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千帆競,借風揚帆奮者先。
他們重師德,用心血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他們練師能,用責任扛起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他們鑄師魂,用行動守護職業的最真情懷; 讓我們一起走進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高三年級上學期最美教師、文明教師,一同聆聽他們的教育故事……
張大鵬老師是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國家級宏志班班主任,鄭州市骨幹教師、鄭州市優秀班主任、鄭州市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從教20年,他始終擔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努力追求,始終願意拋灑心血,實現心中的教育夢想。
他,積極創新班級管理,堅持班級制度和文化齊抓,所帶班級風格獨特,自覺成長,視野開闊。他提出了「自覺堂」這樣一個班級文化建設的品牌。這是一個依託於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宏志班」大旗下的一個班集體。「宏圖報黨恩,志遠為國強」是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薪火傳遞的「宏志精神」。「特別有志向、特別愛學習、特別有禮貌、特別 守紀律、特別有作為、特別能勝利」是每一個「自覺堂」學子始終踐行的成長理念。張大鵬老師曾經在一次面向同行的發言講到:「教育對我的意義,就是讓我在一個始終保持鮮活的,動態的背景中,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
2020年初疫情阻斷了學生返回學校的路,面對突發而嶄新的班級管理模式,張大鵬老師快速適應,主動出擊,要把災難當做課程,把從這特殊的課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沉澱為一生受用的財富。他帶領學生制定詳細的班級管理制度,他帶領學生「願以詩情抗疫情」表達對祖國的禮讚和未來的美好期盼,他帶領學生開展體恤家長喚醒溫情活動,增進親子關係……讓學生自覺管理自我、自覺愛國、自覺愛人,疫情期間,他和他的學生們從未放棄成長!
花灼爍,草蒙茸,傾心付出,只為有朝一日春滿四園;
松尚健,竹仍挺,駐足窗前,只為那一份懵懂喚醒;
月東升,燈未滅,不辭案牘,只為發現前途的一點光明。
星未落,月猶明,全心陪伴,只為在未來能助力夢成;
廿載如一,初心望成。砥意礪志,身體力行。通經博史,自覺喚醒。夙興夜寐,炬烈燭明。這是張大鵬老師工作堅守的真實寫照!
在生活中她如幽谷蘭花-靜柔慈美;工作中她如節後春雨-潤物無聲。她的一言一行恪守著教學是個良心活的職業準則;她的一舉一動詮釋著團隊的風採;她淨化了學生的心靈,美麗了自己的歲月;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並享受著為人師的成功與快樂;她,就是最美教師----李中巧。
李中巧老師從教二十多年,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對學生無私關愛,對理想執著追求,在高中教育這塊熱土上,用智慧和心血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模範履行自己的神聖職責。2020年初疫情期間,師生被迫居家停課不停學,所有教育教學工作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答疑等都得在網上進行,一天到晚眼睛都需緊盯電腦屏幕。李中巧老師眼睛之前做過手術,超負荷的疲勞讓她的眼睛布滿血絲、怕光乾澀、疼痛難忍,但是為了學生的上課,她默默地堅持,實在忍受不了,她就電話聯繫校醫馬豔芳醫生,自己在家用金銀花、紅黴素眼膏、溼毛巾溫敷來簡單處理,每天都在屏幕和溼毛巾之間快速切換眼睛,然後繼續回到教學崗位,只為了不落下一節課、不漏掉學生的一個疑問。更讓人悲痛的是在疫情期間,李老師的親人在南陽老家不幸去世,李老師承擔著不能回家奔喪的愧疚和悲痛,經過短暫的調整後,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繼續滿懷激情地為學生們授課,她用一言一行恪守著教學是個良心話的職業準則。
李中巧老師打心眼裡覺得「教育是個良心活兒。」「做老師就做個好老師」,「一切問心無愧!」明知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時時之事、處處之事,但她矢志不渝,無怨無悔,她甘當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她帶過國家級宏志班、省級宏志班、中新實驗班、思齊分校班,每次學校的安排她都全力以赴、因材施教,深受學校領導信任和學生、家長的喜歡。
教室裡,諄諄教導;走廊上,親切談心;操場上,一起歡躍;寢室裡,噓寒問暖……這就是她——郭曉飛老師,她是一名普通的年輕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既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也沒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壯語。她的教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她不斷地在平凡中演繹著偉大,在堅守中詮釋著奉獻。
無論嚴冬酷暑她的身影總是早早出現在校園裡,迎著初升的朝陽,默默陪伴在孩子們左右;她淡泊從容、文雅睿智,她把慈母般的愛都傳遞給了學生;她是一朵清新淡雅的百合,也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一位真正的忘我者。
作為班主任,郭曉飛老師抓好班級常規管理,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科學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強化學生合作意識;用責任心與愛心,營造家的氛圍;針對班情與學情,適時開好主題班會。她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她的帶領下,高三(22)班獲得了「聯考優勝班級獎」、「跑操比賽特等獎」、「三激情兩無聲優勝班級獎」等,孩子們每天為夢想不斷努力、奮進!
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群體,她精雕細琢,巧妙演繹,為枯燥的知識塗上繽紛顏色。在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新課改等方面,郭曉飛老師積極參加各類培訓,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教學水平。她的課堂總能煥發出迷人的風彩,她用真誠打動學生的心靈,用熱情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獲得孩子們的一致喜愛!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拋。在高中生物的講臺上,他一站就是三十多年。
在學生眼裡,他是可以仰仗和依靠,可以交心談天的良師益友。
在家長眼裡,他是值得託付,可以信賴的心理諮師,「宋老師娓娓道來,語言的感染力,事例的說服力,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願意跟著您,學習做合格的家長!」
在同事眼裡,他低調內斂,潤物無聲,「聽宋老師談教學研究和班級管理,接地氣,不空洞,常有豁然開朗的頓悟。」
三十多年來淡如水般的從教生涯,宋海龍老師默默耕耘,忘我工作,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他進入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以來,16年班主任工作,15年教研組長工作,教書育人,恪盡職守,一直貫徹「感恩•責任•成才」的教育主線,踐行著「有思想、大格局、寬視野、厚素養」的教育追求。正是他櫛風沐雨,用一顆赤子之心在教育這塊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愛和智慧的種子,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他說「德是師之本,愛是德之魂」,他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換來桃李滿園。他用智慧點燃學生求知的熱情,他用博大的胸懷告訴學生什麼是大格局的人生。他在擔任2012屆國宏班班主任期間,國宏生成績再創新高,驕人的成績獲得社會巨大反響,被時任鄭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毛傑譽為「全市乃至全省首屈一指」,被坊間、媒體稱作「史上最牛班級」。宋海龍老師及教師團隊也被家長盛讚為「三德":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德教雙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生物學科副教研組長,宋海龍老師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關心青年教師成長,為他們快速成長搭建平臺;他傾心打造生物教學團隊,生物教研組多次獲得校、市先進教研組榮譽稱號。生物實驗室建設位居全省前列,生物競賽市級、省級獎項收穫頗豐,高招成績優異。
他把三尺講臺,當作自己安放心靈的憩園,默默耕耘成一方聖土;三十多年的悉心守護,已是綠蔭如瀑,花香似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