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365天
微信號:XGDY365
關注香港大學第一大原創自媒體,香港大學研究生會中文官方信息發布平臺。
2014年春節過後,我到香港出差。好友閒談中偶然聊及香港大學文學院有佛學碩士課程,她本來很想去學,可惜是全英文授課,錄取條件還要求雅思或託福成績,只好望「洋」興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曾經的學霸已成為歷史,然而校園之惑總是每隔十年八年就會像經濟周期一樣款款來襲。好在英語底子不薄,略佔先機,居然有了本科畢業10年之後攻碩、又10年克博的工學交叉之路。掐指算來,又到了回爐翻新的10年大限。之前所學專業都圍繞職業所需,由法學而經濟,再由經濟而民商。隨著年輪增長,人生體悟日漸深刻,知識技能的渴求逐漸被生命意義的反思所取代。如能去港大研習佛法,探索這一東方哲學的精髓和智慧,豈非幸事?一念既出,心開始被揪著蕩鞦韆。那些日子睜開眼滿腦子都是港大。最大的顧慮不是能否放下工作,而是:以臨近本命高齡再戰,汝能持否?
話說,當一件事無休止糾結於心的時候,它一定是你的菜。決心已定,落實很難。報名截止期限已不足一個月,要預約雅思考試、辦理畢業證書公證、完成網上申請,委實頭大了好一陣子。好在信心足、幹勁大,一一諸事應刃而解。萬事俱備,為了確保錄取,我還請柏林禪寺的當家大和尚明海法師和北大我的博士生導師分別寫了推薦信函。5月初,佛學研究中心的錄取通知書翩翩而至,赴港大學習就此緣起,在畢業後的今天回憶起來,儼然始料未及,看似機緣巧合之中,或許早已冥冥註定。
「老學生」的學校生活是在清爽的9月開始的,首先愛上的是校園。港大校園坐落在半山上,整個校區依山而建,東西延伸,錯落逶迤。西區是老校區,建築古色生香,花園精緻,樹木蔥蘢,意境悠然。陸佑堂、梅堂、儀禮堂等歷史古建就位於這個區。穿梭其間,你可以想像當年朱光潛、陳寅恪等教授大家,以一襲長衫、面容清癯,如何在戰亂和飢餓的雙重困境下殷殷治學;近代文壇奇女子張愛玲在梅堂寄居時,如何一邊度過饑寒與恐怖的窘迫,一邊瑟瑟積澱日後迸發的文學光焰。建築不語,他們靜默矗立以為見證。圖書館門前的中山廣場是各種大型學生活動的首選場所,可以習舞、演出、搞推廣,也可以靜坐、發呆、看星星。東區是百周年紀念新建校區,簡約大氣,徑靜廊廻。玻璃頂廊架、紫藤攀爬、上下兩層的大學街是學子們往來最頻繁的地方,兩側的廊椅和木桌實用貼心,很多Team work在這裡討論後完成。香港最美的晨運山徑就在東區的後身,全長2800米,直通俯瞰維港的太平山頂,是學倦之時放鬆身心的絕佳去處。此徑獨自往來多次,清晨、黃昏、晴日、雨夜,心境迥然不同。
這樣的典雅幽靜的校園環境裡,是很容易長知識的。說到這裡,真心感恩佛學研究中心提供的MBS課程。通過這個課程,讓我這個佛法的門外漢系統了解了佛教的歷史和發展脈絡,這一份全局觀對選擇實修和進深探索非常重要。中心的老師基本都是海外大學的博士,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出家法師,既有學術嚴謹,又有實修功底,授課作風也各呈龍象。操一口流利英文的衍空法師課堂上神採飛揚,妙語連珠,與學生互動不斷;傳說中由趙樸老選送首批赴國外學習的「中國五比丘」之一的廣興法師學富五車,博貫中西;將佛法智慧與民間調解巧妙結合的Helen Ma博士永遠衣著優雅、語言犀利,瘦弱而強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勤奮、敬業、高效、樂於施助。但學術上絕對要求嚴格,8科16篇英文論文必須按質按量按芝加哥大學學術論文格式提交,備註、尾注、指定閱讀書目一樣都不能少。高壓之下,一段時間鄙人居然患上頭風——看到電腦屏幕就頭疼欲裂。來港大就讀,無論是脫產全日制學習,還是不脫產邊工作邊學習,能夠如期完成學業,絕非易事啊!
比較輕鬆的回憶當屬港大校園裡面和周邊的美食。港大出版社小紅樓對面的「一念素食館」是我的最愛,飯菜美味可口,選材精良健康,特別是日日不同的免費藥膳湯,和精緻不俗的下午茶,讓人頻頻流連。東門附近「巴蜀緣」的四川菜絕對夠正宗,已通過四川籍吃貨級同學權威認證。水街「北方餃子緣」的翡翠素餃簡直是餃子中的極品,皮薄餡大,漂亮美觀。北方的同學有幾個沒去過新疆風味的巴依餐廳?若不提前訂餐,門外排隊候臺是一定的。還有皇后大道上的「細蓉記」,據說是星級米其林餐廳呢,潛伏尋常巷陌,靜待有緣眾生。不足50平米的百年老店「源記甜品」,經常有人從九龍和炮臺山趕來一嘗呢!
以前工作經常來港出差,小住三五日即離開,除了擁擠的人流、緊張的工作節奏、方便的購物環境,對香港沒有太深的了解。一年下來,學習之餘,不免四處遊走,對香港產生了很多再認識。比如健全的法制環境、高效民主的政府、便捷的公共運輸、較高的公民素質、良好的公共秩序等等,這些都非常值得內地城市學習。
經常有朋友問我:這次學習得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還真沒法用一兩句話說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段學習經歷對我的人生意義重大,並將繼續對我的後半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正如李焯芬副校長所說,港大有很多碩士項目,但大多是學習具體的知識和技能,但這個MBS項目學的是智慧,是轉化生命的智慧。本人深以為然。佛法的核心教義是緣起(Dependent Arising),一切事物的成住壞空莫不如此。以此時時觀照內心,人生竟然生出究竟的不同來。
【作者:Selina 2014-2015 佛學碩士(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