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微信 ID: ecnuers
▲ 葉開做客華申咖啡文化節
我們要以最大的寬容、善意來處理我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們要學會閱讀長文和整合不同知識的能力,這些能力表現出來就是寫作能力。——葉開
華東師大中文系校友、《收穫》雜誌編輯部主任葉開昨天回到麗娃河畔,他這次回到母校是應華申公司第三屆咖啡文化節的邀請而來。
「潮人」葉開的演講熱詞頻出,描繪了移動互聯時代的讀寫生態。他以《寫作能力之腦洞大開》為題,談以己之力編寫語文教材的經驗,又從這一體驗出發,闡述虛構寫作與非虛構寫作的關係,分析「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批判性閱讀的重要性。
觀眾中有近百位華東師大中文系的青年學生,慕名從閔行校區來到麗娃河畔,他們在互動環節與葉開學長盡興交流也直呼過癮。
▲ 葉開談批判性閱讀與創造性寫作
批判性閱讀:我們內心要有個重構的世界
去年以來,編寫《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將作家葉開推向了中小學教育尤其是語文教學的輿論場,他提出了「批判性閱讀」的倡議。演講中葉開再次強調,批判不是說壞話,而是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讓知識的縱橫面產生有機的關係。批判性閱讀的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重新看待既有的材料。
「我們內心要有一個重構的世界。」葉開建議,即便是網絡時代的作者、讀者,也要多嘗試創作和閱讀8000字以上的長文。只有這樣的長文,才能真正體現複雜的邏輯關係、考驗綜合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
當被問及語文教學遭詬病,作文能力「測不準」,應試又該怎麼辦時,葉開答道,語文成績和其他學科不同,並不是疊加或遞進地「漲分」,所以至今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但是豐富、有效的「批判性閱讀」能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個人素養都保持在「飽滿和穩定」的狀態,這種好的狀態是應試的前提。
創造性寫作:虛構的想像決定未來
與傳統的紀實寫作相比,葉開敏銳地指出,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看重虛構性寫作。「我們生活在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但這個世界並不是由報告文學呈現出來的。」
演講中,葉開列舉了大量「虛構性寫作」的例子,甚至以人腦與電腦融合催生「奇點人」等虛擬想像,大談未來學家和思想家的預想,令觀眾「腦洞大開」。葉開認為,正如網絡時代所帶來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以前根本無法想像的,所以說「虛構可以創造現實」。
「加州大學數學系教授去寫了科幻小說《天空三部曲》,這是一個數學家去推演的宇宙圖景,非常有意思。」而描繪對未來的設想離不開批判性閱讀和創造性寫作,寫作仍然是整合和表達思想的手段,「寫作是人類文明發展尤為重要的底層技術」。
「以最大的善意,尋求最大公約數」
如何在批判性閱讀中培養能力,葉開歸結為是一種以善意和寬容為起點的學習的過程,這一點也同樣適用於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合理分析和應對層出不窮的社會現象。
比如亂象叢生的網文世界,葉開就樂在其中,他認為同樣要報之以「最大的善意」。因為相對於紙質媒體,網絡文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表現力、靈活性和自由度,他鼓勵在場的青年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多斟酌、多思考,提升網絡文學的境界。
葉開看來,世界紛繁複雜,更需要以最大的善意,尋求最大「公約數」。這個「公約數」歸根結底,是人類對尊重與愛的需求。
▲ 百餘名中文系學生從閔行校區前來
校友葉開談師大
作為《收穫》雜誌的編輯部主任,葉開是莫言長篇小說《蛙》、中篇小說《三十年前的長跑比賽》、《司令的女人》等很多部作品的責任編輯,並曾著有《莫言評傳》。當學生問及對莫言作品的評價時,葉開校友意外地從華東師大與莫言的淵源談起了。
「莫言和我們華東師大很有緣分,他的哥哥很早就考入了華東師大中文系,他本人和我們很多老師也都是好朋友。」葉開在讀研究生時,就和當時還是學生的張閎、曹元勇一道對莫言長篇小說《酒國》的創作開展談話,並寫成了3萬字的書評。這一結識,也成就了20餘年的交往與合作,包括諾獎作品《蛙》的編輯出版。
「華東師大非常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推崇創造力,這是華東師大的傳統。」葉開說,錢穀融先生招學生就看你的寫作能力,看你的文章,這個是華東師大的特點。葉開校友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在校讀書時的往事,回到母校憶起舊日時光時,他的率真與自豪一如平日。
文圖|陳穎
視訊|白楊 由浩宇
信息來源|華申公司
編輯製作|新聞辦
華東師範大學官網/微信/微博
歡迎圖、文、線索投稿
ecnuwecha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