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才3天,背回來的吃的還沒吃完,今天又收到了媽媽的急件,是一大包板慄花生蓮子等家鄉特產。她知道我愛吃,所以即便是乾貨也寄急件。
大概吃得太幸福了,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如果有一天媽媽死了,我該怎麼辦?」難過得再也吃不下去。
每個人一出生,便直奔死亡而去,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對死亡避而不談,一提及就「呸呸呸」地阻止這個話題。
哈莉·貝特曼是紐約一名青年插畫師,她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一想到,眼淚就止不住的流,可她沒有逃避,允許自己想像媽媽離開後可能發生的一切。
哈莉拜託媽媽蘇西寫了一本特殊的筆記,如果有一天媽媽真的不在了,筆記可以指導她如何獨自走下去,如何解決往後可能遇到的人生難題。
就是這本媽媽所寫、女兒所繪的繪本——《我離開之後》。
從離世的第1天到第20000天,媽媽事無巨細的交代好了一切,每一句話都濃縮了深重的母愛和無盡的思念。
60條人生建議裡,有牽掛,有遺憾,有鼓勵,有人生智慧,我摘取了一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分享給你。
親手去做墨西哥雞肉卷。
你需要先切一大堆甜洋蔥。你會不停地流眼淚,但最後你會明白,這些眼淚是值得的。
我想,哈莉媽媽是想借洋蔥讓女兒痛快地哭,但更重要的是想告訴她,也告訴我們:即使是一個人,也要學會照顧好胃,照顧好身體。
你可能覺得天崩地裂,或是渾渾噩噩。這時你可以打掃你的屋子。
將每樣東西各歸其位,讓屋子井然有序,盡一切所能遠離生命的無常和死亡的殘酷。
人生就像一場賭博,需要時刻保持鎮定,有條不紊。
這樣,你才能在關鍵時刻找到襪子,平靜而有條理地將生活繼續下去。
你現在需要一個能夠立刻出現在你面前的好朋友。
告訴她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耐心聽你傾訴,是陪你一起哭,還是跟你天南地北地聊天,或者只是靜靜地陪在你身邊。
和朋友分享最近發生的事,甚至可以告訴她,媽媽曾經的趣事,或令你抓狂的事。好朋友自然會理解你,為你遞上紙巾。
我們要記住,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要一個人苦撐。
人終有一死,父母離世是上天發出的信號,帶來一個震驚的消息: 接下來就該輪到你了。
死亡本不該感到意外,但它卻會令人猝不及防。
所以我們要試著思考,如果我們最後都會死,那為什麼還要活下去?活下去的最好理由,恰好就是死亡。
正因為生命有限,才有可能見證奇蹟的發生。活著的我們都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去做有意義的事吧。
我離開之後,可能很多人都曾關心過你,幫助過你。
給他們每個人寫一封信吧。
死亡是粗魯又無禮的,而感謝信卻是一種禮貌表達謝意的方式。
向別人表達感激之情,會讓你把注意力放在關心你的人身上,而不是離開的人。
感謝信的簡化版,是在日常中,向每一位幫助過、服務過我們的人說聲「謝謝」,別忘記了呀。
把你討厭做的事列一份清單。
至少選出其中的兩件事,以後都不要再做了。
哪怕是愛美,也可以不刮腿、不稱體重。
生活本就會遇到各種不得已要做的事情,在千千萬萬件事中,至少選擇一兩件不做,也能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獲得些許快樂和自由。
有時候,你會忘記自己有多優秀。
唉,只怨我不能在你身邊時常提醒你。
照照鏡子吧,告訴自己:「你很優秀!」
積極的心理暗示能給予人莫大的鼓舞,讓我們自信從容地活著。
也不要忘記時常去發掘別人的優點,告訴他們,你很欣賞他們,這有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當你需要做出一個決定時,無論是換工作、開啟一段感情、還是分手、搬家、創業、你所需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找一張草稿紙,還有尺子和鉛筆。
在草稿紙的中間畫一條橫線。
左邊寫好處,右邊寫壞處。
在下方列出結果:最好的情況,最糟的情況。
如果最好的情況很棒,最糟的情況也能接受,那就去做吧。
這個方法很適合「討好型人格」學會說拒絕,因為總不好意思拒絕,一直被別人的瑣事煩累。按照哈莉媽媽說的方法去做吧,你會發現,拒絕後,最壞的結果反而是好的,因為他們不再麻煩你。
婚姻就是一場冒險,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墜入愛河很簡單,但要共同生活卻難得多,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了解自己的過程。
請記住,婚姻能不能成功美滿,取決於你願意投入多少愛和精力。
如果你找到了一個了解你並真正在乎你的人,結婚是值得的。
但是如果對方不在乎你、動手打你、不尊重弱勢人群、虐待小動物,只沾染其中一點,便遠離他吧,這類人是人生中的災難,媽媽愛你至此,怎麼看得了你受一點點委屈。
逃避「死亡」這個話題,反而增加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
我們怎麼迎接新生命,就該怎麼重視生命的逝去。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應該尊重這個規律,不要避諱。
學會直面死亡,等到我們的孩子不得不面對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那麼無助和害怕了。
或許當我們為人父母后,更能深刻地體會到對孩子無盡的愛,提前做好死亡教育,是對孩子更負責任的表現啊。
等你身上某個零件,比如心臟、骨頭、大腦出現問題時,你會突然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無堅不摧。
在此之前,你可能還以為自己是個例外呢。
是時候關心關心自己了,對自己好一點兒。
不管你年紀多大,都應該穿乾淨整潔的衣服,吃熱氣騰騰的飯菜,享受別人貼心的陪伴。
別孤零零一個人待著。如果有人向你伸出援助和友誼之手,那就接受吧。
如果沒有,你就主動提出來。多給自己一點兒時間,對自己耐心點兒。
離別必然帶來傷痛,至親至愛的離開,說是天崩地裂也不為過。我依然記得小時候做過的夢,夢見媽媽離世,眼淚流到天亮。
哈莉媽媽說:「事實上,早在我離開之前,你就已經一個人登上了自己的人生舞臺。」
是啊,父母和孩子註定是會分別,最終會失去,但失去的本質是教我們慢慢學會接受,學會告別,偶爾思念和牽掛,想哭時就大聲哭,然後繼續好好生活。
所以,當我們仍在一起的時候,珍惜身邊的人,表達你的愛和感謝,不要留下遺憾。
—— 感謝閱讀 ——
關於作者:我是梨子醬,一枚寫乾貨、說情感的文案人,專注思維提升,希望陪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