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編制現代化新動作 合成營級設「最小參謀長」

2020-12-11 觀察者網

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報導第1集團軍某旅在演習中在合成營一級試行配置了「指揮官+參謀長」編組模式,使營本級指揮實現了聯合高效。這是首次有報導提到解放軍合成營設立參謀長職務,與傳統的步兵營、裝甲營、炮兵營等陸軍營級作戰單位相比,合成營是我軍軍事改革中嘗試縮小一線作戰單位,提高合成化水平,實現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重要嘗試。報導提到,該旅已經組建四個合成營進行對練,隨著一批我軍現行編制中職務「最小參謀長」的出現,合成營整體戰鬥力水平實現了大幅躍升。

(中國軍網配圖)營參謀長蘇日烈(中)和2名參謀正在分析情報信息。任興志攝

《解放軍報》文章全文轉載如下:

本報訊 任興志、特約記者李勇報導:「這個參謀長不簡單!」4月上旬,第1集團軍某旅一場對抗演練正在進行。隨著海量信息流湧入偵察席位,紅方合成一營參謀長、上尉蘇日烈快速匯總分析當前態勢後,向營長湯田斌提供的5條作戰建議全部被採納。

「營一級不僅有了『中軍帳』,還編配副營職參謀長,指揮打仗再也不唱獨角戲了。」走下演兵場,多次擔任合成營對抗演練指揮員的湯營長感慨萬千:「合成營兵種專業多、指揮協同難,過去組織戰鬥,雖然也臨時編配參謀,但由於參謀缺乏聯合作戰意識,導致從判斷情況到定下決心,幾乎所有重擔壓在營長一人身上,指揮起來難免感到力不從心。」

「針對合成營獨立遂行作戰任務增多和未來戰場態勢複雜多變的實際,過去那種僅靠指揮員單打獨鬥而忽視『外腦』作用的指揮體系必將難以完成作戰任務。」據了解,去年編制體制調整後,作為合成營機關編配試點單位,該旅針對合成步兵營作戰任務新特點,不僅對編制進行大幅「擴容」,還將司令機關「下沉」,試行配置了「指揮員+參謀長」編組模式,使營本級指揮實現了聯合高效。

為了鍛造過硬「智囊」隊伍,該旅專門選拔了一批營參謀長苗子,進行聯合素質培養:組織涵蓋多個兵種專業的軍事理論學習集訓,強化參謀「六會」技能;藉助重大演訓、戰法創新、重難點課題攻關等時機,讓他們輪流「唱主角」;利用跨軍兵種交叉代職、院校集訓等時機,優先選派他們「加鋼淬火」。去年以來,該旅先後選派20多名機關參謀和基層指揮員到空軍、海軍、陸航等多個軍兵種交流學習,聯合指揮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演練激戰正酣。「報告營長,紅方正依託堅固工事防守待援,建議派出無人機偵察其兵力部署,爾後集中優勢兵力實施打擊。」指揮通道剛打開,合成三營參謀長紀飛立即提出建議,營長許勇快速調整作戰分隊行動。隨著一條條指揮口令快速下達,各個作戰分隊攥指成拳,聯合出擊,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從嵌入指揮到常態聯合,從接受指令到自主指揮,隨著一批我軍現行編制中職務「最小參謀長」坐鎮「中軍帳」,合成營整體戰鬥力水平實現了大幅躍升。演練開展以來,該旅4個合成營鬥智鬥勇,探索總結的9種新戰法得到檢驗和推廣。

觀訓快評

主動適應聯戰重心「下沉」的新趨勢

(作者 周 猛)

《莊子·達生》篇裡講:孔子看見在一條湍急的飛瀑之下,卻有一名漢子在水中暢遊。孔子驚詫不已,走上前去詢問秘訣。那漢子爽快一笑說:「我沒有什麼秘訣,只不過完全順著水流的規律遊而已。」

指揮打仗與遊泳雖不是一回事,但在遵從事物發展規律順勢而為這一點上卻有相似之處。隨著戰爭形態向小型化、打擊手段向精確化演變,作為基礎作戰單元,營一級未來獨立遂行作戰任務成為趨勢,這一形勢必然會帶來編制體制的深刻變化,其人員裝備、兵種專業也將呈現合成化、規模化、模塊化。同時,由於戰場態勢複雜多變,決戰決勝需要團隊指揮、精準行動。如果沒有一個精準高效的指揮體系,打起仗來就難以實現指揮員的決策意圖。

當前,我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正在實現突破性進展,營級指揮體系作為整體指揮鏈路的重要一環,其聯合程度對整個作戰行動能否真正實現聯動具有重要意義。第1集團軍某旅試行「指揮員+參謀長」編組模式的實踐啟示我們:沒有聯合就沒有勝利,不管是戰役還是戰鬥,都離不開聯合,每名指揮員只有主動適應聯戰重心「下沉」的趨勢,不斷增強聯合思維,努力提升聯合素養,才能在未來聯合作戰中大有作為、穩操勝券。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合成營是我軍近年來軍改的重要方向,但究竟如何編制,如何將多個兵種的作戰力量在營一級實現「聯合」,卻一直是一個難題。尤其是我軍傳統上營級指揮官基本只精通步兵、裝甲等單個兵種的戰術,對於其他兵種的戰術沒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這讓我軍指揮員很難短期內達到聯合作戰的要求。而且即使指揮員能夠做到「樣樣精通」,也由於聯合作戰指揮的作業量遠大於傳統的指揮要求,很可能導致指揮員被海量作戰信息所「淹沒」,在這種情況下,設立營級參謀班子,並設立營級參謀長就很有必要。可以說,設立營參謀長對於我軍合成營改革將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井延坡工作室|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徐平《解放軍報》3月20日在頭版刊登報導《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2020年3月20日《解放軍報》什麼是合成營?20世紀以來,軍—旅—營編製成為主流,它代表了新軍事革命影響下陸軍作戰部隊編制的發展方向。適應這一趨勢,各國軍隊普遍重視和加強營的建設,不斷提高其合成程度,使其具備獨立和持續作戰的能力。2015年5月,中國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對中國陸軍提出的要求是,「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塊化發展步伐」。
  • 一加一大於二,解放軍為啥採用合成營編制?作戰效率成倍提升
    【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時間,解放軍新推出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的確,作為我軍軍改的最新產物,我陸軍現在大力推進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緊跟美軍發展的步伐,而且鑑於美軍在咱之前事先"鋪好了路",我軍的合成營編制很有可能會汲取了美軍的實踐經驗
  • 解放軍新型合成營亮相可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
    根據新編組模式,各要素可帶動相關營連指揮員一起演練,形成了網絡化的指揮體系。  全新作戰模塊戰鬥力強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   演練中,以某裝步營為主體按任務編組的合成營首次亮相。從某種意義上講,合成營是將聯合作戰的要求落實到了基層,提高了部隊整體作戰效能。」   過去營戰術演習按編制進行作戰編組,新編大綱著眼「信息主導、模塊組合,構成多元、保持彈性」的原則,根據不同任務區分不同力量的合成戰鬥營編組,進行模塊化集成訓練,提高了營獨立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作戰能力不同凡響。
  • 解放軍陸軍三輪軍改簡介,合成營已經實現兵種融合
    因為這場軍改,主要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合成化,在最基本的戰術單位營這一級,就已經是要求實現各兵種配合協同作戰。眾所周知,1985年百萬大裁軍以前,中國陸軍的組織架構由軍 區(戰役軍團)、軍(高級戰術兵 團)、師(基本戰術兵團)、團 (基本戰術部隊)、營(高級戰術 分隊)、連(基本戰術分隊)這六 級組成。
  • 解放軍「團變營」,戰鬥力不降反升,一個營比一個團還厲害
    解放軍在合成營改革中,大量的師團建制被取消,取代團作為基本戰術合成部隊的是合成營,從團到營,為何編制小了,戰鬥力卻得到大大的提高呢?在1985年前,我國陸軍所擔負的作戰使命是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大規模高烈度防禦作戰的戰爭形勢。
  • 外媒關註解放軍體制改革:或組建陸軍總部
    新報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5日以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軍改組)組長的身份主持召開軍改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強調,沒有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 美軍一個師從15000人發展到17000人,那解放軍一個師多少人?
    事實證明,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本前提,而一說到軍隊編制想必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師」級編制,「師」作為最常見的軍隊編制之一,各國一個師又有多少人呢? 據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師一級作戰單位的規模,一直都朝著精銳力量的訓練,我軍一個師的規模差不多有12000人左右。
  • 解放軍78集團軍某大八輪合成營赴俄參加「東方2018」戰略演習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據9月1日俄羅斯熱心網友拍攝到的視頻顯示,解放軍的11式輪式突擊車和08式步兵戰車正依託西伯利亞公路向外貝加爾演習地域集結,這意味著除了78集團軍某99式坦克合成營以外,中國也派遣了一支以08式車族為主力的中型合成營參與東方-2018演習。
  • 原瀋陽軍區裝備部長高潮少將任北部戰區副參謀長
    高潮 資料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解放軍報》獲悉,原瀋陽軍區裝備部部長高潮已任北部戰區副參謀長。  3月3日出版的《解放軍報》頭版刊發《中流擊水勇奮楫——軍隊代表委員熱議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一文,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副參謀長高潮參與發言。  高潮在上述發言時強調,強國必強軍,強軍要改革。
  • 解放軍為什麼取消師和團的編制?答案在這裡
    2年來,在各集團軍都完成了規模堪稱軍史前所未有的大調整後,人們驚訝的發現,以前被人們廣為熟知的各個「師」、「團」編制已經消失在新整合的集團軍序列裡了,取而代之的,是旅—營級作戰編組。這是為何呢?其實,這一切要從現代戰爭的需求講起。
  • 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緊貼新體制開展教學改革
    來源:解放軍報原標題: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緊貼新體制開展教學改革 瞄準合成訓練難題教戰研戰「課堂教學與部隊實際貼合緊密,真正學到了備戰打仗急需管用的內容轉型重塑後,該校區緊貼部隊新體制新編成,讓一批合成營教學改革成果冒著熱氣進入課堂。該校區承擔了陸軍合成營級指揮、合成參謀業務、合成營首席參謀等教學任務。校區領導介紹說,合成營人員構成、裝備編制、作戰模式都與以往兵種營大不相同。教學內容作為教學改革核心,必須緊盯部隊變化,讓教戰研戰落到實處。
  • 奮進強軍路 換羽重生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陸軍是我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隨著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不斷深入,陸軍實現了脫胎換骨、換羽重生。目前,陸軍正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優化力量編成和規模結構,加速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
  • 原54軍參謀長付文化晉升少將軍銜,曾由師長高職低配當旅長
    原54軍參謀長付文化晉升少將軍銜,曾由師長高職低配當旅長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7-07-30 15:49 來源:
  • 將現役軍官的軍銜設為3等11級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988年全軍恢復軍銜制,踏上正規化建設新徵程
  • 十人晉升上將,央視幫你看懂解放軍軍銜
    原標題:十人晉升上將,央視幫你看懂解放軍軍銜 7月31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10位軍官警官頒發命令狀。你知道上將軍銜在解放軍軍銜中排名第幾嗎?哪些人有可能晉升上將?
  • 1955年時,解放軍中有4個兵團級的少將,他們分別是誰?
    1952年的評級將解放軍的軍隊級別分為十一等二十四級,第一等是軍委,第二等是大軍區,第三等就是兵團,考慮到前兩等的人數,所以兵團級別的一般對應就是上將、中將。不過事情也有特殊的存在,1955年的少將中,有四人是被評為軍團級的,這四人是誰呢?又分別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