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大選結果攪動刺激計劃預期,科技股強勢反攻未完待續?
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周,美股表現異常強勢,三大股指不僅創下4月以來最佳單周表現,也一舉收復了之前一周的跌幅。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這種強烈反彈行情最近一次出現是在3月末,隨後美股在美聯儲無限寬鬆的支持下重新起步再創新高。
不少分析師認為,短期內,美國大選結果依然是引發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呈現逐步升溫的趨勢,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何時落地成為了影響經濟前景的關鍵,同時面臨監管壓力的權重科技股能否延續反彈也將對市場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財政刺激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普遍預期是,隨著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新一輪的財政刺激措施即將出臺,但其規模和構成仍懸而未決。
大選結果攪動刺激預期
隨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手握足夠選舉人票,而共和黨有望繼續成為參議院多數黨,新一輪大規模財政刺激的預期被明顯打壓。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霍爾澤(Harry Holzer)表示,拜登勝選後將會推動3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涉及就業保險、州和地方政府援助等,但無法避免的是他將與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展開艱難的戰鬥,共和黨人似乎對這麼大規模的計劃不感興趣。
施瓦茨認為,考慮到共和黨內部的態度,本輪刺激計劃的規模可能僅有1萬億美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底包括「大流行緊急失業補償」(Pandemic Emergency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和禁止驅逐租客的行政令將陸續到期,時間已經相當緊迫。
在上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承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復甦正在放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次呼籲政府儘快出臺直接的財政刺激措施,稱《關愛法案》對於之前美國經濟超預期復甦至關重要的,未來很可能需要貨幣和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支持。決議聲明指出,美國經濟仍遠低於年初的水平,並警告新冠疫情對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美國勞工部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月新增63.8萬非農就業崗位,失業率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至6.9%,不過就業市場離完全恢復還有距離,分項指標中,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人數增加了38.3萬,達到670萬人,顯示出就業崗位的不穩定性,全美領取政府救濟金的人數依然高達2150萬。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非農報告取自勞工部10月中旬對家庭和企業的調查,這並沒有完全反映出此後疫情惡化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上周美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四天突破10萬大關。根據Homebase的數據,10月下旬以來,美國小企業的就業人數小幅下降,同時疫情正使得消費者削減在服務上的開支,以餐館、零售為代表的服務業將面臨裁員壓力。
最新公布的ISM服務業指數環比回落也印證了這一點,上月美國服務業就業指數從9月的51.8降至了50.1,處於擴張區間邊緣。ISM服務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尼維斯(Anthony Nieves)指出,受訪者對商業狀況和經濟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前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施瓦茨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正如鮑威爾所言,美國需要進一步的財政刺激,國會行動緩慢將延遲經濟復甦的時間。預期未來美聯儲將維持現有低利率水平,考慮到疫情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威脅,12月美聯儲可能會進一步加大量化寬鬆的規模。另一方面,就業市場依然面臨考驗,勞動力參與率處於近五十年最低水平,真實失業率應該比統計更高,這反映了財政援助的緊迫性。
科技股持續性有待觀察
上周納指反彈9%,一舉收復了10月中旬以來的失地。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大選結果背後的政策變化將對部分行業中短期前景造成較大影響,民主黨對科技行業監管的強硬立場無疑是近期部分明星股波動的主要因素。
美國司法部上月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通過「反競爭和排他性」以實現並維持其市場支配地位。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和反壟斷調查才剛剛開始,美國國會將在未來對蘋果、臉譜網(Facebook)等科技企業高管展開新一輪聽證和質詢。
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傾向於加大對大型科技巨頭的審查力度,但共和黨的立場相對溫和,而民主黨此次也未能掀起所謂的「藍色浪潮」,其所提出的稅收、拆分和全面監管的改革計劃很可能遭遇阻撓,令投資者憂慮情緒有所緩解。
另一方面,疫情因素也是潛在催化劑,考慮到疫情依然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傳播,多國重啟限制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數位化經濟的轉變趨勢。國泰君安國際投資策略師李恆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科技股估值遠高於價值股,中長期科技股的發展依舊具備潛力,業績確定性和增長性較強的龍頭股值得關注。相對而言,周期股受經濟復甦走勢的影響,短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摩根大通上周改變了對科技股的立場,認為該行業過去的強勢表現可能難以延續下去,該行兩年多來首次把科技股的推薦配置下調到中性,同時將銀行和保險股上調至高配。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師馬特伊卡(Mislav Matejka)在報告中指出,無論美國大選中誰勝出,行業和風格的輪換會隨時開始。
小摩的觀點建立在對經濟和疫苗前景的樂觀預期上,報告稱如果明年債券收益率開始上漲,科技股的超強表現可能會停滯,即使他們的盈利和資產負債表基本面仍然能提供支撐,銀行和保險股則將受益於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帶來的收入增長。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期隨著對新一輪刺激政策的預期升溫,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周一度逼近0.9%,創近半年新高。巴克萊認為,對大選後救助計劃將刺激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以及政府增加借貸的預期,刺激了資金從美債中撤離。
在近期公布的部分科技巨頭財報中,企業把疫情作為威脅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未來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的演化將決定經濟復甦的路徑,新一輪經濟周期內,成長股與周期股的業績走向將決定板塊輪動的持續性,科技股能否延續近年來的強勢表現也將見分曉。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