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10:12 |掌上衢州客戶端
仰望星空,你能叫出多少顆星星的名字?「夏季星空的重要標誌,就是銀河, 以及由織女星、牛郎星、天津四所構成的『夏季大三角』。夏季的銀河極為壯美,但只有在天氣晴朗且無燈光幹擾的郊外才有可能看到……」衢州一中高二學生鄭哲翰對天空中的星星如數家珍。前不久,他收到了國家天文奧賽集訓隊的邀請函,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國家天文奧賽集訓隊(高年組)的選手,也是衢州歷史上第一個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天文奧賽選手。
鄭哲翰在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決賽現場。
夜晚下課後,仰望星空時
鄭哲翰對天文的熱愛並非一時興起,他的天文夢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學時。
「我的家離爛柯山很近,天氣晴朗的夜晚,在山腳就能看見成片的星星。」未滿10歲的小哲翰著迷地抬頭看滿天繁星,每一顆閃爍的星星都是那麼遙遠而神秘。
2009年7月22日,在我國人口稠密的長江流域地區上空,上演了一場百年難遇的日全食。8歲的鄭哲翰跟著家人專門到杭州觀測這次奇觀。看著白晝突然變為黑夜,太陽消失又復原的奇特天象後,鄭哲翰的內心十分震撼:宇宙真是奇妙啊!回衢州後,他便買了一臺小型雙筒望遠鏡和不少天文書籍,開始探尋星空的奧秘。
轉眼間,鄭哲翰上初中了,手裡的大雙筒望遠鏡取代了原先的小雙筒望遠鏡。於是,觀測兩百萬光年之遙的銀河、月球上的環形山、圍繞木星的幾個衛星、星系及星雲等等,都成了他在課業之外的興趣。
由於學習緊張,沒有很多時間觀測,鄭哲翰經常趁著夜自習下課的時候,抬頭看看星空,數星星、看星座……然而,仰望星空數星星,這些別人眼中的浪漫,在他的腦海中形成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問號。不過,很快,這些問號在他進入衢州一中的天文社團後,被一一解答了。
鄭哲翰與學校天文社團同學一起觀測天象
兩年,成為堅持下來的4人之一
2017年,衢州一中正式成立了天文社團。地理老師王衛華是發起人之一,也是天文社競賽的指導老師。
「其實,衢州一中在2009年國際天文年時就舉辦過相關活動。」王衛華說,目前,學校擁有7臺天文望遠鏡,還邀請了衢州市天文學會負責人林家駿擔任校外指導老師,
「鄭哲翰屬於我們元老級的社團成員。」王衛華笑著說,從高一進入天文社團後,不少同學逐漸在忙碌的學業中退出了社團活動,鄭哲翰作為少數幾人堅持了下來。
「社團成立之初,有五六十名的社員,但這些最初的人目前只剩下4名,鄭哲翰是其中一位。」王衛華介紹,天文學科並不只是觀測星象,數理化各方面的融會貫通才是這一科學的體系,所以天文和天體物理並不僅僅是物理的問題,大量的數理化內容都需要掌握,需要非常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又不能缺少廣泛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觀測能力。
在天文社團的活動中,王衛華也曾帶領著學生們進行野外觀測訓練,作為高中學生來說,大部分的時間都被文化課佔據,除非是學有餘力,或者是真的特別喜愛,否則要堅持幾年來學習大量的天文理論知識,確實比較困難。
「鄭哲翰的優秀在意料之中,學校的天文創新教室和相關的設施設備,以及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課程,也讓他的愛好有了發展的空間。平時天文活動中,他總是異常積極勤奮的學員之一。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他拍攝下了很多美麗的深空天體。天文學需要一個孩子靜下心努力思考、探索,看著他觀測、記錄的樣子,那種冷靜、沉著,好像就看到一個天文學家在進行著宇宙探索。」正如王衛華所說,天文和天體物理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這些枯燥的理論,卻成為鄭哲翰在學習之餘的最大消遣。
「我就趁著自習課、課間的時候看理論書籍,看書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鄭哲翰說,加入天文社團後,他便深深地沉浸其中,除了不斷學習理論知識,他最喜歡的就是野外觀測。
去年4月,鄭哲翰在柯城區石門山進行野外觀測時,竟然不休不眠觀測了8個小時。「我隱身在山中的夜色,聽著蟲鳴蛙叫,第一次看見完整的北鬥七星,很震撼!」回想那一次的經歷,鄭哲翰仍然覺得興奮,「正是因為加入了天文社團,我知道了更多星座的故事,也開始利用更為專業的望遠鏡,看月亮、天狼星、土星、木星……」
「小眾而尖端的科學,讓我無限逼近真相」
「爸爸媽媽,我要參加國家天文奧賽集訓了!」比賽成績出來後,鄭哲翰就向家人報告了好消息。而事實上,他的父母一開始並不那麼贊成他參加天文社團。
「可我喜歡,我算是那種比較有主見的孩子吧。」鄭哲翰笑著說,進入天文社團後,他在不影響文化課學習的基礎上,完全沉浸在天文探索中,爸爸媽媽的思想也逐漸轉變,開始支持起他的這項愛好。
太陽還能亮幾年?宇宙真的是能量爆發而產生的嗎?星星有不亮的嗎?太陽系的行星為什麼沒有撞在一起?月球適合人類生存嗎?地球還能存在多少年?銀河系外還有更大的星系嗎?除了腦袋裡總是冒出的問題,為了「捕捉」天上的一顆星,鄭哲翰常常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在寂靜夜空下,尤其考驗耐心。但是「追星」也給他帶來了很多收穫,「我性格比較樂觀豁達,有時遇到困難了看看星空的圖片就好。宇宙這麼大,這些都不算事。」
「人群中,鄭哲翰是一位有著溫和微笑的高個男生。學習勤奮,待人謙和,對熱愛的事情充滿激情。課堂上,他不經常發言,凝眉深思,跟著老師的思路在書本上寫寫畫畫;課間,有時會和周邊同學討論問題,更多時候會拿著一本厚厚的天文著作鑽研學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班主任梁樺說,一旦聊起星空,鄭哲翰便會一改平日的沉默,滔滔不絕地介紹浩瀚的宇宙和神秘的星辰,「他讓我們相信,少年可為,未來可期。」
「國內開設天文學社團的中學不多,衢州一中是其中之一,自己這次能取到好成績,離不開老師們的悉心教導和同學們給予的正能量。」 從懵懂地望著浩瀚星空的小男孩到一名真正的追星少年,鄭哲翰如今對未來也有了更明確的目標。他說,天文學是小眾而尖端的科學,他渴望通過科學的探索過程,去無限地逼近真相: 「希望我能順利走上天文專業研究道路。我想,我的徵途就是星辰大海。」
2019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決賽於4月22日至26日在貴州省黔南州舉行,此次競賽由中國天文學會主辦,北京天文館、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承辦,貴州省黔南州天文局協辦。
通過此次競賽參加國家天文奧賽集訓隊的成員將衝刺國際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IOAA),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的年度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之一。
(原標題《浙江唯一!衢州一中高二學生入選國家天文奧賽集訓隊!鄭哲翰:宇宙這麼大,我要去看看》 編輯 錢潔瑗)
15577999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