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學名其實叫解離症也就是間歇性人格分離,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從精神層面上解離從而來保護自己,也因為這樣失去了自我的整體性。人格分裂其實是一個統稱,還分為兩大類:心因性失憶症以及多重人格症。人格分裂其實就是在你某段時間裡,無法承受當時的痛苦,想要再次經歷這段痛苦,所以你會選擇直接忘記,或者希望有人出來可以替你承受。這就是人格分裂的兩大類型。
心因性失憶症患者和多重人格患者,兩者之間也是有很大關聯的,具體的表現特徵都非常相似,主要表現在:1.做出與之前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完全不符的行為。2.有奇異特殊的穿著打扮,總是出現在不合乎場合裡面。3.言語用詞不當,或者說出之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語言。4.經常出現幻覺,聽覺,或者總是感覺自己身邊有一些不存在的人。5.對待身邊的一切人和事情都漠不關己,毫不關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6.經常單獨出去活動,不願意融入集體。
我們比較了解的就是多重人格症,一到受到傷害的時候,就會有其他人格出來替你承受,或者是成為主體人格的保護者,在這段時間裡,你會沒有任何記憶,完全都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而這些事情也不是你主體人格做的,是替你承擔痛苦的客體人格,而且為了保護主體人格,客體人格從來都不會提及這段慘痛的經歷。不同的客體人格有著自己獨立的姓名,記憶,特點。而且出現的人格還總是與主體人格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相反的。
心因性失憶症是一種選擇性的反常遺忘現象,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失憶症,可是這樣的失憶症並不是因為外部的傷害,而是對一些重大的、不堪回首的事情,選擇遺忘,也就是將記憶解離,不再出現在意識中,可是有的記憶是可以通過催眠等方式恢復。這種失憶並不是因為生理上面的反應,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而心因性失憶症還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就是在受到傷害前後幾小時,失去記憶被稱為局部性失憶症。第二種是在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選擇性的記住一些,這樣的失憶就被稱為選擇性失憶。第三種就是這個人完全忘記了關於自己的所有信息,就叫做全盤性失憶症。第四種是從某一件事情某一年之後忘記了過去的事情,這樣的失憶症是連續性失憶。
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而心因性失憶症算是一種解離,將你的這段記憶從人生中解離出去。這兩者從表面上看確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可是從本質上講,目的都是想要消除那些痛苦的記憶。可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些慘痛的記憶還是存在的,並且實實在在的發生了,我們總是會另眼看待這樣的人群,或者對他們非常冷漠,看到這樣的患者總會避而遠之,其實我們不能看到的那些日子裡,他們不知道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而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