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句俗語「鬥大字不識一升」, 裡面的意思你懂嗎?

2020-12-22 鄉間老農民MP

其實在如今教育已經顯得尤為重要了,可是在農村中依舊有讀不上書,不過在小編的外公家,雖然也是地處農村,但是平原終究是比山裡的孩子教育條件好的,外公家那一個小村子已經很重視教育了,不過在父輩中就像農村中所說的「鬥大字不識一升」,那如何來看管孩子呢?

外公家隔壁的人家姓薛,薛老太太已經九十多歲了,始終不願意離開這個村子生活。薛老太的兒子便會在寒暑假裡將已經讀小學的孫子送到薛老太這裡住上一段時日,主要是為了給薛老太解悶。薛老太的孫子平日裡都在城裡生活,一來到這個沒有汽車只有磚塊砌成的路的小農村裡,他就感覺特別新奇,小孩子在尋找玩伴的時候熟絡的很快,薛老太這小孫子就成天在村子裡跑東跑西的。

不過在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薛老太的兒子就打電話給薛老太,要她在假期的最後一段時間裡看著孫子要將這假期作業寫完,雖然薛老太也不認字,但是她就在想,只要看著孫子將這作業寫完就可以了,檢查作業自然是由教書先生做的。那一日後薛老太就成天在家中看著自己的孫兒寫作業。可是有時候很長時間就不見她的孫子動筆,她問一句,她的孫子便說他是在看書,薛老太自個兒不識字也不好說些什麼,可心底下又生出懷疑,就去了隔壁趙我的外公去瞧一瞧。

我的外公就隨著她進門瞧瞧,薛老太這孫子根本就不是在寫作業,也不是在看書,而是將小超市中賣的連環漫畫拿在手中讀,不過外公也沒有當面戳穿,畢竟這孩子還小不太懂事,就在薛老太送他出門的時候悄悄和薛老太說了。這薛老太也不想讓孫兒來農村陪她時候不開心,就在孫兒看電視的時候,讓他的一個小夥伴去問他。

他孫兒只說,「反正我奶奶又不識字,又不知道我在幹嘛」,雖然童言無忌,可是為了讓我們以後能夠教晚輩學習我們還是要好好讀書的,千萬不能「鬥大字不識一升」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在農村廣為流傳,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相信在我們中間,有很多人是來自農村的,有些人就是從小是在農村生長,免不了在農村聽了很多俗語。我們也知道農村有很多廣為人知的俗語,農村的這句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你們聽說過嗎?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升米恩,鬥米仇」,什麼意思,在現代社會應驗嗎?
    尤其是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這些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什麼知識,但卻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說出很多頗有哲理性的俗語,這些俗語背後的教育意義也十分深刻。那麼大家就跟著小編認識這些俗語。一、吸一輩子煙,燒一輩子手,喝一輩子酒,丟一輩子醜。這句話說的是農民所存在的普遍惡習。
  • 農村俗語: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一輩流傳下來的俗話,雖不是聖人賢臣流傳下來的,但這也都是農村人和自然相處了那麼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成果,乍一聽好像在胡說八道,但是仔細琢磨,這些話中蘊藏的知識真的可以讓你受益良多的。農村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如果你遇到一個非常窮的人,在他餓的不行的時候你施捨了他一碗米飯,他會對你感恩戴德,把你當恩人。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後面還有3句,你知道是什麼嗎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鬥是一種量具,一般用於計算糧食或酒,我們在古典文學裡看到「一石米、一升米、一鬥米」,這裡的石、升、鬥,都是計量單位。螺紋形狀的指紋,跟鬥的外觀非常相似,都是呈圓形環繞狀,因此人們把這種指紋稱為鬥。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後半部分你知道嗎?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後半部分你知道嗎?不知道各位了解這個農村俗語嗎?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對於這個屬於應該是不陌生的,其實這只是一段的一部分,還有後半部分你知道嗎?這整句話其實是這樣的:「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啥都有」。其實這看上去很是不好去理解,但是這要是看懂了也是就說這人的手上的「鬥」的數量,去判斷人的未來,這要是「鬥「越多的話,那就說明以後很有錢,對於這樣的解釋應該都懂得了這句俗語的意思,但是這些都是一些封建迷信,對於自己的命運還是需要自己的去創造。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天文地理、養生之道、為人處世等等,還有很多俗語說出了人性,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發出很多共鳴。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一不是妻」這句農村俗語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句農村俗語,這也正是男方和女方結婚方面的俗語。就是(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一不是妻)的農村俗語。這句俗語對農村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可是要是對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可能也只聽說過前半部分的,根本不知道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段話,這段農村俗語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含義呢?接下來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個。
  • 農村俗語:「孝子頭,滿街流」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懂了
    文/丁簡農村俗語:「孝子頭,滿街流」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懂了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有很多從古流傳下來的一些老話或者俗語,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農村老人常常說起這些俗語,有時我們自己在和別人談話時,也經常會引用農村的這些俗語,但是很多人對於農村的一些俗語,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愛說:「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呢?「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雖然是一句俗語,可是仔細分析一下還是有道理的。因為農村老人經歷過的事多,其生活經驗自然也是非常豐富,所以來說這農村老人還是有很大智慧的。
  • 俗語: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中國人講話都比較含蓄,特別是涉及到一些隱私方面的事情,不像西方人那樣,可以擺在桌面上來講。「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就是這樣一句俗語,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它是什麼意思吧,我也不明白其中隱藏的含義。後來仔細找了找,並且把前後句都連了起來,才明白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這句俗語的全部內容應該是這樣的:「男有鬥糠之力,必有採花之心;女有扶牆之心,必有思春之意」。什麼是糠?農村糧食收割完成後剩下稻穀的外殼,很輕,可以用來當燃料,燒火做飯,對於普通農家來說,能省不少錢。
  • 農村俗語:「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是何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有鬥糠之力,女有扶牆之心」是何含義?有道理嗎?俗語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它以通俗易懂的特點,迅速在各個人群中變得流行起來。雖然是古人留下的文化,但是在快節奏的現代,仍然散發著獨有的魅力。
  • 老祖宗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了人性
    究其原因,還是亙古不變的一個「利」字,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越是社會底層,越會有赤裸裸的人性展示。老祖宗總結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人性。學會了這3句農村俗語,我們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會和人性。1、人窮莫走親,富貴不回鄉。
  • 農村人經常說的「馬屎外面光,裡面一包糠」, 這句俗語有何寓意?
    農村人經常說的「馬屎外面光,裡面一包糠」, 這句俗語有何寓意?文/歷史小滄海我國的農村人口比較多。人類最早的活動方式也是從大自然開始的。所以,農民也算是社會的基石。大家可能會經常聽說一些俗語,聽起來可能沒有那些詩詞歌賦文雅,但俗話說「話糙理不糙」,實際上還是很有寓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人經常說的這句俗語到底有何寓意?就是這句「馬屎外面光,裡面一包糠」。聽起來感覺有點俗,甚至是不雅。不過細細想下,還覺得有一定的意思和道理。
  • 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什麼意思?太有道理了
    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什麼意思?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常和老輩人聊天,對這一點會更加的佩服,定會對古人的智慧驚訝不已。在農村,有些老人,即便是沒上過一天學,大字不識一個,但在村裡備受尊敬,有時候村裡有什麼事情拿捏不準了,也會去向老人徵求意見。老輩人也常和年輕人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都是他們人生感悟和經驗的總結,所以多數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農夫就和大家再來分享兩句老輩人常說的俗語,希望大家喜歡。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講的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多多少少都流傳著一些富有特色的俗語,在不同的地方,這些俗語在句式和表達形式上略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卻是相似的。它們在農村被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富有人生哲理,是我們祖先的重大發明。充滿了我們祖先的智慧,祖先們用「話粗理不粗」的俗語教會我們人際交往、為人處世、農耕經驗等。
  • 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識人之術
    現在的大城市到處都是燈紅酒綠的,但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生活在農村,因為生活在農村是件美妙的事情,在農村不僅可以一睹一覽無遺的田園風光,還可以領略農村樸實的博大精深的俗語文化。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一些跟老祖宗識人術有關的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識人術。在這句俗語裡面「龜背」和「蛇腰」主要講的是兩類人,其中「龜背」就很好理解了指的就是駝背的人,為什麼有駝背的人不可以深交呢?因為這樣的人比較有城府。
  • 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社會的發展,農村的進步,很多的俗語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些俗語由於其局限性,慢慢的被時代所拋棄,而有些俗語,則一直伴隨在人們左右,比如說,以下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