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號下午有幸在89中再次感受莊力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業界引領力。莊老師非常謙虛的從命題者自我視角向與會教師交流並解讀了2020年陝西中考英語試題的命題創新和突破,在這些創新和突破中,能夠感受到未來英語教學的方向性變化。
莊老師的開場白:「今年的陝西中考英語試題收到了很多的批評,但是卻得到了高中英語教師的肯定和讚揚」引發各位初中教師的思考。2020年陝西英語中考試題最大的變化是聽力填空和七選五任務型閱讀,記得七月英語考試結束,學生對反饋最多的是:「老師,任務型閱讀好難啊,在文中幾乎找不到答案」。這些反饋映射出2020年試題的出題意圖和目的:「不要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輸在初中階段」,在為初中三年學業畫上圓滿句號的同時,更要做好初高中語言學習的銜接。
銜接什麼?如何體現?莊老師首先強調的是,試卷命題要體現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英語教師,需要認識並理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層面。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等,語言能力是核心;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於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
從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來講,英語學科有著它自身的教育規律和特點,應該培養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
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藉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暨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意義與價值,英語與文化,英語與思維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並在語境中整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解交際英語及語篇所傳遞的意義,特別是運用語言知識建構和表達意義、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的能力。理解各種題材和題材的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篇的能力。
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養、人為素養和行為取向。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強,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書評和特點。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費擴信息,構建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係;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有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試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料,有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和方法,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
莊老師在解讀學科核心素養時,強調了語言技能中「看」的技能,英語中考試題會搭建適度的支架,可能是圖片,可能是導圖等方式,體現「看」的地位。
其次,莊老師在解析閱讀變化時,強調了語篇閱讀題有以下的創新和突破:1. 文章題材和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2. 選文長短結合,不再拘泥於2-300詞數的限制;3. 詞彙考察不僅僅在七年級,而會更加全面,詞彙的學習應當與時代接軌,與信息化接軌;4. 對語篇教學進行新認識。
過去的語篇學習強調對語篇的理解,即知道語篇表達了什麼意義,注重對語篇意義的理解,而不太重視讀者對語篇表達的意義作出的反應,也就是說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後,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上,還要對語篇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分析。要注意語言能力表述中反映不同思維層次的目標,如「闡釋和評價語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觀點」「評價事實和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分析和比較語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觀點」「理解事實和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更注重在理解文章意義的同時,學會對文章進行各方面的剖析,將英語的人文性凸顯出來。
通過莊老師的解讀,深刻的認識到英語核心素養已不是一個未來的目標,而是現在教學中必須在深刻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將教學側重點由過去的單詞短語,句型等簡單的語言知識學習轉移到語篇結構,邏輯關係,寫作意圖等超出簡單語言知識的思維品質培養上,從只是對課本教材文章和教輔文章教授轉移到與時代接軌,體現語言知識的真實性和實效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