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前半生是「侏儒」,後半生是「巨人」,一生受盡白眼和痛苦

2020-12-19 弋說歷史

《禮記·王制》中記載:「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後東漢經學家鄭玄在下注釋:「侏儒,短人也。」可見,古代很早以前便有了侏儒症患者。

說起侏儒症患者,想來在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社會,人們已經在各種新聞媒體中看到過那些身高只有一米左右的身影。他們有著成人的智慧,有著完整的三觀,但是身材卻仿佛少年一般,永遠不會「長大」。

談論及此,可能大家也都知道,世界上還有一類人群同樣跟侏儒症患者有著類似的煩惱,他們就是巨人症患者。侏儒症患者的煩惱便是因身高跟常人不同而導致生活中出現的一系列麻煩,巨人症患者同樣苦惱於身高對生活的影響。因此,相信對於任何人來說,患上侏儒症或者是巨人症,都是一件令人頭疼萬分的事情。

不過,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前半生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22的「侏儒」,後半生則迅速變成一個身高高達2米16的「巨人」。此人,便是奧匈帝國格拉茨市的亞當·雷納爾。

那麼,此人的前半生是何樣子呢?

在世人眼中,雷納爾的前半生被一種特殊的「侏儒症」所困擾。

一、前半生為「侏儒」

1899年的時候,亞當·雷納爾出生於奧匈帝國格拉茨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因為彼時醫學技術並不發達的緣故,以至於雷納爾一出生之後沒有任何人看得出他有什麼問題。在隨後的成長發育過程中,他的父母也沒發現他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之處。

不過,在接下來的青少年階段,雷納爾身上開始出現了異常。他的父母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雷納爾本身身高卻沒有隨之增長,直到十幾歲的時候,他的身高還和其他五、六歲孩童身高一樣。直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十八歲的雷納爾打算去參軍時,卻因身高只有1米22的緣故被拒絕。

在這期間,雷納爾因身材短小的緣故,成了他人眼中的異類,而他也因此變得有些自卑起來。對於自己身高的異常狀況,雷納爾也曾懷疑過自己是否患上了侏儒症,但通過查詢一些資料之後他發現,自己身上的症狀跟侏儒症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譬如說,他的身高在增長極為緩慢的情況下,手腳長得卻是飛快。雷納爾曾經專門計算過,他一年的身高增長几乎只有0.5毫米,但是在這一年中,他的腳卻增大了50毫米。

百倍的生長差距,使得雷納爾內心充滿疑惑,他不知道自己身上為什麼會出現手腳增長,個子卻不增長的情況,但無論怎麼看,這似乎不像是一般的侏儒症。

此後,若無意外的話,雷納爾便要在他人異樣的目光中,頂著「侏儒」的名頭度過一生。不過,一切都在1920年,也就是雷爾納二十一歲的時候改變了。

那麼,在這一年中,雷納爾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似乎是打破了未知的枷鎖一般,雷納爾在二十一歲之後整個人生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侏儒」逐漸向「巨人」開始轉變。

二、後半生「巨人」

在眾人都以為雷納爾此後一生都是「侏儒」的時候,卻不想在他二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發生了改變。當時雷納爾再度測量自己身高的時候,突然驚喜的發現,自己居然長高了10釐米。

即便當時奧匈帝國的青年男性平均身高為一米七五,雷納爾的身高還遠遠達不到如此「標準」,但作為一個身高增長近乎停滯的「侏儒」,卻在一年之內長高了10釐米。無論如何,對於雷納爾和她父母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到了二十五歲的時候,雷納爾的身高已經長到了一米七五以上。此時,雷納爾父母臉上笑容開始變多了起來,他們覺得自己的兒子終於變得「正常」了起來。而雷納爾自己也因此變得自信、開朗起來。似乎,美好的生活就在不遠處等待著自己。

兩年之後,雷納爾的身高再度增長了20釐米,他和他的父母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或許他們只是覺得這是一種壓抑之後的「爆發」罷了。不過,到雷納爾三十歲的時候,他和他的父母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因為在這一年,雷納爾的身高已經達到了兩米一六。

一個本是「侏儒症」的患者,卻突然長成了「巨人」,而且在三十歲的時候身高還在增長,這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此後,剛剛從「侏儒症」苦惱中脫身出來的雷納爾,又陷入了「巨人症」的困擾之中。

隨著身高的不斷增長,雷納爾的四肢和脊椎承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漸漸地,雷納爾已經無法行走,身子也變得虛弱起來。1950年,也就是雷納爾五十一歲的時候,他的身體終於不行了,在這一年的3月4日,他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就在他去世的那一刻,他的身高已經長到了兩米四一的高度。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奇怪,「侏儒症」和「巨人症」明明就是兩個極端的產物,為什麼卻同時出現在了雷納爾一人身上?

事實上,在雷納爾三十一歲的時候,去醫院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雷納爾確實是先天侏儒症患者,但因他腦垂體附近長了一個腺瘤的緣故,使得他的身高還會一直增長。

三、腦垂體瘤患者

經過詳細的檢查和參閱了大量的文獻之後,醫生告訴雷納爾他確實是先天性侏儒症的症狀。因為侏儒症的緣故,使得雷納爾在成年之後骨骺線並未封閉。若僅僅如此的話,那也不算什麼。但巧合的便是,雷納爾大腦中在丘腦下部的腹側長了一個生長激素型的腫瘤。

正是因為這個腫瘤的緣故,使得垂體源源不斷地分泌生長激素,加上雷納爾骨骺線並未封閉的原因,導致他的身高在三十歲之後仍然會快速增長。也正是因為腫瘤壓迫視神經的緣故,導致雷納爾在去世之前患上了嚴重的視力障礙。

同樣,因為垂體腫瘤壓迫神經的緣故,導致雷爾納脊椎出現變形的情況。以至於他在去世之前,脊椎已然無法承受,成為一個下肢癱瘓的巨人症患者。由此看來,腦垂體瘤患者的症狀是符合當時雷爾納病症情況的。

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雷納爾是一個腦垂體瘤患者的緣故,使得他前半生雖然是一個「侏儒」,但到了後半生卻變成了「巨人」。當然,從雷納爾一生的遭遇來看,無論是「侏儒」也好,還是「巨人」也罷,只要本身是一個「異類」,那麼生活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

結語:

雷納爾生活在二十世紀初期,即便到了他去世的時候,當時的醫學技術仍然不夠發達。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攀升,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直至今日人們對腦垂體瘤患者已經不是無計可施了。換句話說,倘若雷納爾生在現如今這個時代,那麼他的身高是很有可能被控制住的。

當然,很多侏儒症患者出現的主要原因跟遺傳因素有關,以至於目前人類對此疾病也是無從下手。因此,即便是現在,人們也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侏儒症患者。

不過,在這個文明的時代,相信大家遇到侏儒症患者後,也不會有什麼「歧視」的意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侏儒到巨人,前半生身高1米22,後半生身高2米16,一生受盡苦痛
    就拿此人來說,他的前半生是一個極低的侏儒,後半生反而變成了巨人。他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只能用心酸來形容?眾人都知雷納爾的身高只有1.22米,卻不知道雷納爾的腳和手要遠遠大於正常人的。然而正是因為手和腳的這些變化,讓雷納爾的後半生也發生巨大的改變。任誰也想不到,昔日被診斷患有侏儒的小矮子竟然能長成巨人。
  • 罕見:前半生侏儒後半生巨人,身高差1.19米,35歲臥床,51歲病逝
    全球僅此一例:同時患侏儒症巨人症,前半生1.22米,後半生2.41米!前半生侏儒,後半生巨人,身高差1.19米,35歲臥床,51歲病逝!侏儒症病因可歸咎於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先天因素多由於父母精血虧虛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多數與遺傳有關,一般智力發育正常。而巨人症則系腺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所致。垂體性巨人症表現為兒童期過度生長,身材高大,四肢生長尤速。食慾亢進,臂力過人。晚期(衰退期)體力日漸衰弱,直至早亡。
  • 從侏儒到巨人,前半生身高1米22,後半生身高2米16
    就拿此人來說,他的前半生是一個極低的侏儒,後半生反而變成了巨人。他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只能用心酸來形容?一、亞當·雷納爾:遭人嫌棄的侏儒歲月1899年,亞當·雷納爾出生在奧匈帝國的格拉茨市,亞當·雷納爾作為家族的希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備受家族關注。
  •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後半生,一蓑煙雨任平生。前半生一地雞毛,後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
  • 患上侏儒症和巨人症的奇人:他前半生1.37米,後半生卻長成2.41米
    不過影片是影片,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奇事,但並不妨礙發生其他的奇事,比如同時患上了侏儒症和巨人症的人,他的前半生身高僅1.37米,後半生卻長成2.41米,不知是福是禍?而「巨人症」是後天的緣故,大概是在亞當·雷納爾18歲時,他分泌生長激素的腦垂體附近長出了一個嗜酸性腺瘤,不少醫生習慣將其稱為「生長激素型垂體瘤」,因為生長激素分泌過多,亞當·雷納爾長高了,而且手腳都變得很大,對脊柱也構成了損傷,因此這種長高對亞當·雷納爾並沒有益處。
  • 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年少時,總以為蘇軾蘇東坡不是一個人,後來,越了解他越發現,前半生,是蘇軾;後半生,才是蘇東坡。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
  • 十首釋然詩詞: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一地雞毛,後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前半生盡情愛戀,後半生釋然忘懷。我們這一生,總會碰到痴心愛戀的人,深深愛過之後,最後,卻無法相守,當天各一方時,無法再見,回想當初的美好時光,亦只能追憶罷了。
  • 唯一患上侏儒症和巨人症的人,前半生1.37米,後半生卻長成2.41米
    可是人的一生不僅僅是在老年時期才會有病痛。青少年在發育的過程中也容易患上各種疾病,如果身體缺乏一定量的生長激素,就會影響到骨骼的發育。病情發展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侏儒症,嚴重的話可能還伴有智力低下等病狀。
  •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當然,對於張良來說,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但是這也成了他一生最為津津樂道的「驕傲」。晚年的張良總結自己的一生,說自己的刺秦之舉足以令「天下振動」。明人陳仁錫更是拍案叫絕:「子房一錐,宇宙生色!」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年輕的時候的成長,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開始的。
  • 人字有兩筆,一筆前半生,一筆後半生!
    快樂和煩惱、幸福與痛苦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激勵而前進。經過煩惱、痛苦和憂傷的洗禮,才感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夫妻如同左右手,左手提東西累了,不用開口,右手就伸過去,右手受了傷,也不用呼喊和請求,左手就會接過去,互幫互助,相濡以沫。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摘要: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德川家康是三河岡崎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幼名竹千代,後來先後改名為元信、元康、家康。與遊戲不同,真實的松平家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勢力逐步增強,但對三河並未形成控制。到了家康父親這一輩,松平家遭遇織田家及今川家的侵蝕,不得已選擇今川家投靠,家康的人質生活就此展開。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後半生的苦,都是前半生「修」來的
    後半生的苦,前半生「修來」為什麼後半生,你過得這麼辛苦,因為你沒有提前思考,沒有提前布局,每天就是這樣「得過且過」,自然老天爺不會讓你好過的。身體上的苦很多人前半生,瘋狂的透支自己的身體,熬夜、抽菸、喝酒等等,年輕時的時候,總覺得沒事,反正也沒啥異常情況。但你到了四十歲以後,你就慢慢發現不對勁了,自己老是往醫院跑,身體動不動出問題,這就是你前半生「修」來的。
  • 前半生受天下奉養,後半生受盡凌辱-一個亡國公主的一生
    柔福帝姬和她姐妹們的悲劇從此開始了。一路北上的途中,曾經養尊處優的皇后妃嬪和公主們受盡了苦楚,地位一般的女子更是直接淪為金兵的玩物,很多被凌辱致死。柔福帝姬因為公主身份,按理是要獻給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因而總算倖免於難。後來到了金國都城,史料是這麼記載柔福帝姬的經歷的,「富金敕為王妾,嬛嬛入浣衣院。十三年,入蓋天大王寨,遣嫁徐還(皇統元年亡)」,寥寥數語,半世悽涼。
  •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文|王獅獅前半生偷的懶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前兩天家裡年末大掃除,請了一位家政人員上門擦玻璃。那是一位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的小夥子,因為之前已經連續跑了好幾家,顯得神色有些疲憊。
  • 生於侏儒,死於巨人,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患有兩種極端病症的人
    列寧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巨人和矮子是天生對立的,就像《格列佛遊記》中的格列佛一樣,他既是小人國裡的巨人,又是巨人國裡的侏儒。一般來說,侏儒和巨人這種特殊人群,都是不正常發育的表現,一旦患病,基本這一輩子就定型了。
  • 我的前半生已過完
    一生有多長得看個人,有的人覺得一生很長,長到無所事事,百般無聊,而有的人覺得一生很短,短到一天24小時不夠用。不知不覺,難過的2020就快結束了,時間如流水,真的一去不復返,多希望時間能停留,停留在每一個美好的瞬間,讓每個美好片段定格。
  • 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
    導讀: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世界上唯一一例患者,得過侏儒症又得巨人症,身高變化太驚人
    無論古今中外,世人對「巨人」與「小人」的好奇永無止息,現在看來這變得很平常,侏儒症、巨人症也都可以用醫學解釋,但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並且還是唯一的一個,一生中他既是侏儒又是巨人。 生於侏儒,死於巨人 巨人症表現為身材過快生長, 由於長骨生長快, 骨齡延遲,身高和體重增加遠遠超過同齡人。
  • 恭親王 奕訢的坎坷一生:前半生爭皇位失敗,後半生被打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說評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俗語「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啥意思?古人識人經驗
    這些廣為流傳的俗語深刻的影響著古人的生活,比如這句「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便是古人衡量他人富貴的標準之一。古代除了盛行風水堪輿之外,相學更是深入人心。相對於古代相學大家來說,民間看相則顯得較為淺顯。雖然淺顯但也並非以貌取人,民間百姓在觀察他人相貌的同時還會注意此人的言談舉止,兩者結合後便會對此人有一個大致印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