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12歲,我讓她從名校退學,過一年間隔年

2020-12-27 騰訊網

轉自公眾號:童書媽媽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是我的決定!——寫下這五個字容易,但做決定的過程比我預想的艱難。

我知道我最後選擇了讓孩子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但我知道這是我內心相信的道路。沒有媽媽會讓孩子走自己內心不相信的道路。

2019年11月10日,我在朋友圈寫下如下文字,宣布我的女兒白羽梵(小丸子)從一所北京名校退學,進入間隔年:

我的小丸一天天長大,我對她愛得熱忱,依然還在帶她來世上那一年的初心。

從明天起,丸兒不去學校上學了,學校很好,但不適合她。她將開啟人生的第一個間隔年,在家裡,在幸福空間,在這個美好的塵世,閱讀、運動、旅行,思考,尋找自我,探索一個生命可能性。

這條消息在朋友圈引起了轟動,我的耳朵、面頰,乃至腳趾頭都是紅的、發燒的,我知道自己當時完全被一種激烈的情緒佔據。

如今,丸子的間隔年已經進行了44天,我們一家從五味雜陳、不知所措到漸漸平靜。

丸子和我一起動筆同題作文,寫下了這個被人們稱為「有勇氣」的決定背後的心路歷程。

1

文 | 白羽梵(小丸子)

為什麼12歲的小孩不上學?

我叫白羽梵,今年十二歲,目前正在間隔年中。間隔年是什麼玩意兒啊?間隔年間隔年,正如其名,就是與「可愛又美好」的學校生活分開一年。

有很多人說,你個小孩不上學,瘋啦?!

我本來就是個瘋小孩兒,不過咱瘋也得瘋的有理由。

理由一:

我原來的學校是一個超難考的私立學校,也就是說,所有的學生都是考進去的,而且全都是學霸。在小學時是班長的同學,高達三分之二以上。

而我呢,不是我謙虛,我真的不算什麼學霸尖子生。

小學時數學想上85就夠費勁兒的了,更何況上了一個要求超高的初中……數學簡直是要人命!我每次考數學從沒上過70!何止是上不了70,沒下60就算是不錯的啦,我的最低分都到25了!

然而在小學最有天賦的語文,在初中也就是個中等水平,作文更是從來沒被讀過。而以前輕輕鬆鬆能考97的英語,也是認真做才能上80。

總之,三個字:成績差。四個字:成績真差。可以說,在這個學校裡我就是個差生。

理由二:

在我面試的時候,我們校長笑眯眯的,溫和地對我說:「我們學校作業一點也不多」

於是我高高興興地穿上校服來上學,慶幸自己被這所好學校錄取了。

然後呢?

然後背著沉重的書包回家寫作業到十二點。

為了表達作業的數量,同學們還製作了一些表情包。在我的朋友圈、班級群以及年級群裡,都充斥著這些表情包。

不得不說我們同學做表情包還是很用心的,連校服都畫了,處處充滿了細節。但是為了不出賣我們學校,還是把它抹掉了。

在那段時間裡,因為主任倡導的「日清」(每日一清,也就是作業必須在當天改完了)和老師們可怕的眼睛,我大概5:30或6:00放學(聽說別的班還有留到8:30的呢!),然後7:40左右開始寫作業,如果作業少或者效率高,10:30能寫完作業,但大多數時候寫完都到11:30了。

要是星期天,以我那重度拖延症的個性,起碼得到12:00。昨天我還看見我們同學寫到了2:30來著。

我們從不向作業低頭!算了,好睏,低一下好了……

這驚人的作業數量,讓我的睡眠十分不足,數學課成為了最好的安眠藥,保證睡得穩穩的。可能是我厭惡數學的原因,也可能是數學太難聽不懂,我的大腦覺得沒有清醒的價值,就索性關機來補覺。

我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估計還有我幾乎沒聽幾節課的原因吧。

總結:間隔年的理由就倆兒:一個成績差;一個作業多。

當然,這兩個理由聽起來像我是怕吃苦的人,一個不愛努力的人。可以告訴你,我還真不是。成績差,我就努力學好唄。但是時間真的不給你餘地。當我寫完作業抬頭一看11:30的時候,就把學習這件事給忘得徹底了。

惡性循環讓人就是應付也應付不過來,儘管我真的有努力學,該是那個破分兒還是那個破分兒。

也就是說,作業多導致我成績差,成績差導致我沒信心。

我失去了信心後,我就覺得自己怎麼用力都學不好,估計再這樣學倆月我就快跳樓了。

於是我這一年的目標,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到底什麼樣的學習,才能既輕鬆又能學到東西?也就是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

但是學也不能不上,於是我在間隔年第三天,去考了另外一個國際學校。結果,第二天,我爸就接到一個電話說我被錄取了……

那個校長說:「你的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數學,語文和英語也特別棒!本來你應該間隔年完了後,回來重新讀七年級的,但是我覺得你可以直接上八年級!」

我當時很懵啊,尤其是數學?這話什麼意思,這要求也太低了吧!不,我也太牛了吧!我!太!牛!了!

但是好像間隔年第四天就考上了一個學校這劇情發展不太對……(對!我就是在赤裸裸的炫耀啊哈哈哈……)

新學校的朋友的聊天記錄。新學校真好。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或者你家孩子)不適應現在這個學校的學習方式,那麼建議你去尋找一個新的學習方式,或者像我一樣直接換一所學校呆著。

但是,不是說我原來的學校的學習方式不好,我有一個同年級的校友就說她覺得挺輕鬆的。如果你寧願頂著一個大黑眼圈,每天刷題,死乞白賴也要呆在這所學校裡,我覺得……那你就學習去吧,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刷什麼數學題了!

來!繼續刷題!精神精神!大家趕緊來養生!

2

文 | 三川玲

就當這是被生命附贈的一年

讓丸子從一個名校退學,過一個所謂的間隔年,是我的決定。

是——我——的——決——定!

寫下這五個字容易,但做決定的過程比我預想的艱難。這個決定難以做出來,有三個原因:

原因一:這真是個好學校。

校園大、漂亮,有我們喜歡的遊泳館和圖書館,有據說飯還挺好吃的食堂;

校長好,我跟白先生在入學前跟校長有一次談話機會,我發現校長跟我們的對話方式很像哲學家奧斯卡,當然是個謙謙君子版的奧斯卡,這讓我驚訝而且喜悅;

老師好,年輕、有熱情,高學歷、高水平。聽丸子每天回來講學校的事情,有幾個老師還頗有趣;

同學好,就像丸子說的,老師問哪些人當過班長,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舉起了手。不知道是孩子變大了思想是比小學高級了,還是這所中學的孩子本來就更高級,丸子轉述中學同學的話,聽著比小學同學的有智商含量一些。

總結一句,這是北京最熱門的好中學之一,要從這麼好的中學退學需要勇氣。

原因二:成績差,但有挽救希望,希望還很大。

丸子在小學階段沒有上過任何課外輔導班,當然也沒有提前學習任何內容,就跟她進小學的時候基本沒有學過拼音和數學一樣。

丸子在小學階段成績越來越好,因為我相信按節奏走後勁慢慢就能顯現出來,六年下來,果然如此。

我也相信她初中三年成績會越來越好。

這倒不是我盲目樂觀,而是我陪她寫了兩個月數學作業。我發現她語文、英語都很有希望出色;至於數學,她在理解本質性的數學問題顯得更輕鬆。

給她輔導數學這段時間,我自己迷上了做數學題,講數學題。我會把她所有的錯題登記在一張紙上,分類型排列,然後發現她集中在幾個知識點上反覆犯錯,給她講了幾個知識點之後,她豁然開朗,還真誠地佩服和感謝了我一通。

我的一位朋友是某名校校長的女兒,她聽了我的輔導故事笑了,肯定我說:「你這悟性很好,有名師風範啊。」

然後她又說:「你這時間和水平,初一第一學期還行,後面就難說了,我來給丸子找個數學名師輔導輔導吧。」

她很有風度,說到這裡就停了,我後來才知道,能上這位名師的課,跟掛上協和醫院頂級專家號一樣難。

按照這樣的思路,是不是英語也安排一個名師?語文就本名師算了!

我甚至幻想了一會兒:丸子數學從谷底爬到高峰,英語突然蹦到前列,語文甚至秒殺全年級的美妙場景……我覺得很可能有,相當可以有哇!

丸子說,那不是你的幻想,而是真實會發生的事情!因為老師還專門安排了幾位學姐學兄,過來初一的小娃娃這裡講學渣變學霸的真實故事。據說很多同學感動得熱淚盈眶、摩拳擦掌——丸子同學就是其中之一。

丸子爸爸甚至說:丸子你的生活比起爸爸媽媽變好了,但是不意味著我們變脆弱了,要向困難投降了,我們是有意志力徵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的人!

因為挽救希望這麼大,以至於做退學決定仿佛是向困難投降一樣,需要辨析出兩者的差別,並且承擔因為外界誤會帶來的傷害,需要勇氣。

原因三:做這個決定裡面不僅有我,有他,還有丸子。

我一個人的時候,做決定很容易。

我喜歡新鮮的生活,喜歡冒險:報大學選了離家最遠的廣州;大學畢業捨棄大學教師的鐵飯碗去當記者;決定跟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結婚。

我和白先生兩個人的時候,做決定也很容易,買房子,離開廣州到北京,辭職創業,大部分都是5分鐘以內作出決定。

但這個決定做得艱難,這個決定裡面,有丸子——那個世界上我們最最最最最珍視的生命。

無論什麼時候,我一想起她來,胸口都蕩漾著一腔柔情,甚至有「我願意為你付出一切」的那種豪情,幾乎可以綁架另外一個生命的豪情。

我反覆問自己:你是否在讓丸子逃避困難?你是否頭腦發熱了?你是否太過興奮了?你這樣做是不是姿勢漂亮過內容?你真的應該為她做選擇嗎?

但是,我需要做決定。

而且,我知道做這個決定很孤單。

我沒有徵求其他任何人的意見,因為沒有人能夠不模糊地、清晰地給一個意見出來。

我當時也徵求了丸子的意見,也徵求了白先生的意見。他們說都可以——留在學校繼續戰鬥,或者間隔年都可以——「都可以」意味著不做決定。

所以,其實是我下的決心,我做的決定。

是的,是我做的決定。我願意承擔做這個決定之後的一切責任。

我知道我選擇讓丸子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但我知道這是我內心相信的道路。沒有一個媽媽會讓孩子走自己內心不相信的道路。

真正做決定之後,發現事情沒有想像的難。我們很容易就想通了。想通的途徑有三條:

第一條:作為媽媽,作為監護人,我要讓丸子睡夠覺。

我和先生的個子都不高,我專門帶丸子去看了身高門診,了解她還能長高多少,還有多長時間可以長高。我帶她在北京最好的醫院做了一個月檢查,整整一個月檢查,來確定留給她的長身高機會還有多少。

我要坦誠地說,留給她長高一點,再長高一點的時間並不多了。她很需要用這一年,就是這一年來長高。

數學、英語都可以以後學,99歲都可以學,長高卻不可以了。

要長高,她必須睡夠覺。而據我所知,她的中學11點睡是早的,有些時候有些時候甚至更晚。這連正常的健康都做不到啊!

要長高,她必須運動夠,尤其是跳繩這樣的運動,但是她幾乎連跳繩的時間都沒有;

要長高,她必須吃夠飯,因為要7點15分到學校,她6點半就得起床,匆匆出門,每天早上起來因為緊張都沒有胃口吃飯,吃得比我們家的貓還少。

她退學回來不用上學的第一個早晨,我們跑完步跳繩回來吃飯,她吃了一個麵包,兩根肉腸,一個雞蛋,一把堅果,三塊蘋果,喝了一杯熱牛奶,像貓咪那樣滿足地舔舔嘴巴——看見她終於吃飽的樣子,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一個月之後,她的臉開始圓了,雙頰有紅暈,眼神清澈(是的,眼神因為睡夠覺會顯得清澈很多),頭髮烏黑髮亮,早上起床甩甩頭,就會順滑地垂在肩上,像德芙巧克力的那個廣告女孩。

她整個人都散發著健康的光澤。

我曾經讓我的學生們寫八個不同的快樂,然後讓他們捨去七個,只留下最重要的一個。孩子們大聲抗議艱難抉擇之後,展示了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快樂。

讓我又一次要掉眼淚的是,有一半的孩子留下的快樂,唯一要的快樂,不是我要得第一名的快樂,我要幫助別人的快樂,我要打遊戲的快樂,而是睡夠一次覺的快樂,能夠做完作業到樓下走五分鐘的快樂……這些快樂,在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裡面,位於最底部。

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底部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無從談及頂端的、上層的快樂?——作為媽媽,我不會選擇視而不見。

丸子的頭髮在間隔年一個多月之後開始烏黑髮亮,柔順得像洗髮水廣告。

第二條:選擇Gap year並不難,設想生日晚了一個月就好了。

丸子的生日在8月,所以她是班裡最小的孩子之一,比最大的孩子差不多能小整整一歲。

讓丸子間隔一年再去上學,只需要簡單轉換一個想法就可以了,以為她是九月份生日就好了。

你看我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每天心情這麼好,極有可能多活好幾年呢!損失這一年算什麼?

不但什麼都沒有耽誤,什麼損失都沒有,說不定還賺了呢!

第三條:如果生命憑空多出一年,你會用來做什麼?

這是像「如果你中了彩票,你會幹什麼」一樣的問題,能夠帶領你走向顱內高潮。

我很喜歡幻想,累了會打開旅行app看看特價機票,想著自己懷揣著一張100元的機票,飛向世界上最遠的一個地方,從來沒有聽過名字的目的地。光這樣想想,我就快樂無比。

如果生命憑空多出一年,這一年就是上帝附贈給我們禮物,我們該用來做什麼呢?

我們專門坐下來,擺了下午茶點,切了水果,泡了巖茶,開了紅酒,來一起想像。

首先,比較現實,一定要做的四件事:

學英語,英語好到可以聽得懂英語上的數學課;

鍛鍊,身體要健康而美麗;

申請學校,選一所自己心甘情願去的學校;

不準碰一秒鐘遊戲,沉溺遊戲讓人無法思考和創造,更無法做選擇。

除此之外,好像什麼都可以不做,也什麼都可以做。

於是,有了一個書單,這一年要看的十本書。

於是,有了一個影單,這一年一定要看的十部電影;

於是,有了旅行計劃,這一年每周都坐火車去一個城市;

於是,有了畫畫的計劃,要請能請到的好老師,要把想學的畫都學一遍;

於是,可以當媽媽寫作課的助教,有一群自己的學生;

於是,可以當爸爸的採訪助手,一年訪談30個傑出人士,了解他們成為今天這樣的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看完戲劇回來堅持要把文章寫完的丸子。我問她為什麼這麼拼?她說因為沒有寫完難受。

丸子退學的日子,是期中考試之後的那個星期一。她跟我們一起去了博鰲和多哈。

在路上,她並不開心,在手機裡刷到同學們去秋遊的時候,她一言不發,把臉對著汽車的窗外,有一個多小時沒有說一句話。

轉折出現在拿到一個國際學校offer之後,那天起,她隨時可以結束間隔年去上學,也可以繼續留下家。而她選擇歇夠了再去。

當她有選擇餘地的時候,她能自己掌控生活的時候,她臉上的笑容展開的時刻,越來越多。

很快,她開始表示喜歡周六的英語寫作課和戲劇課,喜歡周日的中國畫啟蒙課和藝術課,因為她一周只有兩天上課的機會,她覺得上課格外有滋有味。

她每天會學習半小時英語,她捧著厚厚的《我的名字叫紅》在讀;

她主動提出寫公眾號,她堅持日更,她回復每個讀者的留言,她記錄生命裡的每一天,她感謝每一個幫助她的人。

她主動跟我說,媽媽,我是一條有夢想的鹹魚。

正在寫作的丸子,她現在每天寫一小時,大約2000字。

半年前我立下了志願,要過自己心甘情願的人生,現在我很高興,丸子也能夠自己心甘情願的人生。

心甘情願地學習,心甘情願地選擇學校,心甘情願地寫作,心甘情願地創造她人生的所有可能。

在童書媽媽寫作課,最開頭的時候,我們會花三個小時,跟孩子們討論寫作究竟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喜歡什麼樣的寫作課,討厭什麼樣的,心甘情願上什麼樣的寫作課。這節課,我們叫「寫作元認知」。

寫作元認知課看起來很浪費時間,我們什麼都沒有教他們。

這三個小時,是浪費給心甘情願的。孩子只要心甘情願,他們就會願意寫、喜歡寫,容易寫好,越寫越愛寫,越寫越歡樂。

間隔年的這一年,就是丸子的人生元認知時間。這一年不是浪費的,是她以後心甘情願的人生的基礎。

* 三川玲,童書出版人,兒童教育作家,中國營地教育聯盟理事,TedXkids智庫專家,家庭教育第一媒體童書媽媽創始人。創辦有原創公眾號「童書媽媽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相關焦點

  • 三川:我為什麼讓女兒從名校退學
    2019年11月10日,我在朋友圈寫下如下文字,宣布我的女兒白羽梵(小丸子)從一所北京名校退學,進入間隔年:「我的小丸一天天長大,我對她愛的熱忱,依然還在帶她來世上那一年的初心。從明天起,丸兒不去學校上學了,學校很好,但不適合她。
  • 三川: 我為什麼讓女兒從名校退學?
    2019年11月10日,我在朋友圈寫下如下文字,宣布我的女兒白羽梵(小丸子)從一所北京名校退學,進入間隔年:「我的小丸一天天長大,我對她愛的熱忱,依然還在帶她來世上那一年的初心。從明天起,丸兒不去學校上學了,學校很好,但不適合她。她將開啟人生的第一個間隔年,在家裡,在幸福空間,在這個美好的塵世,閱讀、運動、旅行,思考,尋找自我,探索一個生命可能性。」
  • 不是誰都有資格退學的——有感於童書媽媽的間隔年
    不是誰都有資格退學的!2019年11月10日,童書媽媽在朋友圈發文:女兒小丸子正式從一所北京名校退學,進入間隔年。從明天起,丸兒不去學校上學了,學校很好,但不適合她。她將開啟人生的第一個間隔年,在家裡,在幸福空間,在這個美好的塵世,閱讀,運動,旅行,思考,尋找自我,探索一個生命的可能性。這則消息在朋友圈引發了轟動。
  • 疫情影響開學,咋過?她的故事:放棄波士頓大學,晃蕩一年讀耶魯
    我將20多年的留美諮詢經驗以及對申請趨勢的前瞻性研究傾囊相授,假如您望子成龍進名校,歡迎加入美國top50本科申請訓練營!案例:放棄波士頓大學,「晃蕩」一年讀耶魯2012年春季,A先生帶著女兒找我諮詢。A先生:女兒在復旦大學附中讀高三,剛剛拿到了波士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在班級成績數一數二,鋼琴十級,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
  • 她讓女兒留級、退學,然後...成為學霸!
    我讓她自己寫拼音,然後她寫下:coco, uo xang ga sye(我想感謝)....再過幾個月,她就要上小學了。我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反覆冥想遊老師和婉霖的故事,幾分鐘後,輕鬆地對孩子說:寶貝,睡覺吧!每個媽的腦庫裡, 都應該備一兩個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作為關鍵時刻的速效救心丸。今天我把我的藥分享給你們,希望有一天能有用。
  • 退學邊緣的名校留學生:划水的那一年,GPA跪的一地雞毛
    北美高校沒聽說過哪個大學可以輕輕鬆鬆上學,輕輕鬆鬆畢業的。根據《2017年留美學生現狀白皮書-勸退學生群體狀況分析》數據顯示,其中被退學的學生竟然超過八成都是來自排名前200的名校學生!>心理問題1.10%因為掛靠以及其他原因2.61%出勤率低4.25%由於基本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留學成功的案例上,而從名校被退學的人則成了邊緣人中的邊緣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徘徊在退學邊緣的名校留學生。
  • 間隔年結束,我們一家想告訴大家的真相和忠告
    2019年的雙十一那天,我們的女兒,12歲的小丸子從北京某名校退學,開啟了她的間隔年,2020為什麼要開啟間隔年,我在這裡不再囉嗦,請直接看「童書媽媽三川玲公號」上《三川:我為什麼讓女兒從名校退學》一文。這篇文章閱讀量達到了8萬多,使得小丸子的間隔年勉強算得上「萬眾矚目」。前幾天,丸子去新的學校上學了,當我隨手發了一張她穿新校服做作業的照片在朋友圈時,有幾十位朋友在五分鐘以內給我私信,問的問題其實只有兩個:1. 最後選了什麼學校?
  • 美國「第一女兒」:讓哈佛大學等一年
    (Malia)高中畢業後會度過一年的「間隔年」,於2017年秋季到哈佛大學報到。不過《人物》雜誌指出,美國總統後裔有進哈佛的傳統,但瑪麗亞是近年來第一個選擇這所名校的白宮孩子。在她之前選擇哈佛的「第一女兒」是上世紀70年代的卡洛琳·甘迺迪(Caroline Kennedy)。    瑪麗亞推遲入學為自由?
  • 「摳門父親」將女兒退學,讓她10歲參加高考,原因:能省8年學費
    而且她的父親直接給她規劃了人生步驟10歲考大專,13歲考本科,16歲考博士。絲毫不顧及女兒的感受,就直接斷送了女兒的大好學習前程。張易文的爸爸對自己的教育非常有信心便給女兒報名去參加高考。然而,沒有經過規範學校的考試,而且第一次地參加才10歲的張易文心裡難免緊張。
  • 職場失意,裸辭旅行去過「間隔年」到底值不值?
    我不會鼓動你選擇它或者放棄它,我只是想揭開間隔年的面紗,告訴你它的真正模樣,你看清了它,才會有更好的選擇。01裸辭去過間隔年思考清楚再上路康雲晞即將赴西藏和新疆旅行。去年7月,這個初出校門的小姑娘進入一家私營企業做銷售。新工作、新環境並沒有帶來新鮮感,一切都讓她感到不適應、不知所措。
  • 名校教育「騙局」?女兒在牛校讀了一年後,我和她都瘋了…
    我想帶給女兒一個幸福的童年,從小學到初三之前沒讓她上過一天培訓班,但她成績也一直不錯,課餘喜歡畫畫,常有作品發表,13歲就「出道」成為插畫師。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不住在家裡了。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都各拿著一支煙;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分還有一個刺青。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汪雨春 唐芸/雲南網 2016-11-1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 名校博士為何退學
    她考慮,再忍受3年乃至更久的委屈是否值得,更重要的是,到時候,被導師寄予厚望的課題也許依然一無所獲。克拉克在艾爾伯塔大學任教15年以來,曾參加過不少面向學生的工作坊,他試圖在科研知識之外再教給學生一些「街頭智慧」——更加切合實際、能夠付諸實踐的建議。
  • 高中生退學回家 一年後被5所美國大學錄取
    圖/記者陳勇  紅網長沙4月12日訊,大部分18歲的湖南孩子,正坐在高三的課堂裡,為高考最後衝刺,但18歲的丁浩洋,此刻正坐在自己的房間裡,看著英文版小說《飢餓遊戲》第二部,為即將開啟的美國生活做調試。2012年10月,他選擇退學回家自學報考美國十所大學,2014年2月底,他收到了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錄取通知,至4月11日,確認丁浩洋被錄取的美國名校已有五所。
  • 大案紀實:17歲女生被名校補課老師性侵一年多
    先生怎麼也沒想到,17歲的女兒竟被他一年16萬元高薪聘請的家教老師猥褻性侵長達一年之久,這樣的性侵行為,甚至發生在自己家中。而這位「禽獸老師」還是女兒在學校的任教老師,甚至是北京一所著名中學的「名師」,生活中,還是一位6歲女孩的爸爸。
  • 牛津退學!學霸們讀了名校,考驗才剛剛開始
    「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12月15日傍晚,微博、知乎開始傳出消息,一名北京交通大學的大三學生跳樓自殺。網絡上隨後出現了疑似是這名自殺學生發在朋友圈的「遺書」。在牛津大學讀了一年本科後,我決定退學。在牛津,我不快樂,也不健康。我鴨梨山大,感覺自己隨時都可能崩潰。退學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希望在一個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更加能平衡學習生活的地方學習。我不喜歡牛津的課程,牛津也不會為我改變。
  • 25歲寶媽一年抱倆,兩胎間隔僅11個月,網友:剛出月子就懷了
    文/格格鬥網上看到一位寶媽,今年剛滿25歲。但已經是人生贏家,一兒一女,湊成了幸福的「好」字。寶媽在網上曬出寶寶的照片並配文:姐姐2020.1.11出生,弟弟2020.12.12出生。真的覺得她很有勇氣。但真心不建議寶媽們效防。因為一年抱倆,不只是新生的喜悅,還有以下負面影響。1、 對女性身體傷害過大。一般而言,順產之後的寶媽,間隔半年就可以再次懷孕了。但如果能間隔1年以上,對子宮的恢復會更好。也就是說,即便孕婦是順產,再次懷二胎時,也最好是半年之後。
  • 王源去伯克利後是他成長最多的一年,而歐陽娜娜卻從柯蒂斯退學
    TFBOYS成員王源近日在《很高興認識你》談到成長這一話題時,被阿雅問到,「你覺得你自己長大最多的是在幾歲?」王源感慨,「去年這一年,因為就是去國外讀書的那一年,就長大很多。身邊沒有人了,所有東西都得自己來,因為也比較閒,所以想的東西也會多很多。」
  • 他是現代版的傷仲永,13歲上名校,17歲中科院讀研,卻被退學
    他也是從小才華橫溢,十三歲考入重點名校,十七歲考入中科院讀研究生。可最後也是因為家庭教育與個人原因被退學了,令人唏噓不已。 但是她卻深知一個人想要改變命運就只有不斷努力的讀書奮鬥,這樣我們才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教育思想在她兒子魏永康身上被表現的淋漓盡致,甚至有些過頭了。魏永康本身從小就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孩子,成了母親的保護動物。
  • 兩次從名校退學,39歲還上大一,網友:真佩服這種恆心,這種毅力
    導語:兩次從名校退學,39歲還上大一,網友:真佩服這種恆心,這種毅力為了自己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拼命讀書的學生不少見,但是今天聊的是39歲還在上大一的學生的經歷,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正文內容吧。嶽曉帆曾兩次被哈工大錄取,但最後他都退學了,在培訓機構上班時看到一批批學生考上大學,他有些不甘心了,便決定重新參加高考,2018年以598分被哈師大錄取。因為年齡比同學大20歲,剛入學時還被誤認為是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