司,應將愛可為作為發行人關聯方進行披露,發行人與愛可為之間的交易應作為關聯交易進行披露。

記者查詢發現,實際上,公司與愛可為的關聯事項並不嚴重。愛可為經營規模較小,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0.19萬元、4.96萬元和18.17萬元。而且在公司進行上市申報前,愛可為已終止運營並啟動了註銷程序。

但證監會認為,蔣峰在第二次舉報信核查前持續隱瞞實際控制愛可為的有關事實,主觀故意明顯,致使創鑫雷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關於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存在遺漏,對違規行為應承擔主要責任。證監會於今年3月決定對創鑫雷射及蔣峰採取責令公開說明的監督管理措施。上交所還對該項目保薦代表人陳新軍、徐小明予以監管示。

創鑫雷射為何要隱瞞該關係?在註冊稿中,創鑫雷射提及了一個重要原因:愛可為與創鑫雷射的客戶存在利益衝突。愛可為是發行人業務的下遊延伸,將與發行人客戶不可避免地產生競爭,這一行為將導致發行人競爭對手的詬病及客戶的擔心,進而會影響創鑫雷射現有產品的銷售。

「註冊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真實是底線。創鑫雷射存在故意隱瞞的情形,比之有些公司信披誇大等行為更為惡劣。雖然過會,但公司之後還是受到監管處罰,監管的態度其實很明確了。而且,舉報信中還涉及到財務問題,與其被監管否決,還不如主動撤回,另找機會。」一位上海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10月2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試圖了解公司之後的上市安排,但其公開電話始終處於忙音之中,未能接通。

多家機構踩雷

拋開上述問題,就公司業務和行業前景而言,創鑫雷射原本是一個備受機構青睞的標的。

招股書稱,創鑫雷射是國內首批成立的光纖雷射器製造商之一,國內市場銷售額排名第二的國產光纖雷射器製造商。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2億元、6億元、7.1億元和4.9億元,整體發展勢頭良好,營業收入呈較快增長趨勢。其中,2016-2018年三年複合增長率達29.52%。

在行業內,創鑫雷射具有一定領先型。公司表示,率先在國內高功率和超高功率連續光纖雷射器領域取得突破,研製並生產出4000W、5000W單模塊連續光纖雷射器和25000W、30000W、35000W多模塊連續光纖雷射器,填補了我國在高功率和超高功率領域的空白。公司是我國實現光纖雷射器領域進口替代的主力軍之一。

一位跟蹤電子行業的分析師指出,「因雷射器技術門檻較高,國內目前僅有包括創鑫在內的少數企業可實現光纖雷射器、雷射核心光學器件兩類核心技術國產化並進行大規模生產。」

從可比公司來看,銳科雷射與創鑫雷射的行業及產品最為相似,同時也是公司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銳科雷射在國內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近年來營收和利潤保持較快增速,市場給予了較高估值水平,最新動態市盈率達到153倍。以此對標,創鑫雷射的估值料將不低。

創鑫雷射的股東列表也顯示出市場對其的認可。

國相鑫光持有創鑫雷射10.89%股份,在該有限合夥企業中,國風投作為最大的一般合伙人(LP)出資2億元持有國相鑫光91%份額。公開資料顯示,國風投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國新控股、郵儲銀行、建設銀行、深投控共同出資設立的風投機構。國風投基金總規模約2000億元,立足於運用市場機制推進國家戰略實施,投資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項目。

老牌私募股權機構上海聯創持有創鑫雷射7.66%股權,位列第三大股東。湖北小米產業投資基金、招商銀行以及賽富投資等知名機構則通過各類基金產品現身公司主要股東之列。其中,小米產業投資基金還是在創鑫雷射申報科創板前3個月突擊入股。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國產光纖雷射器技術逐漸成熟,技術迭代較快,創鑫在光纖雷射器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稀缺性或是公司受到上述投資機構青睞的主要原因。」

(作者:張賽男,實習生杜薇 編輯:羅諾)

相關焦點

  • 創鑫雷射IPO註冊環節緣何鎩羽:舉報不斷,財務內控觸監管紅線
    這家在創鑫雷射申報科創板上市前三個月內才突擊入股的知名產業基金,在此之前曾布局多家科創板企業且幾無敗績,而創鑫雷射IPO的受挫,成為了其科創板突擊投資的首例「慘案」。創鑫雷射是科創板開板以來第四家因在註冊環節申請撤回材料而終止上市的企業。與包括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界空間技術引用股份有限公司和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其他三家企業相比,創鑫雷射此次在註冊環節的鎩羽更像是在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
  • 提交註冊近1年拿不到批文!創鑫雷射被傳主動撤回材料
    去年12月底提交註冊後,如今這家公司卻傳出主動撤回材料終止IPO的傳聞。創鑫雷射提交註冊近1年,為何遲遲無法上市?牛牛研究中心對今年以來科創板受理企業整理後發現,目前處於上市委審核,提交註冊,註冊生效公司總數為92家,佔申報公司(剔除終止和中止)總量為39.66%,具體分布如下:其中,37家註冊生效公司的時間分布如下所示:然而,凡事總有例外。
  • 雷射設備市場受捧 創鑫雷射技術受益
    雷射作為「最快的刀」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後的重大發明,而雷射相關產業鏈中,設備佔雷射產業鏈的42%,隨著科技創新需求不斷提升,雷射設備市場迎來了新機會,其中一家不久前通過科創板IPO的企業創鑫雷射引起大家注意。
  • 年內62家公司衝A未果 近九成主動撤單
    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主要涉及三方面問題,包括發行人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涉及多起商標權糾紛以及應收帳款及存貨餘額較大且增長較快存疑。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則是科創板定位合理性存疑。
  • 年底註冊制下IPO撤回材料終止審核的公司多了 什麼原因
    曹西京  10日,上交所公告,因上海澤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同一天,擬創業板上市的千禧龍纖也終止審核,這樣近三天7家註冊制下IPO終止。「最近IPO市場不平靜。
  • 科創板審核企業本周「滿百」上市公司家數已過「半百」
    其中,已受理10家,已詢問49家,暫緩審議1家,通過8家,提交註冊15家,中止11家,終止14家。另外,有「註冊結果」的67家,包括1家不予註冊、2家註冊終止、64家註冊生效。  「從目前受理進展情況來看,距離年底達到100家問題不大。」一位券商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審核已獲通過的8家公司估計很快就會提交註冊。根據上交所的安排,到本周審核企業數量將達到100家。
  • 奧雷德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奧雷德撤回科創板IPO申請)12月24日,資本邦獲悉,雲南北方奧雷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雷德)的科創板IPO已於12月23日終止。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據悉,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20年3月30日依法受理了奧雷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並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
  • 微芯生物實控人:沒撤回科創板IPO材料,流程一切按部就班
    針對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材料傳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芯生物)及其保薦券商安信證券雙雙作出否認。7月17日,微芯生物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魯先平回復澎湃新聞記者稱,沒有撤回IPO材料,上市流程一切按部就班。
  • 對84家IPO企業分類處理 對45家中介機構啟動處理...
    證監會4月24日消息,證監會根據2019年現場檢查情況,對部分申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分類處理,2019年6月以來,證監會分兩批次啟動了對86家首發企業的現場檢查工作。截至目前,84家企業已完成檢查工作,累計30家已撤回申請終止審查。
  • 上交所問得「事無巨細」:本周18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問詢函
    2019年5月5日,9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而此前五一期間,上交所也「加班加點」分別在5月2日、5月1日分別披露合計9家科創板公司的問詢回復文件。
  • 科創板首單!國科環宇IPO申請遭否決
    這意味著,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以來,國科環宇成為第一家在發行上市審核階段被科創板上市委否決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國科環宇是一家航天關鍵電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我國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關鍵電子系統的核心供應商。
  • 科創板「後備軍」增多 新增受理2企業 多家進入輔導期
    3月4日,上交所受理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聖湘生物」)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自春節前疫情暴發以來,科創板審核進展較為緩慢,至2月14日才受理節後第一家企業,聖湘生物是節後的第二家受理企業。與此同時,近期有數家企業陸續宣布科創板上市計劃,開始進入輔導期,或已結束輔導期正準備申報發行上市。
  • 中證監同意3家公司科創板IPO註冊
    中證監昨日(5日)公布,同意北京凱因科技、四方光電股份、生益電子三家企業的科創板首發申請。三家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凱因科技是一家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
  • 本周又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核;6家創業板,2家科創板
    文/梧桐兄弟 本周再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其中創業板6家,分別為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2家,分別為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科創板上市企業滿200家!省份、中介機構排名(保薦/律所/審計)
    200家科創板上巿公司合計IPO募資2876.58億元。從200家科創板來看,集齊了全部上市標準。其中,167家公司選擇了第一套上市標準,第二套10家,第三套1家,第四套15家,第五套7家。一、省(直轄市)級排名從20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地域分布來看,除華潤微、九號公司、中芯國際的註冊地址為開曼群島外,其餘197家企業的註冊地址分布在18個省、直轄市。排名前五的省份(直轄市)分別是:江蘇省38家、上海市34家、北京市32家、廣東省27家、浙江省16家。
  • 本周,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核
    文/梧桐兄弟本周,共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其中主板1家,為廣西鳳翔集團;創業板3家,分別為浙江千禧龍纖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東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4家,分別為上海澤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晶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索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終止科創板IPO!健耕醫藥上會前夕撤回申請文件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
    12月18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耕醫藥)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17日終止。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2020年12月16日,健耕醫藥和保薦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報告》
  • 又一批私募被註銷,多家上市公司踩雷、20億基金違約!
    基金君發現,上海良卓資產及其子公司上海良杉資產,去年有多家上市公司、400多名投資者踩雷其票據基金,無法正常兌付,涉及20億左右。今年警方通報稱,其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實施非法集資犯罪活動。
  • 82家藥企再撤131個藥品註冊申請
    12月14日晚上,CFDA再發公告,又有82家藥企131個藥品註冊申請主動撤回。自今年7月CFDA發布通知,要對新藥臨床試驗進行自查、核查後,記者統計發現,在進行自查核查的1622個註冊申請中,目前已總計有721個藥品註冊主動申請撤回,包括意見不統一不予批准、未提交也未撤回(不批准)、現場核查「被斃」的27個申請在內,全部撤回、不批准率已達46.11%。
  • 5家創業板擬IPO企業同日撤回申報材料:光祥股份等3家未在3個月內...
    截至目前,共受理472家企業,平均每個交易日就有6家企業獲得受理,已有68家發行人創業板IPO註冊申請生效。創業板企業上市受理企業增加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選擇從創業板「退場」。12月16日,中星技術、光祥股份、浩明科技、金張科技以及養天和等5家企業同時主動撤回材料。撤回原因各不相同。目前,已有16家企業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