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孩子厭學反覆:媽媽與其整天焦慮,不如現在閉嘴

2020-09-11 壹心大哥

作者丨壹心大哥

編輯丨笨拙的老狼


開學已經一周了,很多疫情期間厭學在家的孩子在老師、家長的關懷幫助下,又重新回到了校園。但是往往孩子都會遇到這些問題:學業進度落下、同學關係疏離、父母小心討好,於是有些孩子又開始厭學了。


於是這些孩子的媽媽又掉入了深深的自責焦慮的情緒漩渦中,這些天不斷有媽媽線上諮求助我,特別有位媽媽的心聲讓我記憶尤為深刻:


「孩子開學沒幾天又厭學回家了,他進入初中後總是這樣,在家的時間比上學的時間還多,我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我現在想死的心都有了,真想把房子、車子賣掉後,買臺房車,拉上孩子、丈夫,一家人直接去大西北流浪算了!」


今天,我就自己指導『親子溝通學習圈』家長的真實案例來談談這個話題:幹掉孩子的厭學反覆,媽媽與其整天焦慮,不如現在閉嘴!本文約4000字,閱讀時間4分鐘,適合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學習並運用!


孩子厭學反覆



我們先來看『親子溝通學習圈』家長的真實案例:


我家孩子以前上小學的時候總是乖巧懂事,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操心,上初中以後不知怎麼了,開始出現『遲到、早退、經常說頭疼、肚子疼、動不動就需要媽媽幫忙請病假』


孩子曾說過:『數學老師因為他上課不專心、考試成績不好而罵了他,讓他很生氣!,而且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每月有考不完的試,讓他很有壓力,又說班上沒有幾個好朋友,讓他總是感到上學很沒意思』,漸漸地他不上學的日子已經超過上學的日子。


疫情期間,孩子厭學情況愈發嚴重,不上網課、不寫作業,就知道拿大人的手機來玩遊戲,我跟孩子爸爸現在也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道理也講過無數次,打罵也打罵過,都沒什麼效果。


這次秋季開學前,班主任都到家裡勸說孩子上學,我們也答應他提出的條件:『只要這次上學滿1個月,就給他買部手機』,結果孩子上學還不到一周,又吵著說:『老師上課聽不懂,同學們看他的眼神總是怪怪地,再也不想上學了!』


我以前帶孩子看遍了市內的知名醫院,都檢查不出他身體有什麼問題,所以這次開學又不願上學,我雖然很焦慮、沮喪,但還是幫孩子向學校請假了。


這幾天我上班後,孩子他便自己在家看電視、玩遊戲,好像如無其事的樣子,到了傍晚,孩子還會線上聯繫同學,問今天的上課情形、有沒有功課、考試等,而且還會寫好功課,準備明天去上學……


可是明天上學前,孩子又擔心東又擔心西的,最後不想去了,因此為了孩子上學問題,我跟老公都吵了好幾回了,同時忍不住看到孩子就數落他,家裡每天吵吵鬧鬧,搞得烏煙瘴氣的……


從上面這個真實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其實是遇到了一個情緒問題,孩子表現出的各種外在:厭學、不寫作業、不上網課、玩手機、各種身體疼痛等等,這些症狀與現象都是他為了平衡情緒適應上的障礙,因為人的本性就是:『避苦趨樂』。


於是我很好奇孩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孩子如此厭惡上學這件事情。我決定線上與這個厭學反覆的孩子對話,通過簡短的對話,孩子的回覆是:『我其實也不是不想上學,只是感覺上學好有壓力、好痛苦、好不快樂啊!』


媽媽焦慮是成因



以下是我跟上文提到厭學孩子的真實對話,徵得孩子同意,我將孩子的名字用化名。


我:冠宇啊,聽你媽媽說,你最近經常不想上學啊,是嗎?


孩子:是啊,我有時候會這樣想。


我:冠宇啊,媽媽還跟我說,上初中以後,你就開始陸續有遲到、早退、經常說頭疼、肚子疼需要請病假』之類的現象,是嗎?


孩子:嗯……


我:那麼,你是怎麼看待上學這件事的?畢竟與你同齡的孩子都在正常上學,你自己卻經常不上學,你覺得這樣好嗎?


孩子:我其實也不是不想上學,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只是上學好有壓力、好痛苦、好不快樂啊!


我:冠宇啊,謝謝你的坦誠!我這裡問你個問題,你上學的時候老師有經常罵你或者體罰你嗎?


孩子:還好吧……


我:你說的還好吧,具體是指什麼呢?能仔細說一下嗎?


孩子:老師一般不打罵我,就是我有時候上課不專心,會點名,還有考試成績不太好,老師也會拿這個事在班上說我。


我:那老師當時這麼說你或上課點名,你有什麼感受啊?


孩子:我覺得很難過!


我:除了難過,你還有其他什麼感覺沒有?比如:生氣?


孩子:有一點


我:冠宇啊,你是在生老師的氣嗎?


孩子:沒有啊!


我:冠宇啊,你怎麼沒有生老師的氣呢?


孩子:老師也是對事不對人,雖然有難過,但我不生氣。


我:冠宇啊,那你的生氣是指什麼啊?有沒有生自己的氣啊?


孩子:我恨自己為什麼上課會不自覺地分心,我恨自己考試成績總是不好!


我:冠宇啊,我很好奇,你怎麼會如此恨自己這些的呢?


孩子:因為媽媽總是為這些事說我,我都煩死了!


我:冠宇啊,發生什麼事情了,媽媽總是讓你很煩啊?


孩子:媽媽在家總是說我寫作業拖拉、玩手機、不上進,一天到晚總是擔心我以後考不上重點高中!


我:那你有沒有跟媽媽說,她這樣說你很煩啊?


孩子:有啊,實在受不了,我就會大聲說,煩死了,快閉嘴!


我:那你這樣說,媽媽閉嘴了嗎?


孩子:沒有啊!


我:你很希望媽媽能夠在家裡不這樣說你,能夠理解、信任你,是嗎?


孩子:嗯,但是我做不到啊!


我:你總是感覺到煩躁、孤單、難受,對嗎?


孩子:是的,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於是,你就不想上學,這樣好像媽媽就對你說得少些,是嗎?


孩子:嗯,好像有那麼一點。


我:冠宇啊,當你說自己肚子疼、頭疼不去上學後,媽媽又是怎樣對待你的呢?


孩子:她好像總有點慌,有時候還會流眼淚,不過廢話少了很多!


我:看來你這樣好像是『因病獲益』,但是你覺得這樣,好嗎?


孩子: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我:聽起來你也覺得這樣其實不好,你還是有想去上學的,對嗎?


孩子:嗯,有時候會這樣想。


我:冠宇啊,剛才你有說『上學好有壓力、好痛苦、好不快樂啊!』,現在你怎麼又想上學呢?


孩子:我不知道啊……


我:如果媽媽能夠理解你、信任你,不再擔心你的學習成績,不再總是那麼說你,經常能看到你的努力,哪怕學習成績仍舊不好、老師仍舊會偶爾批評你,那你現在會想上學嗎?


孩子:會的啊!


我:冠宇啊,謝謝你今天這麼認真地跟我說話啊,你是否像我一樣,能夠欣賞這麼一個認真的冠宇,而不是學習成績好可以考上重點高中的冠宇啊?


孩子:嗯……唔唔……


在電話那頭,孩子忍不住開始小聲地哭了,等孩子情緒平靜了,我開始安慰孩子,並告知他如何用身體正念的方法處理自己的煩躁、難受的情緒,同時也告知孩子我會好好地跟他媽媽溝通,讓媽媽能夠看到孩子的內心需求。


通過這段與孩子的對話,我相信你能夠清晰地看到孩子不想上學的成因,表面呈現的是:孩子身體不舒服、孩子玩手機、孩子害怕上學、孩子缺失學習動力等等,其實背後真正成因是媽媽的過於焦慮的情緒,讓媽媽忘記了關注孩子這個人本身。


媽媽閉嘴幫到孩子



很多專家動不動就給青春期的孩子下診斷,各種雙相情感障礙、抑鬱、強迫症、焦慮症等,這些冠名足以嚇死家長,而這些只是專家們根據症狀測試,給青春期孩子貼上了一個標籤而已。


孩子們很多時候真的不是病人,他只是遇到了困難而已,只是因為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引發的各種心理反應而已!充其量只是抑鬱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問題不斷積壓在身體中,始終解決不了,又沒有出路,就會引發出各種情緒,孩子為了適應情緒上障礙,就會呈現各種行為:不想上學、玩手機、寫作業拖拉、頂嘴等等。


作為媽媽的你,難道不該積極協助他解決情緒問題,而不是用說教、指責去摁掉孩子的情緒報警器?


但是很多媽媽媽面對孩子厭學反覆後,焦慮自責始終縈繞在心頭,加上自己固有的二元對立評價思維意識,媽媽看待孩子厭學問題總是想急於去拿到答案,焦慮驅使自己找個方法馬上能改變孩子。


對於這樣的父母,我總是告訴他們:孩子的成長是螺旋式上升過程,孩子其實不需要被改變,需要改變的其實是父母。


對於孩子厭學反覆問題,解決之道就是:媽媽負責好孩子起居生活,丈夫負責好孩子習慣養成與規則約定,角色分工明確,家庭秩序穩定;


古人云:『孝廉出於寒門,聖賢在於母教』,母親的言行,對子女有著巨大的影響。


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的情緒,就是是家庭的氛圍,自然子女的內心會受家庭氛圍的影響。


當孩子厭學問題不斷反覆,媽媽應該積極檢討自己的管教方式,也許你會很難受,但難受其實是好事呢!你要允許自己呆在這個難受的感受裡更久一點,搞清楚這個難受的底層到底是什麼,是什麼讓你這麼的不受控,非要去不停的做和說。


對於厭學的孩子,你只要始終遵循內在生命本能的自然法則,儘量不要用錯誤的溝通方式去阻隔孩子的內在自我建構成長,讓孩子內在自我有秩序地、健康地自由發展。


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基本上他自己會負責的,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個內心意願想向上走的孩子是不會完全丟掉自己的學習任務角色。


所以我的建議是:解決孩子厭學反覆,媽媽與其整天焦慮,不如從現在開始『閉嘴』!往往孩子的情緒問題會得到很大的紓解。


那麼媽媽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閉嘴呢?難道是從此對孩子的問題不聞不問嗎?放任自流嗎?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聽到嗎?


不是的,你千萬不要掉進詞語的表面意思,簡單來說:閉嘴在這裡的含義是對孩子不說教、不給答案、不指責,


首先你要明白媽媽閉嘴的意義:將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自己與丈夫身上,重新內觀自己,重新塑造與丈夫的親密關係,重新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然後你要知曉媽媽閉嘴的心法:『關注感受、心上煉、事上磨、改變自我』,當你決定開始閉嘴後,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力是否復甦?你看到孩子的問題時,焦慮難受從何而來?你對丈夫的抱怨又是過往哪些未曾滿足的期待導致?


為了讓你更好的能夠運用出來,我特地將【親子溝通學習圈】的閉嘴部分要點呈現給你,希望對你跟孩子有所幫助。


1、家庭教育角色分工:媽媽負責孩子起居生活,丈夫負責孩子習慣養成與規則約定;


2、對孩子的要求、抱怨、敘述不做任何評價、批判,用心傾聽即可;


3、與孩子的好奇對話脈絡適宜『重複句尾、整理精簡、呼喚名字、停頓』;


4、多用好奇對話技術與丈夫溝通,支持並包容丈夫的正確教育行為;


5、善用『情緒頓點與情緒命名』與孩子好奇對話,幫助孩子覺察情緒;


6、堅持每天身體正念與5A自我對話,對自己潮起潮落的焦慮難受情緒進行紓解;



總結:


一個情緒溫和的母親,會給孩子一個輕鬆和樂的家庭環境,那這樣的孩子,一定是陽光的,自信的,快樂的。


反之,一個恐懼、憤怒的母親,孩子會越發焦慮,敏感,自卑,而這種性格,會追隨孩子一生,成為心底裡抹不去的陰影。


母親,是孩子心靈的依靠,只有情緒溫和之下,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正如古人所言:閨門乃聖賢出生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最好的家庭教育,離不開母親;而母親最佳的教育,離不開情緒穩定。




作者:壹心大哥,親子溝通教練,兩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10餘年家庭教育實踐經驗,專注父母與叛逆期孩子的溝通技巧探索與研究。分享有深度的案例,聊聊有溫度的對話。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你及時關注並私信,壹心大哥免費幫你分析你與孩子溝通當中遇到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你與其拯救孩子,不如做到母子有情
    今天,我就自己指導『親子溝通學習圈』家長的真實案例來談談這個話題,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你與其拯救孩子,不如做到母子有情!過度擔心和焦慮的媽媽甚至會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被擔心和焦慮的情緒纏繞著,所有的專注力都在自己期待的目標裡,總是想為孩子掃除那些阻礙。而孩子卻是總是渴望與媽媽心連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母子連心』,於是媽媽的焦慮、擔心很容易造成孩子拼命去創造出媽媽擔心的那個結果。
  • 孩子厭學在家我不再焦慮:與其整天害怕擔憂,不如真實去接納
    自從9月秋季開學報到以來,孩子的厭學情緒經常反覆,不願意主動適應新學校帶來的壓力,經常請假,作業也無法按時完成,經常躲在在家玩手機。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位媽媽認識了親子溝通教練:壹心大哥,並毅然加入他主導的『親子溝通學習圈』努力學習好奇對話技術,不斷嘗試運用,屢次溝通受阻,一次次失望後,媽媽的內在自我反而更加堅強,愈加平靜,不再時常有以前縈繞心頭的害怕、焦慮、自責的感覺!
  • 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痛苦: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我接觸不少孩子厭學的父母后,發現很多媽媽都是因為孩子開始厭學起,就會變得焦慮不已,因為孩子厭學的問題,她自己無力解決,這個問題每天就如魚刺一般,梗塞在心中,總是讓她胸口堵塞、度日如年。
  • 解決孩子厭學玩手機遊戲:不先去解決問題,而是好奇傾聽後講規則
    剛才很多家長提到的:「孩子厭學了,整天窩在家裡玩手機遊戲,如果我可以不先解決孩子玩手機遊戲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每天都在重複發生啊?」往往談到這個部分,我通常就會舉一個例子,就是前年我朋友的兒子初二後突然就厭學了整天在家玩遊戲,到現在為止我陪伴他快3年,那時他不願意上學,因為一到學校門口他就心裡難受感到害怕。
  • 解決孩子厭學沉迷遊戲:不先去解決問題,而是傾聽好奇後再談規則
    不先去解決孩子問題的緣由孩子厭學了,整體在家裡玩手機,如果我可以不先解決厭學玩手機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每天都在重複發生啊?這裡面我想大家可能誤解了一件事,主張先不解決問題的核心要義其實是關懷孩子,而不是對問題視而不見,因為當我們的孩子遇到了一個困難後出現了一個問題,你通常只是想要解決這麼一個問題,你通常發現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
  • 媽媽,幼兒園不好玩!剛上學就厭學咋辦?找到厭學情緒根源是上策
    不少孩子去幼兒園上學一段時間之後,會開始出現厭學情緒,這也是媽媽群裡的熱門話題之一。自己以前頂多只是一個旁觀者,還主動會幫別的寶媽出謀劃策,真沒想到,這回輪到自己家的孩子了。得不到家長的心理支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習慣有事自己扛,會在心理孤獨中成長。這肯定不是我們家長想要的結果。所以,當初當女兒說不願意上學時,孩子的奶奶立馬開始批評和說教,被我多次制止。在找到原因之前我告訴她,媽媽理解她,媽媽以前小時候上學也有過這樣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什麼困難,媽媽陪她一起解決。
  • 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哪怕是厭學的孩子也總是想看清前方的路,可想法和結果總是背道而馳,還要天天面對焦慮過度的父母,如果換成是當年幼小的我可能也會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今天我就某位媽媽與厭學的孩子溝通的真實案例,來深度闡述: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 孩子厭學拒學:原因竟然不是討厭學習,而是感受到焦慮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厭學兒童的家庭情況就會發現,這種家庭裡面一般都會有一個焦慮的小孩和一對焦慮的家長。孩子可能不討厭學習,但總在焦慮自己的學校生活,家長則在焦慮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孩子突然厭學究竟有什麼原因呢?家長又應該用什麼方法去解決這種情況呢?不要著急,我們來逐一分析。
  • 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厭學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常發的問題,孩子厭學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解決辦法。今天,晨楓教育學校的青少年教育專家和大家來談談孩子厭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孩子厭學的不同表現,按其程度等級可分為:(1)威脅或哀求父母不上學。(2)早上反覆出現迴避上學的行為。(3)早上反覆「耍賴」,要求父母陪同上學。 (4)偶爾不上學或缺課。
  • 孩子厭學怎麼辦:巧用3個溝通原則,解決孩子叛逆厭學玩手機問題
    這幾天有很多家長聯繫我,開口幾乎都在問一個非常相同的問題,就是:孩子厭學怎麼辦?如何才能快速解決孩子厭學問題?青春期孩子叛逆厭學玩手機我該如何教育啊?遇到家長如此焦慮迫切的提問,我總是讓父母簡單的把孩子厭學的來龍去脈介紹一下,特別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具體事件,我並沒有去與家長就孩子厭學原因展開分析。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1個最快解決孩子厭學情緒辦法,務必轉發
    相信很多家長已經看過我前面寫的關於厭學好幾篇文章了,你肯定會很好奇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這個問題,我是採用了什麼解決辦法?具體過程中我又是怎麼運用的?最終開導孩子的效果如何?很多家長看了我的文章後直接聯繫我,詢問我能否跟他們家已經厭學的孩子電話或者語音聊天溝通,讓厭學的孩子心結能夠打開,我回答說:非常抱歉,我做不到。
  • 幫女兒戰勝厭學,才懂教育真相:媽媽放下焦慮,孩子才能靜心學習
    看著女兒毫無起色的成績,我整天整天焦慮發愁,但女兒卻像沒事人一樣,整天一副無所謂的態度,看得我氣不打一處來!說她幾句,她還特別不耐煩,不停跟我頂嘴,大喊著說:「在你眼裡只有學習!媽,我已經受夠了!你能不能不要每天都盯著我了,你也要過你自己的生活啊!你都不笑的知道嗎?」
  • 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新學期開學,家長為何焦慮自責?
    可是有這樣一批家長卻是內心始終焦慮且彷徨著,因為他們的孩子已經厭學在家一段時間了,他們曾經試探過孩子是否想再次上學的念頭,可是孩子都「無情」的拒絕了,這讓這些家長很自責,認為自己真是個失敗、糟糕的父母。
  • 叛逆期的孩子媽媽踐行之路:媽媽活得真實,帶來母子自我覺察
    孩子從初三開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早戀、玩手機上癮,高一期末孩子因老師訓誡,近兩個月拒絕上學,並把自己鎖在家裡通宵玩手機,孩子媽媽非常焦慮,多次從多渠道尋求幫助未果。這位媽媽跟隨教練學習好奇對話後,深入內觀自己,檢討懺悔自己,本次秋季開學孩子主動復學已一個多月,老師反饋孩子狀態非常好,月考成績提高100多名。
  • 孩子厭學拒學?
    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自己思考,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說自己不會有主動解決問題的想法,凡事都依賴父母依賴他人。甚至個別孩子把自己當作為一個特殊人物,誤認為自己有個「萬能的父母」,不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類孩子遇到問題和糾紛時,無法自行思考和解決問題。把問題告訴父母,希望父母替他們來解決。或者認為自己思考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父母會替他們想辦法。
  • 孩子開始有厭學心理,怎麼辦?(孩子厭學最全面的分析)
    最後,孩子厭學家長怎麼辦呢?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家長基本上都明白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了,當然也有家長會固執的認為孩子不上學是因為孩子太任性、太固執了;認為孩子太不能吃苦;認為孩子太喜歡逃避了;認為孩子太喜歡胡思亂想了;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還這麼想或是採用簡單加粗暴的方法來解決,那麼他們將會為自己的無知付出慘重的代價。
  • 孩子厭學,學習成績差?《不管教的勇氣》帶你走出教育焦慮的情緒
    如果孩子成績好,還好說,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會歸因於沒有聽從其他家長的建議,導致自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如人家,此時,攀比心理開始作怪。其實,產生這兩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種安排只是讓孩子「看起來很努力」,換來的也只是家長心理的一絲安慰。對孩子學習本身並沒有實質意義,也不能解決焦慮的根本問題。
  • 叛逆期孩子玩手機厭學,父母的不斷自責焦慮,卻導致孩子情緒抑鬱
    這是當他們的叛逆期孩子出現玩手機行為、厭學情緒等問題後,這些家長內心大都是既生氣又失望,當叛逆期孩子不願與他們溝通或者是死活不願上學後,這些爸爸媽媽們又開始自責與焦慮了。所以今天我特地寫這篇關於父母自我情緒方面的文章,不是來肯定這些自責、焦慮的爸爸媽媽,他們有多付出、對孩子多負責,而是想提醒更多的爸爸媽媽,你的自責、焦慮對孩子來說,其實一點幫助也沒有,反而是孩子無法擺脫的抑鬱。
  • 孩子厭學怎麼調節
    伯爵書院_孩子厭學怎麼調節?最近接到好幾個關於厭學的諮詢預約,都是父母找來,說他們的孩子休學在家,已經好幾個月,甚至已經一年多。不出門,不交朋友,也不怎麼跟父母交流,要麼沉迷遊戲,要麼整天無所事事,日夜顛倒……不談學習,不談未來打算,過一天算一天……父母心急如焚,為難的是孩子壓根不願意配合,要麼說自己沒問題,要麼早已對任何幫助都不抱希望,破罐子破摔。
  • 孩子終於做到高效完成作業了——做好家庭教育,要學會閉嘴
    文/餘俊珊(加拿大)一直以來,我自認為還是一個比較民主的媽媽,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凡事和孩子商量著辦,列時間表、排計劃。但是進入美知園學習後,我才發現原來我還是一個習慣督促提醒、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媽媽。這段時間我嘗試著改變自己,慢慢發現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和空間,孩子並不會無法無天,而是會更自律。反覆提醒不如孩子自己找解決辦法放假那段時間,老大每天都是匆匆忙忙下樓吃早飯,總是會忘記刷牙洗臉。這樣幾次後,老大提出:「媽媽,我老是忘記,你可不可以每天提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