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0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醫生,我女兒的脖子歪了!不能動!」
3月下旬的一天,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來到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小兒骨科門診,孩子歪著脖兒眼淚汪汪看著醫生,媽媽向醫生訴說:「2個月了都不見好轉,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從媽媽那裡了解到,孩子6歲,名叫艾米麗(化名),印尼籍。
疫情期間,哪裡也不能去,大人孩子一直都宅在家裡,1月25日下午,艾米麗在家玩耍時摔傷,當時沒有什麼不舒服,家中大人也沒當回事兒。誰知兩三天後,艾米麗的脖子向左歪了,還叫著疼,不敢動。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媽媽帶著艾米麗先後去了周邊三家醫院,結果醫生都說,「沒啥事兒,回家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艾米麗的脖子一直歪著,疼痛並沒有減輕,甚至動都不能動。通過媽媽的描述,門診醫生檢查後,確診為外傷所致的兒童"寰樞椎半脫位",需要馬上住院,臥床做頸部枕頜帶牽引治療。
什麼是"寰樞椎半脫位"?
"寰樞椎半脫位",又稱「寰樞關節旋轉性不穩症」、「寰樞關節半脫位」,病變的部位在寰樞關節。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摔傷引起的寰樞椎關節錯位,導致患兒頸部肌肉緊張、頸椎偏歪,不能自由活動。
隨後,艾米麗被收治在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小兒骨科住院。經過3周的平臥持續枕頜帶牽引制動+局部輔助理療,終於恢復正常,脖子不歪了,活動自如了,孩子露出了純真的笑容,痊癒出院。
臨出院,
媽媽提出了自己當時疑問,
如果有寶爸寶媽遇到了「寰樞關節半脫位」
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呢?
到醫院後為什麼還要住院治療?
艾米麗主管醫生徐廣建耐心講解到,人體的軀幹與顱骨相連的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這兩個椎體同周圍的韌帶一起構成寰樞關節,支撐著我們又大又重的頭。當你張大嘴巴時,照一下鏡子,就可以看到,對著的咽喉後邊的位置,那裡就是寰樞關節。這個關節不可小覷,它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頭部絕大部分轉動功能都是由它來完成的。兒童時期,骨骼、韌帶都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寰樞關節周圍的韌帶相對薄弱,比較容易受到損傷及炎症侵襲,出現鬆弛,從而導致"寰樞椎半脫位"。就是寰椎和樞椎兩片骨頭無法對合,於是,「歪脖兒」就這樣煉成了。
那麼
引起兒童"寰樞椎半脫位"的
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除了外力作用,如摔傷、跳舞、體育活動、猛轉頭等,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感染性炎症,如孩子出現感冒、發燒、咳嗽,咽部、扁桃體發炎等,炎症影響到咽後壁相鄰的肌肉及軟組織,可引起韌帶、關節囊鬆弛,也會導致"寰樞椎半脫位"。
「寰樞椎半脫位」多發於兒童,所以,孩子得了感冒,一旦發現孩子頸部活動受到限制或抬頭無力,或是脖子痛,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有些家長可能會誤認為是「落枕」,但落枕的情況只有成人會出現,孩子沒有。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
小兒骨科醫生特別提醒家長朋友們,
出現"寰樞椎半脫位"後,
如及時就診,
一周左右就會完全恢復,
一定要及時接受治療。
各位深圳家長們~
記住了嗎?
採寫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戴曉蓉
監製 | 桂桐
原標題:《深圳6歲女孩「歪脖子」數月,罪魁禍首竟是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