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牌城市GDP大比拼:4城超萬億 「粵B」最牛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當前我國汽車日益普及。在汽車社會裡,車牌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目前我國使用的是1994年開始換發的「92式」汽車號牌,號牌前2位是車輛所屬省市區簡稱和發牌機關代碼,中間是間隔符「·」,後5位為登記號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省會無一例外都是A,而當時各省、自治區內的第二大城市,基本都被掛上了B牌。26年過去了,這些B牌城市發展如何?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了26個B牌城市(雲B空缺)的GDP總量、人口、人均GDP等指標後發現,有4個B牌城市的GDP總量超過了萬億元大關,其中粵B深圳遙遙領先;有4個B牌城市GDP超過了所在省份的省會,分別是深圳、青島、大連和唐山。

   4城GDP超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26個B牌城市中,GDP位居前十的分別是粵B深圳、浙B寧波、蘇B無錫、魯B青島、遼B大連、冀B唐山、皖B蕪湖、贛B贛州、桂B柳州和湘B株洲。其中,深圳、寧波、無錫和青島這四個城市2019年GDP超過了萬億元。

  2019年,深圳實現GDP269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經濟總量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居全國第三。同時,深圳也是B牌城市中唯一一個人口超過千萬大關的城市,以及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至2019年底,深圳汽車保有量達到343.4萬輛,位居全國城市第七位。

  從B牌城市的GDP總量來看,大致呈現由東南沿海向北方沿海再向中西部遞減的格局。排名前六位的城市都來自東部沿海以及東北地區的沿海省份。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因此B牌城市的經濟發展也較為不錯;另一方面,這些省份大多擁有雙子星或多子星,即在省會之外,還擁有其他中心城市,因此B牌城市的經濟總量也都比較大。

  相比之下,有6個B牌城市的GDP低於1000億元,除了經濟總量較小的省份海南的B牌城市三亞外,其餘5個城市全部來自西部地區。這主要是由於西部地區的不少省份經濟發展客觀條件比較差,如平原少、土地貧瘠、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落後等,非省會城市與省會城市之間的差距也就比較大。

  4城GDP超省會

  在B牌城市GDP前五名中,有4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深圳、寧波、青島和大連,這些城市都是副省級城市,經濟發展各方麵條件和基礎都比較好,改革開放後發展都很快,不僅與省會城市並駕齊驅,甚至有的還超過了省會城市。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計劃單列體制給這些城市的發展帶來比較大的促進,給城市、企業都下放了一些自主權,讓它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當然,這些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基礎也比較好。

  在當前五個計劃單列市中,只有廈門的車牌是個例外,這是因為福建的車牌號採用的是以省會福州為起點,按順時針排列的規則,導致位於福州南邊的莆田是閩B,而莆田經濟總量在福建僅位列第七。莆田南邊的泉州是閩C,當前泉州已經連續多年經濟總量位居福建第一。泉州再往南,才是福建唯一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廈門,為閩D。

  與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相比,共有4個B牌城市GDP總量超過了省會,分別是粵B深圳、魯B青島、遼B大連和冀B唐山。其中,深圳、青島和大連都是計劃單列市。

  根據廣東省統計年鑑,2012年,深圳GDP為13496.27億元,而同期省會廣州為13194.69億元,也正是從2012年起深圳就超越廣州,上升至全國第三。此後數年,兩者之間差距拉大,到2018年,深圳GDP已領先廣州4223.56億元,2019年這一差距雖有縮小,但仍為3299億元。深圳對廣州的趕超,主要是依靠高新技術產業、金融等現代服務業。

  青島和大連都是近代的重要口岸,改革開放後都屬於沿海開放城市行列,在外向型經濟的帶動下,都超過了地處相對內陸的省會城市。唐山則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發展基礎比較好,又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區,相比之下,省會石家莊的首位度就比較低,在周邊有京津兩大直轄市的情況下,對周邊的輻射和引領作用有待增強。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一個省域有兩個中心,這種「雙城記」在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但這個現象主要還是在沿海地區。「雙子星」中的B牌城市發展都不錯,但內陸很難有「雙子星」,因為要素配置、地理區位、交通優勢等都集中在省會城市。

  另外,有些B牌城市雖然目前GDP低於省會城市,但此前也曾長期高於省會城市。比如蘇B無錫,在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藉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此前多年蘇州和無錫的GDP分列江蘇一、二位,省會城市南京只能屈居第三,被戲稱為「蘇小三」。不過,2014年南京一舉超越了無錫,在省內位居第二,無錫退至江蘇第三。

  再比如,蒙B包頭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是內蒙古重要的經濟中心,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包頭的GDP超過了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近年來隨著呼和浩特的快速發展,包頭被其超越。不過,目前內蒙古第一經濟大市仍不是呼和浩特,而是進入新世紀後因煤炭資源而快速崛起的鄂爾多斯。

  部分城市發展緩慢

  總體上看,相當一部分的B牌城市目前仍是所在省份的第二大城市。

  比如,皖B蕪湖是省會合肥之後目前安徽省內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城市,2019年實現GDP3618.26億元,排在合肥之後;贛B贛州是江西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目前江西重點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桂B柳州則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的汽車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企業。

  但由於目前的車牌序列是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的,不少B牌城市只能說是當時所在省份的第二大城市,且主要得益於計劃經濟時代的沉澱或是礦產業的發展。此後,隨著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城市由於體制機制不靈活,在市場化的衝擊之下,轉型十分艱難,發展相對緩慢。

  比如豫B開封,曾是戶籍人口第一大省、第五經濟大省河南的老省會,老牌名校河南大學也坐落於此。但到2019年,開封GDP僅位列河南第12位。當前河南在鄭州之外,重點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另一個古都洛陽,去年洛陽的GDP達到了5035億元,是開封的兩倍多。

  同樣的還有湖北黃石、山西大同等地。黃石因礦而生、因礦而興,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上世紀90年代以前,黃石城市規模和工農業產值一直穩居湖北省第二位,一路書寫著「黃老二」的輝煌。但此後黃石逐漸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去年黃石GDP僅位居湖北第十位,而當前湖北打造的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襄陽和宜昌。

  吉B吉林和黑B齊齊哈爾在上世紀90年代初都已是城區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彼時南方的廈門、寧波等城市城區人口都只有幾十萬。但現如今,吉林和齊齊哈爾的GDP總量都只有1000多億元,僅相當於東南沿海一些發達縣的水平。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城市的擴張與收縮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包括吉林、齊齊哈爾等重化工業城市,在計劃經濟時代,因為擁有大型的重工業,城市發展十分突出。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些城市的體制機制落後了。當下,市域之間充分競爭,包括人才、企業、資金等要素可以自由選擇,也就流向了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的城市。

  另一方面,B牌城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四川,重慶直轄前,車牌號是川B。1997年重慶直轄後,原來川G的綿陽得到了川B牌照。綿陽也不負眾望,目前是四川的第二經濟大市,也是重要的科技城。

  在雲南,雲B原屬於東川,不過1998年底,地級市東川撤銷,併入昆明,成為昆明市東川區,雲B牌照也從此消失。

(責任編輯:王晨曦)

相關焦點

  • 廣東「最富」的3座城市,一個GDP超2萬億元,成功超越廣州!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正因為有這樣的人的存在,我們國家的經濟才會提高,住在廣東省的各位,知道廣東省什麼樣的城市比較富裕嗎?今天就廣東「最富」的三個城市,一個gdp超過2萬億元,成功超越廣州;no3:東莞作為廣東省有名的地級市,東莞還是靠近珠三角,所以有比較便利的交通,水運、陸運、空運都很發達,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東莞的各種產業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其gdp一度達到七千多億元,在廣東各城市中屈指可數。
  • 江蘇最值得期待的縣市,GDP遠超三線城市,被稱「中國童趣小鎮」
    我國國家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城市之間發展不均衡,在大多數的省份中,只有省會之地是發展不錯的,其餘的發展是很受限制的,但是在江蘇,這樣的差距是比較小的,因為它內部的大多城市發展都是很不錯的,它是我國唯一一個內部城市全部破3000億的省份。
  • 中國「最牛」的省會,GDP佔全省一半,不是南京也不是杭州
    在我國,省會一般是省的經濟、政治、科學、教育、文化以及交通的中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省內最發達的城市,其中最發達的省會城市有南京、廣州、杭州等,都是萬億俱樂部的成員,而在20多個省會城市中,最霸氣的城市卻佔據了gdp的半壁江山,可謂人人皆知。
  • 中國城市gdp排名人均收入多少?全國gdp城市排名2019
    全國gdp排名2019省份 全國gdp城市排名2019 破萬億gdp城市2019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31省份2019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其中對於2019全國各個省份城市的gdp排名也具體給出,還特別的公布了破萬億gdp城市2019名單。
  • 中國最牛的「區」,GDP突破萬億緊追新一線,有望成下一個深圳
    中國最牛的「區」,GDP突破萬億緊追新一線,有望成下一個深圳,在國內經濟發展城市化的過程中,地區發展不是一步一步的,過去的時間東部地區帶頭,以經濟開放為基礎的東部幾個沿海城市迅速發展,其中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最具代表性,現如今國內的4大超一線中兩座城在華南珠三角,一座在長三角。
  • 上海城區「大比拼」,這兩個區差距「天壤之別」,令人「不敢信」
    這個城市,很早以前就很熱鬧,那時很多人會去這裡,在這裡開拓自己的世界吧。在我們看過的很多電影和電視劇中,主角都是去了上海,並最終順利進行,具有一定的實力。這樣的城市,確實很醉人,不由得想去這裡。2019年,約有9717萬名外國人在此長期居住。上海城區「大比拼」,這兩個區差距「天壤之別」,令人「不敢信」!
  • 中國第二座GDP達3萬億的城市,跟住上海的步伐了,你知道是哪個嗎
    許多省市也在統計去年的部分統計數據,前幾天部分地區的統計結果全部出榜,在官網上公布了自己的成績單,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北京GDP突破3萬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個「3萬億俱樂部」城市,到目前為止,提起中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人們都會想起上海,雖然球隊的成績不會低於10多年來的數值,但面對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北京
  • 中國「最大」水陸空交通樞紐城市,GDP超過萬億,被稱為九省通衢
    今年gdp數值接連出現,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組」,相當於gdp超過1%的一個欄杆超過一個欄杆的欄杆幾乎在我國城市中位居第一,今年我國的組俱樂部達到16個,我國城市,366個賽區為0,比例非常小,只有百分之四,因此,能夠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萬億韓元是多麼不容易。
  • 浙江又一座「萬億」級城市,GDP是紹興的2倍,知道是哪嗎
    大概大家都對杭州有所耳聞吧,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自古文人愛作名作,如今杭州的經濟,全在浙江省了,屈指可數的是杭州去年的gdp達到了1.3509萬億,而省裡的省會城市為遜色,也可以說是經濟強市,但實際上不只是杭州,浙江還有一個萬億級的新城市,並且又是紹興的兩倍。
  • 除了省會的A牌外 全國哪個B牌城市實力是最強的呢
    現在全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75億,駕駛人超過4.1億,主要分布在全國各個城市中。除了省會的A牌之外,B牌也不容忽視,那全國哪個B牌城市... 現在全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75億,駕駛人超過4.1億,主要分布在全國各個城市中。
  • 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50強 中國城市gdp排名2020
    近期,不少城市和省份已經統計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多個強省會城市增速位居前列。今年前三季度GDP 50強城市花落誰家?  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2019美國gdp總量預測 GDP預計為22.32萬億?
    2019年已經成為過去,全球各國也開始公布本國的GDP,那麼2019年美國經濟總量多少萬億美元?目前的國際貿易依舊不平靜,對全球經濟來說帶來巨大的威脅,以及增加經濟衰退的機率,現在美國的經濟也出現衰退的跡象。
  • 蘇州工業3.3萬億、GDP1.9萬億:蘇州成為中國新一線龍頭城市
    2019年中國十大城市GDP出爐 2019年蘇州市GDP突破1.92萬億超過直轄市天津市,成為中國第六大經濟中心城市,遠超武漢和成都新一線城市
  • 全國「最幸福」的城市,10年內GDP增長萬億,遠遠甩開同省第二名
    全國「最幸福」的城市,10年內GDP增長萬億,遠遠甩開同省第二名,最近城市幸福感排名上升了,這個城市佔據了國內第1位,這個城市近年來一直出名,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良好的反響,不僅如此,該市旅遊業的發展,每年還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獲得了許多好評,已有那麼多人測試,可以說該市是一個省會
  • 世界GDP第二城,卻是世界第一大城市,GDP近6萬億比上海高近一倍
    那不是大家公認的世界綜合實力第一大城市,很多權威機構也經常把這個城市總結在今天說的這個城市後面, 無論是以前世界一線城市排行榜(與倫敦並列),還是整體實力,今天應該說的這個城市在各個方面都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沒有多少人懷疑, 結果,這裡確實聚集了很多資源和大型企業,是絕對的超國際大都市,這裡是紐約。
  • 第一財經:2019年中國城市GDP50強 17城超萬億
    17城GDP超萬億,長三角城市群群星閃耀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上述50城約佔全國地級市以上城市總數的15%,但2019年50城的GDP之和達到了530723.5億元,佔全國GDP的53.56%。從入圍門檻來看,今年第50名的南寧經濟總量達到4506.56億元,比上一年4152.47億元的門檻有了不小的提高。
  • 廣東最「貧窮」的城市,不是雲浮汕尾,居然是這座城市
    現在我國的整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地的各方面建設的也很出色,對於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利用自己的優勢,正在迅速崛起,出現了許多城市和縣城,這些都是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讓我們來看看廣東省最「貧窮」的城市,不是雲浮市,汕尾市,這個城市是你的故鄉嗎?
  • 國內「最牛地級市」,GDP突破2萬億排名第六,有中國比薩斜塔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註:本文轉載自網絡,
  • 中國新一線城市「大混戰」,蘇杭稱霸,武漢、長沙、成都強勢崛起
    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城市開始嶄露頭角,如2019年公布的15個新一線城市,展現出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目前,四大一線城市接近飽和,北京和上海面臨人口飽和,廣州面臨經濟夾擊,深圳面臨土地難,可以說每個城市的現狀都不一樣。但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中國的新一線城市正處於「大混戰」狀態!
  • 「十三五」末北京GDP預計超3.6萬億
    全市GDP2016-2019年年均增長6.6%,預計「十三五」期末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新中國成立到2007年,北京市GDP登上第一個萬億臺階,用了58年;到2013年登上第二個萬億臺階,用了6年時間;到2018年登上第三個萬億臺階,用了5年時間;「十三五」期間北京經濟規模擴大1萬億,僅用了4年時間……    「這1萬億的含金量不同以往,是在外部複雜環境下增長的1萬億,是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經濟結構深度調整背景下取得的1萬億,質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