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痛苦: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

2020-12-13 壹心大哥

作者丨壹心大哥

編輯丨笨拙的老狼

我接觸不少孩子厭學的父母后,發現很多媽媽都是因為孩子開始厭學起,就會變得焦慮不已,因為孩子厭學的問題,她自己無力解決,這個問題每天就如魚刺一般,梗塞在心中,總是讓她胸口堵塞、度日如年。

今天,我就來聊聊《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這個主題,你閱讀此文後如果有感想,歡迎你在評論處無私分享自己教養叛逆期孩子的經驗與感悟。

看孩子不順眼

現在我們很多父母還在用傳統教育方式來與孩子說教、給答案、給建議,甚至少部分父母還會用指責、打罵的教育方式,這些教育方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個詞:『服從』

這些教育方式在我看來都是有問題的,我一直倡導要對孩子用平等、自由的情感教育方式,很多家長朋友不理解,因為他們把自由、愛和寬容理解成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於是,他們看似在認真學習著各種家庭教育知識,其實起心動念仍然是想通過另外一種形式讓孩子服從父母,因為『服從管教、聽話懂事』這樣的好孩子標準已經深深地植入了他們的審美觀中。

孩子幼小階段,因為自我意識剛剛萌芽,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對抗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頭腦中這些審美觀衍生出來的規矩一直束縛著孩子,孩子由於生命的本能,這個階段外在只能表現出:乖巧懂事、成績優異。

一旦孩子步入青春期後,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擁有理性和獨立思考,當過去的那些灌輸和管束可能無效的時候,孩子與父母的對立抗爭就開始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孩子叛逆了。

我們很多父母仍然不知不覺,認為管教孩子是自己負責任的行為,於是很多父母可能與你一樣: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就如馬戲團裡的馴獸師一般,並不是鼓勵、包容孩子自由的天性,而是常常通過規訓與懲罰的方式來使孩子服從。

所以我們就看到,很多家長面對自己讀初中、高中的孩子呈現出的一言一行總是看不順眼,比如類似這樣給孩子打上標籤:不願寫作業、沉迷玩手機、撒謊不誠實、自卑懦弱、不願意溝通、好吃懶惰、不願意上學……

你之所以面對自己生養的孩子總是看不順眼,是因為你站在自己成人的角度,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虛設的標準:我的孩子應該是學習成績好,身體健康,我的孩子應該是善解人意,思維敏捷,我的孩子應該是知書達理,陽光開朗……

可是現實中的孩子呢,學習偏偏不好,而且還不願意上學了,在家裡要不拒絕溝通,要不脾氣暴躁,總是與你對著幹,沒按照你的想法做,他偏偏不聽你的話……

你自己心裡的那個虛設的孩子和現實中的這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切合不起來時,你就總是看不順眼,總是想去管教他,於是你就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要去規訓與懲罰這個不聽話、不服從的孩子!

這裡我就不想多講了,只是想問你:你認為孩子的不對,總是看孩子不順眼,他就真的不對嗎?他的言行就真的不容於天地之間嗎?

你回想一下,你小時候都做的對嗎?你要認為你小時候做的都對,那現在你的孩子應該做的都對!

你如果一直堅持「我是對的」,但是沒有看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一直堅持「我是對的」,已經深深地傷害到孩子了,仍然不懂回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忘記關注自己

身為青春期孩子父母大部分是70後,在我們70後的成長過程中,最大的痛苦與遺憾就是:總是忘記關注自己,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情緒,同時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轉化情緒。

我們70後大多數父母,總是把自己童年的未滿足的各種期待,先是轉移到伴侶身上,現在又轉移到孩子身上,其實不知不覺地已經變成了一個以愛為名的索取者!

你就因為孩子不符合自己虛設的標準,他的所作所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於是我們眼中流露出來都是擔憂、焦慮、痛苦,孩子整天看著你的臉色過日子,他內在的情緒警報器整天都是警戒防禦狀態,你說孩子能狀態好起來嗎?

我經常與厭學家庭的爸爸媽媽交流,我發現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當下的真實情緒是什麼?總是用自己的看法、觀點替代真實情緒。

當然也有些父母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比如他們能表達自己當下擔憂、焦慮、生氣、害怕……,但是又總是陷入情緒當中,不知道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如何放下,於是就很專注地去聚焦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自動迴避了自己的情緒。

當我跟這些父母提到要多關注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渴望,不要把追逐的目光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空間,讓孩子感到平等於自由,他們總是回答:先愛自己再愛孩子,這個道理知道啊,就是不知道怎麼做啊!

現在類似焦慮這樣的情緒仿佛成為了厭學孩子媽媽的老朋友,它就像惡魔一樣如影隨形地陪伴著她們,其實這些情緒背後的形成根源很簡單:

因為你總是忘了關注自己本身,當然也不好奇自己是誰?面對厭學的孩子,僅僅在大腦中想急於求成,想自己不怎麼努力做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如何應對情緒

我這裡拿『親子溝通學習圈』一位厭學孩子媽媽案例來做具體說明,我們該如何通過關注自己本身來面對情緒、處理情緒、轉化情緒。

【案例背景】這是一位媽媽的原話陳述:

昨晚我跟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衝突,衝突的原因是我不讓她拿著手機沒完沒了的聽小說,她說我不讓她聽就想自殺,然後突然摔門,當時我也瘋了,我說她要再摔門一次,我就拿刀砍死她,嚇得孩子鎖在衛生間不敢出來。

我現在也快瘋了,昨天是真想砍死她了,當然還有一點理智尚存,我發現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昨晚跟她吵架,腦子裡不停地想伸過手去掐死她,我老公過來勸我,說就算全家一起死,也想慢慢死,不想這麼過激的立刻死。

我現在每天都很焦慮、很痛苦,孩子厭學一年以來自己脖子兩側淋巴開始疼,昨天實在疼的厲害,我就去三甲醫院腫瘤科看醫生,醫生摸了摸我腫大的淋巴結直接給我開了住院單了,我覺得自己可能是淋巴癌,我感覺自己活不長了,還不如帶著孩子一起去死!

教練:[我問問你,當你說完上述這段話,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啊?]

媽媽:[現在要虛脫了,剛剛睡著一會兒立刻又驚醒了一身汗,最近也是晚晚失眠,我覺得自己很可憐,半死不活的。]

教練:[聽起來是一種恐慌、驚嚇的感覺,是嗎?]

媽媽:[嗯!]

教練:[你害怕自己情緒失控後,會做出傷害女兒的行為,是嗎?]

媽媽:[是的!昨晚我生氣發瘋時衝她大喊,要拿刀砍死她,再跟她一起死!頭腦中全都是掐死她、淹死她、砍死她的各種畫面!]

教練:[這種恐慌、驚嚇的感覺除了有關你自己的原因,有沒有來自你女兒的原因呢?]

媽媽:[她一直在激怒我,罵我,摔門!]

教練:[當你感受到自己這樣的情緒,並反思了引起情緒的原因,接下來你會想要做什麼?能平靜地告訴我嗎?]

媽媽:[我現在胸口還是堵堵的,一直在流淚,我始終平靜不下來,我就知道我到點該去做飯了,我就覺得這個家裡唯一需要我的地方就是做飯,如果有個其他人能做飯,我死了也沒關係了,這個家就不再需要我了!]

教練:[嗯,我知道你現在很恐懼,也很難受,請你深呼吸3-5次,然後思考一下我剛才問你的問題,如果再發生這樣的情形,女兒再次激怒你,你會想到要做什麼?]

媽媽:[孩子寫了一個多小時的作業,過來跟我說她要睡覺了,跟我說還剩下什麼作業,寫了什麼,我問她是為了滿足我才寫的還是自己想寫的,她說自己想寫的,但是我覺得不是真心話,跟她爸爸說語文閱讀小卷考了21名,說她回家脫離了學校的學習氛圍就不想學了,她所在的初中是我們區的一流學校,也是全市的重點初中。]

教練:[你不要逃避,回答我剛才這個問題,好嗎?]

媽媽:[我覺得我到時候還是會這樣做,每次發完瘋我都後怕,但是每次還是會發瘋,距離上一次才三天,頻率越來越高了,各種正念練習都不想做,打卡任務一個字也不願意寫,我覺得我的狀態跟孩子不學習不寫作業是一樣的!]

教練:[你的意思是下一次,你還會朝著女兒大聲怒吼,甚至有打死她的衝動念頭,是嗎?]

媽媽:[是的!]

教練:[那麼你這樣做,想滿足的渴望是什麼?請從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有自由、有價值這六種渴望中選擇,好嗎?]

媽媽:[我想被孩子尊重!]

教練:[當你想到渴望自己被女兒尊重的時候,請問現在有什麼感覺?]

媽媽:[覺得有些悲傷!]

教練:[那請問你悲傷的原因又是什麼?]

媽媽:[跳不出原生家庭的怪圈,一代不如一代,我起碼小時候還想著好好學習,有能力了逃離父母的管束,可孩子現在都不想好好學習啊!]

教練:[當你感受到悲傷,同時也發現了自己跳不出原生家庭的怪圈,那麼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媽媽:[我現在還是沒逃離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還在繼續傷害女兒,我不喜歡,很厭惡!]

教練:[那麼你此刻有想改變的想法嗎?]

媽媽:[有想改變,但是我沒有力量。]

教練:[那麼接下來你會想要做什麼啊?]

媽媽:[先做練習,打卡,寫作業,按你的要求來吧,先做吧,想太多其實都沒有用!]

教練:[那麼你這樣做,想滿足的渴望是什麼?請再從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有自由、有價值這六種渴望中選擇,好嗎?]

媽媽:[有價值!]

教練:[很好,謝謝你的坦誠,當你想讓自己有價值,請問你此刻有什麼樣的感覺?]

媽媽:[如釋重負!感覺還有一個救命稻草可以抓,沒有剛才那麼絕望了,謝謝您,教練!]

教練:[那麼你此刻如釋重負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媽媽:[我好像能從情緒的漩渦裡出來了,不再陷進去出不來了,可以抓住你扔我的救命繩子慢慢爬出來了。]

教練:[當以後孩子還是情緒失控,大聲威脅、摔門的時候,你想選擇下面哪個選項呢?]

1、我要懟回去

2、我不想說話

3、我討好她

4、我打罵她

5、我平靜地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好奇孩子的感受

媽媽:[或許下次我會做第2個選項,但我現在想選擇第5個選項!]

教練:[那麼你這樣做,想滿足的渴望是什麼?請你從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有自由、有價值這六種渴望中選擇,好嗎?]

媽媽:[愛她,我還是愛她的,不是真想打死她。]

教練:[也就是你內心對女兒還是有善良的,只是你不知道如何表達,是嗎?]

媽媽:[是這樣的!]

教練:[如果以後女兒還是會很大聲罵你,依舊摔門宣洩自己的情緒,請問你可以接受嗎?]

媽媽:[可以啊]

教練:[你面對女兒這樣的行為,你會怎樣真實的表達呢?]

媽媽:[她不會聽我說的,她摔門出去都是關好幾道門,不會給我對話的機會!]

教練:[我是指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其實先不用表達,照顧好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的感覺,等孩子情緒平靜後,你才去真實的表達,這樣你能做到嗎?]

媽媽:[可以的,教練!]

後來這位媽媽線上又把真實表達的文字內容發給我,讓我給她修改,我也答應了給她修改,修改的內容如下:

【女兒啊,剛才你很大聲的吼罵,還摔門而去,我感受到你內心的害怕,也許你是害怕被媽媽傷害!我自己對你剛才的行為也有生氣,同時還有被嚇到的感覺,因為媽媽現在身體也不好,請你下次不要這麼做了,好嗎?】

從這個對話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外界的刺激會引發我們做出某種行為反應,而行為反應的背後都伴隨著一連串的情緒、觀點、期待,大多數時候我們忘記覺察自己內在的這些內容,忘記這些內容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就很容易跟著慣性走,這也是禪宗說的『業力慣性』。

然而當我們能夠自我覺察,時常關注自己,時常連接自己,我們才能擺脫『業力慣性』的限制,做出更適應家庭和諧的行為反應,而不是陷入焦慮痛苦之中。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專注叛逆期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方法、案例,1對1指導家長幫助孩子走出厭學、脾氣暴躁、早戀、玩手機等困境。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關注後私信我,免費幫你分析你與孩子溝通當中遇到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解決孩子厭學反覆:媽媽與其整天焦慮,不如現在閉嘴
    於是這些孩子的媽媽又掉入了深深的自責焦慮的情緒漩渦中,這些天不斷有媽媽線上諮求助我,特別有位媽媽的心聲讓我記憶尤為深刻:「孩子開學沒幾天又厭學回家了,他進入初中後總是這樣,在家的時間比上學的時間還多,我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我現在想死的心都有了,真想把房子、車子賣掉後,買臺房車,拉上孩子、丈夫,一家人直接去大西北流浪算了!」
  • 孩子為什麼厭學,你沒把他當人看,總認為我是對的
    #關於孩子厭學這個問題,我相信每位家長都是不願意發生自己身上的。可是我們會發現往往幼小時期聽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突然就開始叛逆了,叛逆期的孩子大多數都有厭學的情緒。一個孩子有厭學情緒,不僅有他個人的原因,也有學校與家庭的原因。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覺察與關注,有些孩子厭學情緒就慢慢演變成厭學在家的結果。
  • 家長總看孩子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煉不夠
    說個話,字都不發完整,咬字不清,總是舌頭在嘴裡一轉,有時候都聽不清。關於這些,她至少10歲時,我就強調,要改掉不良習慣,鍛鍊她,要她讀文章,站牆根,照鏡子聯繫微笑,樹立良好形象。 可是現在17了,讓我一看,還是那個樣子,我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是這幅樣子,看到就討厭。性格上就更別說了,跟她呆一天,都發現哪哪兒都是缺點。
  • 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新學期開學,家長為何焦慮自責?
    媽媽遇到的問題,是十四歲的兒子厭學在家不願上學,媽媽經常焦慮自責,工作也經常分心,希望我跟她兒子談話。媽媽在電話那頭很焦慮,說話急促又無奈,抱怨老公對待孩子的簡單粗暴,又抱怨兒子的不分白天黑夜玩遊戲。她希望幫助兒子打開心結後,好好讀書,同時責怪兒子怎麼如此不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 「媽媽,我不想學了!」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一個初二的女孩,已經輟學在家一個多月,和父母的關係僵到了冰點,媽媽提起學習和遊戲的事,她就整宿坐在17樓的陽臺上,而父母只能嚇得趴在門縫聽著屋內的動靜不敢吭聲。而孩子自己呢?每天悶在房間看手機、玩遊戲,這是父母眼裡的墮落!在教育內卷的大潮下,優秀與否並不取決於自己是否優秀,而是超越了多少人,成績就成了老師和家長生命線,不知道什麼時候,學習已經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更多是痛苦,無奈!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 你知道你的孩子為什麼厭學嗎?
    你的孩子是否越來越不喜歡學習甚至到討厭學習,從不想去上學到拒絕上學儘管父母軟硬兼施,老師們的循循教導,夥伴們的熱情呼喚也無法換回這些孩子的心,厭學拒學已然成為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那麼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呢?
  • 孩子什麼會厭學?
    父母們如此焦慮,那麼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每次測驗考試,一看到我就問:考了怎麼樣啊?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
  • 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哪怕是厭學的孩子也總是想看清前方的路,可想法和結果總是背道而馳,還要天天面對焦慮過度的父母,如果換成是當年幼小的我可能也會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今天我就某位媽媽與厭學的孩子溝通的真實案例,來深度闡述: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 你家的孩子是否不喜歡學習?長沙專家:孩子厭學的3大真正原因
    「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每次測驗考試,一看到我就問:考得怎麼樣啊?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我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考了99分,媽媽會說你怎麼不考個滿分啊!」
  • 孩子厭學的三大真正原因
    父母們如此焦慮,那麼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我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考了99分,媽媽會說你怎麼不考個滿分啊!」「我覺得學習好像是爸爸媽媽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麼都由他們安排、決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 為什麼孩子會厭學?
    父母們如此焦慮,那麼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每次測驗考試,一看到我就問:考了怎麼樣啊?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
  • 孩子厭學的3大真正原因
    父母們如此焦慮,那麼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每次測驗考試,一看到我就問:考了怎麼樣啊?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
  • 寫給家有厭學孩子的你
    可是如果我們得知自己的孩子厭學了,無論藉助什麼工具或者幫助,都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段充滿迷茫也充滿泥濘的路程。 在孩子讀書期間,沒有什麼比厭學更為恐怖的事了。因為,在孩子厭學時期,痛苦的不僅僅是想盡辦法卻手足無措的家長,還有那個不得不背著沉重書包披星戴月去上學的孩子。
  • 為啥家長總看孩子不順眼?教育專家:家長實則對自己不滿,扎心了
    文|秘籍君作為家長,為什麼經常看孩子不順眼,想要動手打他?打完又覺得心疼、愧疚,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前幾天,去一個朋友家裡吃火鍋。一到她家,就開始和她一起準備菜。在我和她洗菜切菜的過程中,孩子自己一個人在玩。
  • 孩子厭學咋辦?媽媽內心篤定後,溫軟而堅定地訂立規則
    今年5月份疫情過後,六年級下學期開學後,孩子就開始有厭學情緒了,中途總是不斷尋找各種藉口不上學了。今年9月份孩子上了初一後,僅上了三天課就徹底不去上學了。面對孩子厭學,這位70後媽媽也是嘗試著各種方法去解決,最後才發現孩子厭學在家仍然可以訂立規則,這樣反而更加是尊重孩子的表現,只不過需要媽媽內心篤定,內在溫軟而堅定。
  • 一位媽媽的分享:與青春期孩子的一場較量,我明白了他厭學的真相
    我跟你說你今天要是不給我把手機交出來,你就給我滾,別讓我看見你!」「我還不想看見你呢!」說完便氣衝衝的回了自己的屋子。就這樣,我和孩子算是鬧翻了。那一瞬間的爆發,讓我的思緒有了短暫的停滯,我無力的坐到沙發上,回想起孩子最近的這些變化。
  • 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家長該怎麼辦?
    「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我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考了99分,媽媽會說你怎麼不考個滿分啊!」、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後,而這種瀰漫性的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把學習和痛苦聯繫在一起,日積月累後,也許孩子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對學習無奈而沉重的回應。
  • 孩子厭學的原因:不是抗拒學習,而是他在自救
    我們卻看到很多孩子在步入青春期後,開始有了厭學情緒,有的孩子內向敏感,有的孩子膽小懦弱、輸不起,往往這樣的孩子有厭學情緒後,最終都休學了。你可以真實地告訴爸爸媽媽當下的想法,可能他們不會同意,因為你現在沒法改變大人的想法,但你可以覺察自己的憤怒、難受,如果你能表達,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雖然我成績不好,但是希望你們能接納我的考不好,接納我現在厭學在家,我不喜歡你們每天焦慮地看著我,也不喜歡你們這樣不尊重我的想法,我希望你們能給我自由選擇的權利!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1個最快解決孩子厭學情緒辦法,務必轉發
    大家好,歡迎關注【壹心大哥】,記得右上角關注哦!相信很多家長已經看過我前面寫的關於厭學好幾篇文章了,你肯定會很好奇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這個問題,我是採用了什麼解決辦法?具體過程中我又是怎麼運用的?最終開導孩子的效果如何?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你與其拯救孩子,不如做到母子有情
    很多媽媽不知道的是,自己這顆想拯救孩子的心最終把孩子的努力吞沒了,讓他窒息了。這個可能是很多媽媽都不可想像的,也難以想像的。因為總覺得,我是為他好啊,為他好怎麼可能反而害了他呢!但是孩子厭學不斷的事實總是讓媽媽們不斷失敗、自責、沮喪,擔心焦慮型媽媽繼續無休止的擔心、焦慮,經常被孩子厭學問題弄得徹夜難眠,整天人在心不在;強勢控制型媽媽就在小心翼翼與怒髮衝冠兩者之間不斷重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