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川普在推特中使用「Chinese Virus」引發了一波罵戰,不但被中國人罵,很多美國人也覺得這樣說不合適。
一位名叫「傑奎琳」的小姐姐,懟出了一句中式英文「right your mother right」,被奉為經典,網友大呼「解氣」:
我昨天在朋友圈刷到「川普道歉」的推特截圖:
I apologize for my earlier mistake, the virus is a global issue and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country.
【譯】我為先前的錯誤道歉,這一病毒是國際事件,並不針對任何一個國家。
原以為「大統領」幡然醒悟,但我到他的推特上找了一圈,沒有發現這一推文。
另外,川普第一次說「Chinese Virus」的推文是3.17發的,而這條「道歉」推文顯示時間為3.16,時間對不上。拜託做 fake news 的人,能不能走走心?
事實上,川普即沒有刪文,也沒有修改,更沒有道歉,反而變本加厲。繼第一條後,他又連續發了三條含有「Chinese virus」字眼的推文:
我也是納悶,難道川普不知道這樣說會造成什麼國際影響嗎?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呢?
我國一些專家學者開始解釋,說他這樣做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
Emm, it sounds plausible.
我們都知道這美股二周內四次熔斷,道指暴跌近3000點創史上最大點數跌幅,疫情之下的美國有8000萬工作崗位受到威脅,失業率激增。有人甚至取了個名字叫 Trump depression(川普蕭條)。
面對尖銳的國內矛盾,樹立一個外部敵人,是政客們的常規操作。
聽著好像挺有道理,但最近我看了美國政治媒體「The Hill」的一篇報導,終於明白了川普使用「Chinese Virus」的真實原因。
標題是:Trump: I don't think using the phrase 'Chinese virus' creates a stigma.
【譯】川普稱「我認為使用 Chinese Virus 並不是汙名化」。
這裡有個詞必須了解一下:stigma(/stɡm/ n. 汙名化),疫情期間這是一個高頻詞,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還是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一句名言:
This is the time for facts, not fear. This is the time for science, not rumors. This is the time for solidarity, not stigma.
【譯】要事實,不要恐懼。要科學,不要傳言。要團結,不要汙名化。
世衛組織一而再再而三向各國傳遞這一理念,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把精力放在抗疫上,而不是相互猜忌謾罵陰謀論。
為什麼川普仍然堅持用「Chinese Virus」這種 stigma的說法,並自認為並不是 stigma呢?
「The Hill」引用了川普昨天在白宮記者吹風會(briefing)上的一段解釋,大家看看:
「They was putting out information, which was false, that our military gave this to them.」
1.put out information:放出信息
2.false: adj.錯誤的
【譯】「他們釋放了錯誤的信息,說病毒是我們軍方帶過去的。」
「And rather than having an argument, I said I have to call it where it came from. It did come from there so I think it's a very accurate term.」
1.have an argument:爭論
2.accurate: adj.準確的
3.term: n.語言、措辭
【譯】「因為不想跟他們爭論,所以我只能用病毒的來源來稱呼,因為這病毒確實來自於那裡,所以我覺得我的用詞非常準確。」
當記者追問「Chinese virus」是否是一種 stigma(汙名化)時,川普回應到:
「No, I don’t think so. I think saying that our military gave it to them creates a stigma.
【譯】「不,我並不認為這是汙名化,說我們軍方帶過去的才是一種汙名化。」
最後一段純屬在狡辯了,這就好比你罵我是罵人,我罵你就不是罵人了?而且,即便自己被人懟了,能否找一個下面的人回懟?一國元首親自打嘴仗是不是有點掉份兒?
不知道你怎麼想,反正看完我特別想笑。是不是很像小朋友過家家?你懟我一下,我也得懟你一下,否則氣不過。
川普說「Chinese Virus」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在「堵氣」、「打嘴仗」、「以牙還牙」而已。
川普是出了名睚眥必報,別說對咱們了,對國內政治對手更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舉一個例子: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Pelosi)一直是川普的死對頭,之前提出要彈劾川普的就是她。前不久,佩洛西還在川普發表國情諮文時當眾手撕講稿,太彪悍了。
川普則拿出祖傳的推特進行反擊,一條嘲笑佩洛西假牙的推文一時間也成為美國政壇的笑料:
Because Nancy’s teeth were falling out of her mouth, and she didn’t have time to think!
【譯】她的假牙都快從嘴裡掉出來了,她沒有時間思考!
所以啊,大家也彆氣了,就當他是一個愛耍脾氣的老小孩吧!
不過,老小孩在自己家裡耍耍脾氣無可厚非,坐在美國總統的位子耍脾氣,後果可想而知。
俗話說「君無戲言」,一國之首的話語往往代表整個國家的意志,是沒有迴旋餘地的。他這麼一說,兩國的誤會和矛盾就更深了,華人在國際上要受到更多非議了。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針對這樣的論調也提出了看法:
When talking about #COVID19, certain words & language may have a negative meaning for people and fuel stigmatizing attitudes.
1.negative: adj.負面的
2. fuel: vt.給...加燃料、助長
3. stigmatizing attitude:汙名化(歧視性的)態度
【譯】當談論新冠疫情時,一些言語會產生負面含義,並助長了人們的歧視態度。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還說了這句話,請川普以及相關人士再好好琢磨琢磨:
Stigma is the most dangerous enemy.
「汙名化是最危險的敵人。」
文章來源: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