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型合成營亮相可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2007年夏秋季節,擔負新一代《陸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編修試訓任務的北京軍區某機步師,組織全師萬人千車揮師茫茫草原,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邊編修邊試訓。駐訓4個多月,他們對部隊演習、指揮所演習、要素演練、分隊戰術4個層次近50個課目進行了試訓論證,部隊訓練內容和組訓方式發生歷史性變革。

  體系合成「神經中樞」

  首長機關演習變成指揮所演習

  戈壁大漠,某機步師試訓課目「對機動防禦之敵進攻戰鬥」悄然打響。按作戰任務編組的合成指揮所,以多種機動方式向配置地域快速機動,實地展開、指控溝通等一氣呵成,隨即以「中心加實體」的模式帶動各個層級指揮員展開演練。

  這個體系高度合成的「神經中樞」不同凡響:指揮控制中心、偵察情報室、火力協調室等指示牌分外醒目;指控中心可通過縱向鏈路將作戰指令下達到各行動末端,實現扁平化指揮;偵察情報、信息對抗、政治工作室則根據職能分工,自主發布或索取信息,協同完成指揮控制行動。

  該師張海青師長這樣定位「指揮所演習」:新編大綱中「指揮所演習」是在過去「首長機關演習」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完善,將「首長機關演習」改為「指揮所演習」,旨在通過全過程連貫訓練,促進多個作戰要素的融合,重點解決多作戰要素系統戰鬥力的橫向集成。

    翻開「指揮所演習」演習人員編成圖,按職能設席位、按席位定人員的特點十分突出,以職能要素相對應的各室取代了以往「首長機關演習」的行政科(股)位置,還預留了其他軍兵種的指揮席位。

    「指揮所演習」強調提高多級指揮員和指揮機構的組織指揮能力,通過內部練合成、外部練協同、上下練指揮、左右練配合,形成了多作戰要素的「體系戰鬥力」。根據新編組模式,各要素可帶動相關營連指揮員一起演練,形成了網絡化的指揮體系。

  全新作戰模塊戰鬥力強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

  演練中,以某裝步營為主體按任務編組的合成營首次亮相。杜長春營長「躍」升為一「團」之長:在原有裝步營基礎上新編配了武裝偵察、技術偵察、反坦克火器分隊,形成集步炮裝工通等兵種分隊於一體,具備獨立遂行多種作戰任務能力的全新作戰模塊。

  記者先後觀摩了該師按3種任務需要編組的合成營戰術演練,在戰備轉級、行軍、陣地進攻等演練課題中,與裝備精良的「藍軍」分隊對抗,合成營綜合作戰能力優勢明顯。該師採集的信息表明:合成營的火力指數、打擊能力成倍提高。

    從硝煙中走來,杜長春感慨萬千:「營合同戰鬥演習強調合成戰鬥營與其他軍兵種之間戰鬥、協同、支援、保障聯動演練。從某種意義上講,合成營是將聯合作戰的要求落實到了基層,提高了部隊整體作戰效能。」

  過去營戰術演習按編制進行作戰編組,新編大綱著眼「信息主導、模塊組合,構成多元、保持彈性」的原則,根據不同任務區分不同力量的合成戰鬥營編組,進行模塊化集成訓練,提高了營獨立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新型合成營亮相演兵場,作戰能力不同凡響。師參謀長畢建元感慨地說:「新編大綱調整合同戰術訓練基點,變營『戰術演習』為營『合同戰鬥演習』。可以預見,合成營的出現必將催生出我軍作戰樣式、訓練方式的新變革。」

    逐層訓練轉為集成訓練

  全要素全系統演練成常態

  以前互不往來的裝甲、炮兵、航空等多種偵察力量,如今通過網絡將分散的「神經末梢」集成為功能相對單一的系統,各種偵察手段收集的「敵情」經匯總融合,形成一份完整的戰場態勢圖。這是記者在「師進攻戰鬥」演練現場看到的新景觀。

  在師野戰指揮所,該師楊俊興政委說:「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主要以系統集成訓練為主。新編大綱增設全要素演練內容,就是要通過多層級的集成式縱向訓練,形成單要素系統戰鬥力。」

  根據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要求,他們將作戰要素區分為情報偵察、指揮控制、火力打擊等要素,根據不同要素的特點按實戰編組進行集成訓練,突出各個要素訓練關節點,打牢單個作戰要素融合基礎。

  過去強調逐級訓練、逐級合成、逐級形成戰鬥力,但這種橫向分層訓練方法容易造成同一作戰要素上下分離等現象。在新編大綱中,增設作戰要素演習可在部隊演習中承上啟下,達到指揮機構與相應分隊指揮員在縱向上的有機銜接。

     記者在偵察情報全要素訓練現場看到,上至指揮機構,下至班組單兵,師團所有偵察力量被集成在一起。導演部以「要地防空」課目組織檢驗,偵察情報要素根據任務性質,靈活抽組建立了各種作戰模塊。

  「假設敵」變成「真對手」

  「藍軍」有了「常住戶口」

  茫茫草原深處的戰術演練場上,記者又有新的發現:「藍軍」分隊有了「常住戶口」。無論是連排戰術演練,還是合成營進攻戰鬥,都會有一支神形兼備的「藍軍」分隊與之全程對抗。

  這是記者首次見到帶「假設敵」的連戰術演練。儘管「藍軍」只是一個班,但陣地前沿有混合雷場、鐵絲網和制高點上的堅固防禦工事為依託。擔負進攻任務的時令輝連長首先派出偵察分隊,然後對開闢通路、火力編組、掩護支援等進行精確計算。

    一時間,偵察與反偵察、遭遇與伏擊、攻擊與防禦此起彼伏。戰術演練結束後,在班排自評和連長點評的基礎上,雙方又面對面進行了互評。

  「新編大綱把『假設敵』作為訓練的基本條件,首次從法規角度規範了對抗訓練,避免了訓練簡單化、模式化。」該師趙瑞華副參謀長介紹說,按照「營設一個排,連排設一個班」的模式培訓「假設敵」,試訓分隊均進行帶「假設敵」對抗訓練,訓練更加貼近實戰。

  對抗訓練使分隊指揮員普遍感到了壓力,受訓者敵情觀念明顯增強。「過去搞戰術演練,『敵情』是虛擬的,導演部怎麼出情況,分隊就怎麼行動。」剛走下「戰場」的時令輝連長對此感觸頗深:「面對形象逼真的『藍軍』,戰術訓練更像對抗演習。」

  從考場向戰場轉變

  實戰化考核貫穿始終

  「藍軍」分隊覆蓋各個層級訓練,複雜電磁環境貫穿考核全程,精確化評估將演習推向實戰的「臨界點」。該師著眼精確評估部隊戰鬥力,對現行的考核方式和標準進行探索改革,考核演練場呈現出實戰化練兵新景象。

  在「指揮所演習」考評中,從訓練協作區抽組的超短波、地空等多種幹擾分隊,先後對指揮所進行特種破襲、電磁幹擾等,計算機評估系統根據指揮員的指揮控制、指揮機構的組織協調等方面細化量化標準,進行精確化評估。

  「過去考核強調單個素質,片面追求米數、環數、秒數,如今新編大綱強調綜合素質,追求整體作戰能力。」考核組成員、該師政治部主任魏志忠說。新編大綱以行動結果評估作戰能力,以數據信息解剖演練問題,強調了演練結果和時效。

  為避免考核評估隨意性,他們以突出結果評定戰鬥力,對演習各個環節進行量化細化,將構建複雜電磁環境和引入「假想敵」作為訓練基本條件,凡考核必有對抗、不設原案、不搞擺練,緊貼實戰設置複雜多變情況,對演習情況進行量化評估,裁定演習的戰損與消耗。(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編制現代化新動作 合成營級設「最小參謀長」
    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報導第1集團軍某旅在演習中在合成營一級試行配置了「指揮官+參謀長」編組模式,使營本級指揮實現了聯合高效。這是首次有報導提到解放軍合成營設立參謀長職務,與傳統的步兵營、裝甲營、炮兵營等陸軍營級作戰單位相比,合成營是我軍軍事改革中嘗試縮小一線作戰單位,提高合成化水平,實現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重要嘗試。
  • 井延坡工作室|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徐平《解放軍報》3月20日在頭版刊登報導《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報導中指出,經過幾年探索研練,合成部隊成為陸軍主要作戰力量,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類新型合成營模塊化嵌入陸軍作戰體系,實現了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推動陸軍部隊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大幅躍升。
  • 一加一大於二,解放軍為啥採用合成營編制?作戰效率成倍提升
    【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時間,解放軍新推出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的確,作為我軍軍改的最新產物,我陸軍現在大力推進的合成營編制可謂是緊跟美軍發展的步伐,而且鑑於美軍在咱之前事先"鋪好了路",我軍的合成營編制很有可能會汲取了美軍的實踐經驗
  •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人民陸軍:新集團軍重塑陸軍鋼鐵...
    空地合成 中國陸航打造「樹梢殺手」除了合成營的探索,在陸軍部隊的轉型建設中,以陸軍航空兵為代表的新型作戰比重不斷加強。2016年,朱日和訓練基地,一場實兵對抗演習悄然開啟。朝其格爾附近的山口是藍軍左翼裝甲進攻部隊的必經之地,而距離山口大約六公裡處又是一片綿延的山地,這為直升機的設伏提供了極大便利。
  • 解放軍新型榴彈發射器亮相!重量少了整整20斤,輕裝上陣可上高原
    文/山峰 媒體曝光了我軍在演習訓練中有一款新型榴彈發射器,這種新型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外形與目前在解放軍服役的04式自動榴彈發射器有很大不同。這款榴彈發射器相較於QLZ-04式減重10公斤以上,已經達到了重機槍的標準,可能是專門向基層部隊部署,針對高原地區研發的。
  • 解放軍陸軍三輪軍改簡介,合成營已經實現兵種融合
    因為這場軍改,主要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合成化,在最基本的戰術單位營這一級,就已經是要求實現各兵種配合協同作戰。眾所周知,1985年百萬大裁軍以前,中國陸軍的組織架構由軍 區(戰役軍團)、軍(高級戰術兵 團)、師(基本戰術兵團)、團 (基本戰術部隊)、營(高級戰術 分隊)、連(基本戰術分隊)這六 級組成。
  • 央視曝光解放軍單兵信息系統:指揮部看到戰士視角 敵我信息全掌握
    在某輕型高機動合成旅的一場信息化綜合戰鬥演練中,演兵場注意到,解放軍單兵信息裝備罕見亮相,並展現出強大的戰場信息感知能力。新系統對於新型作戰模式進行賦能,該旅指導員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們通過掌握作戰進程,隨時更換我們人員消耗,進行更換編組,然後進行通聯,實時可以通知每一名單兵進行作戰任務。」
  • 解放軍「團變營」,戰鬥力不降反升,一個營比一個團還厲害
    解放軍在合成營改革中,大量的師團建制被取消,取代團作為基本戰術合成部隊的是合成營,從團到營,為何編制小了,戰鬥力卻得到大大的提高呢?在1985年前,我國陸軍所擔負的作戰使命是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大規模高烈度防禦作戰的戰爭形勢。
  • 空軍新型移動營房亮相演訓場:空調水電一應俱全,還帶防爆圍牆
    近日,解放軍空軍新型箱式組合「移動營房」亮相大漠演訓場。快搭快收、靈活部署,大幅縮短了部隊進駐所花費的時間、提升部隊戰備保障效能。,將箱式組合板房、鋼結構板房、貨櫃房、簡易方艙、野戰帳篷等進行自由拼接,從而形成不同的獨立單元。
  • 軍情銳評:新型國產空降戰車量身搭配運-20 打造全域機動作戰能力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11月上旬,多款新型國產地面裝備紛紛亮相第12屆珠海航展。其中,新型國產空降戰車較上一代空降戰車在火力和防護性能上得到雙重加強,專為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執行遠程力量投送任務而打造。
  • 解放軍新型作戰靴曝光:不足一公斤 較17式減重27%
    東方網·演兵場9月16日報導: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官方微信號「人民海軍」透露,海軍近日組織了南沙守備部隊官兵試穿新型熱區島礁作戰靴。 演兵場注意到,這款作戰靴採用了更透氣的面料和防穿刺複合大底,比17式作戰靴輕便約27%,整體重量還不足一公斤。
  • 解放軍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
    解放軍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 2017-07-17 17: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  劉憬杭、毛俊  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
  • 解放軍蛙人部隊新型水下突擊步槍
    我軍蛙人部隊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他們的任務就是潛伏和隱蔽,比如說在敵方的海域中,或者是進入到一些地區進行隱秘的偵查。由於其任務非常重要,且具有著一定的危險性,一旦暴露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所以這也要求蛙人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以及超強的個人身體素質。
  • 解放軍朱日和練兵紅旗—17騰空而起,可殲滅臺海美軍及臺軍阿帕奇
    紅旗-17A主要裝備我軍中型輪式合成旅,主要用於攔截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敵方作戰飛機和戰術空地飛彈,保障地面部隊戰鬥的順利進行。也可與其他防空兵器配合形成多級防空網,執行野戰防空和要地防空任務。紅旗-17擁有一套模塊化的打擊單元組,採用2套4聯裝發射箱,總計8枚地空飛彈。
  • 國產新型防空作戰系統亮相!35高炮加4枚飛彈,空中目標的噩夢
    國產新型防空作戰系統亮相!35高炮加4枚飛彈,空中目標的噩夢為了有效克制各種低空飛行作戰武器,多年來許多國家都提出了研製低空野戰防空作戰型武器系統。例如,我國生產的35毫米口徑高射炮就是該系列的代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