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必須「吃」這3種苦,父母別心軟

2020-09-19 琉璃月325

老一輩人教育後人:&39;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39;,這句話可以說是至理名言。

不管在任何年代,何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能夠吃苦的人將來絕對不會過的太差。在學習這件事上也是如此,一個能吃苦的孩子,父母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他們。


白巖松: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必須「吃」這3種苦,父母別心軟

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對於孩子的養育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從前的人們講究讓孩子多吃苦,但是現在卻開始流行&39;富養&39;。

這樣的觀點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包括一些家境富裕的家庭。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他在事業上的成就毋庸置疑,在養育孩子方面也相當成功。

白巖松的孩子就是眾人眼中的學霸,小小年紀考上名校,擁有不少課外才藝,為人低調謙虛。

白巖松在很多場合都提過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吃苦這件事上,他也是絕對的推崇者。

他曾經說過,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必須「吃」這3種苦,父母別心軟。


那麼都是哪三種苦呢?

1、學習的苦

儘管現在人們一直在推崇&39;快樂教育&39;,但毫無疑問,學習這件事並不可能真正的快樂。

上課、做作業,刷題,參加課外培訓,這緊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享受其中。

學習是辛苦的,但獲得肯定,取得成績後又是快樂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吃學習的苦,並且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相信這才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2、失敗的苦

學習的道路上並不僅僅只有成功,努力過卻失敗了,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

孩子多嘗試失敗的苦,更能磨練他們的意志和心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切忌在孩子失敗以後出口抱怨,指責孩子。

足夠的理解和感同身受,是孩子失敗後再次站起來的動力,父母一定不能讓孩子失望。


3、物質生活的苦

如今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成長,導致孩子們無法體會父母的不容易,對未來沒有足夠的敬畏和準備。

適當的讓孩子吃一吃物質上的苦,讓他們明白社會的現實和不容易,更能夠幫助孩子早點認清自己,教孩子認識什麼是&39;居安思危&39;。


吃苦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1、孩子得到鍛鍊

逆境中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一個人過的太過於順風順水,就會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

只有經歷過失敗,孩子才會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成果,也更能明白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逆境可以鍛鍊孩子,讓孩子以更好的態度面對失敗。


2、讓孩子更加獨立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裡,摔不得,碰不得,這樣的孩子最後往往失去了獨立的能力,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

父母只有放手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才能讓他們更加獨立,今後就算離開了父母獨自生活,也不會讓人憂心。

孩子都有長大的一天,總會離開父母的保護遠行,如果不早點培養獨立能力,只會令父母牽掛不已。


3、讓孩子更加強大

一個經歷過成功與失敗,體會過人間疾苦的孩子,往往會變得更加強大,面對任何突發狀況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這樣的孩子更有責任感,將來不管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成長的很好。相信這也是每個父母都希望看到的。

每個孩子的成長路途都伴隨著歡笑與淚水,父母雖然能替孩子遮風擋雨一時,卻不可能保護他們一輩子。

所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間自由成長,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知道各位對於白巖松提出的這三種苦,有什麼意見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白巖松育兒觀:想要培養學霸孩子,這3種苦必須放手讓他去吃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有出息,這是人之常情,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高的期許,不是在想將來可以得到多少回報,只想孩子未來過得好。
  • 想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指出,別心軟讓孩子吃這3種苦準沒錯
    想培養出學霸兒子,白巖松指出,別心軟讓孩子吃這3種苦準沒錯 每個家庭當寶寶降臨的時候,父母總是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是呀,有哪位父母不期待自己未來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這不僅是孩子本身的一種榮譽,同時也是光宗耀祖,光耀門楣,是每個中國父母畢生的願望。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也付出了很多心力用於孩子的教育上面,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一幕幕悲涼的場景也是讓很多新手父母不禁擔憂孩子未來的教育應該要怎麼進行。
  • 白巖松: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捨得讓他吃這「三種苦」,別心軟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希冀,都想著孩子能夠越變越好,成為優秀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父母又不想孩子吃苦,都想著孩子的人生順順利利。這其實就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想要優秀就要直面挫折與磨難,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
  • 白巖松育兒觀: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白巖松在工作上負責認真在日常中熱愛生活,而這些態度都在無意識中影響孩子。白巖松不會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領悟應該要怎麼做。對於孩子的教育,白巖松大多的時候都是採取放養政策,尊重孩子的自身選擇,不強加意願,但是這不代表孩子不能吃苦。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但是他表示自己並不是想和爸爸一樣,將來做一名主持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對於自己的未來。白巖松感到很欣慰,他不是盲目的崇拜我,依然保持自己的想法與主見。白巖松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與空間,但是對於吃苦,白巖松的教育理念是,孩子要吃以下三種苦,做父母的不能心軟。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獨特育兒觀爆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但是他表示自己並不是想和爸爸一樣,將來做一名主持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對於自己的未來。白巖松感到很欣慰,他不是盲目的崇拜我,依然保持自己的想法與主見。白巖松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與空間,但是對於吃苦,白巖松的教育理念是,孩子要吃以下三種苦,做父母的不能心軟。
  • 白巖松給家長的勸告:想要孩子有出息,一定要吃這三種「苦」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有太多的溺愛,不然只會讓孩子長大沒有出息,甚至成為對社會沒用的人。白巖松也給家長們一個勸告:想要孩子有出息,一定要吃這三種「苦」。而自律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習慣,很簡單的一個自律就是早睡早起,剛開始可能會很艱難,受到約束後,孩子也會非常反感。所以需要父母來協助,即使孩子再不情願,也要狠下心來,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不管是時間管理還是身材管理,堅持下來,今後孩子一定會感謝你。孩子貪玩,需要父母嚴加管理,千萬不能因為一時心軟,就前功盡棄,這辜負的,可是孩子的大好未來。
  • 白巖松育兒觀走紅:要想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評論區的人紛紛留言,現在的人都頂不住壓力了,特別的脆弱,只是沒有找到工作就選擇了結自己的性命,一點都不為父母著想,不負責任。想一想,確實是這樣子的,所以說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從小就讓孩子學習抗壓能力,不能夠做新時代如此脆弱的人。
  • 白巖松:真正有眼界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除了學習成績好,他的孩子擅長的東西也很廣泛,可謂是全面發展的優秀孩子;在白巖松的教育觀裡,認為父母既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又要狠心一點,真正有眼界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1、吃缺錢的「苦」,才能有正確的金錢觀現在的父母都特別捨得為孩子花錢,很多孩子從小衣食無憂,習慣了大手大腳地花錢,導致缺乏了正確地消費觀念,買東西都要追求名牌,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一種攀比心理
  • 白巖松: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白巖松對家庭教育的觀點也是非常「犀利」,句句精闢,一針見血,讓很多父母看完表示受益匪淺,在一次訪談中談到孩子的教育時說,孩子只有吃過苦,才能給他的成功鋪成路,孩子如果沒有吃過苦就會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吹日曬。
  • 白巖松:要是真的對孩子好,一定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千萬別心軟
    有付出就有回報,他最終成功了,所有吃過的苦,都成為他成功路上的墊腳石。自己吃過苦,才會更注重教育。本來可以給兒子優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環境,白巖松卻不走尋常路。他很早就選擇將兒子送出國,讓兒子一個人在國外接受教育,獨自生活。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不當父母不知父母苦,沒做父母之前認為養個孩子有多難,哪有那麼多操心的是情。當了父母之後發現,父母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吃不吃得飽?孩子吃不吃得好?孩子學習累嗎?總之對孩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父母想不到的。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學霸,不僅文化課成績優異,體育、美術各個方面都有著優異的成績。白巖松很少在公共場合提到自己的兒子,也不想讓兒子活在自己的光環下。在白巖松看來,做父母不管想對孩子多好,在這3件事上千萬不能心軟,這3種苦一定要讓孩子吃!
  • 白巖松的育兒觀走紅:家長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別心軟
    他經常語出驚人,比如:「孩子,如果你考第一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可以說相當獨特。在他的育兒觀中,給我影響最深的就是讓孩子吃這三種苦,而白巖松也憑藉自己的育兒觀培養出了學霸兒子,進入倫敦國王學院,這可是名校。
  • 白巖松教育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火了:孩子吃這3種苦,別幫他
    文/鵬爸育兒經現在的社會非常看重對孩子的教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長大之後有出息。但是父母也不是天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合格的完美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過程。
  • 白巖松育兒觀走紅:想要孩子成才,就得讓他們吃這3種「苦」
    父母把孩子當成家庭的未來,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撫養長大,所以父母總是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培養孩子。有些父母會讓孩子讓各種補習班,認為把孩子塞進去讓老師們教育就行了,而不知道育兒的方法,父母忽略了孩子溝通的問題,一味塞給孩子不喜歡和不感興趣的東西。而也有些父母不注重控制對孩子的物質給予,只覺得給孩子一切就是最好的盡父母的責任的方式。
  • 白巖松育兒理念走紅: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總結了一些,家長們想要孩子有出息,那麼就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1、捨得讓孩子吃守規則的苦孩子一哭一鬧,家長就心軟了,就允許孩子不遵守規則了。那麼孩子不會在下一次的時候乖乖聽話,而是知道哭鬧好用,繼續用這個招數不遵守規則。
  • 白巖松育兒觀火了:想要孩子優秀有出息,就要捨得讓孩子吃3種苦
    白清揚很果斷地說:「不會,我有自己的選擇。」白清揚最後選擇了一個特別冷門的專業。白巖松也表示只要兒子做了決定,他就不會幹涉,他很支持兒子的選擇。最後他還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我只是孩子生命中的一名觀眾,而不是他的編劇。」也是白巖松的這句話,讓人們對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 白巖松育兒理念走紅:想要孩子有出息,要捨得讓孩子吃3種苦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不僅口才了得,作為媒體人和作家的他,也在很多的領域獲得了很好的口碑。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身份外,白巖松還承擔著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教育上,白巖松非常有自己的方法,並且育兒理念走紅。
  • 白巖松: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那些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孩子一定是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足以說明他們比那些被挫折打敗的孩子更優秀。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 白巖松直言: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那些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孩子一定是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足以說明他們比那些被挫折打敗的孩子更優秀。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