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難道就是人格分裂嗎?人格和分裂到底有怎樣的關聯?

2020-12-16 心理典當堂

人格分裂的學名其實叫解離症也就是間歇性人格分離,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從精神層面上解離從而來保護自己,也因為這樣失去了自我的整體性。人格分裂其實是一個統稱,還分為兩大類:心因性失憶症以及多重人格症。人格分裂其實就是在你某段時間裡,無法承受當時的痛苦,想要再次經歷這段痛苦,所以你會選擇直接忘記,或者希望有人出來可以替你承受。這就是人格分裂的兩大類型。

心因性失憶症患者和多重人格患者,兩者之間也是有很大關聯的,具體的表現特徵都非常相似,主要表現在:1.做出與之前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完全不符的行為。2.有奇異特殊的穿著打扮,總是出現在不合乎場合裡面。3.言語用詞不當,或者說出之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語言。4.經常出現幻覺,聽覺,或者總是感覺自己身邊有一些不存在的人。5.對待身邊的一切人和事情都漠不關己,毫不關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6.經常單獨出去活動,不願意融入集體。

我們比較了解的就是多重人格症,一到受到傷害的時候,就會有其他人格出來替你承受,或者是成為主體人格的保護者,在這段時間裡,你會沒有任何記憶,完全都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而這些事情也不是你主體人格做的,是替你承擔痛苦的客體人格,而且為了保護主體人格,客體人格從來都不會提及這段慘痛的經歷。不同的客體人格有著自己獨立的姓名,記憶,特點。而且出現的人格還總是與主體人格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相反的。

心因性失憶症是一種選擇性的反常遺忘現象,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失憶症,可是這樣的失憶症並不是因為外部的傷害,而是對一些重大的、不堪回首的事情,選擇遺忘,也就是將記憶解離,不再出現在意識中,可是有的記憶是可以通過催眠等方式恢復。這種失憶並不是因為生理上面的反應,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而心因性失憶症還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就是在受到傷害前後幾小時,失去記憶被稱為局部性失憶症。第二種是在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選擇性的記住一些,這樣的失憶就被稱為選擇性失憶。第三種就是這個人完全忘記了關於自己的所有信息,就叫做全盤性失憶症。第四種是從某一件事情某一年之後忘記了過去的事情,這樣的失憶症是連續性失憶。

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而心因性失憶症算是一種解離,將你的這段記憶從人生中解離出去。這兩者從表面上看確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可是從本質上講,目的都是想要消除那些痛苦的記憶。可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些慘痛的記憶還是存在的,並且實實在在的發生了,我們總是會另眼看待這樣的人群,或者對他們非常冷漠,看到這樣的患者總會避而遠之,其實我們不能看到的那些日子裡,他們不知道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而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感同身受。

相關焦點

  • 多重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大致可分為兩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心理性失憶症:反應性精神病是指一種在嚴重或持久的精神創傷下引起的精神障礙。多數的影片都是強化了多重人格的特徵,但是在現實社會中的人格分裂症狀並不那麼明顯,而電影編劇已經小說作家等為了使故事精彩通常都強化了多重人格的表現,容易給予人們誤導,但是個人相信人格分裂是存在的,證明只是時間的問題。
  • 【剖析】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所以在今天這篇文章裡,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這三種疾病究竟都是什麼,而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如果你看過《致命ID》這部電影,我想你會接觸到一個詞,就是人格分裂。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
  • 見過人格分裂,但是沒見過像張一山這樣的人格分裂!
    你們在生活中見過人格分裂嗎?估計很多人提到人格分裂時,還會一臉懵逼,難道真的有人格分裂這回事?
  • 人格分裂的原因 治療人格分裂的方法有哪些
    人有七情六慾生老病死,所以人生病是常有的事,但人生病有兩種一種是身體疾病、一種是精神疾病。今天小編就要介紹一下人格分裂的相關知識。人格分裂的原因有哪些?人格分裂的症狀又有哪些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關心的吧,那麼就請看下文吧。
  • 人格分裂是真的「分裂」了嗎?
  • 精神分裂是多重人格嗎?一文帶你了解兩者區別
    "很多人一說起精神分裂症時,總和多重人格聯繫到一起,那這兩種疾病是一種疾病嗎?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精神分裂症是多重人格嗎?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多重人格患者會患上一些其他的精神疾病,這就需要對患者進行詳細、長期,甚至是反覆的精神檢查,來進行鑑別診斷。所以有的時候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可以同時存在在一位患者的身上。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與它有何關係?
    人格分裂,分裂的其實不是人格,而是將痛苦的體驗或回憶,與我們的意識層面剝離開來,以此來達到「自我保護」這一目的。比如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經歷過十分痛苦或者可怕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會造成一個人的抑鬱,焦慮,或者長時間處於驚恐與焦慮當中。
  • 人格分裂測試 人格測試題
    人格分裂意味著一個人的身體裡同時存在幾個「靈魂」。 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靈魂」出來控制他們的身體,一個「靈魂」通常是不知道其他「靈魂」的存在的。 並且他針對「裂腦」患者的一系列實驗為「人格分裂」現象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有一種人,在生活和私下總是感到微笑和隨和,好像他對人和事非常寬容;很多事情可以微微一笑,一笑置之;但奇怪的是,同一個人在另一個人中在某些人看來,卻是完全不同的。  生活中的寬容和寬容將使工作變得嚴酷細緻,對任何人都不會表現出仁慈,這通常被稱為人格分裂現象。
  • 人格分裂≠精神分裂 你知道嗎?
    很多人認為人格分裂就是精神分裂!小編今天給大家來簡介一下兩者的不同。
  • 變態心理學: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別再混為一談!
    其間互不協調,則患者對正常事物產生歪曲的理解和認識,行為荒誕怪異,脫離現實,繼而出現精神分裂症狀。精神分裂症 是指在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人的精神活動發生分裂的精神病症。此種患者會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自我認同和性格狀態,各對環境及自體有某種的知覺、關係、想法,各不相同,而存在患者不同時間的表現,而且可以一再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為。新人格的特質可以與原人格特質相當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新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
  • 《致命ID》: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與精神分裂的區別和聯繫人格分裂,學名上稱「解離型/間歇性人格分離,別名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其臨床症狀特點和病程經過與創傷體驗有密切關係人格分裂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版本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後來改名為解離性身份疾患。人格分裂即一個人具有多種人格存在(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通俗地理解就好像是「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 精神分裂=解離性身份認知障礙(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到底是什麼? 然而解離性身份認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即我們常說的多重人格,是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中的一種,是指同時存在至少兩個不同人格輪流控制這個人的行為,通常伴隨著記憶缺失或不對稱。這些人格可以擁有不同的名字,性格,甚至是國籍,性別,性向,年齡以及經歷。
  • 「N號房」疑犯有雙重人格?精神分裂?5大成因造成多重人格障礙
    患者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有獨立思考模式和記憶,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的人格可以有不同性別、種族、年齡、物種。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主人格則是大部分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通常原人格亦是主人格,但是不一定的。
  • 他們居然有幾十種人格,嚇得我都分裂了!
    我們不僅看到了張一山分裂七角的炸裂演技,更看到了一個具有多重人格的飽滿人物形象。話說,這多重人格分裂的劇情一向是影視劇偏愛的題材,尤其是一些懸疑驚悚劇,彎彎繞繞了半天,最後來個意想不到的驚奇結尾,你看到的都不是你看到的,你以為的都能超過你以為。
  •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嗎
    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它表現為一個人身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角色」的人格特點。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著自己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對自己的認知,輪番主導一個人的行為,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幾個靈魂」。
  • 精神疾病的誤區|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一文教你大致區分這幾種疾病!
    人格分裂,分裂的其實不是人格,而是將痛苦的體驗或回憶,與我們的意識層面剝離開來,以此來達到「自我保護」這一目的。比如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經歷過十分痛苦或者可怕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會造成一個人的抑鬱,焦慮,或者長時間處於驚恐與焦慮當中。
  • 《分裂》,少女擁有多重人格
    有一天同學生日會,A女認為自己的老爸不應該邀請女豬腳來她們家做客的,女豬腳性格古怪,來了也不會和他們玩。B女也這麼認為,沉默的像是空氣。她們都覺得女主角是個怪咖。女主角察覺到了尷尬的氣氛,很識趣的說自己要提前回家了。然後A女父親硬是要送女豬腳回家,(其實女主角是想一個人去瞎逛的,只是不想回家被變態叔叔虐待),但A女父親盛情難卻,所以女豬腳坐上了A女父親的汽車。
  • 致命ID:「人格分裂」的臺灣
    儘管從紀錄上來看,美國實在稱不上是個信用良好且可靠的隊友,但在特殊的冷戰背景和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下,臺灣人若對統一尚有排斥,「親美」似乎是個必然且必要的選擇。但這並不代表臺灣人天真的認為美國會無條件支持臺灣,大部分的人都心知肚明,除了自身的利益之外,沒有什麼是美國不能犧牲的。
  • 『失序的人格』第三章分裂型人格1
    • McGlashan (1983)——進行了一個長期的硏究,結果發現精神分裂症跟分裂型人格違常長時間的預後類似。 分裂型人格疾患第一次是在DSM-III當中出現。這是診斷當中的一個和第一軸精神分裂症有實證研究找出他們兩個在基因上有相當的關聯性的診斷。這些症狀非常類似精神分裂症,但是表現的程度比較弱,而且對於社會及職業的功能影響比較小。
  •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有什麼區別?看完這篇就懂了
    精神分裂電影≠人格分裂電影?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酵,「精分片」的意義逐漸被解構,影評人的這次有心調侃,卻讓一大批以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為核心情節的電影張冠李戴,成為約定俗成的「精分電影」,希區柯克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了精分電影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