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桃花源 該有多狼狽

2020-12-15 SZNEWS

岑嶸(杭州)·經濟自由人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美的篇章之一,多少人為之嚮往。不過,當我們用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卻令人沮喪。

我們先來大致確定一下桃花源的人口規模。根據「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的說法,桃花源的人口並不會多,我們假設它在500人左右。而桃花源存在的時間應該從「避秦時亂」到「晉太元中」,大約為600多年。

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在這600年間會發生什麼?

首先,桃花源所有的金屬工具會消失,因為製造金屬需要採礦,製作複雜的風箱,在上千度的炭火下冶煉礦石。當帶入桃花源的金屬工具在幾百年消耗完畢以後,桃花源的人口規模決定他們將不再有能力生產這些工具,無論是犁鋤還是刀剪。

工具的退化將使他們陷入糧食缺乏的恐慌中,越來越單一的熱量來源使得一場植物病害就會帶來滅頂之災。婦女也將加入採集食物的行業,男耕女織成為過去,織布業隨著最後一臺織布機的毀壞而停止,而陶瓷技術早已瓦解,製鹽技術也岌岌可危。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的600年間,將使得這個世外桃源經歷經濟學所說的「技術倒退」。他們不可能「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紡織技術的消亡使得他們衣不蔽體。「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不可能,糧食無法多餘,釀酒技術也早已失去。工具的缺乏使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成為夢想,隨著燒制磚瓦和伐木技術的終結,人們可能又退回到山洞……

發生這一切的關鍵是「與世隔絕」。桃花源本來可以用自己的「比較優勢」發展生態農業,交換他們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然而「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使得他們徹底陷入絕境,人口規模的過小無法形成專業分工,所有手工業都將終結。

桃花源真實的例子發生在塔斯馬尼亞。一萬年前該島和澳大利亞本土連在一起,隨著海平面上升,五千多名土著人被阻隔在這座小島上。打那兒以後,塔斯馬尼亞人就與世隔絕了,他們漸漸開始喪失自己祖先曾經擁有過的技術和工具:比如針和鑽、防寒的衣物、魚鉤、刺矛、漁網、投矛器……

考古證據顯示,這些工具是一步步被無情遺棄的。比如骨制工具先是越變越簡單,到後來就完全被放棄了。沒有骨制工具,就不可能把獸皮縫成衣物,最後,哪怕是在凜冽的嚴冬,塔斯馬尼亞人也近乎赤裸,只在皮膚上塗些海豹油脂。

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交換」和「專業分工」上,專業分工形成技術,交換產生創新,兩者孕育了人類文明。真實的桃花源是尷尬和狼狽的,封閉,會使人類走向荒蠻。

相關焦點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實存在,風景優美與世隔絕,就在重慶
    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觸,近些年來,人們的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雖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卻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長期處於工作狀態的都市人群,每天都要往返於公司和家庭之間,背負著巨大壓力,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在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世外桃源該多好,那麼它來了
  •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很多人在讀罷該文後,都不禁會想到曼妙的桃花源,究竟是詩人的幻想,還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有人說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座山谷中,就有這樣一個桃花源。 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也有一座桃花源。且這裡的赤嶺村都與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描繪非常相似。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桃花源是在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
  •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桃花源真有其境一千五百多年前,晉宋詩人陶淵明寫下了一篇引起人無限遐思的美文《桃花源記》,在這篇文章裡,他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境。很多人在讀罷該文後,都不禁會想那曼妙的桃花源究竟是詩人的幻想,還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
  • 歷史上的桃花源真實存在!春季最適合去的地點!
    不知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什麼樣子,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遺世獨立,原始古樸,自然靜謐。重慶酉陽縣桃花源地理位置:酉陽地處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是重慶幅員面積最大,少數民族人口最多森林覆蓋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區縣原型依據:相傳在秦朝,有一群鹹陽儒生,背負詩書,攜妻帶子,逃離鹹陽,經漢中、劍門關,順嘉陵江而下,至江州
  • 桃花源原來是真實存在的,就在重慶武陵山中,知道的人並不多
    我們都知道桃花源,很多地方也有這個名字,不過,要說哪個地方最好,我想應該是重慶。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重慶桃花源的存在。不管桃花源在哪裡,小編覺得應該都很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重慶的桃花源到底長什麼樣?聽說桃花源很動人,我們應該很感興趣。
  • 古代陶淵明的桃花源是現在的哪裡? 是真實存在的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 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酉陽桃花源,酉陽地處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是重慶幅員面積最大、少數民族人口最多、森林覆蓋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區縣,是重慶唯一不享受高溫補貼的區縣。小編認為這是比較真實的桃花源。湖南常德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裡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裡。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竹山縣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地處鄂西北山區。
  •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陳寅恪自有高論
    不過,如果要問這桃花源究竟是在何處,估計很多讀者答不上來,陶淵明在該文中並沒有說具體地點,只說東晉年間武陵有一個以捕魚為生的人偶然發現了桃花源,他出來後告訴官府,官府派人去找卻沒有找到,後來此事也就沒有人注意了。 那麼,這武陵又是哪裡?「武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據《漢書·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其位置當在湖南常德市的桃源縣。
  • 身在桃花源,不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作為桃花源旅遊管理區來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具針對性、時效性,更需我們深學深思、入腦入心,推動主題教育進一步走向深入,引導全區上下爭做新桃花源裡與時俱進、砥礪前行的奮鬥者。一、做新桃花源裡的奮鬥者,要守初心擔使命,有紮實作為「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是主題教育的總要求,也是新桃花源裡的奮鬥者的基本遵循。
  • 《念念桃花源》官宣 定義都市詩意慢生活
    《念念桃花源》記錄年輕人鬧市中的理想生活,常駐嘉賓阮經天、張天愛、周奇結識不期而遇的新朋友,迎接驚喜到訪的「飛行嘉賓」。該節目以不同視角呈現城市中「桃花源」輕鬆解壓的慢生活,帶領觀眾一起尋找打開幸福的「N」種方式!
  • 心靈的故鄉 中國桃花源
    桃花源的漁村夕照天下何處無桃花,惟有此地享美名。中國·桃花源景區2017年仲秋時節正式開園。讓「桃花源」這個強大的文化符號和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常德市委和市政府順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趨勢,確定了桃花源未來的發展定位,就是要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度假目的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國家5A級景區,傳承桃花源文化、展現桃花源生活的「中國·桃花源」品牌。
  • 鄉村旅遊的怪現象,「桃花源」多稱「天下第一桃園」的也越來越多
    鄉村旅遊的怪現象,「桃花源」多稱「天下第一桃園」的也越來越多通常我們講的鄉村旅遊,在書面上的定義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幹擾、生態無破壞、以遊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用俗話講就是在農村搞的旅遊產業,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近幾年鄉村旅遊的項目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多,但不可避免的同質化問題也日益嚴重。就說鄉村「桃花源」吧,全國各地的農村都在搞,而且種植面積一個比一個大,上萬畝都只是起步,大的幾萬畝都有,互相還不服氣,大家爭先恐後要爭「天下第一桃園」的美譽,宣傳無一例外的想掛個「第一」。
  •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世人都聽說過桃花源記,但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首先來看一下桃花園記這篇文章,是由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風這個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在了一起,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 陶淵明的桃花源,究竟有多美?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桃花灼灼,溪水粼粼。近年來,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秉承「共享桃花源」的理念,堅持核心景區帶動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通過文旅「合璧」做大文章,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堅持以生態為自然背景,活化文化體驗場景,營造浪漫的休閒情景,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打造湖南文旅融合新地標。因此,桃花源入列「2019湖南十大文旅地標」。
  • 常德是夢 桃花源是夢中景
    大多數人知道常德因為《桃花源記》,而我知道常德,因為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在年少對愛情懵懂無知的時候,我湊巧讀了《湘行散記》,這是沈從文在1934年回故鄉湘西時作的遊記,與其說是遊記,不如說是沈從文給他的夫人的家書或者情書。那時候我就知道,在常德,有一座桃源。帶著對田園牧歌和桃源美景的嚮往,我來到了桃花源。
  • 世外桃源何處覓:《桃花源記》極可能是廣告軟文
    全國以桃花源命名的景區,據說有數十家之多,都自稱是晉代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桃花源。由於常德桃花源更接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辭海》和《詞源》等權威工具書中,都將常德桃花源注釋為「世外桃源」真跡地。常德位於沅水下遊,楚國和秦代時屬黔中郡,西漢改為武陵郡,曾是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聚居區。
  • 桂林有個「桃花源」由於熱情待客,招待不該招待的客人而被毀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更是直接引發了一輪「尋桃花源熱」,可惜找了這麼久依舊沒有找到桃花源。各地的桃花源傳說也層出不窮,現在給大家科普一個桂林版本的「桃花源」。這座桃花源位於江永縣北的千家峒內,這裡是瑤族之鄉,自古以來就是瑤族人心中嚮往的「祖地」,是瑤族人的「尋根」之地,也被稱為瑤族古都。此處風景奇特,崇山險峰不斷,原生動植物在這裡時有出沒,少有人跡。
  • 「五一」假期常德桃花源有點火
    尚一網訊(通訊員 常融)「五一」假期,常德桃花源有點火,一天5次登上央視。5月3日,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以「做好景區疫情防控旅遊市場有序恢復」為題報導了常德桃花源;CCTV-2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以「湖南常德:賞山水秀色看民俗表演」為題,專題報導常德桃花源;CCTV-4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一天3次報導常德桃花源。今年的「五一」小長假達到5天,景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復甦。
  • 慈禧太后倉惶西逃時有多狼狽?給你舉幾個例子
    原標題:慈禧太后倉惶西逃時有多狼狽?給你舉幾個例子 1900年8月15日晨,在八國聯軍的進逼下,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及隆裕皇后等從宮中逃出。據記載,慈禧太后當時穿著普通青衣,一身農婦打扮,其他人也都衣裳單薄,一行人走到西華門外,才弄了輛騾車坐上。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原來在——重慶酉陽
    去酉陽旅遊首推桃花源,雖然現在這個季節看不了它美麗的桃花,但是在夏季它的風景依然優美。想必大家都讀過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而酉陽桃花源就是真實原型地。這不是我說的喲(哈哈~)!這是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從多方面進行考證後得出的。所以「桃花源一個在心中,一個在酉陽」。話不多說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桃花源的優美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