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摘錄自Steppy潮流周志,本文經OlO_tm授權轉載,作者:Tim,原標題《Blue Blue Japan》,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很多媒體都會神乎其神地對「藍染」進行一個誇張的處理,這種赤裸裸的商業行為,太過噱頭。藍染,表面意義是給面料染成藍色,現在業界約定俗成地只要標上「藍染」就是意味著天然染色,我們中國自古有之,但追根溯源,藍染的祖宗是印度人。
藍染在國內實際上已經成為相對小眾的工藝,日本卻將之發揚光大,並且形成獨一份的強勢「藍染」文化。在我的記憶中,對藍染的概念是源自於日本牛仔品牌的宣傳,他們的宣傳有點玄學,類似於我們中國秘籍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嫡的故事。甚至誇張成每家都有獨特的染色秘籍。 雖然我鄙視之,但是一如我對極致的尊崇,三百六十行,大部分的行業門檻其實都很低,例如攝影、繪畫、音樂……但是要成為極致、成為佼佼者,必然鳳毛麟角,需要背後無比艱辛的耕耘才能實現。
好了,說到正題,如果非要挑出除了一票日本牛仔品牌之外,還有什麼藍染品牌值得尊敬,毫無疑問是Blue Blue Japan。
Blue Blue Japan 應該是世界上最痴迷藍色的品牌了,藍色似乎是它亙古不變的信仰,在藍色面前,所有其他都只是陪襯。當然,單純的字面理解「Blue Blue Japan」——藍藍日本,就知道這廝多麼的狂熱迷戀藍染這件事情了。換個角度,不瘋魔不成活,沒有極致的迷戀,是無法成為站在世界頂端的。
Blue Blue Japan- Blue Blue Japan got its start in 1996 as the in-house brand for Okura, a clothing shop in Tokyo. Blue Blue Japan’s line of menswear delivers a Japanese interpretation of workwear staples. With traditional Japanese craftsmanship and an affinity for the iconic indigo blue of classic denim styles, Blue Blue Japan offers avibrant selection of crisp button-downs, pants, and t-shirts in stimulating prints and relaxed knits. Artisanal washing and dying processes distinguish theline’s harmonic, painterly aesthetic.
上面是著名的設計師品牌網絡經銷商SSENSE對Blue Blue Japan的描述。我個人認為沒有誇張的成分,起碼一點,Blue Blue Japan已經很少做牛仔褲,雖它是以牛仔品牌起家,當時就被許多丹寧原牛收藏者視為專業精品。
時至今日,Blue Blue Japan依然還在堅持著全手工操作染色,就連藍色染料也由自己調配,這種匠心著實不多見了。所以我覺得是一個有態度的品牌,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選擇,畢竟,在日本,甚至全世界,牛仔褲生意是一片紅海。
細想,縱觀整個服裝領域,如此深耕藍染領域30年,可謂獨此一家了。Blue Blue Japan把單調的藍色分出了各種層次,天藍、霧霾藍、湖藍、靛藍……所以可以發現它們每一件單品都侵染著特別的藍調。
Blue Blue Japan歸屬於日本聖林公司——我習慣稱這樣子的巨鱷為時裝集團,70年代,創始人 TARUMI GEN 在創立聖林公司之前,在代官山開設了一家美式古著店 HOLLYWOOD RANCH MARKET,之後,或許是生意越做越大,便創立了聖林公司 SEILIN & Co. 並且陸續開設了各種品牌,以後單獨介紹聖林的時候再做說明。
於 TARUMI GEN 而言,相信 HOLLYWOODRANCH MARKET 應該是他最有意義的一間店,因為它屬於聖林一切成長的起點。從公司的定名也是與這家店有關——聖林公司的官網全稱為:SEILIN &Co. HOLLYWOOD RANCH MARKET。
至於 Blue Blue Japan x Fruit of the loom 的聯名,想必諸位都已經熟悉了。Fruit of the loom作為一個美國品牌,在日本卻大行其道,與各種日本大咖品牌聯名。原本我一直認為是Fruit of the loom要藉機上位,誰不曾想,時至今日,哪個品牌沒有與它聯名,就是咖位不夠的體現。
這個合作系列在SSENSE和MR.PORTER都有售。
聯繫作者:timw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