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君說: 五嶽歸來不看山,Merci歸來不逛店。 (文轉自陳列研習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近二哥逛了逛國外的Instagram,發現了一家 生活體驗集合店。
因為這家開了不到十年的小店不但是當地地標店鋪,還多次被譽為買手店裡的五星皇冠店鋪,每日顧客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那些只會出現在照片那頭的時尚博主,設計大咖。 這家店說來也是奇怪,衣服雜物家具書店統統都有,更過分的時候地下一層還有一個逼格極高的咖啡店,面向大街的地方還有一家同名的餐廳!! 這路子稍微有點野啊~
△嗯,沒錯,就是這家同名同姓的餐廳~ 對買手店文化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看到這裡應該會猜到,今天二哥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家店鋪,就是位於巴黎瑪黑區的一家生活方式集合店。
( △merci這個單詞在法語裡是謝謝的意思) 隨著這幾年隨著國內經濟迅速發展,店鋪模式也正在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單一銷售模式到結合空間陳列設計,集合體驗店正是空間和陳列體驗的最高結合方式。 merci正是現階段法國生活方式集合店的高水準體現,不論是它雜貨鋪似的銷售模式,還是它在陳列和空間上做出的嘗試和卓越表現,它都不愧是一個值得所有品牌借鑑學習的標杆。 所以今天二哥就帶大家深入merci店鋪內部,從頭到尾扒一扒這家略有些神秘的巴黎最有風格的生活集合店! 神秘又精彩的merci於2009年由Marie France Cohen(別問二哥,二哥也不會念)創立,同時身為時裝設計師的她不但擁有敏銳時尚直覺,同時也勇於打破規則。merci最初定位為生活體驗館,於是她的挑戰從一個小小的院落裡開始了。
初次到店的人也許有些摸不清頭腦,面向大街的門面雖然寫著merci的大名,卻和大名鼎鼎的集合店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沒有關係,只要你站在街口東張西望一小會,總有有一個面帶神秘微笑的人,在餐廳門口兩米前推開一扇黑漆漆的鐵門消失在一片綠蔭之中。 這時候你只有悄悄裝作輕車熟路的樣子,跟著別人走進這個神秘的花園,就可以看到真正的merci了。 正對著鐵門的正是一座白色的建築,大概有兩層樓那麼高,看上去並不起眼的門頭甚至有些狹窄,再讓上看去就可以看到店名印在白色的牆體上。放滿綠植的院子散落幾把搖搖欲墜的椅子,走過那幾個臺階,就終於可以來到merci的門口。 不過別著急滿足,因為這場旅行才剛剛開始。 一輛叫merci的小汽車
每個去過merci的人都會對這輛小紅車印象深刻。從09年至今它一直停放在店口,作為店鋪「櫥窗」的它自然不會放過每一個打扮自己的機會。每過一段時間它的主人都會給它換上新的衣服,將它精心打扮一番。時至今日,這輛名叫MERCI的」網紅車「已經等同於店鋪名片,用自己的獨特的魅力來吸引著每一個慕名而來的人們。 雜而精緻的生活方式
最近有句話很流行:去年的衣服已經配不上今年的二哥。 merci的風格就是如此,絕不重樣的店鋪布局,日新月異的腦洞布局,讓每個到店的消費者都想賴著不走。
△沙發看起來很舒服,二哥也想坐著不動。
△老闆,煎餅果子來一套。
△二哥超喜歡這個「簡陋」的試衣間,牆上寫著「謝謝,Marcel."設計這個試衣間的設計師估計每次看到都會被暖到吧。
merci店裡的風格總是變幻莫測,上個星期還在售的盤子,這個星期就不知道被店主丟在哪個角落裡待人挖掘,上個月還躺在玻璃櫃裡的珍藏唱片,這個月就被展示在大廳中央,用看起來就很貴的唱片機循環播放。
這一切都Marie France Cohen的大膽策劃是分不開的。店鋪裡的每一樣東西都由她親自過手挑選,從風格到質量都是堪稱良心賣家,雖然很多東西都價值不菲,但不乏市面上早就絕版的孤品和一些極具收藏價值的單品。話雖如此,但絕大多數的東西狠狠心也是可以收入囊中的。
雖然服裝類的價格稍有些偏高,merci的書店和生活館卻很接地氣,比如書店裡全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二手書,你只需要付上幾歐的咖啡錢,就可以在側面的圖書館裡慢慢暢讀一個下午,安靜又愜意。
△圖書館的外牆布景
merci十分注重生活方式體驗,Marie France Cohen在店鋪陳列的時候會使用看似十分隨意,卻十分有趣的陳列方式,多角度呈現生活裡的可能性。
△化學課要開始啦~這個香水的成分大家分析一下……
△二哥超級喜歡這個杯子的陳列牆,好想把自己的名字都買全了!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不以為然,這家merci充其量就是一家有些特色的買手店。其實並不然。在遍地精品店鋪的法國巴黎,merci能如此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以至於追捧,肯定是有其更為深刻的原因。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早就眼光毒辣的二哥放下手頭寫了一半的櫥窗盤點全情投入了這家大型雜貨鋪裡不能自拔。 這就要從merci的建築格局說起,merci共有三層,兩層地上一層地下,正對大門的是一個大約150平+的兩層樓高的展廳式的開放空間,而merci的全部秘密,就隱藏在這個巨大的空間之中。 欲罷不能的精彩演出
△店中店
△MOMA和她的一千把雨傘
△大概是關於未來的一些東西?二哥實在認不清字母了。
△穿越來的酋長!
△下雨啦下雨啦,該收衣服啦!!
△雨鞋才是新的時尚呢。
△Bonine童鞋需要縫補的圍巾。
△大概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耳機狂熱發燒友
△汽車電影院
△Easy laundry家洗衣機的絕對硬廣啊~
△今天大概是在賣燈管?
△甜蜜好夢 看到這樣驚豔的畫面二哥的內心其實是很激動的,但臉上還要保持鎮靜,不能衝進去毫無節制的自拍留念。因為二哥就是這樣不一樣的二哥。 在merci有這樣一個傳統,中場的陳列會定期和小眾設計師、各類藝術家聯名合作。這個空間就是大家手裡的萬花筒,隨機轉動,顧客永遠也猜不到會有怎樣的視覺盛宴呈現在眼前。 以上的例子只是merci店鋪陳列的冰山一角,這裡沒有規則,沒有條款,只要你有靈感,有腦洞,就可以在這裡無限展示你的才華。這裡,就是一場接著一場陳列界的狂歡。 從merci創立至今,它默默積澱,再到驚豔爆發,這離不開策劃者對生活的熱愛。不論是她用心打造的環境,還是她為消費者創造的購物體驗,都無一不體現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個生活方式體驗館,merci無疑是極其成功的案例,它高度結合了生活品質和生活感受,用極致的視覺感官闡述著生活中的細節。難怪總讓人醉心於此,幾日不去,就甚為想念。 而且merci的每年有一大部分的營業利潤都用來捐獻給馬達加斯加的慈善組織,用於改善當地兒童的生活質量(寫到這裡,二哥默默地掏出紙巾擦了擦眼淚)。 也許一開始merci這個名字的含義,就是對生活感激,對生命熱愛,對世界的一切都保持善意和好奇。每當有人離開這裡的時候,店員都會說一句」merci「,感謝這次相遇,感謝這份讓人感動的心情。 ps:感謝你閱讀到最後,與你的每一次相遇,都讓二哥感激不盡。Merci!
店鋪陳列毛病太多,不知如何解決?你該上陳列社區啦!鍾老師攜手陳列講師團,傾情為你解答店鋪陳列中各種疑難雜症!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陳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