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據與第三方存巨大差異,誰在虛報光伏逆變器銷量數字?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能源報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日前,國際知名能源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和IHS Markit相繼發布2019年全球主流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數據及排名。隨著兩家第三方數據的公布,國內逆變器行業數據的真實性再次引發爭議:為何企業自行公布的數據與第三方數據間存在巨大差異?為何僅幾家上榜企業的出貨總量就已遠超國內全年新增裝機總量?是統計方式有別,還是企業蓄意虛報?

(文丨本報記者 姚金楠 李慧)

企業自報數據與第三方統計差異巨大

逆變器是光伏電站的核心部件,直接關係到電站的發電量、度電成本和使用壽命等,已成為衡量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上述兩家海外諮詢機構公布的出貨量榜單,2019年全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排名前兩位的是中國企業華為和陽光電源。

兩家企業自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它們均在2019年實現了全球累計出貨量突破1億千瓦。其中,華為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劉志華在2月28日舉行的華為智能光伏設計空中研討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華為逆變器全球累計出貨量突破1.18億千瓦;陽光電源則先於華為,在2019年12月10日舉行了「出貨超1億千瓦」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成為全球首家突破1億千瓦的逆變器企業。

然而,第三方諮詢機構的統計卻是另一番景象。在伍德麥肯茲發布的報告中,截至2019年底,華為逆變器的累計出貨量不足1.1億千瓦,與企業自報數據相差約800萬千瓦。而在IHS Markit的統計中,這一數字則僅為8640萬千瓦,差值高達3000萬千瓦以上。而對於陽光電源,伍德麥肯茲指出,2012-2019年間,企業累計出貨量約為7970萬千瓦,IHS Markit的統計結果也與企業自報的「破億千瓦」存在較大出入。

與此同時,根據伍德麥肯茲發布的前10名榜單,上榜5家中國企業的出貨總量為6100萬千瓦,已達2019年全國新增裝機總量的2倍以上。「雖然2019年國內企業紛紛選擇『出海』謀生,但即便是疊加出口數據,如此巨大的差值也不得不讓人懷疑。」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逆變器企業出貨數據的真實性一直廣受質疑。「近幾年雖有所好轉,但始終處於一種『混亂狀態』。」

統計方式不一 數據存在「注水」空間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逆變器數據的「混亂」局面?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算出貨量的呢?

針對這些疑問,記者嘗試聯繫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部門,但工作人員幾經請示後回復記者:「公司內部覺得問題過於敏感,不適合發聲。」

同時,記者聯繫了國內另一出貨量居高的知名逆變器生產企業,該企業一位不願具名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內部的計算方式很簡單,就是以物流數據作為唯一依據,我們給到諮詢機構的數據也是如此。只要我這邊發貨了,無論是發到海外還是國內,物流公司就會出單據。可能其他企業會有不同的統計方式,但我們只認物流。」

有知情人透露,除「物流」口徑外,公司內部開具的發貨證明、財務部門開出的收款發票等,都是企業統計出貨量的常用方式,行業內並無相對統一的標準,難免「注水」,「有點水分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比如物流數據,其實也包含很多種。統計的是發貨還是收貨?物流的周期有多長?發出貨後有沒有退貨?退貨後是不再發了還是需要補發?這裡面也『大有文章』。」

此外,上述企業負責人指出:「我們的貨有直接發給客戶的,但是從發貨到最終安裝成功再到併網,怎麼也要有1-2個月的工期,這個時間差就可能導致發貨量和裝機量之間存在差異。此外,出貨中也有一部分是發到授權的經銷商、代理商。他們會有一定的囤貨,這都是正常現象,特別是一些省級代理,不可能等客戶下單了再訂貨,必須有一定的庫存。這都會導致數據不一致。」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Lindsay Cherry表示,機構對逆變器出貨量數據的採集主要來自每年對供貨商的調查、公開資料和項目資料庫及出口數據的記錄,同時與利益相關各方的談話、採訪內容也會作為參考。Lindsay Cherry強調,如有必要,統計過程中還會基於市場情況進行一些估算。

「但目前除了請供貨商自願配合出貨數據調查、提供出貨量數據以外,幾乎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收集更為全面的信息。」IHS Markit分析師則透露,除常規統計方式外,IHS Markit還會通過對光伏電站併網數據的估算和預測,交叉核對逆變器企業提供的出貨數據。

大量「黑電站」致數據相差懸殊

「通過併網量去核對,這可能是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的數據出現偏差的關鍵原因。」上述知情人向記者透露,其中一個巨大的缺口便來自「不計其數的『黑電站』」。所謂「黑電站」是指未經正規手續進行備案、審批,企業自行建設的不在國家規劃指標範圍內的光伏電站。

「你知道國內有多少『黑電站』嗎?數量多到不可想像。特別是早些年,大家都想著先建起來再說,要是等指標下來、手續齊全再去建設,再去爭取補貼,那黃花菜都涼了。不要以為這是少數情況,其實非常普遍,很多在行業裡鼎鼎有名的大企業其實手裡都有很多『黑電站』。國外的諮詢機構都不理解,沒有國家的指標企業怎麼能私自建呢?但事實上,國內就是這樣。這時候生產企業把逆變器發出去了,但是在計算併網量的時候又沒有計入,在類似IHS Markit這樣的海外機構統計時,就會出現很大的差值。」該知情人告訴記者,就在不久前,國內某知名逆變器企業向寧夏某光伏項目供貨60萬千瓦,但最終僅有20萬千瓦拿到國家指標成功併網。「企業籤訂的合同、物流發貨的單據顯示的都是60萬千瓦,但實際上得到正規併網手續的只有20萬千瓦。IHS Markit就只認可20萬千瓦。這種現象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大企業所為。」

銷量數據正逐步喪失參考價值

「逆變器行業的出貨數據非常亂,經常被吐槽,各企業間歸根結底是競爭關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宣傳與對外聯絡部副主任戴思源坦言,逆變器生產企業虛報出貨量的情況客觀存在。

戴思源指出,企業的直接目的往往是希望搏一個好的排名,樹立一個強勢的形象。此外,出於商業性的考慮,很多細分產品的出貨數據往往也會影響目標客戶的集採傾向。「出貨數據不僅僅包括總體的出貨量,通常還有細分的某一類產品的出貨數據。比如企業會告訴客戶去年我們1500V的產品出了多少貨、在行業內排在什麼樣的位置,目標客戶在選購產品時可能就會有所參考。但這個數據是不是準確,參考價值又有多大呢?這就需要客戶自行判斷了。」

從更廣泛的行業影響來看,戴思源坦言,雖然出貨量並不代表裝機量,但二者卻天然存在很強的關聯關係。目前,由於數據準確性、真實性存疑,逆變器出貨數據對於整個行業的參考價值已經大打折扣。「因為知道其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們在做行業分析、整體趨勢判斷預測的時候,逆變器行業數據已經參考得非常少了。我們會選擇多晶矽、組件這些比較規範的行業數據,甚至會衡量背板、膠膜、玻璃等輔材數據,也不會太多考慮逆變器的因素了,最多會在結論形成後做一個簡單的反推,僅此而已。」

評論丨數據造假無異於飲鴆止渴

文丨本報評論員

出貨量,顧名思義是指企業賣出貨物的數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明了的指標,卻在國內光伏逆變器企業手中亂成了一團麻。

例如,近年來國內企業自報的出貨量數據大幅高於第三方諮詢機構,僅前5大企業數據之和就已是國內新增裝機規模2倍還多。逆變器出貨量數據的此般異象,一度引來行業人士調侃——「這逆變器是賣到火星上去了嗎?」

對企業而言,出貨量如同業績「晴雨表」,往往窺一斑可見全貌。對整個光伏行業而言,逆變器作為光伏電站關鍵部件之一,是衡量光伏產業發展水平、研判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但當前出貨量數據卻亂象叢生,其行業「風向標」的作用無從體現,甚至出現了研究機構不再將其視為重要參考指標的情況。逆變器數據繼續錯亂下去,勢必不利於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亟需止亂糾偏、回到正軌。

理性分析不難發現,統計口徑不一是各方數據差異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統計數據採樣方面,有的國內企業採用物流憑證,有的使用公司內部出貨單據,還有的選擇財務發票底單。國內企業的統計方式五花八門,國外知名諮詢機構的統計口徑也是各不相同,統計結果自然大相逕庭。

標準缺失導致數據差異本無可厚非,但動輒上千萬千瓦甚至數千萬千瓦的巨大規模落差,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徑不一」就能解釋清楚的。要知道,即便是對於出貨量排名全球前兩位的企業,「千萬千瓦級」的裝機,也均已相當於兩家企業多年來累計出貨量的三成左右。在此背景下,簡單地將巨大體量差異歸咎於統計口徑不一,恐怕很難令人信服。

行內人最了解行業。事實上,近年來行業內針對逆變器數據的質疑,並未指向統計口徑合理與否,而是指向了企業數據的真實性。「數據造假」似乎已成業內潛規則。

在設備製造領域,「數據造假」並非稀有之事。無論是設備性能指標,還是產品銷量數據,「數據造假」的新聞屢見報端。企業虛報銷量數據,無非是想博一個更靠前的榜單排名、贏一個更亮眼的行業地位、賺一個更討喜的客戶口碑。但這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誠信猶如一道阻隔著熊熊烈火的防火牆,一旦被人為撕開一道口子,不正之風便會趁虛而入,最終引火自焚。如果出貨量數據注了水、摻了假,企業又如何讓客戶相信其產品在其他環節不會有「造假」問題。人無信不立,世界上也不曾出現過即使失信依然越做越大的企業先例。「數據造假」無異於飲鴆止渴,至多能讓失信企業僥倖偷得一時之利,但註定不會長久,得不償失。

縱觀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的市場表現,頭頂「光伏大國」「光伏強國」的光環,中國企業的硬實力已贏得世界廣泛認可。在幾大權威第三方諮詢公司的統計中,出貨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已佔據半壁江山。大企業就該有大企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這樣的大好背景下,站在中國光伏即將實現平價上網的重要關口,國內逆變器製造商更應摒棄通過操縱數據追逐虛名的「歪風邪氣」,對弄虛作假大聲說「不」。

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如何通過技術優化升級提升整個電站的發電量,如何讓電站在全生命周期獲得更高的收益,如何為電站的後期運行和維護提供更智能、更穩定的支撐,如何在平價上網的「後補貼」時代打造自己獨有的競爭力,這些才是中國逆變器企業需要聚精會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國產光伏逆變器:光之翼以致千裡,千億市場蘊江河
    2019年以出貨量計算CR5接近50%,其中國內廠商華為與陽光電源佔據榜首並包攬35%的份額,第3-5名分別為德國老牌逆變器企業SMA、美國最大的逆變器企業Power Electric及義大利逆變器企業FIMER,國內逆變器廠商上能電氣和錦浪科技分列第6名、第10名。
  • 光伏逆變器什麼牌子好_光伏逆變器十大排名
    光伏逆變器十大排名之一——陽光電源SUNGROW   光伏逆變器行業領導者,提供新能源發電系統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服務,專注於太陽能/風能/儲能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證券之星 陽光電源:超越華為成全球光伏逆變器新龍頭
    護城河:公司涉足電站集成和電站第三方運維業務 可鞏固逆變器龍頭地位公司涉足第三方運維業務,陽光電源擁有iSolar智慧能源運營管理平臺6.0,可以保證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高利用率,公司在電站集成業務中的營收較大,這兩塊業務不僅可以給逆變器業務導流,還能鞏固在逆變器領域的龍頭地位,這是公司隱含的護城河。
  • 光伏逆變器企業生態圖譜!國內20家逆變器企業都在幹什麼?
    本文甄選出20家主流逆變器廠商進行集中呈現(其中部分企業登上了2019中國好光伏品牌榜),下面,請隨光頭君一起看看這些企業有哪些新產品、新技術等方面的動向。 經過多輪市場洗禮,有的企業「激流勇進」,有的企業「泯然眾人矣」!
  • 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陽光電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電源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水面光伏浮體、智慧能源運維服務等,並致力於提供全球一流的新能源電站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 世界各國光伏逆變器認證要求及標準規範
    光伏逆變器是應用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將光伏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輸送給本地負載或電網,並具備相關保護功能的電力電子設備。根據使用場合的不同,光伏逆變器可分為併網逆變器和離網逆變器。光伏逆變器的功率等級跨度很大,有小到一百多瓦,分布式併網使用的微型逆變器,也有大到幾百千瓦,集中式併網使用的大型逆變器。
  • 【分析】光伏逆變器的技術路線與代表企業
    雖然在地面電站中,光伏組件每瓦售價十幾倍於逆變器,但逆變器才是電站真正的核心部件。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未來的光伏產業競爭,一定不是低價的惡性競爭,而應該是提高電能的質量、電網友好性的競爭。在這個競爭中,逆變器將扮演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 光伏逆變器排名:Kaco公布其逆變器產能達9.5GW
    光伏逆變器排名:Kaco公布其逆變器產能達9.5G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德國《光伏雜誌》11月刊公布了最新的光伏逆變器排行榜,對此Kako New Energy予以了回應。這家德國公司表示,2011年公司大幅提高產能,目前該公司逆變器年產能已達到9.5GW。
  • 光伏逆變器企業固德威集中發布10餘款新品
    5月28日,在上海舉行的SNEC第十二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上,光伏逆變器領域新三板企業固德威集中發布10餘款新品,產品涵蓋單相、三相、儲能、併網逆變器,光伏併網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配套等多個系列產品。
  • 一線逆變器廠商三晶電氣發布家庭光伏逆變器新品
    3月20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國內一線逆變器廠商廣州三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晶電氣,835613.OC)在滬召開新品發布會,劍指「家庭光伏首選逆變器」殊榮。本次新品發布會吸引了光伏行業領袖、媒體專家、眾多家庭光伏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共同參與。
  • 全球光伏逆變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中國品牌有望佔領絕對優勢地位
    1、集中式中型逆變器是光伏逆變器主要類型 光伏逆變器(PV inverter或solar inverter)可以將光伏(PV)太陽能板產生的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市電頻率交流電(AC)的逆變器,可以反饋回商用輸電系統,或是供離網的電網使用。
  • 德國萊茵TUV光伏併網逆變器檢測認證實驗室零偏差通過DAkkS評審
    上海2013年5月22日電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提供商德國萊茵TUV宣布其大中華區光伏併網逆變器檢測認證實驗室於近期零偏差通過了德國國家認可委員會(簡稱DAkkS)評審,標誌著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光伏併網逆變器檢測認證實驗室成為中國唯一通過CNAS、DAkkS、CGC
  • 組件65GW 逆變器55GW 2019年光伏企業逆變器出貨量統計
    儘管政策不斷變化和貿易紛爭不斷,市場環境動蕩,整體光伏市場有所下滑,高增長、高毛利不再,但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我國光伏產業技術創新速度加快,度電成本不斷降低,出口增速不斷提升。儘管全球市場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但對太陽能發電的需求持續增長。智新諮詢預測,2019年全球市場的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115GW,較上年增長15%。
  • SMA2019逆變器出貨量統計:光伏逆變器出貨11.4GW 銷售收入雙增長
    逆變器供應商SMA近日公布了其2019年全年的運營狀況——2019年銷售和收入雙增長,2020年將繼續保持高速穩定增長。由於下半年出貨量和銷售量激增,SMA全年業績好於預期。公告顯示,SMA光伏逆變器2019年出貨量實現創紀錄的11.4GW,遠高於2018年的8.5GW,同比增長34%!SMA執行長稱,這是SMA光伏逆變器產品首次出貨量超過10GW。
  • 光伏逆變器生產商固德威即將入場科創板 募資6.93億元擬在美設立...
    光伏逆變器生產商 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固德威主營業務為太陽能、儲能等新能源電力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電力電子、新能源控制、能量管理、儲能變換、海量數據採集存儲和應用等領域的相關核心技術,主營產品包括光伏併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智能數據採集器以及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 光伏行業最牛的15家組件、逆變器、支架、EPC和電站投資...
    華為智能光伏創新地將數字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與光伏技術跨界融合,秉承簡單、全數位化、自動化營維的設計理念,推出領先的FusionSolar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實現合理優化初始投資、降低運維成本,提高系統發電量,增加投資回報率的目的,在中國、歐洲、日本、美國、亞太等全球廣泛應用。
  • Intertek打造光伏領域全面質量保障服務 亮相2018 SNEC光伏展
    近年來,中國光伏行業歷經高峰低谷,Intertek 也見證及伴隨中國光伏企業走出國門、拓展全球市場。此次展會,Intertek 突出展示了服務光伏企業的優勢項目。Intertek 擁有通過日本 JET 光伏認證的快速通道,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的 JET PVm 認證 TDAS 認可實驗室,測試數據直接被 JET 認可。
  • 光伏逆變器可靠性是怎樣煉成的——走進華為GCTC
    光伏逆變器可靠性是怎樣煉成的——走進華為GCTC光伏逆變器  來源:索比太陽能光伏網    2014/9/23 9:21:22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發電系統通常直接暴露在室外環境工作,經常遇到高溫、高寒、高溼、風沙大,淋雨,鹽霧等惡劣氣象條件。
  • 光伏逆變器在不同電網形式下的應用
    根據交流併網接入電壓等級的不同,光伏發電所需要兼容的電網形式也不同。本文從電網形式開始,介紹逆變器的交流側輸出形式,並給出配置方式簡述。● 一、電網形式 ●常見的電網供電系統分為TT、IT和TN三種形式,其中TN型系統分為TN-C,TN-S和TN-C-S三種表現形式。
  • 起底2017年全國19家光伏逆變器上市公司(附全行業名單)
    索比光伏網訊:十多年起伏變化,國內逆變器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同時,不少企業還嘗試藉助資本市場來獲取進一步發展,近兩年多家企業成功上市,例如禾望電氣。那麼,我國有哪些企業涉足光伏逆變器研發與生產呢?又有哪些企業已經上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