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當中建議,用豎抱的姿勢來進行拍嗝兒,可以有效減少寶寶溢奶的情況發生。
編輯:邱寫寫
照顧小嬰兒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工作,其中少不了寶媽付出的心血,單就抱娃這件事,就足以讓寶媽們操碎了心。
有人說小月齡寶寶不能豎抱,也有人說豎抱會損傷嬰兒的脊椎,讓寶媽們徹底糾結了,
可是豎抱之下,寶寶真的很舒服,小月齡嬰兒們,尤其是月子裡的小寶寶,到底可不可以豎抱呢?
月子裡的寶寶可以豎抱嗎?需要矯正三個姿勢
麗雅的寶寶剛滿月,親戚們都說月子裡的寶寶不能豎抱,豎抱對孩子身體發育不好,這件事讓麗雅非常犯難。
小傢伙總是漾奶、吐奶,尤其是夜裡吃過奶以後,要折騰好一陣才能睡著,正常的拍嗝感覺效果甚微,看著孩子遭罪,麗雅也跟著揪心不已。
在滿月複查的時候,麗雅順便向醫生諮詢了一下,醫生嘆了口氣說:「淨瞎說!豎抱不分月齡,用對姿勢就可以,豎抱還能緩解漾奶,你得這麼抱……」
醫生向麗雅展示如何正確豎抱,還特意提醒麗雅幾個常見的錯誤姿勢,這回麗雅總算是找到了好辦法,回家之後使用起來,寶寶漾奶的問題就好多了。
新生兒到底能不能豎抱
不少寶媽擔心豎抱會損傷娃脊椎,這種擔心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新生兒的脊椎構造與成人不同,小傢伙們沒有自然彎曲,脊柱幾乎是完全筆直的。
小寶寶們骨骼柔軟,如果沒有保護好腰部、頸部這些脆弱的部位,確實可能因為錯誤的抱娃姿勢,給寶寶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姿勢錯了,並不等於豎抱就是錯的,目前並沒有權威機構,出示有關反對豎抱的文件,恰恰相反,美國兒科學會是支持新生兒豎抱、或坐著的拍嗝兒的。
豎抱的好處有哪些
既然大家都如此推薦豎抱,那麼豎抱的實際好處有哪些呢?
◆ 寶寶視野好
豎抱給寶寶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是開闊的視野。習慣了躺著的小寶寶突然「站在巨人肩膀上」,這種感覺是非常神奇美妙的,小傢伙們普遍會「一抱成癮」。
◆ 呼吸順暢
採用其他的姿勢來抱娃,寶寶多半的身體都緊貼在寶媽身上,難免會感到受擠壓、呼吸不暢,而豎抱可以讓寶寶頭部朝上,身體相對獨立,呼吸更加順暢,空氣都變得新鮮啦。
◆ 防止漾奶
嬰兒的胃部是水平的,而且賁門的肌肉力度很小,當寶寶平躺的時候,胃裡好不容易吃進去的奶水,很容易順著食道往外流,出現漾奶。
豎抱可以讓寶寶胃部豎起來,豎抱著拍嗝可以有效緩解漾奶,還可以預防脹氣,讓寶寶腸胃更舒適。
豎抱需要矯正的壞習慣
雖然有眾多好處,但豎抱被人誤會也是有原因的。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寶媽採用了不當的豎抱姿勢,如果其中有你,趕快矯正過來吧!
1)抱娃不扶脖頸
嬰兒的頭部,佔據全身1/4的重量。
這個錯誤寶爸常犯,只知道掐住寶寶腰部,卻忽略了壓力更大的頸部。不少寶爸抱娃的時候,孩子腦袋都仰了過去,寶爸還沒發現問題,真是讓寶媽操碎了心。
▼ 正確姿勢:
寶媽一隻胳膊託住寶寶臀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頸部,讓寶寶頭部豎直寶寶頭部輕輕搭在寶媽肩膀,上身靠在媽媽身上2)孩子身體不在一條直線
小嬰兒的身體就像一條小魚一樣,可以說是「咋擺弄咋是」,如果抱娃的時候寶寶身體彎曲,則會給脊椎帶來很大的壓力,這跟含胸駝背傷腰的道理相似。
豎抱的時候,記住讓寶寶的身體豎直,避免向前挺起腰部,或者是出現明顯駝背。
3)長時間豎抱
不少寶媽一抱起來就捨不得撒手,小傢伙們像個樹袋熊一樣,整天掛在寶媽身上。這樣的姿勢不僅讓寶媽勞累,出現「媽媽手」,寶寶的脊柱也是「壓力山大」。
在每次餵奶後,稍微抱一會兒拍嗝兒,然後就可以把寶寶放下來。如果寶寶哭鬧,貪戀媽媽的懷抱,可以嘗試用肢體撫觸來安撫寶寶,有媽媽的體溫和味道,寶寶們會很快適應的。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喜歡豎抱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