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說評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道光皇帝本已經年老體邁,再加上喪權辱國的打擊更使得他病情加重,病危的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如何為帝國選擇一個更好的繼承人成為道光的頭等大事。
母以子貴的傳統在清朝皇位繼承上面起到特別大的影響,道光皇帝選擇繼承人更多的是看重繼承人的品德,能力都還是其次。
從小聰明好學,師從名家,精通
滿,漢,蒙古
三種語言文字,才華橫溢的六皇子奕訢是才能派支持的人選,他與皇四子奕濘的謙謙孝順形成鮮明對比。
道光皇帝臨死之前,三問六皇子,由於六皇子過度闡述文武大道中的治國夢想使得道光皇帝以為奕昕心中沒有君父的存在,之後道光並沒有把皇位傳與他,而皇四子奕濘的不作為與假哭孝順誤導了道光皇帝。有時候皇位的獲得就是這麼簡單:揣測聖意即可。
皇位現實中的失之交臂與理想中的唾手可得讓奕昕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外向的奕欣,之後的性格變得深沉內斂。
清 鹹豐帝
鹹豐皇帝的短命與內外交困,給了他第二次成為皇帝的機會
鹹豐皇帝是典型的中庸之才,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膽小怕事的懦弱之君也不失為過,這種皇帝如果繼承在太平盛世之中也許還能使得國家衰落減慢,但是他的命卻偏偏逢著亂世。
第一次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二十年是太平的,使得道光皇帝以為一切已經安寧,可以放心地將天下交給皇四子奕濘,但是後面的事情證明他的選擇是錯誤的。
從一八五零年開始的十年時間裡面,鹹豐皇帝沉迷鞏固地位與享樂之中,完全忘記了西洋列強的威脅,一直享受安樂的鹹豐皇帝,在受到英法聯軍攻破紫禁城的打擊之後,驚厥病逝於熱河。
鹹豐去世之後的政治真空狀態
鹹豐是一個短命皇帝,年紀輕輕就把大好河山交給了後人,被外國侵略者下破膽子的他想的不是國家未來,而是如何防止自己六弟篡權,保住子孫的天下。
鹹豐皇帝因避亂熱河,最後病死時間非常倉促,給清朝權力的交替留下了一個真空狀態,但是八大臣輔政的格局已經形成,使得恭親王奕訢無機可乘。
聽政與八大臣輔政的格局雖說穩定無比,但最後卻因為慈禧太后的野心而打破,慈禧想要獨霸朝堂的願望使得她和恭親王奕訢產生了合作的機會。二人同時發動叛變廢除八大臣格局被廢除,最後形成了奕訢主外宮,慈禧主持內宮的局面。
奕昕滿於現狀和顧忌國家形勢,並沒有產生當皇帝的想法,但是慈禧的野心卻是他所意料不及的,奕訢為了國家前途犧牲自己,但是慈禧卻沒有考慮那麼多,慈禧為了自己掌握全部權力不惜犧牲一切,最後在政權穩固之後瘋狂打壓恭親王奕訢,最後使得自己成為帝國真正的掌權者。
通過奕訢的一生,我們著實為他可惜,前半生為了帝位奮力相爭,最後反而輸給了奕濘的假模假樣,後半生的不爭,又讓他輸給了慈禧的野心。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