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SCI論文的價值意義多,發表SCI論文對醫學工作者來說已經是一件常見的事情。然而,不少醫學工作者都會發出「SCI論文發表難」的感慨。確實,發表SCI論文不簡單,但是,你也可以見招拆招。我們教你三招,讓你輕鬆應對論文發表。
第一招:關於寫作
1、寫作英文論文。被SCI收錄的我國期基本上為英文,英文文種優勢是論文進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
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點,強調自己的獨創。論文要進入SCI,除投SCI來源期刊處,另一途徑是為國外讀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寫作顯得非常重要。許多作者的英文摘要較簡略,沒有注意將論文主要內容體現在文摘內,從而影響論文交流。
3、做好數據和單位處理。數據有的是整數,有的有一位小數,還有的的有兩位小數,這肯定有問題。注意單位要統一成國際單位,而且前後要一致。比如前面寫1/cm3後面寫cm-3就不好了。
4、作圖要認真,圖、表要直觀清晰明了、比例適當。用好origin軟體,其實它很強大。最好要會點PS(當然不是去ps華南虎之類),它在處理像素和尺寸上很好用,如果需要繪製示意圖的話最好能學會3dmax和flash等,你可以發現science和nature上的圖都很漂亮,顯然是花了氣力的結果。一個好的圖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勢必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好的圖還有可能成為刊物的封面,那就抖死了(當然論文內容也必須夠好才行)。
5、參考文獻應用。論文應清楚地標註引用,完整給出參考文獻。原則上,除了教科書上公認的方程和表達式外,特定的目的、特定條件和問題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處,並完整給出相應文獻。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應文獻。這樣做既對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竊之嫌,又能說明自己的論述依據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該研究中的獨創內容。
第二招:關於期刊
選擇合適的期刊可以提高論文的刊登率,論文作者如何選擇合適的期刊呢?
首先,論文作者應考慮SCI收錄期刊的影響引子。期刊的影響因子是該刊前2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的平均被引次數。《科學》、《自然》影響因子很高,SCI收錄中國期刊影響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響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確定投稿方向。
其次,論文作者應根據研究內容是否符合目標期刊網站上註明的科研領域來選擇期刊。
再者,論文作者應考慮研究內容能否吸引刊物目標讀者群。
最後,論文作者應考察期刊近期是否發表過類似的論文。
第三招:關於投稿信
首先,簡單介紹論文的內容和參加研究的作者名單,這部分無需太過詳細,讓編輯對論文有大致的了解即可。這裡要注意一點,如果有多個作者,要注意說明哪個是通訊作者,並表明通訊作者詳細的聯繫方式,可以放在投稿信或稿件的提名頁中。
其次,重點介紹論文研究的創新性和意義。這部分內容你可以介紹使用了哪些創新性的技術、實驗樣本數量的多少、研究成果的重大意義等。一般來說,期刊會要求介紹論文研究的實際意義(可以應用到哪個實際治療領域),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提及但是不需要過於仔細的描述。同時,要說明論文與所投期刊的相關性,對於高度綜合性的刊物(如Nature, Science)或本領域的頂尖期刊, 在投稿信中最好簡要說明一下稿件的廣泛興趣性或重要性, 以及為什麼要給該刊投稿,讓編輯感興趣。
交易擔保 噹噹購物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小程序
再者,闡述論文研究團隊,包括主要研究人員、實驗室研究方向等。如果這篇論文與其他實驗室合作完成,在這裡也可以做簡單介紹。如果稿件是系列論文中的一篇,或與之前發表的論文有密切關係,投稿信要注意進行說明,必要時需附上發表過的論文,避免編輯產生誤解。
最後,發表聲明。聲明論文沒有任何利益方面的衝突,這篇論文之前沒有發表過,也沒有同時在其他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