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圓桌|體育課戴口罩有何危險?低風險區能否「摘口罩」?聽聽專家...

2020-12-2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5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以下簡稱「《技術方案》(修訂版)」),其中明確「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

目前,多地中小學迎來部分複課學生。5月8日,湖北鄂州市鄂城區發布通報稱,該市一高三學生復學核酸檢測呈陽性。同一天,吉林公布1例本地確診病例。按疫情分區分級標準,5月9日起,該省舒蘭市風險等級由低風險調整為中風險。另一方面,4月中旬以來,河南、湖南等地發生學生體育課時猝死,引發極大關注。海南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等曾相繼發布通知,緊急叫停戴口罩上體育課。

低風險地區中小學校園內學生「摘口罩」之後,疫情防控還面臨著哪些風險?中小學生上體育課、進行戶外運動戴口罩的危險有多大?

5月8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多位專家,解讀《技術方案》(修訂版)相關問題。

圓桌專家: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丁鋼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援鄂醫療隊隊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李海潮

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江蘇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副總指揮魯翔

戴口罩如不規範 反而促進傳染

封面新聞:按照目前疫情情況,為什麼「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是可行的?

丁鋼強: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發布的這個文件,我覺得是非常及時的。因為低風險地區基本上沒有陽性病例,也就是沒有臨床診斷確診病例。為了保護學生的健康,也為了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的秩序,可以不佩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丁鋼強圖片來源:中國網

魯翔:我曾開玩笑說過,中小學如果要開學,就只能不戴口罩,如果要戴口罩就不能開學。什麼意思?中小學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要求口罩從早上戴到下午是不可能的。口罩作為一個防護工具,有很多具體要求,如果合理使用,是起防護作用的,不合理使用,反而促進傳染。因此,現在出臺的技術方案,我覺得是面對現實、講科學、實事求是的方案。

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江蘇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副總指揮魯翔圖片來源:中國網

這個技術方案當中,核心就是在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可以不帶口罩。一般情況下,中小學生(生源)都是相對固定的,跨區的都很少,更不要說跨市。所以只要這個地區是安全的,中小學生的家庭是固定的,這個區域中小學學生就是相對安全的。這個方案應該是充分考慮了區域性。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援鄂醫療隊隊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李海潮圖片來源:中國網

李海潮:現在區分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地區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合理防控。因為我們國家疫情控制階段性的成果已經顯現,病例總數明顯下降。在不同風險地區,防護目標是不一樣的。低風險地區的(防護目標)主要是防輸入。因為低風險地區意味著14天裡已沒有新增病例了,出現病毒攜帶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疫情嚴重階段到現在,防護強度如果一直不下來,一直處於這種緊張狀態,復工復學全都沒法實現。而妨礙復工復學的障礙是什麼?是擔心會不會感染。這就要科學應對:比如經過長時間觀察,沒有新增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傳播能力也是相對弱的,這些因素放在一起考慮,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應該是慢慢就走向常態了,(低風險地區中小學)摘掉口罩實際上是重要一步。

「摘口罩」不等於放鬆防控

封面新聞:低風險地區中小學生「摘口罩」之後,校園防控還面臨著哪些風險?

丁鋼強:不戴口罩並不是說「萬事大吉」,都可以隨便了,還需要注意幾個方面:比如學生在上學途中,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還是戴口罩,少去商場、超市、電影院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如果親戚、朋友中有病例或核酸陽性,要主動採取隔離措施,不要再到學校上課。

學校一定要給學生測體溫,如發現學生有咳嗽、發燒等症狀,要及時就醫。放學以後,要及時對課桌椅、廁所、走廊、教室等消毒。如果沒有確診病例,消毒劑濃度可低一點。氣溫合適時,教室要及時、要隨時開窗通風,學生要勤洗手保持手部乾淨。

魯翔:我認為,國家在對學生具體的教育和管理當中有一個權衡。現在必須精準施治、科學防控,還要分析具體的狀況。

它(《技術方案》(修訂版))不是說不要防護了,而是要更加嚴格的防護。這個技術方案當中提了6大方面要求,換句話說,做到了所有這些要求,才能在中小學校裡不戴口罩安全上課。

目前,校園疫情防控最大風險還是人員和環境,《技術方案》(修訂版)對人員管控涉及了16條。在學校裡,除了老師和學生,畢竟還有保潔等其他人員。此前一些醫院發生的聚集性疫情,也是因為在其他人員的管理上有一定難度。在教室「一人一桌」和學生午餐的管理,我覺得是校園疫情防控管理當中最難的。

戴口罩上體育課讓呼吸變成「力氣活兒」

封面新聞:戴口罩上體育課、進行戶外運動有哪些風險?

李海潮:戴口罩為什麼會有憋悶感?因為口罩要起到過濾作用,縫隙越細,阻力越大。運動時,機體對氧的需求增加,氧耗量就會增加。這時候機體會出現適應性變化,呼吸增快,幅度增加,是為了攝取更多的氧,心跳也會加快,為了把氧送到組織裡邊去。在這種情況下戴口罩,實際上製造了很大阻力,呼出氣的時候要把二氧化碳呼出去,口罩又把它擋住了,就會出現低氧血症,呼吸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力氣活」了,如果碰巧身體有點毛病,出意外的機會很大。

封面新聞:4月中旬以來,河南、湖南等地發生學生在體育課時猝死,引發極大關注。但也有分析認為,戴口罩運動和猝死的因果關係未定,疫情期間長期不運動和發生意外可能也有關係。您怎麼看?

李海潮: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總是不運動,心肺儲備功能已經下降了,其實是無法承受大量運動的,而恢復需要循序漸進。這時去運動,不戴口罩會出風險,戴口罩風險會更大。

相關焦點

  • 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戶外體育課,幼兒園內,孩子們這樣摘口罩……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7日訊 據三湘名醫在線消息:近日,傳出有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的消息,令人痛惜之餘,引起了醫學界專家、體育界人士以及老師家長的熱議。5月6日,長沙市教育局表示,夏季來臨,氣溫逐步升高,學生戴口罩進行體育活動既影響教育教學效果,還可能引發意外情況。
  • 孩子體育課猝死敲警鐘 鍛鍊健身要不要戴口罩?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題:孩子體育課猝死敲警鐘 鍛鍊健身要不要戴口罩?新華社記者嶽冉冉、帥才初夏五月,輕絮舞風。「天熱起來,鍛鍊的人多了,戴口罩跑步總感覺呼吸不暢,摘了又怕被傳染,確實兩難。」昆明跑步愛好者孟梅說。學校複課,「神獸」歸籠。
  • 多名學生體育課戴口罩跑步時猝死,運動時能戴口罩嗎?專家這樣說
    專家:戴口罩跑步會影響氧氣供應 可對人體造成損傷 「運動可能是造成小李發生猝死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能他有一些潛在的心臟方面的疾病沒有查出來,這種情況下一旦運動量大了就會發生這種風險,運動後發生猝死的風險肯定比不運動大。」
  • 低風險區可不戴口罩?紫外線燈消毒有用?嬰兒如何防護?官方回應
    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有用嗎?嬰兒無法戴口罩,如何做好防護?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 ——所在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區,出門還要戴口罩嗎? 低風險區域不等於沒有風險,平時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注意咳嗽禮儀,減少人員聚集,復工復產後注意與同事保持安全距離、分散就餐等。
  • 長短課、增加體育課、增設戶外課……學校出招讓學生增加「摘口罩時間」
    新學期,朝陽區實驗小學推出了長短課、增加體育課、增設戶外課等舉措,增加學生的「摘口罩時間」,為學生的身心健康護航。為了讓同學們減少在教室內戴口罩的時間,朝陽區實驗小學為各個班重新編排了長短課課表,語數英仍為40分鐘一堂,其他科目為35分鐘一堂,課間休息增加到20分鐘,六年級6班的張羽橋說:幾乎每節課學校都抽出了20分鐘的時間,讓任課老師帶我們下樓去,我們也可以跟任課老師一起做一些小遊戲或者一些鍛鍊,我們摘下口罩就呼吸到了新鮮空氣,把身體的濁氣都吐了出去,也讓我們放鬆了下來。
  •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時間:2020-05-08 14: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 現階段如何戴口罩?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
    現階段如何戴口罩?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摘下口罩?什麼樣情況下,必須戴上口罩?學生在上課期間,是否要戴口罩? 從哪些區域回到大慶的市民需要隔離?市民有很多的疑問。今天,大慶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絕對現場》邀請大慶市疾控預防中心傳染科副主任王璟做客直播間,就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什麼情況下,可以摘下口罩?什麼樣情況下,必須戴上口罩?
  • 低風險區學生校內無需戴口罩
    依據方案,低風險地區中小學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根據方案,低風險地區學校應當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加強健康管理。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返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返校時按照有關要求向學校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材料。開學後,學校要把好校門關,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查看健康碼,保證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
  • 學生開學後戴不戴口罩,誰說了算?戴口罩難,摘口罩也難?糾結
    3月1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在中、低風險地區,像校園內的教室、圖書館、宿舍、食堂以及公交車、計程車、地鐵等公共設施等屬於人員密集區,為安全起見,建議師生戴上口罩其實我覺得戴不戴口罩這種判斷,各個地方應該根據當地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情況,由專業人員去做判斷!而不能讓學校家長甚至是孩子去做判斷!
  • 多地叫停體育課戴口罩,中考體育考試怎麼辦?
    全國各地很多中小學都開學複課了,大家戴口罩上學,進校測體溫,都很自覺。近期,體育測試和體育課是否戴口罩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而且,更令人痛心的是,最近全國多地發生學生上體育課猝死事件:1、4月14日下午5點左右,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一名未滿16周歲男學生,在進行集體跑步活動時暈倒,搶救無效身亡;2、4月24日下午,河南周口一名15歲的初三男生在體育課上戴口罩跑步時猝死
  • 有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時猝死
    ,「我懷疑是戴口罩跑步引起的,當天是個大晴天,正好是下午剛上課不久,溫度有個20℃吧,戴著口罩跑,哪能舒服啊。」一周內,兩名花季少年皆因戴口罩上體育課猝死,令人悲痛之餘,更是令人深思。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N95口罩的防護力強,卻不一定是孩子的最佳選擇。運動時到底能不能戴口罩?學生要戴什麼樣的口罩?
  • 戴口罩的煩惱,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昨天開學第一天,孩子們最大的煩惱是戴著口罩上課。聽聽他們怎麼說?義凱說:第二節課,我們就開始感到有點悶,又有點癢。快到中午的時候,天氣變熱了,我們就更悶了,我居然還過敏了,起了一些小痘痘,奇癢難耐。回家後,我趕緊摘下口罩,頓感涼爽,舒服。
  • 口罩還要戴一年?天兒越來越熱了,口罩到底怎麼戴?關於戴口罩的種種...
    即使疫情控制了,我想還是要戴口罩的,還真得養成這種習慣。我估計這個口罩,在一年之內,起碼到明年這時候是摘不掉的,一定要做好這種準備。」夏天來了,很多人的口罩似乎「戴不住」了。有很多朋友都在問:既然疫情都已經控制住了,是不是可以不戴口罩了?怎麼科學地戴口罩呢?
  • 北京市教委最新消息,這些情況學生可以摘掉口罩
    而家長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學生能夠不戴口罩上課?這個問題從8月中旬發布開學時間安排和防疫指南時,就引起了全社會包括家長在內的廣泛的關注!大家知道,春季學期由於曾經報導過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而發生過事故,後來教育部專門發通知作出學生上體育課不可戴口罩的安排,但需要相隔一定的安全距離!
  • 複課了,學生體育課猝死,口罩到底該不該戴?
    但是,最近幾天關於部分學校學生上體育課猝死的消息登上各大新聞頭條,讓剛剛開始複課的學生與家長又開始變得憂心忡忡,不亞於新冠疫情。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猝死的一個共同點:戴口罩、大運動量、體質弱。,家長懷疑與戴口罩跑步有關,但沒有進行屍檢。
  • 上體育課是否戴口罩?小本本記起來
    上體育課是否戴口罩?......成了學校、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學生午餐午休怎麼做?>4、學校安排專人加強學生校內午餐午休管理體育課要戴口罩嗎?>5、每天鍛鍊一小時,切忌一刀切停止校內體育活動上體育課時要戴口罩嗎?
  • 在新疆還需不需要戴口罩?聽聽專家咋說→
    近日,在前期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基礎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又印發了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對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全面復工復產復學複課情況下,公眾如何戴口罩進行了重點細化分類。
  • 全天戴口罩上課,老師想出"休憩課"讓娃透透氣,專家:很有必要
    01 上課戴口罩不是必要條件9月1日,全國各地中小學以及高校都開學了,雖然教育部強調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但是依然有一些學校強制性要求每位學生戴口罩上課。但是也有不少學校,要求學生只要入校園戴口罩,上課以及課外活動不需要戴口罩。白巖松特地問上課不用戴口罩能否達成共識?
  • N95口罩與KN95口罩有何區別?專家:代號不一樣罷了
    (原標題:"N95口罩"與"KN95口罩"有何區別?專家解釋來了) 那麼在防疫一線N95和KN95到底有哪些區別?我們來聽聽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消毒科主任朱仁義的介紹。
  • 鍾南山說不能摘口罩,小孩出門玩卻不戴口罩:孩子不願戴口罩咋辦
    就有人出門開始不嚴謹地戴口罩了。特別是孩子,更是戴不住口罩。不久前,有記者採訪鍾南山院士:「現在可以摘口罩了嗎?」鍾院士還特意強調:「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不戴口罩為時過早……」但是,現實生活中,卻總能見到不戴口罩的人。比如公園裡;小區健身區。特別是經常見到不戴口罩的小孩。這幾天發現,小區裡下樓玩耍的孩子多了起來。很多孩子還三五成群地一起玩槍戰、抓人的遊戲等。其中總有三兩個孩子連口罩都沒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