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技術逐步成熟的今天,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正正在席捲眾多傳統行業,金融業以其豐富的應用場景成為市場焦點,在國內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技術創新對金融業的影響愈加廣泛和深入,傳統的金融業正與信息技術、數學模型、數據分析相結合,涵蓋信用、風控、投資等多個領域,量化金融的浪潮已然勢不可擋。
為探尋量化金融未來發展走勢和技術革新,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國際量化金融認證CQF協會、惠譽學習、WILMOTT、高頓教育將聯合舉辦第六屆國際量化金融洞察峰會。本次峰會邀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馬科維茨、CQF協會和WILMOTT創始人Dr.Paul Wilmott、瑞士信貸的衍生品策略全球總裁Dr.Alireza Javaheri等一眾國際量化金融業界和學界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波動率、量化模型、投資組合優化和風險方面的最新理論和創新。
說起量化金融,很多非業內人士可能還有些陌生,其實,量化金融已經存在很長時間。在國外,AI量化投資已經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由於量化模型的紀律性和系統性,量化投資收益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據調研公司LCH在今年初出具的調研報告,美國業績排前20的對衝基金,包括橋水基金、索羅斯基金,全部採用計算機根據算法自動交易。有機構預測,未來10年,機器人投顧管理的資產將達到5萬億美元。
而近年來,量化金融在國內也得到迅猛發展。根據Wind統計,2018年國內券商共有59家設有金融工程團隊,共發布7425份研報,其中深度研報808份,研報累計閱讀總量超過24萬次。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量化金融在國內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第五屆國際量化金融洞察峰會,2019年,倫敦)
據悉,往屆國際量化金融洞察峰會通常在倫敦線下收費舉行,本次考慮疫情因素,將採取線上免費形式,為廣大量化金融從業者帶來接觸到國際量化金融領域前沿理念與技術的寶貴機會,相關信息可諮詢活動聯合主辦方高頓教育,獲取參與此次國際量化金融洞察峰會的具體方法。
部分嘉賓及分享內容如下:
CQF協會和WILMOTT創始人Dr.Paul Wilmott——《後現代波動:當抽象成為現實》。
諾貝爾獎獲得者、當前投資組合理論奠基人馬科維茨博士將以獨家專訪的方式參與到本次峰會,獨家專訪的主題為——《一些金融異常現象在過去30年中倖存下來:它們的統計意義還在繼續》。
(圖片來源,馬科維茨個人官網)
《紅血風險:華爾街秘史》、《華爾街的撲克牌》等著作的作者Aaron Brown——《數字貨幣的微觀結構和量化交易》。
瑞士信貸的衍生品策略全球總裁Dr.Alireza Javaheri——《深度學習在衍生品定價的應用》。
量化金融界的日曆異常專家,《日曆異常與套利》作者Professor William(Bill)T.Ziemba——《COVID-19時代美國股市日曆異常更新》。
哥倫比亞大學量化金融的教授,《波動率微笑》、《寬客人生:從物理學家到數量金融大師的傳奇》作者Professor Emanuel Derman——《後現代波動:當抽象成為現實》。
近期全球知名金融工程學校巴魯克學院教授,《波動率曲面:期權波動率建模實戰指南》作者Jim Gatheral——《粗糙波動:綜述》。
紐約大學教授,《黑天鵝》、《非對稱風險:風險共擔,應對現實世界中的不確定性》、《隨機漫步的傻瓜》等著作的作者Nassim Taleb——《肥尾的統計結果》。
活動入場券免費申請通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