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2021-02-08 詩詞世界

林語堂曾說: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說: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年少時,總以為蘇軾蘇東坡不是一個人,後來,越了解他越發現,前半生,是蘇軾;後半生,才是蘇東坡。

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

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

當年考試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他讀完蘇軾的考卷,讚嘆不已。但他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便將本應第一名的試卷定為了第二名。

哪知解封一看,作者竟是蘇軾。

得知真相之後,歐陽修為之一震,「把你舊日文章也找來我看看。」

一看,歐陽修更是驚讚不已:「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出人頭地」這個詞兒就是這麼來的。

就這樣,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從此,蘇軾的才氣逐漸開始名揚天下。

到杭州擔任通判期間,不同於現在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當地遍布鹽鹼地,飲水都是困難。

他親自帶領眾人在西湖邊實地勘察,重新疏通「錢塘六井」,杭州百姓無不為蘇通判叫好。

漫步在景色迷人的西湖之畔,品著西湖龍井,喝著甘甜的井水釀造的美酒,蘇軾心情大好,詩興大發,寫下那首千古傳誦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079年,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誰想到做湖州長官僅兩個月,天降橫禍。

從朝廷命官一舉跌落到御史臺大牢,還受盡了侮辱,被嚴刑拷問,經常連夜提審,苦不堪言。

在此期間,蘇軾寫下兩首絕命詩: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這便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案發以後,弟弟蘇轍在兄入獄期間,連連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贖兄罪。

當時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張方平痛心不已,寫了一封親筆信,派兒子張恕連夜進京營救。

甚至往日的政敵王安石,上書皇帝,為蘇軾說情。

被關了一百三十多天後,蘇軾釋放出獄。

死裡逃生後,帶著政壇和文壇潑的一身髒水,帶著從高處摔落的理想,帶著一大家子20多口人,蘇軾來到黃州。

從此,黃州是蘇軾生命的終點,黃州是蘇東坡生命的起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初到黃州,蘇軾便脫去了文人的長袍方巾,穿上農人的芒鞋短褂。築水壩,建魚池,請教老農、餵養牲口……自封「東坡居士」。

並在城東半坡上的一片地,建了一座「東坡雪堂」,化身「東坡居士」。

來拜訪的朋友更是絡繹不絕,道士楊世昌、同鄉巢谷、詩僧參寥、畫家米芾、琴師崔閒、開酒坊的潘丙、賣草藥的郭遘……

蘇軾就這樣在黃州過起神仙般的小日子:

「 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

從此,前半生的蘇軾,化繭成了蘇東坡。

盧梭說,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勞動鍛鍊,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回歸田園,在勞動後,心情會變得愉悅。一天,蘇軾與幾個朋友相約出遊,不料天降急雨,眾人都紛紛跑著找地方躲雨,只有蘇軾一人在雨中拄著竹棍淡定前行。

過後,蘇軾寫下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流傳千古的《定風波》就是這麼來的。以至於後來離開黃州時,他的禪坐功夫已相當了得,「物我兩忘,身心皆空」。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大雁在雪泥上踏過,會留下爪印。如同我們人生在世、留下的一點點印記。雪是會化掉的,泥也會幹掉,就沒有任何印記留下來了。

這四句話就像宿命一樣,成為蘇東坡一生的寫照。

前半生,學蘇軾,學習他的工作哲學,可得「欣然」;學習他的處世哲學,可得「超脫」;學習他的做事哲學,可得「負責」。

後半生,學蘇東坡,學習他的生命哲學,可得「清歡」;學習他的生活哲學,可得「趣味」;學習他的藝術哲學,可得「境界」。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相關焦點

  •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定風波》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後半生,一蓑煙雨任平生。
  • 十首釋然詩詞: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回首來時的人,已經無法再相聚,抬頭看前路,充滿了未知。久了之後,人就知道,人生路上,總要釋然,放得下過去,能直面未來。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俯仰無愧天地,心內安然,甚好。
  •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張良的第一次亮相,仿佛就是一部武俠小說的開場。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年輕的時候的成長,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開始的。即便是輸了,也認了,起碼不後悔。因為,前半生你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人生的厚度,才能在後半生來臨的時候創造人生的高度。
  • 人字有兩筆,一筆前半生,一筆後半生!
    前半生生根、發芽、開花;後半生結果、收穫、儲藏。有的人前半生求索無路,後半生功成名就。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後半生的苦,都是前半生「修」來的
    如果到了五十歲以後,你的收入全靠你的努力,而不是被動收入,躺著就有錢入帳,那你的後半生,將過得非常辛苦。其實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在為幾兩碎銀子,苦苦掙扎。還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問題,覺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賺到錢,沒有想過讓錢生錢事情。
  • 蘇東坡: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即使半生的貶謫浮沉,今天看來,也像是一枚枚的勳章,更為他增添一種悲壯的英雄光芒。  蘇東坡是大眾偶像。是坐標級的文化巨人,成為我們的中國驕傲。01 詩酒趁年華  除了第一次奉旨上任鳳翔判官,和短暫的朝廷為官,以及以後不得已的一貶再貶。蘇東坡的仕途,幾乎都在自請外放中。
  •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文|王獅獅前半生偷的懶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前兩天家裡年末大掃除,請了一位家政人員上門擦玻璃。那是一位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的小夥子,因為之前已經連續跑了好幾家,顯得神色有些疲憊。
  • 蘇軾何時成為了蘇東坡?東坡肉和蘇東坡又有什麼關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都叫他「蘇東坡」。蘇東坡祖籍欒城,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北宋著名的官員、書畫家、詞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八位散文大家,蘇家就佔了三位。
  •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由一個八字總結出的人生感悟
    畢業前夕,我曾對你說過,我將用前半生的努力去拼搏,如果前半生事業有成了,我將用餘生帶你環遊世界。生命中的那些紅塵過往、意氣飛揚從來就不會消散; 一次次出發,終究一次次歸來; 我用自己的前半生去拿起,也將用自己的後半生去放下; 這就是人生,有生就必有死,有上就必有下,有茂盛就必有凋零。
  • 蘇軾有一首最精妙的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成為孤獨的最高境界
    讀過蘇軾詩詞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曠達灑脫的"樂天派"詞人。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當年考試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他讀完蘇軾的考卷,讚嘆不已。但他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便將本應第一名的試卷定為了第二名。哪知解封一看,作者竟是蘇軾。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後來,蘇軾得知後便寫下了《戲贈張先》一詩,來調侃好友八十歲仍娶十八歲妾的這件事。在這首詩中,蘇軾以洞房花燭夜為題材,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的表達了他對好友此事的看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詩作《戲贈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生活!
    少年時期,我們更傾向於李白,豪放不羈,浪漫天才,關注自我,擁有一種青春的美好;到了中年時期,我們會更加懂得杜甫的那份深沉憂思,開始認清現實,肩負責任,擁有一顆濟世之心;等到我們閱經滄桑,步入老年時期,也許內心更加通透,懂得王維「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寧靜與平和。這三種選擇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每一種都是獨特的生命姿態。
  • 蘇軾贈朋友小妾一首詞,現已成朋友圈紅句,比原句更受歡迎
    要說這網絡用語,最為流行的,莫過於前幾年前我們聽過的「」陌上花開」,這個詞是吳越王送給自己的夫人的。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裡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變成現代來說就是林深時見鹿,什麼什麼夢醒時見你。
  • 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
    導讀: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此人前半生是「侏儒」,後半生是「巨人」,一生受盡白眼和痛苦
    不過,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前半生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22的「侏儒」,後半生則迅速變成一個身高高達2米16的「巨人」。此人,便是奧匈帝國格拉茨市的亞當·雷納爾。那麼,此人的前半生是何樣子呢?
  • 蘇軾贈朋友小妾一首詞,現已成朋友圈紅句,貌似比原句更受歡迎
    要說這網絡用語,最為流行的,莫過於前幾年前我們聽過的「」陌上花開」,這個詞是吳越王送給自己的夫人的。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裡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變成現代來說就是林深時見鹿,什麼什麼夢醒時見你。
  • 網紅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蘇軾原句更顯高級
    這些詩詞都是比較有名的,他還有一首不怎麼知名的詩詞,被改編為朋友圈的網紅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蘇東坡這首詩講述了一個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柔奴的高潔品性被蘇東坡徹底的折服,他豁達的心胸在詩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蘇東坡的一生極為坎坷,仕途渺茫,曾多次被貶,而對於蘇東坡影響最深的莫過於烏臺詩案。
  • 農曆幾月出生的人,前半生積財,後半生享福
    1 農曆正月 農曆正月出生的人一開始就是很拼的,他們很懂得要抓住人生的黃金時期,努力地工作賺錢,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選擇,讓在乎的人也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在前半輩子就能把錢財積累好來,晚年的時候才會輕鬆地度過,後半生是享福的。
  • 別再沉醉「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韻味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為一句網上的名句,傳播可以說是十分的廣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會,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感慨。該句話改編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一本2016年8月15日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孫衍。
  • 前半生資產配置,後半生終身年金——《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心得
    前半生資產配置說完了,那後半生呢?上山容易下山難,後半生正是那下山的歲月,能安全、平穩、體面地下山才是真。 前半生就如上山爬坡,是財富積累的階段,如前文所述,對於普通人來說,做好資產配置就是打理財富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