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想出一期「中國學生最容易念錯的英語單詞」,怕有同學搞混「發音」和「口音」的概念,加上平時一直收到一些乘客發來的類似「百萬,能教教我連讀嗎?」之類的私信,決定今天就歪個樓吧,跟大家說說我憋了很久的心裡話。
我從來不建議初學語言的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練口音上面,原因特別簡單:
口音是特膚淺的東西,如果不是最的話。
甚至說有時候我們會以一個人的英語口音來暗自judge Ta,這件事情本生就特別不靠譜。比如,聽到一個人說了一口純正的英音就覺得ta仿佛一定是出身貴族,或必然受過了良好的教育,或必然天資過人。
在過去可能是這樣,但放眼今天,英語學習的資源早就是人人影視字幕組了:那個口音學得很厲害的ta很可能就是一個英劇宅,一句一句有樣學樣來的鵝已。比如百萬這種人,真的純粹閒得蛋疼①。
其實比起口音,實在是有太多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們先去學會了。就是老師一直說的「打基礎」。
打什麼基礎呢?句型,詞彙(詞義,詞性,用法,搭配),時態,bla bla bla,我還沒說完呢,有人已經不想聽了。
但你們不想花時間打基礎,卻喜歡去練口音。為什麼呢?
因為練「口音」最輕鬆唄。難道不是嗎?
我曾經見過一個學生,她每天都在堅持跟讀英語文章。真的認真:文章列印好,音頻放慢倍速,一句一句讀。但是過了一年,覺得自己沒有長進。做閱讀還是看不懂,口語還是不會說。
於是讓她把跟讀的材料拿出來,句子看得懂嗎?什麼句型?什麼結構?
斷句不會斷,意思看不懂,詞和詞之間的語氣輕重不會判斷,句子和句子之間的情感體會不到,在這種情況下,不去補習基本功,強行複製跟讀,你當你是卡卡西嗎?
最後再說一點。這個同學練習的方法其實是好的,態度是認真的,恆心是值得敬佩的。如果她的基本功紮實了,起碼能看清句子成分,詞彙的含義,這一年念下來,什麼口音學不會?
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下了決心努力是好的,但要先明確努力的方向,有了紮實的語言功底,再去模仿那些花拳繡腿也不遲。甚至你會發現,隨著系統的學習 (包含聽說讀寫), 所謂的連讀啊,口音啊,都是自然發生的, 就是這麼巧妙~
你看我,平時在這裡給你們念念詩什麼的,有的乘客朋友覺得很喜歡,有人覺得很治癒,給他們帶來了元氣什麼的,我都特別高興,這也是我一直發車的意義,給大家在忙碌的生活裡帶來一些輕鬆和快樂。
但如果你是初學者,零基礎,想練地道的口音,想跟我學連讀什麼的。我很愧疚,還是那句話,真正想學好語言,還是要從地基打起。在「地道的口音」之前,先學好「正確的發音」還是更重要一點。
重要很多。
①這是一種修辭,好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