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打動我的並非「愛的奉獻」,而是直擊教育痼疾的智慧之光

2021-02-11 校長高參

來源丨非常教師

作者丨黃耀紅

其實,她是一個病人。她的病,奇怪得有點不可思議。間歇性脖子抽搐,不時發出狗一樣的叫聲,一切都是這樣無可抑制。

醫學上稱之為妥瑞氏綜合症。

她容貌姣好,才能出眾,甚至擁有兩個理學學位。然而,上天讓她與此種「怪病」相伴一生。

如此慧中秀外的一個女子,如此不可改變的生命缺陷,美與殘缺之間便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張力。

這一生,她究竟可以做點兒什麼呢?即使將全世界所有職業都想遍,相信你也不會將她與老師聯繫到一起。天下有哪一個課堂,可以接受那不時襲來的抽搐和怪聲?

然而,做教師偏偏又是她此生無可救藥的執念。

一個看起來最不可能做教師的女子,終於做成了教師。豈止是做成了,她簡直成了為現代教師職業找尋靈魂的人。

她,就是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的女主角——馬圖爾奈娜。

她用一間教室所孕育的奇蹟,撕開了一切功利主義教育價值觀,讓人們從此看見那些隱藏於教育日常中的粗暴、固執和荒謬,也看見人間最高貴、最明亮的靈魂。

奈娜帶著十幾名學生完美逆襲的故事,像一束光,穿過南亞次大陸的古老文明,照在我們的現實裡。

很多次抑制住淚湧的衝動,長長地籲一口氣,走出影院。

那一刻,奈娜美得像人間天使,甚至連同她那止不住的抽搐與怪聲,都成了值得尊敬與憐愛的一部分。

這世上,長相漂亮、說話正常的男人女人無以計數,為什麼電影偏偏選擇這樣一位罕見的「病人」去切入教育母題?

「漂亮的皮囊滿街都是,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我想,這種身體與靈魂之間的審美張力,正如《紅樓夢》裡的「空空道人」,或如民間傳說中的濟公,「缺失」往往會成為「完美」的反襯。

奈娜為求得一份教職,五年奔波,四處碰壁,被拒絕達十八次之多。

然而,她從不放棄,她的內心裡始終有一束光的照耀。

 那束光來自於她的童年,來自於那個叫可汗的校長。當年,聖諾特克斯學校的禮堂正在表演,年幼而有病的奈娜不時在臺下發出怪聲。當可汗校長得知她的不幸之後,當著全校同學的面,說一定給予她和普通同學一樣的「公平對待」。

那個金黃、暖色的舞臺,連同可汗校長的溫暖的話語,像一顆種子埋進了奈娜的生命。

待她長大成人,當初的種子已然成了內心的根。那就是教師的生命本質:遇見生命,改變生命,成全生命。

是的,當內心擁有如此飽滿的種,紮下了如此深厚的根,所謂的嗝嗝之「病」又算得了什麼呢?

病,是一面鏡子。此間的言外之意是:一個人,一旦正心誠意,明乎教育的本質與教師的本質,即令像奈娜這樣天然帶著欠缺的人都能創造完美的奇蹟,又何況數以千萬計並無身體缺陷的尋常人群呢?

百折千回之後,馬圖爾奈娜終於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

在聖蒂克私立中學,在當年可汗校長給過她公正待遇的兒時母校,她終於可以走進9F班的教室。從此,看起來最不可能做教師的奈娜成了脖子依然抽搐,依然發出怪叫的「嗝嗝老師」。

她的「嗝嗝」,不斷招來人們的嘲笑、鄙夷、和奚落。而她的「精神」卻從未因此而暗淡,相反,始終明亮。

她的「病」無可遁形,相形之下,她所面對的「教育之病」卻掩藏在無數司空見慣之中。

所有的教育病,都在9F班裡找得到折射。

9A與9F,是兩個班,也是彼此對立、隔膜、仇視的貴族與平民兩個階層。當學校失去了公平與平等,當教師讓學生帶上不同的等級與標籤,教育必然陷入傲慢、冷膜與僵化之中。從此,教育就迷失了成全生命的本分與使命,失去了生命的溫情與敬意,也吞沒了生命的豐富與可能。

太多的情節與細節,表達和強化了這種因分別之心而帶來的人際對立與心態惡化。

相對9A班貴族精英的優秀,9F班14名來自貧民窟的孩子,他們叛逆與自棄的背後,無不緣於社會和學校加諸他們種種身份歧視與命運不公。

為什麼他們抽菸,起鬨,整蠱,惡作劇,極盡粗野,戾氣與玩世不恭?為什麼他們為一點小事就與9A班學生大打出手甚至相互群毆?為什麼他們把儘快轟走嗝嗝老師作為私下賭注?

一言以蔽之,學校教育價值之病態,必然帶來學生發展之病態。

這是聖蒂克中學的「教育之病」,是印度的「教育之病」,當然也是我們身邊這種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的「教育之病」。

相對於老師的「嗝嗝」之病,這一種病,隱匿得很深,藏在看不見的精神世界之中。

就像悅納了「嗝嗝」的病一樣,奈娜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悅納了教育的病。

她始終用「豐滿的理想」擁抱著「骨感的現實」。

她始終是個「與病共舞」的人,不管是顯於身體的,還是隱於教育的。

《嗝嗝老師》裡,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愛的奉獻」,而是奈娜的教育智慧,那種直擊現代教育痼疾的智慧之光。

單向度的知識授受,無法激起生命的好奇,無法獲得創造的原型,亦無法觸摸到知識的溫度。知識與生活的分離,正是現代課程與教學之痛。

奈娜老師的教學魅力足以令人忘卻她那「帶病」的表達。

誰說數學課就是正襟危坐?她的課堂在陽光下、在微風裡開放。她讓學生坐在戶外,一一將煮熟的雞蛋拋向學生,讓「拋物線」的知識從此帶著溫暖的雞蛋味道;

誰說物理課就是實驗與公式?她的物理教學由一枚籃球開啟;

誰說教師的道理就是說教?她走訪每一個貧困孩子的家庭之後,看見叛逆表象下那些自卑與脆弱的內心。

修輪胎的阿蒂什,修小車的基拉姆,永遠掛著耳機的阿什文,街頭賭博的拉芬德,削秋葵的塔曼娜,內心向上而聰慧的歐露……他們,或能唱RAP,或具心算天賦,或勇於擔當,或富於正義……

奈娜老師所喚醒的,正是潛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自尊與自信。

她不可控制地發出怪聲,可是,對學生的啟發卻總能獨闢蹊徑,她的智慧顯然非同庸常。

貧民的家長無法來學校開會,她便騎著電動車走向了貧困的街巷深處,對每個學生的生命境遇有了「理解之同情」。

她用粉筆在黑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音,掐去一小截之後,粉筆聲立馬和諧悅耳了。如此直觀的舉動,指向是卻是「為什麼」和「為什麼不」的哲理追問。

她讓學生拿出紙筆,寫下各自的恐懼與害怕,然後領著大家將紙折成飛機,將所有的懼怕與迷茫全部放飛。那是一種蘊含深遠的儀式。

如果不相信「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教師」,9F班上這群深處教育病態與陰影下的孩子,會有一萬個理由讓他們的老師放棄。這是生活的真實。

電影中,瓦迪亞老師所代表的正是這種普遍的世俗之力,他笑話乃至敵視奈娜的一切創意與努力,甚至懷疑最終9F的成績系作弊而來。可喜的是,電影並沒有將他塑造為一張反面的「臉譜」,他依然是生動的「人」。在最後的集會上,當他明白9F的成績全然真實的時候,他終於承認嗝嗝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他的身上,同樣看得見教育場域中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與改變。

校長這個人物也挺可愛。是他成全了奈娜的夢想,給了她做教師的機會;又是他同意可以將勳章授予9F班。

然而,他也是教育威權的化身。與眾多校長一樣,他在意全國科學競賽的獲獎,以開除為教育懲罰的工具。

在我眼裡,《嗝嗝老師》就像《小蘿莉與猴神大叔》一樣,都是開掘人性深度的經典作品,足為世人稱道。獨特的印度歌舞,不僅帶來視聽享受,同時也是組接蒙太奇的特別方式。

「嗝嗝老師」所秉持的理想,我們並不缺乏。

兩千多年前,在那個教育為貴族所壟斷的時代,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堪稱石破天驚。那是劃時代的思想裡程。因為,它意味著一個由貴族而平民、重心全面下移的教育時代得以開啟。你想,無論是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對於民間力量的集結與喚起,還有什麼力量甚於教育?

然而,這樣的歷史榮光並未帶來教育的現實輝煌。

我甚至想,倘若「嗝嗝老師」在中國,我們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呢?或許,前提就不會存在,因為她壓根就不可能成為體制內教師。即使偶然做了,那她可能被塑造成身殘志堅、默默奉獻的老黃牛典型。

我們太習慣這種泛道德宣傳了。口號大而空,空山不見「人」。

我們沒有真正觸及靈魂的教育電影,並不是教育的主題就沒有力量。像《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之類的震撼人類靈魂的世界經典教育電影不少,為什麼沒有一部是中國的?

我們習慣於苦難與悲情,習慣於成仁與成聖,恰恰失卻了對教師生命的理想追問。我們滿足於神聖的光圈,而看不見那充滿智慧與力量的本體。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也看了張藝謀導演的《影》。

滿屏充斥著宮廷內鬥的血腥,算計與被算計的陰謀陽謀,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式的情節編織下盡顯人性的黑洞。一個民族在權力和人際網絡裡糾纏耗散、盡顯奸滑聰明。藝術若醉心於帝王或後宮,怎麼能從陰暗的心靈泥淖裡抬起頭來,看見浩澣的星空?

回到教育就是回到溫暖而博大的人性。

推薦閱讀:

一校之長,如何與質疑學校的家長溝通?

李玉貴老師:低頭有自己,抬頭有別人

為何課上老師越辛苦,越難教好學生?

提升全校成績,校長有7件事可做,1件事不能做!

李玉貴:傾聽,是課堂建立真正互學關係的開始

他們在田間地頭上思想品德課丨專欄

五招提高學校安全度和舒適度,面對校園欺凌,校長不再束手無策

哈佛腦神經教授:數位化社會正在扼殺孩子的腦力

臺灣「名師」李玉貴:教語文,重點是要教「人」

相關焦點

  • 《嗝嗝老師》的動人不在「愛的奉獻」,而是直擊教育痼疾的智慧
    從此,看起來最不可能做教師的奈娜成了脖子依然抽搐,依然發出怪叫的「嗝嗝老師」。她的「嗝嗝」,不斷招來人們的嘲笑、鄙夷、和奚落。而她的「精神」卻從未因此而暗淡,相反,始終明亮。她的「病」無可遁形,相形之下,她所面對的「教育之病」卻掩藏在無數司空見慣之中。所有的教育病,都在9F班裡找得到折射。
  • 嗝嗝老師——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 作為教師,言談舉止離不開本行,就連看電影,都特別在意關於教育的。今年兩部以現實主義手法拍攝的教育題材電影都非常好。從講述如何拿到學區名額的《起跑線》到窮困生如何在名校立足的《嗝嗝老師》,反歧視的主題始終存在。尤其是《嗝嗝老師》背景劇情裡,校長陪著老師從「9A班到9F班」走過,這處鏡頭把通過走的過程赤裸裸的把社會的等級劃分展現出來。電影開篇就明示了階級是世襲屬性,從一個人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 老師眼中的《嗝嗝老師》
    電影《嗝嗝老師》熱映,激勵人心的故事情節使無數觀眾深受感染。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感動普跡鎮教師
    讓我們反思自己有沒有隻顧成績忽略差生,忘了教育的真諦!李 莉    歷經挫折,終將頑劣之生馴服;克服萬難,終使厭學之徒感化。隱忍與淚水過後,收穫了感動,幸福,掌聲與成功。嗝嗝老師,你的堅韌,耐心與愛心,成為天空那顆最亮的星,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助其不屈地成長,勇敢地飛翔,同行的我,向你致敬。
  • 《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
    印度電影再次祭出大招,《嗝嗝老師》此番直面教育體制問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劣等生該不該放棄,這些需要深度討論的敏感話題在影片中找到了答案。雖然在某些橋段上過於常規,尤其帶領劣等生最終逆襲的勵志在之前似曾相識,但依然還是能夠被影片所打動。而影片所傳遞的普世價值能夠與國內完美的匹配。
  • 第五期:電影《嗝嗝老師》的得與失
    印度的電影在對社會現實深刻的反思的基礎上,不斷推動教育的發展。反觀我國國內教育的電影少之又少,去年有不少學員推薦了《驢得水》,看得我滿頭冷汗,這樣的電影如何推薦給我們的孩子?  一、嗝嗝老師電影信息簡介  中文名:嗝嗝老師  外文名:Hichki  其它譯名:圖雷特之愛、我的破嗝Miss、我的嗝嗝老師  導演:西達夫·馬賀拉  片長120分鐘,116分鐘(中國內地)  上映時間2018年3月23日(印度)、2018年10月12
  • 《嗝嗝老師》:喜劇,給每一個深處逆境的人感受到希望和愛的力量
    《嗝嗝老師》,就是今天小編要分享的片子,是不是很好奇呢?10.12日上映哦~不管故事題材明媚或黑暗,印度電影永不缺少的就是激勵人心,奮發圖強的正能量。一起來看看吧!帶著對《嗝嗝老師》這個片名的一頭霧水來看這部電影,開頭十分鐘我就掏出了紙巾,並一直持續到了結尾,我承認自己淚點低,但不走心的煽情絕對打動不了我。這是一部可以讓你會發自內心為之鼓掌的電影,這是一部可以讓你情不自禁為之流淚的電影。
  • 強烈推薦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一部關於愛,關於尊嚴,關於平等,關於信任,關於智慧……
    這是李老師最近的一篇演講稿。作為一所公立重點學校的校長,李老師的教育理念卻和「刷題應試」背道而馳,他的立場異常堅定:「人是教育的最高價值」。 本文由公眾號「鎮西茶館」(ID:zhenxichaguan)授權發布從哥本哈根回國,中午剛著陸成都,下午我便去看了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 《嗝嗝老師》:讓孩子成長,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看了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又一次被感動了,你看了嗎?嗝嗝老師奈娜自小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症,時不時打嗝,緊張時尤為明顯,學習生活受到極大困擾。一位好校長給了她鼓勵,她得以接受一樣的教育,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才。
  • 《嗝嗝老師》:春風化雨,點石成金
    文/深圳市龍華區啟明星社工服務中心 劉宇最近一部《嗝嗝老師》電影令我深受感動,該片講述一位女孩奈娜有著優秀的資歷
  • 印度的高分教育電影《嗝嗝老師》,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
    「嗝嗝老師」這個電影,下載到電腦裡有相不短時間了,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給看了,禁不住讓人驚呼電影的高質量與優秀,直接就把它收藏了。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印度電影,有《三傻大鬧寶萊塢》珠玉在前,印度的教育電影都是高口碑。
  • 印度勵志電影《嗝嗝老師》,患病的人生也能閃閃發光,溫暖他人
    印度勵志電影《嗝嗝老師》以身患圖雷特綜合症的奈娜為主角,講述了她如何對抗圖雷特綜合症並腳踏實地實現成為教師育人且溫暖他人的故事,影片勵志感人,患病的人生也能閃閃發光。身患疾病的奈娜總是控制不住在公開場合口出髒話、抽動脖子甚至發出怪叫,他的父親認為女兒辱沒他的尊嚴,從未真正接納過奈娜,除了不被父親所理解外,學校同學也嫌棄不已。
  • 嗝嗝老師:老師和學生,是靈魂的相互喚醒
    《嗝嗝老師》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有那位「反派老師」瓦迪亞, 他說:9F班,他們不配做學生; 他說:9F班,他們就是欠抽,你就應該給他一巴掌; 他說:這是些沒有希望的學生…… 可在他引以為豪的優秀學生設計把9F班踢出學校的時候, 他意識到:「不是9F班想失敗,而是我想讓他們成為失敗者!
  • 《嗝嗝老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本就該如此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大的感人之處,在於身患殘疾的奈娜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的同時,堅定地想把自己的信念傳遞給更多與她有著類似經歷的人。   觀影過程是有感動的,感動於嗝嗝老師的不懈努力和同學的感恩之心,題材其實還是有些陳舊的,有點像放牛班的春天,同樣是善良老師感化看似不良實則孺子可教的學生。
  • 最美女教師——觀《嗝嗝老師》有感
    經過無數次面試失敗後,終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級學生卻是全校最頑皮的學生。上面是該電影的信息。我就不做過多複述了。近年來,印度電影的崛起確實令人咗舌,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首先是印度電影開始逐步走出歌舞形式的桎梏,不再隨便亂插歌舞,這保證了敘述的延續性。《嗝嗝老師》更是沒有任何歌舞插播其中,是印度電影與世界接軌良好開始。
  •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零負評的超正能量感人電影!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零負評的超正能量感人電影!】導語:印度電影近年來,令人耳目一新。《追風箏的孩子》、《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人生起跑線》、《三個傻瓜》、《奇蹟男孩》、《摔跤吧,爸爸》…… 均在票房上交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
  • 電影《嗝嗝老師》告訴你:無限相信師生的發展潛力
    最近剛剛看了《嗝嗝老師》這部來自於印度的教育電影,很是感動,很久沒有看到這種打動內心的電影了。這部片子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女老師奈娜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2018年10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Hichki),因題材的真實性、平民性而廣受好評。
  • 成全孩子,成就自己,鑄師魂,守師道,立師表「嗝嗝老師"真美麗
    教師節即將到來,在網上看了「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來!帶大家欣賞一下這朵「花"一一「嗝嗝老師」,真美麗!女主人公奈娜患有一種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這一罕見病,所以奈娜說話時不停發出「哇哇」的叫聲,這也是印度電影片名「嗝嗝老師」的由來。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版本的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
    和老師有關的電影作品,經典的很多,就好像《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但是提起老師,就不得不說一下教育,每一個國家,甚至對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學校來說,教育都是不同的,受教育的人不同,教育的資源不同,導致了教育的不同
  • 教師HR看完《嗝嗝老師》後,有話對你說
    我是教師HR,也就是選聘中專門做教師選聘的。做教師近10年,做選聘不到一季度。借著《嗝嗝老師》的熱度,有幾句話想對你說:無論你選擇公辦院校,還是培訓機構;班課,還是一對一;線上還是線下,無論哪門學科。我們接觸的都是學生,所以需要從內心問問自己,是否真的熱愛孩子,熱愛教學的藝術,願意微笑接受孩子們一遍遍提出你回答了N多次的問題,並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