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港大,感恩終生丨一個北大博士在港大佛學院就讀感受

2021-02-16 香港365天

港大365天

微信號:XGDY365

關注香港大學第一大原創自媒體,香港大學研究生會中文官方信息發布平臺。

2014年春節過後,我到香港出差。好友閒談中偶然聊及香港大學文學院有佛學碩士課程,她本來很想去學,可惜是全英文授課,錄取條件還要求雅思或託福成績,只好望「洋」興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曾經的學霸已成為歷史,然而校園之惑總是每隔十年八年就會像經濟周期一樣款款來襲。好在英語底子不薄,略佔先機,居然有了本科畢業10年之後攻碩、又10年克博的工學交叉之路。掐指算來,又到了回爐翻新的10年大限。之前所學專業都圍繞職業所需,由法學而經濟,再由經濟而民商。隨著年輪增長,人生體悟日漸深刻,知識技能的渴求逐漸被生命意義的反思所取代。如能去港大研習佛法,探索這一東方哲學的精髓和智慧,豈非幸事?

一念既出,心開始被揪著蕩鞦韆。那些日子睜開眼滿腦子都是港大。最大的顧慮不是能否放下工作,而是:以臨近本命高齡再戰,汝能持否?

話說,當一件事無休止糾結於心的時候,它一定是你的菜。決心已定,落實很難。報名截止期限已不足一個月,要預約雅思考試、辦理畢業證書公證、完成網上申請,委實頭大了好一陣子。好在信心足、幹勁大,一一諸事應刃而解。萬事俱備,為了確保錄取,我還請柏林禪寺的當家大和尚明海法師和北大我的博士生導師分別寫了推薦信函。5月初,佛學研究中心的錄取通知書翩翩而至,赴港大學習就此緣起,在畢業後的今天回憶起來,儼然始料未及,看似機緣巧合之中,或許早已冥冥註定。


「老學生」的學校生活是在清爽的9月開始的,首先愛上的是校園。港大校園坐落在半山上,整個校區依山而建,東西延伸,錯落逶迤。西區是老校區,建築古色生香,花園精緻,樹木蔥蘢,意境悠然。陸佑堂、梅堂、儀禮堂等歷史古建就位於這個區。穿梭其間,你可以想像當年朱光潛、陳寅恪等教授大家,以一襲長衫、面容清癯,如何在戰亂和飢餓的雙重困境下殷殷治學;近代文壇奇女子張愛玲在梅堂寄居時,如何一邊度過饑寒與恐怖的窘迫,一邊瑟瑟積澱日後迸發的文學光焰。建築不語,他們靜默矗立以為見證。圖書館門前的中山廣場是各種大型學生活動的首選場所,可以習舞、演出、搞推廣,也可以靜坐、發呆、看星星。東區是百周年紀念新建校區,簡約大氣,徑靜廊廻。玻璃頂廊架、紫藤攀爬、上下兩層的大學街是學子們往來最頻繁的地方,兩側的廊椅和木桌實用貼心,很多Team work在這裡討論後完成。香港最美的晨運山徑就在東區的後身,全長2800米,直通俯瞰維港的太平山頂,是學倦之時放鬆身心的絕佳去處。此徑獨自往來多次,清晨、黃昏、晴日、雨夜,心境迥然不同。


這樣的典雅幽靜的校園環境裡,是很容易長知識的。說到這裡,真心感恩佛學研究中心提供的MBS課程。通過這個課程,讓我這個佛法的門外漢系統了解了佛教的歷史和發展脈絡,這一份全局觀對選擇實修和進深探索非常重要。中心的老師基本都是海外大學的博士,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出家法師,既有學術嚴謹,又有實修功底,授課作風也各呈龍象。操一口流利英文的衍空法師課堂上神採飛揚,妙語連珠,與學生互動不斷;傳說中由趙樸老選送首批赴國外學習的「中國五比丘」之一的廣興法師學富五車,博貫中西;將佛法智慧與民間調解巧妙結合的Helen Ma博士永遠衣著優雅、語言犀利,瘦弱而強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勤奮、敬業、高效、樂於施助。但學術上絕對要求嚴格,8科16篇英文論文必須按質按量按芝加哥大學學術論文格式提交,備註、尾注、指定閱讀書目一樣都不能少。高壓之下,一段時間鄙人居然患上頭風——看到電腦屏幕就頭疼欲裂。來港大就讀,無論是脫產全日制學習,還是不脫產邊工作邊學習,能夠如期完成學業,絕非易事啊!


比較輕鬆的回憶當屬港大校園裡面和周邊的美食。港大出版社小紅樓對面的「一念素食館」是我的最愛,飯菜美味可口,選材精良健康,特別是日日不同的免費藥膳湯,和精緻不俗的下午茶,讓人頻頻流連。東門附近「巴蜀緣」的四川菜絕對夠正宗,已通過四川籍吃貨級同學權威認證。水街「北方餃子緣」的翡翠素餃簡直是餃子中的極品,皮薄餡大,漂亮美觀。北方的同學有幾個沒去過新疆風味的巴依餐廳?若不提前訂餐,門外排隊候臺是一定的。還有皇后大道上的「細蓉記」,據說是星級米其林餐廳呢,潛伏尋常巷陌,靜待有緣眾生。不足50平米的百年老店「源記甜品」,經常有人從九龍和炮臺山趕來一嘗呢!

以前工作經常來港出差,小住三五日即離開,除了擁擠的人流、緊張的工作節奏、方便的購物環境,對香港沒有太深的了解。一年下來,學習之餘,不免四處遊走,對香港產生了很多再認識。比如健全的法制環境、高效民主的政府、便捷的公共運輸、較高的公民素質、良好的公共秩序等等,這些都非常值得內地城市學習。

經常有朋友問我:這次學習得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還真沒法用一兩句話說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段學習經歷對我的人生意義重大,並將繼續對我的後半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正如李焯芬副校長所說,港大有很多碩士項目,但大多是學習具體的知識和技能,但這個MBS項目學的是智慧,是轉化生命的智慧。本人深以為然。佛法的核心教義是緣起(Dependent Arising),一切事物的成住壞空莫不如此。以此時時觀照內心,人生竟然生出究竟的不同來。


【作者:Selina 2014-2015 佛學碩士(MBS)】


相關焦點

  • 因籤證不能就讀的博士,被港大迅速出招搶走,國內知名學校該學
    港大知道消息後,馬上出招,對這一批人伸出了橄欖枝,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清華北大的領導該學習學習。1、 持有頂級學校的博士錄取通知書,申請港大就讀,還有獎學金港大表示,由於疫情問題引發的籤證問題,沒有辦法到頂級學校就讀的準博士們,可以來港大申請就讀。
  • 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近日,「江蘇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 最終選擇香港大學」的新聞一度被媒體熱議。雖然她無緣清華、北大等名校,但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均表示白湘菱符合錄取條件,香港大學更是給出了百萬獎學金進行邀請。白湘菱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的面試,校方已向其發放了錄取通知。
  • 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那些年選擇港大的部分高分考生:2010年,北京理科狀元李泰伯拒絕了清華北大向他拋來的橄欖枝選擇了香港大學,並獲得了64萬港元的獎學金。2011年,北京三名並列文科狀元伊思昭、梁倩、朱竹,全部選擇去香港大學就讀,並且全部獲得每年16萬港幣的全額獎學金。2012年,甘肅省文科高考狀元郭崯堡報考了香港大學金融專業。
  • 觀點||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然而近年來,「港校熱」逐漸降溫。尤其是2013年,遼寧省文科狀元劉丁寧被港大以全額獎學金錄取,但在一個月後選擇退學,第二年重新參加高考,帶著遼寧省高考文科最高分的成績考入北大中文系,引發轟動。據媒體報導,劉丁寧本人表示,是因為不習慣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圍,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時,選擇重新再來。
  • 這屆網友瞧不上港大金融?選擇港大的狀元,告訴你最真實的香港
    :「為什麼這屆網友既看不上北大考古,也看不上港大金融?」一位答主總結的很好:「因為他們既考不上北大考古,也考不上港大金融。」港大的獎學金頗為豐厚,最高四年可達百萬,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從實力上來說,港大從2016年開始,QS世界大學排名已經實現了6連升,最新的 2021年QS排名也是高於北大。
  • 港校內地招生十年學生報考更趨理性
    2013年,張曉的兒子拿到了港大和港科大的錄取,「一家給了獎學金,另一家沒有,我們一度矛盾的是到底選港大還是港科大」。之後,被北大錄取的消息確認,張曉和兒子、丈夫幾番商量之後卻一致決定,上北大!   張曉和丈夫都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老師,兩人都有在國外高校學習或研究的經歷,「丈夫一直傾向於讓兒子讀國內名校。兒子高中時裸考過託福,成績很好,他也曾想出國留學。
  • 每人16萬獎學金 北京3文科狀元棄北大選港大
    昨天,來自香港大學消息,三名女生全部選擇去港大就讀,並且全部獲得每年16萬港幣全額獎學金。其中梁倩報考了北大德語專業和北大本科一批文科實驗班。  6月下旬,香港大學在京舉行面試,伊思昭和朱竹到場參加面試。昨天,梁倩表示,她沒有參加6月下旬的面試,不過之前已經作為校長推薦生參加了港大的自主招生面試。
  • 京港高校同場「打擂」搶生源 北大講座火過港大
    北大的講座引來了170餘位聽眾,數量相當於港大的兩倍。港大「思想碰撞」(Meeting of Minds)系列講座於上午九點在北大圖書館北配殿首先上演。北大「人生-理想-學問」系列講座於晚7點在同一地點開講。
  • 「從北大到港大,我親眼見證了香港大學的民主病」
    嚮往北大的她,當年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選擇了港大,但僅一個月後,就毅然決定離開港大,回本溪高中復讀,重新高考。知乎上的網友們再次把2015年充滿爭議的問題翻了出來。一個非常簡短的回答獲得了高贊:「時至今日,再看這個問題,不能不說,這個孩子智慧。」2018年劉丁寧北大中文系畢業,之後被北大成功保研,目前碩士在讀,繼續在博大精深的國學中遨遊。
  • @2021高考生丨港大本科入學申請啟動,計劃招生300人
    @2021高考生丨港大本科入學申請啟動,計劃招生300人 2020-10-14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港就讀內地生:語言有障礙 打破靠自己
    在港就讀內地生:語言有障礙 打破靠自己   近日,在香港大學中文系就讀的遼寧高考文科狀元劉丁寧從港大辦理休學,選擇回到家鄉的本溪高級中學復讀,稱北大中文系更適合自己。
  • 港美合訓京港醫學博士 港大每年提供資助達72萬
    港美合訓京港醫學博士  中新網3月7日電 心血管病是中國的頭號殺手,內地對有關醫學專才需求殷切,香港大學醫學院與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麻省總醫院(MGH)首次合作,每年培訓5名內地及香港的醫學研究生,提供醫學博士學位課程,其中兩年到MGH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實習,為中國培訓頂尖人才。
  • 港大與清北爭搶狀元,提供百萬獎學金,專家:港校優勢不在獎學金
    每一年的高考,各地高考狀元都引人關注,大部分狀元都是報讀清華、北大,不報讀清華北大的都會成為「奇聞」。今年江蘇省文科狀元因不符合清華北大的招生政策,無法報讀清華北大,引起熱議。如今,她選擇了報讀香港大學,對於她的選擇,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香港大學綜合實力是很強的,而且她還可以獲得高額獎學金,大學4年學費及生活費都無憂。
  • 港大ICB、港大SEA 顧問委員會成立
    梁定邦博士擔任顧問委員會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伍淑清博士,蘭桂坊集團主席、蘭桂坊協會主席盛智文先生,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家禮博士,高風諮詢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謝祖墀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對外教育院長 David H.
  • 世畢盟:2019港大、港科CS全獎博士申請總結!
    原標題:世畢盟:2019港大、港科CS全獎博士申請總結!當時,學院的大四學長舉辦了宣講會,分享他的留學的經驗,並感謝了世畢盟的幫助,分享會結束後,我和世畢盟的姐姐面談了我的留學計劃,了解了留學的要求,心裡大概的想法就此成了型。最後決定申請香港的博士,是在大三的上學期,綜合權衡選擇這一申請方向,並就此開始了針對性的申請之旅。不論是打算本科畢業後做什麼,提早規劃、提早考慮總是正確的,這樣可以為了目標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 江蘇狀元白湘菱選擇香港大學就讀,校方表示願提供百萬獎學金
    無緣清北的白湘菱最終選擇港大,香港大學已向白湘菱發放錄取通知。無緣清華北大的江蘇文科高考裸分狀元白湘菱,拒絕報考大陸高校,最終申請香港大學並被錄取。出現這樣的結果,在不少人的意料之中。8月3日,據澎湃新聞報導,白湘菱已經通過港大經管學院的面試,校方已向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書。
  • 郎朗港大獲頒 斬獲第六個名校榮譽博士
    12月2日(星期六),郎朗在香港大學(港大)第198屆學位頒授典禮的文學院典禮上,被港大校長馬斐森頒授名譽博士學位。根據港大官網介紹,港大名譽博士學位是頒授予對大學、社會或學術方面有傑出建樹,在知識思想上,社群或文化方面對整體社會及全球有寶貴貢獻的人士。郎朗在古典音樂及音樂普及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當天,郎朗和文學院的畢業生們一起參與了這場畢業典禮。郎朗在現場致謝,並給予港大畢業學子們自己的建議:「熱愛你們的工作!不要過於擔心未來。傾聽你們的內心。
  • 北大考古和港大金融,這屆網友都瞧不上
    作者丨 王動 郭恩一北大考古專業的學生自己可能都想不到,這個「冷門」的專業,竟然也有上熱搜的一天。今年高考,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女孩成績公布之後 ,幾十位家長、老師連夜進村報喜,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
  • 港大經管學院已錄取白湘菱,網友:不是負氣出走,而是最佳選擇
    一、白湘菱已獲香港大學錄取8月3日,有媒體通過香港大學入學及學術交流部獲悉,白湘菱已順利通過港大經管學院的面試,學校已向她方法了錄取通知。儘管港大號稱全英文授課,但有的老師也時常會用粵語教學,況且同學們私下交流、討論更多地也會用粵語。如果粵語不通,就很難融入校園生活,感到被孤立。此前很多內地赴港就讀的大學生都反應了類似的問題。
  • 無緣清華北大的江蘇文科狀元選擇香港大學,你知道港大這些優勢嗎
    近日因選修科目歷史成績為B+無緣清華北大,江蘇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白湘菱受到輿論關注。8月2日,白湘菱母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女兒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8月3日,從香港大學入學及學術交流部了解到,白湘菱已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的面試,校方已向其發放了錄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