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 奕訢的坎坷一生:前半生爭皇位失敗,後半生被打壓

2021-02-23 老王說評書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說評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道光皇帝本已經年老體邁,再加上喪權辱國的打擊更使得他病情加重,病危的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如何為帝國選擇一個更好的繼承人成為道光的頭等大事。
母以子貴的傳統在清朝皇位繼承上面起到特別大的影響,道光皇帝選擇繼承人更多的是看重繼承人的品德,能力都還是其次。

從小聰明好學,師從名家,精通

滿,漢,蒙古

三種語言文字,才華橫溢的六皇子奕訢是才能派支持的人選,他與皇四子奕濘的謙謙孝順形成鮮明對比。

道光皇帝臨死之前,三問六皇子,由於六皇子過度闡述文武大道中的治國夢想使得道光皇帝以為奕昕心中沒有君父的存在,之後道光並沒有把皇位傳與他,而皇四子奕濘的不作為與假哭孝順誤導了道光皇帝。有時候皇位的獲得就是這麼簡單:揣測聖意即可。

皇位現實中的失之交臂與理想中的唾手可得讓奕昕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外向的奕欣,之後的性格變得深沉內斂。

清 鹹豐帝

鹹豐皇帝的短命與內外交困,給了他第二次成為皇帝的機會

鹹豐皇帝是典型的中庸之才,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膽小怕事的懦弱之君也不失為過,這種皇帝如果繼承在太平盛世之中也許還能使得國家衰落減慢,但是他的命卻偏偏逢著亂世。

第一次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二十年是太平的,使得道光皇帝以為一切已經安寧,可以放心地將天下交給皇四子奕濘,但是後面的事情證明他的選擇是錯誤的。

從一八五零年開始的十年時間裡面,鹹豐皇帝沉迷鞏固地位與享樂之中,完全忘記了西洋列強的威脅,一直享受安樂的鹹豐皇帝,在受到英法聯軍攻破紫禁城的打擊之後,驚厥病逝於熱河。

鹹豐去世之後的政治真空狀態

鹹豐是一個短命皇帝,年紀輕輕就把大好河山交給了後人,被外國侵略者下破膽子的他想的不是國家未來,而是如何防止自己六弟篡權,保住子孫的天下。

鹹豐皇帝因避亂熱河,最後病死時間非常倉促,給清朝權力的交替留下了一個真空狀態,但是八大臣輔政的格局已經形成,使得恭親王奕訢無機可乘。

聽政與八大臣輔政的格局雖說穩定無比,但最後卻因為慈禧太后的野心而打破,慈禧想要獨霸朝堂的願望使得她和恭親王奕訢產生了合作的機會。二人同時發動叛變廢除八大臣格局被廢除,最後形成了奕訢主外宮,慈禧主持內宮的局面。

奕昕滿於現狀和顧忌國家形勢,並沒有產生當皇帝的想法,但是慈禧的野心卻是他所意料不及的,奕訢為了國家前途犧牲自己,但是慈禧卻沒有考慮那麼多,慈禧為了自己掌握全部權力不惜犧牲一切,最後在政權穩固之後瘋狂打壓恭親王奕訢,最後使得自己成為帝國真正的掌權者。

通過奕訢的一生,我們著實為他可惜,前半生為了帝位奮力相爭,最後反而輸給了奕濘的假模假樣,後半生的不爭,又讓他輸給了慈禧的野心。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道光皇帝去世之前,他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
    道光皇帝駕崩之前,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在道光年間,道光皇帝臨去世前,一直在為未來家業選擇繼承人而惆悵。道光皇帝的兩個兒子奕詝和奕訢,成為了道光皇帝的主要候選人。在封建傳統禮教的思想下,往往是長幼有序,而那當時的情況是鹹豐帝由於,提早出生,鹹豐比恭親王早出生,所以更具有名義上的先天優勢。當然我們的道光皇帝也不是單純看長幼有序的理念來選擇下一任繼承人。道光皇帝起初也想讓恭親王作為下一任皇帝,奈何天不隨人願。道光皇帝被鹹豐的一片孝心所感動,所以將皇位傳給了鹹豐帝。
  • 慈禧太后「裝」神醫給奕訢看病,一副離譜藥方讓恭親王嗚呼哀哉!
    奕訢之才,遠超奕詝,也正因為才高,故此,脾氣也大,他對老爹道光皇帝就不那麼尊重,也沒有奕詝會來事,道光皇帝思考再三,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道光皇帝在臨終前,留下了兩道遺旨,一道遺旨寫的內容是:奕詝為帝;第二道遺旨是:奕詝之位是奕訢所讓,奕詝為皇,奕訢為王,不得改變!
  • 康熙帝的兄長——放棄皇位,願為賢王的裕親王愛新覺羅·福全
    順治帝決定在他們之中挑選一個繼承皇位,於是就有了這樣的一幕,年僅八歲的福全被順治帝召來身邊,順治帝問自己這個最年長的兒子道:「你有什麼志向,長大想做什麼?」出乎意料的是,福全竟然答道:「兒臣願為賢王」。順治帝異之,他在這個兒子身上似乎看到了幼年時的自己。幾個月後,二十四歲的順治帝駕崩,遺詔立出過天花的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出過天花就不會再染此病,可保皇位永固),是為康熙帝,就這樣福全與帝位失之交臂。
  •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當然,對於張良來說,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但是這也成了他一生最為津津樂道的「驕傲」。晚年的張良總結自己的一生,說自己的刺秦之舉足以令「天下振動」。明人陳仁錫更是拍案叫絕:「子房一錐,宇宙生色!」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年輕的時候的成長,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開始的。
  •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後半生,一蓑煙雨任平生。前半生一地雞毛,後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
  • 從侏儒到巨人,前半生身高1米22,後半生身高2米16,一生受盡苦痛
    就拿此人來說,他的前半生是一個極低的侏儒,後半生反而變成了巨人。他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只能用心酸來形容?然而正是因為手和腳的這些變化,讓雷納爾的後半生也發生巨大的改變。任誰也想不到,昔日被診斷患有侏儒的小矮子竟然能長成巨人。
  • 同為靜貴妃撫養的奕詝和奕訢,為何最終關係發展得如此惡劣?
    所不同的是,道光皇帝的「一匣」卻裝著「兩諭」,除了立奕詝為皇帝的諭旨之外,還有冊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的諭旨。這也為此後兩兄弟反目埋下了伏筆,為何這麼說?如果自己積極參與政事,不僅違反了「親王不得幹政」的祖制,且會更加重皇兄的提防,但又不得不放低姿態。在回復鹹豐帝祭祀孔廟後所作兩首律詩中,奕訢自己的詩文中用了「旰宵勤政期無逸」 、「競業親賢永弗忘」,稱讚皇兄勤政、愛賢。誠如在「考試」中的表現一樣,奕訢的城府並不深,這樣的違「心」主義,自然是言不由衷。
  • 顧命八大臣中為何景壽能獨善其身呢,只因他是被迫頂替了恭親王
    鹹豐帝臨駕崩前做了以下三點安排: 一、以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二、因為載淳年僅六歲,並沒有處理國家政務的能力。所以鹹豐帝又下了第二道手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這八位大臣是為顧命八大臣。
  • 除了慶親王,還有誰是「鐵帽子王」?
    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個鐵帽子王,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分別為: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二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之侄)、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之子)、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之子)、成親王嶽託(代善之子)、穎親王薩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後傳於其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 如果道光帝傳位給恭親王,腐朽的大清能發生根本轉變嗎?
    NO.898 - 如果傳位恭親王作者:音樂傳真 / 編輯:冷小軍1846年道光帝已經64歲了,身體每況愈下,必須決定皇位繼承人,不能再拖了。頭痛的是,傳位給四阿哥奕詝還是六阿哥奕呢?他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了平庸的四阿哥而不是聰慧的六阿哥,斷送了清朝可能振作的機會。
  • 此人前半生是「侏儒」,後半生是「巨人」,一生受盡白眼和痛苦
    不過,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前半生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22的「侏儒」,後半生則迅速變成一個身高高達2米16的「巨人」。此人,便是奧匈帝國格拉茨市的亞當·雷納爾。那麼,此人的前半生是何樣子呢?
  • 恭親王次子載瀅墓
    宣統無年,奕 次子載瀅死後,其長子襲恭王爵位的溥偉、次子溥儒將其葬在西峰寺,並將西峰寺下院——茶棚院改建為陽宅。 棺床前長年積水,自棺床至墓門架橋相通。 在30年代該墓曾被盜,50年代地宮被打開,僅在金井內發現一枚金錢,棺板被挪他用。
  • 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年少時,總以為蘇軾蘇東坡不是一個人,後來,越了解他越發現,前半生,是蘇軾;後半生,才是蘇東坡。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
  •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文|王獅獅前半生偷的懶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前兩天家裡年末大掃除,請了一位家政人員上門擦玻璃。那是一位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的小夥子,因為之前已經連續跑了好幾家,顯得神色有些疲憊。
  • 十首釋然詩詞: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回首來時的人,已經無法再相聚,抬頭看前路,充滿了未知。久了之後,人就知道,人生路上,總要釋然,放得下過去,能直面未來。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俯仰無愧天地,心內安然,甚好。
  • 從侏儒到巨人,前半生身高1米22,後半生身高2米16
    就拿此人來說,他的前半生是一個極低的侏儒,後半生反而變成了巨人。他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只能用心酸來形容?一、亞當·雷納爾:遭人嫌棄的侏儒歲月1899年,亞當·雷納爾出生在奧匈帝國的格拉茨市,亞當·雷納爾作為家族的希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備受家族關注。
  • 算命先生說:這四大生肖,前半生四處奔波,後半生富得流油
    性格確定一生的命運,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了中年甚至是老年才賺取了一生的富貴,這是因為他們的財運到來的很晚,即使他們之前一直艱苦奮鬥中,都沒有獲得很好的財富,好多人是因為在奮鬥的過程中遭受過失敗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樣導致他們一直都沒有成功,這四大生肖前半生四處奔波,到後半生財富的流油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摘要: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德川家康是三河岡崎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幼名竹千代,後來先後改名為元信、元康、家康。與遊戲不同,真實的松平家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勢力逐步增強,但對三河並未形成控制。到了家康父親這一輩,松平家遭遇織田家及今川家的侵蝕,不得已選擇今川家投靠,家康的人質生活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