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網絡上推出一篇題為《中小學語文教師百分之九十都應該回爐》的文章,對我的下水作文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作為一名中學一線教師,我首先聲明,我歡迎批評,尤其合情合理指出問題的批評。
但讀完葉開先生文章,不由得生發一些感慨。下面就以公開信的形式,談點膚淺的看法,就文章中某些問題進行探討商榷。
1.葉開先生文中寫道:
比如題目出得不錯的浙江卷作文,有位特級教師寫了一篇收到很多庸眾歡呼的「下水作文」,核心思想是「願為蒼生鼓與呼」。這口號聽起來十分雄壯,極其豪情,但整篇文章讀下來,沒有對現實世界、普通生活的任何真正觀察、描述、與反思。感覺只是讀稿子,舉手宣誓表演。
我看了之後,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拙作水平不高,我承認,而「願為蒼生鼓與呼」為什麼不可以?即使水平不高洞見不深者,難道就沒有資格「為蒼生鼓與呼」?而「感覺只是讀稿子,舉手宣誓表演」,則更不知葉開先生到底所指為何。是譏笑借用了彭老總的語意,卻沒有彭老總的胸懷? 「讀稿子」是我們語文老師基本功啊!難道「讀稿子」就是低水平?至於對「宣誓」的批評就更讓人莫名其妙了,無論是面對黨旗或者手按憲法,「宣誓」都是嚴肅神聖的,怎麼在葉開先生筆下,竟會變成表演呢?
最可笑的是「收到很多庸眾歡呼」句,葉開先生真是太抬舉我呀!坦率說,全國14億人,關注我的文章的人真不多;而關注我文章的人,其中倒有不少人中龍鳳。晚八點的粉絲,有大學的專家教授、中學的知名校長、立身一線的教學名師、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傑出領導,還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家長,說他們是「庸眾」,怕不是出語驚人,而更像出言不遜!
2.葉開先生文章還指出:
作為一名掌握著中小學語文評價標準、對本省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生涯影響重大的特級語文教師,其文學閱讀視野如此狹隘,對文學藝術的認識如此簡陋,令人十分震驚。
批評我文學素養不足,底蘊不夠,我心悅誠服!但如果這是葉開先生匆匆瀏覽了我的下水作文而得出的結論,恐怕也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我多次參加高考閱卷,很熟悉閱卷流程、評分標準,故而我的下水作文是十分規範的寫作。下水作文不是自由寫作,它是「戴著鐐銬跳舞」,有很多「時間、觀點、文體、書寫」等的限制,怎能把文學知識一股腦兒塞進去?那麼嚴肅的考場,那麼短的時間,那麼小的篇幅,怎能夠顯擺炫耀學識呢?
3.葉開先生十分沉痛地說:
這位特級語文教師的低水平,反映出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現狀。
這就更加讓人無語了!一是我為自己的「低水平」一下就被葉開先生發現而沮喪,二是這個「低水平」的結論不僅指我,更是指向「中小學語文教師」群體。浙江那麼大,優秀的語文教師那麼多,全因為我一個人而遭了殃,真是罪過罪過!!
4.葉開先生還進一步指出:
絕大多數語文教師其實不愛閱讀,不懂閱讀,這種現狀令人十分擔憂。
這句話說得好!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的確實有很多窘迫之處,學校編制緊,教學任務重,一線學校的老師為了應對各種檢查,精疲力竭,不愛閱讀,這現象的確存在,而且頗為嚴重。我任教2019屆高三以來,明顯感覺高考的壓力是前所未有之大。特別是最後兩個月,因為高考只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應付學生的題目解答,接待學生作文面批,簡直四蹄朝天,硬是抽不出一點時間來自由閱讀。葉開先生替中國教育擔憂著急,怕我們誤人子弟,本是一番好意。
但是讓我疑惑的是:這個「絕大多數」是如何得出的?何時?何地?哪些人?具體數字到底多少?有沒有經過科學的調查研究?如果是個別存在,那不妨個別批評,交流指導,引導改變。但如果是普遍的存在,那麼更應該追根溯源,撥亂反正。根據常識,如果是時時、處處、人人皆有此問題,應該屬於制度原因。那麼,作為關心語文教學的作家,作為曾經「一口氣寫了12篇專欄文章,對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的現狀進行批判」的葉開先生,就應該從教育體制入手,以一個無所畏懼的勇者姿態,劍指教育界行政部門,批評撻伐痛斥其非!為一線教學和語文教師鼓與呼?充分體現他被譽為「語文教育改革者」的人文情懷和良知節操。
而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見葉開先生《天問》般的傲岸背影,卻發現他反倒對著疲憊不堪不知所措的一線教師開腔責罵。如果我們像他一樣,把中國文學不夠繁榮的原因,歸結為他和一些無聊文人全無擔當,尸位素餐,歸結為他熱衷權勢,不務正業,歸結為他對不擅長甚至不勝任的語文教學橫加指責,這會不會不讓人笑掉大牙?
最後,葉開先生還在此文的回覆留言中說:
我也不寫「下水作文」,並非不敢跟您比賽寫作,並非不敢應戰,只是看不上「下水作文」。「下水作文」這四個字我很討厭,像討厭蒼蠅蟑螂一樣。為什麼語文教師寫作文就是「下水」呢?不能是「上岸作文」「登堂作文」或者「試水作文」麼?「下水作文」怎麼聽都是「落水」的意思,這對千百萬考生也太不尊重啦。再說,您指出,「下水作文」有很多限制。這是很厲害的。這麼多規矩,限制,這叫我怎麼寫?特級教師權力大,限定各種標準,萬一只準歌功頌德,只準說假話大話空話呢?我一寫你就限制,我一寫你就打X,這怎麼寫得出來?我還是願意講點真話,雖然會導致一些老師不愉快。還是汪老師您不戰而勝得了。
對上述言論,我有兩點意見。
一是「下水作文」一詞,是語文教學約定俗成的詞彙,葉開先生不必那麼「膩味」。這個詞彙,還是葉開先生尊敬的葉聖陶老先生較早提及的,他主張教師經常動筆寫「下水」文章,就能「深知作文的甘苦」,有的放矢地給予學生貼心實用的指導。
二是我也只是語文教學的一位普通教師,哪有一手遮天「制定規則」的能力?「特級教師」沒有權力,不會「只準歌功頌德,只準說假話大話空話」,更不會「一寫就限制,一寫就打X」,諸如此類的想法說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您不敢下水來試試,大家會誤以為您寫不來,怕「露馬腳」。
總之,語文教育現狀難如人意,有識之士可以多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針對時弊沉痾,可以痛下針砭尖銳批評,但要少一些無端指責,出言無狀。真有本領,應該像錢理群先生教魯迅作品一樣,「下」到某中學去「試水」一段時間,從而得出寶貴的語文教學經驗,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教書。
當然,語文教師終生需要學習提高,我們也期盼語文教育教學有更多學者專家高瞻遠矚,引領方向,但是,學者專家首先應該言之有據讓人信服;否則,如果光站在田塍上唾沫四濺指手畫腳,橫加指責惡語辱罵,不僅不讓人信服,更是讓人反感:「看那廝一副捨我其誰的範兒,他究竟有多大道行,何不下來試試?」
葉開先生,你以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