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人母,面對一個小生命的到來,總是無限激動和歡喜,看著那肉嘟嘟、軟軟糯糯的小身軀,你是不是感覺心都要化了,恨不得把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捧給他/她……
不瞞你說,我就是這樣一種心態!
我家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在給他選用品、玩具,各種買買買地剁手了。像奶粉奶瓶、尿不溼這一類的寶寶口糧、屁糧的剛需,我們作為父母的肯定是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入手。
對於玩具類的用品,新手父母們是不是也經常被網上的各種玩具種草,放滿了購物車,一發不可收拾地各種剁手,買回家後才發現,有些玩具寶寶很牴觸,看到就撇嘴要哭;有些玩具寶寶玩幾次就丟到身後,被束之高閣了;有些玩具相似度太高,功能也都差不多,寶寶很難得到不同層面的體驗;有些玩具不適合寶寶月齡,太超前了還可以放置一段時間,等寶寶大了拿出來玩兒,但太滯後於寶寶成長的玩具,就是花冤枉錢了……
那麼,究竟怎麼才能選擇寶寶喜歡、真正適合寶寶不同成長期的玩具?新手父母們怎麼有效地避坑? 最關鍵的是要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根據不同月齡的發育特點進行選擇。
接下來,我將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梳理哪些是0-1歲寶寶使用頻率較高的玩具,希望對新手父母們能有所幫助!
一、黑白卡/彩色卡
黑白卡和彩色卡對鍛鍊小月齡寶寶的視覺發育能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
0-1月齡,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是人們常說的月子裡的寶寶,每天就是吃和睡,睡眠佔據了最多的時間。
好多研究表明,這個時期寶寶能看到的視力範圍在15-20釐米,對黑白分明、對比強烈和輪廓清晰的圖案感興趣,是寶寶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可以選擇寶寶睡醒吃飽,精神狀態好的時候,隨機抽取黑白卡、彩色卡進行視覺追視練習。
這裡要注意的是,一段時間內,比如一周或兩周內,每次用固定的那幾張卡片,把寶寶平躺(不要吃完奶沒拍出嗝就平放),拿著卡片在距離寶寶眼睛15-20釐米處從左到右或從右至左,緩慢移動卡片,這個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寶寶的眼睛是否在隨著卡片的移動而移動。一周或兩周後再更換一批卡片,這樣可以不斷強化寶寶的熟悉感,提高寶寶對追視卡片這一活動的興趣。
到了1-3月齡,這個時期寶寶趴著的時候,會有抬頭的大動作發育特點。寶寶剛開始學抬頭的時候,不建議趴著練習卡片追視,因為寶寶支撐頭部的力量還不夠大,要想在寶寶俯臥抬頭的時候依然練習,那就要等到寶寶能不費力地、穩定地抬頭的時候。
二、牙膠手抓球/大龍球/足球
2-5月齡,寶寶的發育會進入一個口欲期。這個時期,大多數寶寶牙齒尚未正式長出,但這時可能有的寶寶牙床會有小白點冒出,感覺牙床脹的不舒服,流口水,吃手。
這時,牙膠可以有效緩解寶寶出牙前的牙床腫痛,鍛鍊寶寶咬的動作,安撫由不適帶來的煩躁不安。
在市面上不同特徵的眾多牙膠中,新手父母們要選擇質量有保證、可信賴的品牌,和寶寶喜歡的類型。香蕉牙膠和曼哈頓牙膠手抓球都是不錯的選擇,兩種可以換著用。
但是,有些不夠柔軟的牙膠是不建議選購的。寶寶抓握的時候力度不會控制,在搖晃時一不小心就會打到自己的額頭或臉頰。
大龍球,是近兩年流行起來的,直徑在60-100釐米的感統訓練球,可以用作寶寶前庭平衡力、觸覺系統刺激訓練,對寶寶學步時期走的是否平穩,情緒發展是否健全有很大作用。
有一種是表面光滑的,類似於瑜伽球,還有一種是布滿軟刺的,我選的是這一種。0-6月齡寶寶都可以用,趴著、躺著、坐著都行,前提是大人得注意手法和護住寶寶的部位。等寶寶坐穩了,大概七個月就不會乖乖配合了。但即使是只能用半年,對寶寶的發育歷程所起的作用確是不容忽視的。
三、鋼琴健身毯
鋼琴健身毯,一款解放老母親雙手的神器!我家寶寶不到四十天就開始把他放進去玩兒了,直到現在一歲了,還在玩那個拆下來的琴鍵,中間踢壞了一個,他爸爸打開修的時候發現線路掉的一塌糊塗,實在不能修了,又重新買了一個。
這是他最喜歡的玩具之一,每次都是雙腳蹬個不停,小手也揮舞著抓玩具掛件,對腿部力量,手部抓握力量都是很好的鍛鍊。碰觸到不同的琴鍵,發出不同的兒歌、搖籃曲、故事、童謠等,對聽覺系統發育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市面上,有圓形的帶雙拱柱的健身毯,有帶圍欄的單拱柱的,建議新手爸媽們選擇一款設計簡潔,加厚光滑的長形單拱柱健身毯。
四、布書/洞洞書
當今社會是一個提倡閱讀的時代,好多父母們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也越來越大。適合小月齡嬰幼兒的書也越來越豐富多樣,面對紛繁的書籍,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家寶寶的繪本呢?
1、年齡跨度大的不要選
市面上好多繪本會標註適合0-6歲或0-3歲嬰幼兒閱讀,但0-1歲的寶寶主要還是吃,睡,玩。
我家寶寶還沒出生的時候,就買了一套繪本和一套拼圖。在寶寶三個月左右拿給他,結果要麼直接撕爛,要麼塞嘴巴裡啃咬……我才發現這是一次不合格的購書經歷!
2、相同類型的繪本選擇一種即可
像立體場景布書,撕不爛趣味響紙,可啃咬早教書等基礎內容很雷同,就是動物、交通工具、水果、顏色等,沒有必要全部都買。
手殘的老母親控制不住一下買了大、中、小16本,結果寶寶翻了幾次就再沒玩了。欣慰的是,買的洞洞書他挺感興趣的,每天都翻,還用手指著裡面的圖畫讓大人講給他聽。也正因為使用頻率過於頻繁,有三本都已經殘缺不全了……不過沒關係,書就是用來看的,孩子喜歡就好!
五、爬行墊/跳跳豬
爬行墊在寶寶還沒學會翻身的時候就開始用了,直到一歲多都在用。
建議根據自家客廳的大小尺寸購買一體的可摺疊的爬行墊,方便清潔和收納。
3-6月齡,寶寶白天醒著的時候,可以在爬行墊上放置大龍球或鋼琴健身毯交替進行玩耍。
6-12月齡,寶寶能坐穩能爬行甚至開始學步了,這個時期,跳跳豬的出現未嘗不是一大助攻!
我估計沒有幾個孩子會拒絕跳跳豬的魅力和它帶來的歡樂。
六、多功能益智繞珠/積木
據說多功能益智繞珠和積木是早教機構的必備玩具,對寶寶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好處。
我家寶寶六個月的時候,他爸爸就買了多功能益智繞珠和積木。剛開始,是趴著用手撥弄珠子,後
來坐著玩兒。積木在快一歲的時候才開始有興趣玩兒。
總結,其實對寶寶來說最好的玩具是父母的用心陪伴!玩具不需要太多,有五六件實用的就好。
家裡的空調遙控器、電視遙控器、米粉罐子、餅乾瓶子、盆、被單等,只要是沒有安全隱患的,在大人的視線範圍內,都是可以當做玩具的。
以上就是根據自家經驗和體會得出的分享啦!希望對新手寶爸寶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