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多肉植物的花友來說,多肉「肥胖」的葉片才是觀賞的「亮點」,葉片是否飽滿,全靠積攢水分。多肉植物也叫多漿植物,體內的水分佔80%,但是多肉喜歡乾燥的環境,水分多了會爛根,只有在涼爽的春秋二季適合多澆水,讓多肉植物吸飽水分準備度夏和過冬。特別是涼爽乾燥的秋天,增加澆水頻率,會讓你的多肉植物快速的生長。尤其是這幾種多肉植物多澆水,每天都在「長胖」,攔不住的瘋長。
1、熊童子
熊童子肥厚的葉片全靠水分的充足來維持,入秋後,正是熊童子瘋長的階段。這期間澆水頻率要比平時多一倍,特別是乾燥地區的花友,3-5天要澆透一次水分。多肉植物也是需要養分的,秋天是生長速度最快的季節,半個月左右施一次薄肥。肥料自己做的最好,發酵的淘米水和黃豆水,還有魚缸裡的水都是天然的肥料,可以在春秋二季給熊童子灌溉,夏季和冬季需求營養少,就用顆粒緩釋肥,一個月添加幾粒就行了。
2、千佛手
千佛手一年中,大多數時間都是綠油油的,只有在晝夜溫差大的秋天,葉尖才會變成紅色。千佛手是一種很皮實的多肉品種,要是缺少水分,葉片變的皺巴巴的,影響觀賞性。秋天正是養胖千佛手最好的時期,只要盆土排水性好,可以2-3天澆一次水,澆就一定要澆透,水從花盆底部流出來才算是澆透了。過幾天你就會發現,千佛手越來越飽滿,明顯長大了「一圈」。
3、桃美人
圓鼓鼓的葉片是桃美人的特點,入秋後,澆水頻率加量,最好把桃美人搬到室外曬,葉片很快就變成粉紅色。秋天不要怕澆水,乾燥的秋天很快就會把盆土吹乾,只有在秋天把桃美人養胖,才能安全度過冬天。秋天也是繁殖桃美人的最佳時期,把桃美人的葉片「擼」下來,放在乾燥處5-7天,晾到葉片有點發皺,這樣最容易生出新的根系,放在土上面等著紮根,這時候就可以澆水了。
4、生石花
生石花是花友最喜愛的品種之一,平時需求水分不多,生長緩慢,大半年也看不出來明顯的變化。入秋後,多次澆水,就能明顯地看出在「長大」,真是一天一個樣的變化,僅秋天生長的速度就比其他三季加一起,還要大很多。養生石花的重點就是,配土裡一定要多添加顆粒,比方麥飯石、火山巖、河沙、綠沸石等等,和泥炭土混合一起種植生石花,這樣的配土養生石花,根系才能養成粗壯、健康。
以上4種多肉植物,由愛生活愛多肉整編,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