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恐龍篇 - 中國郵政報

2020-12-15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全世界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數一數二,其英式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氣派而莊嚴,單是看其外觀,便讓拜訪者的心中升起一股對人類科學的敬仰之意。每年除聖誕節前後幾天,博物館全都免費對外開放,每月末的周五還會將閉館時間特意延遲至22點,因此,被參觀者稱為「博物館之夜」。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展場面積巨大,館藏類型極為豐富。即便是今天,關於植物學、動物學、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的書籍如此之豐富,但人們在這座博物館裡仍然可以學到書本上找不到的知識。 

    最初,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大英博物館館藏激增,其自然歷史部分的館藏需要單獨分出來,便成立了自然歷史博物館,由理察·歐文爵士擔任負責人。 

    理察·歐文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說起「恐龍」,肯定無人不曉。其實,「恐龍」這個名字最早就是他命名的。我給大家講講故事的來龍去脈。 

    英國皇家醫學會外科醫生吉迪恩·曼特爾非常喜愛收集古生物化石,一些煤礦工人找他看病付不起醫藥費,便用化石抵帳。他的夫人馬莉·曼特爾也是一位古生物化石愛好者,有了妻子的幫助,曼特爾收集的化石越來越多。 

    1822年,法國博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創始人居維葉訪問英國,曼特爾就到牛津找到居維葉,請他看看自己收集的這些化石。居維葉並沒有覺得這些骨骼化石有什麼特殊性,但為了不打擊曼特爾的積極性,居維葉建議他到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做進一步研究。在那裡,曼特爾見到了牛津大學教授巴克蘭。巴克蘭看到曼特爾拿的一塊古生物牙齒化石感到非常眼熟,他認為與鬣蜥的牙齒很像。曼特爾做了對比後,發現二者果然非常像,於是他進行了更為細緻的研究,並在1825年寫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他收集的古生物化石。文章一刊出,就引發業界極大關注。 

    隨後,曼特爾與妻子收集的化石被送到自然歷史博物館負責人理察·歐文的辦公室中。那時,整個恐龍大類還沒有名字,直到1841年,理察·歐文用「可怕的類似蜥蜴的動物」(terrible lizards)為恐龍這一類動物起了名字,這個名字翻譯成拉丁文是「dinosaurus」,英文是「dinosauria(恐龍類)」。從此以後,恐龍便有了名字。 

    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辦,展會的主體建築叫「水晶宮」。世博會結束後,鑄鐵玻璃結構的「水晶宮」被遷移到倫敦郊區的希德納姆小鎮,再次搭建的「水晶宮」規模比原來的還要大。 

    1852年,「水晶宮」的設計者約瑟夫·潘克斯頓爵士找到歐文,表示了他想在「水晶宮」內建一個恐龍主題樂園的想法。於是,歐文邀請雕塑師霍金斯復原了33個品種的恐龍。當「水晶宮」再次對外開放時,受到了熱烈歡迎,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連同4萬多名觀眾湧進了「水晶宮」,這是復原的恐龍第一次與公眾見面,恐龍形象就此重現人間。 

    時光跳轉到1991年8月20日,距離恐龍被命名已經過去了150年,英國皇家郵政發行了《恐龍命名150周年》一套5枚紀念郵票。該套郵票選擇了禽龍、劍龍、霸王龍、原角龍、三角龍等5種具有代表性的恐龍骨骼化石圖案。2013年10月10日,英國皇家郵政又發行了一套10枚恐龍異形不乾膠郵票,分別是林龍、魚龍、禽龍、翼龍、重爪龍、雙形齒翼龍、稜齒龍、鯨龍、巨齒龍、蛇頸龍等。這10種恐龍都是中生代的「大明星」。中生代介於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從三疊紀、侏羅紀到白堊紀,其間跨度1.85億年。由於這段時期的生物以爬行類為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郵票上那10種恐龍的化石全部出土自英國。 

    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地球比現在要潮溼炎熱很多,植物都長得很快很大,食草恐龍有足夠的食物,食肉恐龍自然也糧草充足,因此,這一時期的恐龍體型都非常巨大。海洋裡,魚龍和蛇頸龍位於食物鏈頂端,但它們還不是最厲害的,電影《侏羅紀世界》裡,滄龍一口吞掉鯊魚的景象令人難忘。為了表示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我還製作了海報款郵品。 

    如今,那個時代所有的巨型古生物都已消失,留給我們的只有他們的骨骼化石和對於曾經的想像。 

相關焦點

  • 郵票的故事(上) - 中國郵政報
    今年的8月22日,也就是明天,是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館13周年的日子。在這個時間開始新的「主角」——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我覺得是巧合更是緣分。     我對郵票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走遍全中國、全世界,郵票出現在我的每一次旅程中,伴著我漂洋過海,最終和我一起回家,成為美好的回憶。
  • 北京文博 | 「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上 期 回 顧上期節目中,中國古動物館社教部主任葛旭、講解員孔明智做客直播間,帶您一起走進了古代動物的世界。
  • 這條不太起眼的中國恐龍,卻在英國博物館火了|王琦
    我的第一個研究集中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也為此出版了一本《從水晶宮到達爾文中心——倫敦自然博物館建築進化史》。通過這本書我又進一步跟中科院、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動物館建立了穩固的合作。在他的帶領下,卞美年先生和王存義先生將其在重慶裝架,成為中國人自主發現、自主研究、自主發表、自主裝架展示的第一條恐龍,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龍。許氏祿豐龍對我們非常重要,在1958年的時候這條恐龍被印到郵票上,成為世界上第一枚以恐龍為主題的郵票。
  • 走進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中國數字科技館
    小連結:國際郵政聯盟規定:從1984年起,每年的10月9日是世界郵政日。  郵政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今天,咱們就走進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去看看和中國郵政有關的歷史吧。郵政博物館  倒不是那時候沒有郵差,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咱們國家就有了傳遞信息的驛站——郵驛。
  • 這裡創造了「恐龍」,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飛豬全球首播
    「你知道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恐龍有什麼關係嗎?恐龍的英文『dinosaur』,就是博物館的創始人理察歐文爵士創造的」。近日,被稱為「網紅領事」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史雲森,用中文錄製了一段視頻為英國「帶鹽」,邀請中國遊客通過飛豬直播參觀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定好鬧鐘鎖定直播,不見不散」。
  • 「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
    國家名片弘揚絲路精神 方寸郵票促進民心相通  11月23日,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及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郵政文史中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承辦的「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郵票主展廳開幕。
  • 英國郵政博物館開幕, 還你一段百年前的地下郵鐵之旅
    :澎湃新聞 7月28日開幕,建立在倫敦歡喜山郵件分揀中心為基礎上的英國郵政博物館,憑藉一段長達10公裡、歷史超過一個世紀的地下隧道,成為倫敦城市旅行最熱門的目的地。
  •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系列手繪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世界的博物館幾乎都關門了,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也不例外。幾個月以來,疫情在神州大地得到了有效控制,8月18日,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重新對社會開放。我經過提前預約,在這一天走進了久違的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參觀,並在旁邊的郵票博物館郵局寄出了一組在疫情防控期間製作的手繪封,作為紀念和回憶。
  • ...誕生140周年文物珍品巡展北京站系列活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首次聯合中國海關博物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北京印鈔有限公司(北京印鈔廠)、天津郵政博物館和上海郵政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單位,匯集60餘件珍貴的含有龍元素的文物集中展出,其中大多數為首次亮相。
  • 自然歷史博物館:萬物殿堂
    在其逾8000萬份藏品中,從大洋底部到各大陸,從最小的甲蟲到如恐龍和巨鯨之類的龐然大物,都有所展示。19世紀的人仍然普遍認為博物館不應該對公眾開放。大多數訪客只需見識到博物館的一小部分展品即可,博物館最重要的職責應是供專業人士進行研究。而在歐文爵士的領導下,自然歷史博物館從開放之日起就免費對所有人開放。
  • 上海郵政博物館半日遊
    打卡身邊的博物館系列,今天來到了虹口區天潼路395號的上海郵政博物館。門票:免費,無需預約展覽亮點:首先博物館本身就是歷史保護建築,內在更是大氣磅礴,主要由郵政的起源,郵票的發展,當代郵政精神等部分組成展覽亮點:個人最喜歡是郵票部分,方寸之間的百年滄桑,不僅有珍貴的12生肖郵票,還有中國的第一枚郵票,還詳細講述了郵票的發展歷史。
  • 北京文博|「史觀北京」系列直播第四站回顧: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文物局、光明網聯合推出#70年我與祖國同行#之史觀北京直播活動,通過走進北京多家紅色遺蹟、博物館,闡釋北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展現70年風雨歷程中北京市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一件文物,一段歷史,絕對值得一觀的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坐落在蘇州河畔,始建於1924年,當時中國現代郵政正處於起步階段。與世界上大多數郵政服務一樣,它的重要性隨著電話、電子郵件、社交網絡逐漸淡化,信件寫作也黯然失色。鐘塔頂上的三個青銅神已經被氧化變成綠色,也許象徵著日常生活中褪色的重要性。
  • 上海郵政博物館 | 來這裡看建築!看郵票!
    ——朱學範如果你想了解如今飛速發展的快遞行業,追本溯源,你可以去上海郵政博物館看看;如果你想了解老上海建築,沐浴海派上海的典雅與格調,那麼你也可以去上海郵政博物館瞧瞧。它實在太低調!第一次聽聞上海郵政博物館時,腦中構想了一下,講講郵政的發展歷史,500平米的大廳也許就能搞定了。直到,走到它跟前被它「大高個建築身材」給鎮住了!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場直播,亮出了哪些珍寶?
    館藏珍寶,專家帶你邊走邊看擁有8000萬動植物和化石礦物標本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一直是全球遊客不可錯過的遊覽勝地。懸在辛茲廳正中的藍鯨「希望」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圖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最標緻的珍品——藍鯨「希望」(hope)的骨架懸在大廳正中。
  • 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總局
    >一、上海郵政博物館(總局)介紹上海郵政博物館,是全國郵政行業內開辦的首家博物館,坐落在蘇州河畔、四川路橋北堍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內,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在原集美裡地塊上建造,1924
  • FeildenFowles將重新設計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花園
    Feilden Fowles和J&L Gibbons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了大修花園的計劃,以創建一個稱為「城市自然項目」的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中心。城市自然項目將涉及重新設計由阿爾弗雷德·沃特豪斯(Alfred Waterhouse)建造的標誌性的19世紀建築周圍的兩公頃土地,以及建造兩個低矮的石砌亭子。
  • 去英國倫敦不容錯過的博物館
    (V&A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技博物館的交通方式一樣,他們在同一條街上,是相鄰的)電話:(+44)20 7942 2000網站3、Natural History Museum自然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應該算是倫敦最美的博物館了,外觀就像一個莊嚴神聖的巨大教堂。
  • 英國倫敦博物館遊玩攻略,大英帝國的文化之旅
    倫敦是由文化堆積起來的城市,進入倫敦就猶如進入了博物館的叢林,倫敦享有「世界博物館之都」的美譽。倫敦的博物館不僅收藏豐富,一些博物館本身就是建築珍品,讓人們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一般,感嘆著前世今生。自然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算得上是倫敦最美的博物館,外觀就像一個莊嚴神聖的巨大教堂,即使是作為倫敦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去參觀,也是非常值得的。自然博物館前身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歷史博物館之一,囊括古生物、動物、植物、人類、礦物、地球生態六大方面。
  • 五個世紀的英國郵政史,你都可以在這座博物館裡看到
    一座新的博物館 前不久在倫敦開放,裡面收錄了英國郵政五個世紀的歷史。 維多利亞時期為應對迅速壯大的郵政事業而發明的五輪自行車、世界上第一張聖誕賀卡、被複製在 2200 億張郵票上的伊莉莎白二世的雕像,以及 2012 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使用的金色郵箱,類似新奇有趣的展品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