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康壯
圖源 | 網絡
又到一年開學季,國內青少年的近視問題仍然十分嚴峻。疫情期間,大規模「雲端」教學的開展,給青少年近視防控帶來了新的巨大挑戰。
教育部對9省份14532人的調研顯示,與2019年底相比,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視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視率增加了3.8%。
有關部門表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要實施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專業機構「五位一體」的綜合防控策略,全社會要給孩子適當輕鬆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運動環境。
學校應提供良好的環境設施,減少作業量,加強用眼教育,堅持眼保健操制度,保證陽光下體育運動;家庭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培養孩子正確的用眼習慣,提供全面的營養;孩子自身要有預防近視的觀念,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青少年近視怎麼形成的
「近距離長時間用眼」和「缺乏戶外活動」是近視的主要誘因,而課業負擔重和沉迷電子產品則加劇了青少年的近距離長時間用眼和戶外活動缺乏。
疫情期間,各地「停課不停學」,學生居家「上網課」成為主流。
據教育部最近發布的調研結果顯示:每天上網課總時長一個小時以內的,近視檢出率是45.8%,超過4小時的則提升至76.7%,網課時長對孩子視力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也成為加劇近半年學生近視率增長的一大主因。
此外,電子產品盛行增加了青少年閱讀的場景和時長。一方面是由於電子產品自帶光源,閱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閱讀,而部分青少年閱讀習慣不良,如睡前不開燈使用平板電腦等容易傷眼睛;二是視頻、動畫、遊戲等形式帶有交互性和趣味性,令青少年容易沉迷,導致閱讀和使用時間延長。
有研究表明,戶外活動是近視的獨立性保護因素,保持每天2小時、每周14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讓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2020年1-7月,青少年平均每日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僅為32.3分鐘,尚未達到推薦值的1/3,這也可能是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11.7%的主要原因之一。
學校應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學校是近視防控的主陣地。健康的知識是孩子們最好的「護眼液」,學校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起主體責任。
學校主要通過三個方面,承擔孩子預防近視的主體責任。第一,應該對孩子們進行廣泛的健康教育,讓孩子們深刻領會,要愛護自己的眼睛,自己是預防近視的第一責任人。
第二,孩子們一天生活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學校應該為孩子們的眼健康提供良好的環境。比如良好的採光和照明,及時調整課桌椅的高度,每天有規律的指導孩子們做眼保健操。學校應該保證孩子充足的戶外體育課和30分鐘的大課間等戶外活動,這些都應該是學校提供給孩子們預防近視的基本條件。
第三,可以通過家校聯動,將健康知識和預防近視的信息教育給家長,讓家長們掌握這些信息,督促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愛護眼睛樹立榜樣。
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防控
防止青少年近視,學校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視家庭的重要性。
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包括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減輕課外學習負擔、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保障孩子的睡眠和營養。
學生自己從小要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要正確,學習時光線要充足、適宜,要節制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並且要及時做系統的額眼科檢查,多參加戶外活動與體育鍛鍊,預防近視。
有眼科專家指出,家庭、學校可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用眼行為進行適當幹預,讓孩子學會健康用眼:
1、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儘量多的進行戶外活動,保證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如桌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在進行這類運動時,眼睛隨著球類的軌跡運動,能夠放鬆眼睛,減少眼外肌肉的負擔。
2、適當的課間休息、遠眺,學習30-40分鐘眼睛遠眺5-10分鐘,這樣能最大限度保護視力和眼睛。
3、保持正確的坐姿,眼睛距離桌面30cm,看書時不要行走、坐車、趴著、躺著,光線不宜過暗。
4、在生活中儘量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尤其是移動電子產品,如果可能儘量在3歲前不要接觸電子產品,3歲後可適當放寬,每天使用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5、室內光照要充足,夜間學習室內大燈要打開,同時使用檯燈。檯燈擺放在左上方,避免握筆的手遮擋光線,在筆尖處的書本上形成陰影。
6、飲食方面建議營養均衡,多吃高蛋白食物,減少甜食,比如糖果、飲料、冰淇淋類。
預防孩子們的近視是一項全社會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全社會都應該動員起來、行動起來,樹立起「近視可防、可控、可矯正、不可治癒」的基本認知。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參考:人民網、中國教育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