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廣大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促進法院幹警提升政治業務素質,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宗旨意識,不斷改進司法作風,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教育整頓活動為契機,在全市法院系統持續開展「請您當法官」庭審觀摩活動。
9月19日上午三門峽法院「請您當法官」第十二期活動如約舉辦,三門峽中院審判監督庭對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調解結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230餘名群眾代表到庭旁聽了案件,中院審監庭公正高效的對案件進行了審理,並當庭做調解工作,使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並當場履行,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使當事人免於奔波。實現了司法公開、踐行了司法為民宗旨,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司法的認可度、滿意度。
本案糾紛發生在早高峰時,王女士與張先生兩車相撞,導致王女士受傷。事故發生時,王女士已有身孕,受傷後王女士即請病假休息。事故發生後,王女士要求張先生及登記車主張女士賠償她因此受到的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各項損失。一審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車輛相撞是導致王女士受傷的原因,交警部門判定張先生負全責,張先生應當賠償王女士。一審法院根據醫囑載明王女士在家休息,認為王女士的交通費不應支持,認為王女士沒有提供精神損失費證據,該項費用不應計算。故一審法院僅支持了王女士的醫療費和誤工費。由於張先生駕駛的車輛保險到期,因此這些損失應當張先生本人直接向王女士賠償。張先生在收到一審判決後,認為王女士既沒有住院治療,也沒有醫囑明確要求休息兩個月,根本沒有誤工事實,不產生誤工費,遂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
庭審中,訴訟雙方從認定事實到適用法律各執一詞,你來我往,唇槍舌劍,衝突十分激烈。一方說張先生撞人後不看望、不道歉,態度不好;另一方說王女士老公罵髒話、事後亂舉報導致自己的榮譽被撤銷。隨著雙方的發言,合議庭逐漸明白雙方的矛盾主要在這些「背後的故事」,這也是為何一個小小的交通事故經過交警隊、一審、一直打到二審的原因。
合議庭在審理中,認真查實,仔細詢問,引導雙方圍繞爭議焦點發表意見,避免擴大矛盾。並根據雙方的隱情入手,從「天理、國法、人情」的角度,一層一層耐心細緻的給雙方做工作。經過合議庭的調解,雙方最終當庭達成調解協議,並當庭履行。合議庭法官用優秀的庭審駕馭能力為旁聽群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庭審,贏得了陣陣掌聲。
休庭期間,工作人員組織旁聽群眾進行問卷調查、現場互動,徵求旁聽人員對本案審判的意見和建議,並安排播放我院微電影《天平文明贊》,向廣大群眾展示法院工作成績。最後,審判長用平易風趣的語言對本案進行了總結性點評,並友情提醒旁聽群眾「開車記得及時購買保險」,讓現場笑聲一片。
隨著車輛的普及,交通事故和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這場「請你當法官」活動也是迄今為止報名人數和參與人員最多的一次,充分體現了廣大群眾對這個案件的好奇和熱情。在現場釋法答疑環節中,旁聽群眾積極踴躍向法官進行詢問。合議庭成員針對大家非常關心的「調解書和判決書的效力區分?」、「借車出事故情況下、原車主和借車人的責任怎麼承擔?」、「誤工費如何審查和計算?」、「車輛脫保期間發生事故責任誰承擔?」等問題為大家答疑解惑。
「請您當法官」活動每周六或周日舉辦一次,每月通過抖音app直播一次,通過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聯繫,讓人民群眾走進法院、了解法院、監督法院。如果您想參與到接下來的公開庭審中,請持續關注法院動態,在指定時間前往「線上三門峽」APP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