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長大我們看他總是「不順眼」?這種心理原因清楚嗎?

2020-12-17 爸媽快來看

文/爸媽快來看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裡,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意識到這個現象:

孩子小的時候幾乎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了,隨著孩子長大之後,我們發現對孩子的耐心開始崩塌,孩子吃飯墨跡、食物含在嘴裡只嚼不咽、寫作業總是小動作不斷,而如果我們仔細回想的話,你會發現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父母對孩子的口頭禪開始從「你慢點」、變成了「你快點」。

我們對孩子的愛也變得越來越不耐煩,甚至看孩子的眼神也變得越來越「不順眼了」,這種情況究竟是父母變了還是孩子變了呢?實際上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折射反應,你沒有錯、孩子更沒有錯,錯的只是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舉個例子:

如果給你一張圖(如上)讓你去欣賞,你看到的會是什麼?實際上每個人看到的圖都是不同的!

比如:

剛下班回來的爸爸(媽媽):寶貝無聊地跟樹葉、跟貓咪玩

眼裡充滿愛的爸爸(媽媽):瞧,小貓咪在守護我們的小寶貝

督促寫作業的爸爸(媽媽):死丫頭,一說起寫作業就小動作不斷,樹葉有什麼好看的

剛吵完架的爸爸(媽媽):看著孩子落寞的表情,暗自發誓:下一次一定不能當孩子的面吵架

通過以上舉例,我們是不是發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張圖,每個人看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解讀出來的內容恰恰是自己的成長經歷、內心狀態」,我們還可以把上面那張圖拿出來讓家人和朋友們一起欣賞,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每個人所看到的情景和內容都是不同的,而這份不同也折射了每個人當下的內心狀態和過往的成長經歷。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回答「為什麼家長總是看孩子不順眼」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心理因素乃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如何擺脫這種看孩子「不順眼」的心理因素,我們不妨從以下幾種方法開始實踐:

1、把孩子當成「一幅畫」

父母看孩子「不順眼」可以說是受多方面原因所影響的,包括我們對孩子的期盼、當下的心情以及教育孩子的環境,想要擺脫看孩子「事事不順眼」的心理態度,我們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視覺和心理反射效果,比如把孩子當成「一幅畫」、而不是活蹦亂跳事事作對的熊孩子。

當我們把孩子當成一副畫之後,我們看待孩子的視覺和態度都變得細膩很多,一副畫要看出其中的精髓,一定要耐心去欣賞、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包括多看看別人的態度,之後再綜合考慮去解讀這幅畫的內容,當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副畫,讓全家人一起去解讀評價並發現孩子的長短之處。

2、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願望

讓孩子擁有自己願望的小朋友,可能在當下的「起跑線」裡並不常見,我們要知道在眾多興趣班的起跑線遙遙領先裡,可能埋葬了一個又一個「我想要自由」、「我想要玩」的願望。

有個朋友,她是一個典型的女強人,由於她那個年代女娃娃上學不受重視,朋友幾乎是以文盲的身份走入社會,但上天在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往往又會在另一邊開啟另一道門,勤勞的她有著優秀的經商頭腦,不僅開了公司、還買了房車,在大家的眼裡是一名優秀的成功女性。

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朋友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那個時候在心裏面也下定了一個決心,那就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後一定要細心栽培,果不其然朋友在迎來她的第一個孩子後,就不斷地砸錢去苦心培養幼子,大約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送去上早教班,這個決定也令家裡面的親人十分不解,甚至還因為育兒意見不一樣而發生爭執。

實際上,朋友對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狀態,通常都是受兒時對上學的一種匱乏感影響,因為小時候沒有多讀書、長大後就要多付出多辛苦的經歷,讓朋友從內心希望孩子不走自己走過的辛苦路,這是一種安排性的愛、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沒有願望的被操控人生。

沒有決定自我權利的孩子,他們也無法在成長這條路上邁出屬於自己的步伐,所以在教育孩子裡家長不要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原因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願望,他們才能為了目標去努力、積極、上進、衝刺……

3、看孩子不順眼時、先看看自己「順眼不」

有很多家長在看孩子不順眼的時候,也是他們將自己糟糕的情緒嫁接到孩子的身上,比如上班在公司被領導處罰心裏面會憋氣,而這股氣會隨著下班帶到家裡面連帶孩子的錯誤一起發洩出來,這樣的情緒宣洩對家長們可能是舒服了、但是對孩子自己卻是無知裡的一種無措,因為孩子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他錯在了哪裡。

想要遏制這種不良情緒影響孩子,我們在看孩子不順眼時、先看看自己「順眼不」,比如我們帶著糟糕的情緒下班回家,此刻又剛好是遇到了孩子在貪玩、不寫作業,這個時候我們對孩子猛操作地發火肯定是不建議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從已身錯誤過度到孩子身上的錯誤。

我們可以用訴苦的方式對孩子說: 「寶貝,我今天遲到、或者是某某事情沒有做好被領導批評了,我可以借用你的懷抱哭一會嗎」?

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也是為了告訴孩子「被批評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接著我們再用引以此戒的口吻和過來人的角度去提醒孩子「可不要走爸爸(媽媽)的後塵,做事情一定要認真積極」的真理去影響,去引導孩子意識到回家要寫作業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職場:領導為什麼總是看老實人不順眼?老實人真的就該被欺負?
    去觀察什麼樣的事情是值得做的,什麼人是值得交往的,對於靠譜的人,我們就應該好好對待,因為他們能發揮出你所做事情的價值!對於不靠譜的人,我們要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儘可能遠離!因為你給他做事,他根本就不 buy in,為他做事是浪費時間!這個時候,善良頂個鳥用。請記住,你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交朋友的。
  • 為啥家長總看孩子不順眼?教育專家:家長實則對自己不滿,扎心了
    文|秘籍君作為家長,為什麼經常看孩子不順眼,想要動手打他?打完又覺得心疼、愧疚,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前幾天,去一個朋友家裡吃火鍋。一到她家,就開始和她一起準備菜。在我和她洗菜切菜的過程中,孩子自己一個人在玩。
  • 為什麼我總是看不順眼某一類人的長相?| 映心傾聽
    認識四年多了,我到現在都看不順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和別人說過這件事,我覺得和人討論另一個人的長相不太好,現在我忍不住了。之前認為不應該因為長相而疏遠對方,但我是真的看到她就感到痛苦,雖然表面淡定,其實內心的我難受得五官扭曲。沒有誇張。
  • 總是愛生氣,看別人不順眼,事事愛抱怨,其實是在懲罰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特別愛生氣,看誰都不順眼,遇到什麼事情都愛生氣抱怨,什麼事情搞瞎了都是別人的原因,結果呢?鬧得別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氣。生氣的人是世界上最傻的人,因為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甚至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 家長總看孩子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煉不夠
    說個話,字都不發完整,咬字不清,總是舌頭在嘴裡一轉,有時候都聽不清。關於這些,她至少10歲時,我就強調,要改掉不良習慣,鍛鍊她,要她讀文章,站牆根,照鏡子聯繫微笑,樹立良好形象。 可是現在17了,讓我一看,還是那個樣子,我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是這幅樣子,看到就討厭。性格上就更別說了,跟她呆一天,都發現哪哪兒都是缺點。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反而越不幸福?背後三大現實原因
    如果他們聽大人的話,看他們的臉色,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很懂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那些聽話的孩子總是受到家人和老師的稱讚,頑皮、叛逆的孩子總是受到懲罰和批評。但是,許多心理學家和治療師得出的結論是:孩子越「聽話」和「懂事」,他們長大後就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乖」的意思是取悅成年人而壓抑真實自我。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小時候乖巧的孩子,長大以後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原因是他們把獲得別人的願望和認可作為行為準則,並壓制自己的需求。為了得到看護者的愛,並壓制他的真實本性,這個變相的「乖」的孩子有啥用?
  • 「老師,你是不是看我娃不順眼」:孩子受委屈,家長的反應是關鍵
    老師在電話裡解釋了,說跑操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並且是她的女兒總是不想鍛鍊,也只是讓其多跑了一圈,並不算什麼。他以為這件小事就這樣過去了,但第二天,他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原來那位家長一早就去校長室告狀了。
  • 為什麼家長看不懂孩子的心理?
    孩子不聽話,有的家長採取武力毆打方式對待,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孩子對家長的粗暴教育方式一忍再忍,一讓再讓,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根本無法反抗家長的暴力管教。 被毆打辱罵的當下孩子往往是懵的,或者處於麻木的狀態,心理學稱之為呆僵狀態。
  • 多少二胎媽媽,生二寶後看大寶不順眼?當心負面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寶媽在看這檔綜藝節目的時候就深有同感,覺得自己傷害了自己的大寶,可是不知道該如何糾正這個過程,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方面傷害了大寶,那麼就來分析分析我們對孩子的「喜新厭舊」。找到原因:我們為什麼會看老大越來越不順眼?這樣的行為有怎樣的影響?怎樣的後果?
  • 為什麼孩子一看見「挖掘機」就挪不動步?這3點原因,父母要清楚
    我們知道,很多男孩子都是這樣,在路上一看見「挖掘機」就挪不動步;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會用「挖掘機」來哄孩子,他一會兒就能停止哭泣了。家長會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挖掘機玩具、繪本;還有的孩子說長大了想開「挖掘機」等等。
  • 為什麼婆婆總是看不慣兒媳?
    其實吐槽的點無非也就是那幾個,比如說嫂子愛出去和朋友聚餐、愛亂買東西、早不起晚不睡,也不會帶孩子、還愛和哥哥吵架。車軲轆話來回說。除了我們身邊的案例,早上去小區公園逛一逛,你就可以聽到那些阿姨說出一百個不滿意兒媳婦的故事。芽媽就納悶了:為什麼婆婆總是看不慣兒媳呢?
  • 領導看我不順眼又不裁掉我,卻加大工作量逼我自己走,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領導為什麼看你不順眼我曾經有一個下屬A,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交到他手裡,我的心就開始懸起來,就是電話通知個會議,也不是通知錯對象,就是記錯開會時間。有一段時間,我實在忍受不了啦,有人向我建議,說這個同志還是想幹事,就是有點粗心,要不安排個人帶帶他,看他一段時間?我否定了這個建議。
  • 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痛苦: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
    所以我們就看到,很多家長面對自己讀初中、高中的孩子呈現出的一言一行總是看不順眼,比如類似這樣給孩子打上標籤:不願寫作業、沉迷玩手機、撒謊不誠實、自卑懦弱、不願意溝通、好吃懶惰、不願意上學……你之所以面對自己生養的孩子總是看不順眼,是因為你站在自己成人的角度,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虛設的標準:我的孩子應該是學習成績好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怎麼樣,家長們互相碰面了解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時候表現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同事看你不順眼,是你錯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同事看你不順眼,是因為你動了他的蛋糕,你搶走的這塊蛋糕可能是權力、金錢、自信等等。1、找出對方看你不順眼的原因沒有無緣無故的敵人,同事看你不順眼,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不想延續這種局面,想要和對方搞好關係,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要找出原因。這使我想起自己上初中的一段經歷。初二的某一天,一個舍友突然一改過往對我的友好態度,他在去飯堂的路上看到往回走的我,立刻擺起一張臭臉。我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等他回到宿舍便問發生了什麼。沒想到他說剛才叫我幫忙到飯堂打個飯,我卻沒理他。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周末聚會,聊天中王倩說姐姐的孩子偷偷向她哭訴,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王倩感到很詫異,因為她知道姐姐兩口子對孩子疼愛有加,平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王倩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孩子說爸爸媽媽總是說為他好,有時候為了一件事爸爸叫他這麼做,媽媽叫他那麼做,為此爸爸媽媽還會爭吵不休,弄得孩子左右為難,也不知道到底按照誰說的去做。孩子說爸爸媽媽都說愛他,他卻一點都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意。
  • 總看別人不順眼,是一種自卑的表現?看心理專家怎麼解釋!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那種愛挑事、老看別人不順眼,把別人很小的缺點一直掛在嘴邊到處跟人說,是很煩人的,每次碰到這種人亂說話都能弄得自己一肚子氣,那這種人究竟是什麼心態呢?心理學家表示愛挑別人毛病的人可能是以下幾種心理。
  • 佛說: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
    佛說: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一反一正,值得我們深思。古德云:「常思見己過,莫談他人非。」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的素質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會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別人的言行看不慣、聽不慣,也是正常的。
  • 當孩子問「我們是有錢人嗎?」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財商
    之前網絡上流傳這麼一個笑話:老爸問兒子:「你長大後有什麼夢想?」孩子回答:「賺很多錢,娶個漂亮老婆。」老爸聽了立即打了兒子一巴掌,然後再問孩子「你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孩子改了回答,說:「事業有成,有個幸福的家庭」老爸立刻欣慰的摸了摸兒子的頭。當然,這是個笑話,但是也能看出,父母對跟孩子談錢這件事情並不擅長。
  • 媽媽為什麼總是嘮叨發怒?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要知道
    我是他媽我為他好為什麼總是忍不住嘮叨發怒?為什麼對孩子的缺點格外敏感?假若為人父母需要考試,您有信心及格嗎?書中深度分析媽媽和孩子的心理狀態,挖掘媽媽焦慮易怒的根本原因,引導媽媽穩定情緒、接納自己、改變自己,不嘮叨、不吼叫、保持情緒平和穩定,從育兒中感受到快樂,與孩子一起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