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月11日,輿論場對於疫情討論的熱度較之2月10日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新聞報導量,微博、微信熱度下降明顯,其餘平臺走勢則相對平緩。可以看出,微博、微信依舊佔據輿論主導地位,很多事件在其它平臺曝光之後,往往在兩微輿論場形成討論,並進一步引發新的討論。對於11日兩微輿論場的熱度變化,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相關部門及時回應了輿論關切,如對支援湖北醫療隊物資丟失等事件的闢謠;另一方面,11日發布了多項新政策和疫情好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網絡情緒起到疏導作用,討論熱度隨之下降。
圖:1月21日以來疫情輿情關注度走勢圖(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監測顯示,2月11日11時至2月12日11時,與疫情相關的網絡新聞報導195724篇,微信文章183563篇,相關傳統媒體報導共10518,微博數據87878條。話題主要涉及各地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鍾南山預測疫情峰值等。
圖:2月11日11時至12日11時各平臺信息量分布
微信方面,從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熱文可以看出,部分醫院抗疫經驗與做法、各地治癒患者出院、國內支援湖北及國外支援中國情況、正能量感人事跡等極大提振大眾防疫信心,獲網民認可。另一方面,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雙雙被免職受到輿論關注。三甲傳真微信公號文章《感染科主任揭秘抗疫絕招:確診和疑似病人全部康復,醫院千名職工零感染!》,人民日報微信公號文章《什麼是氣溶膠傳播,應該如何預防?》,央視新聞微信公號文章《總臺記者深入隔離區真實記錄 護士: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成為當日熱度排名前三位的疫情相關熱門文章。
表:微信公眾平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熱門文章(數據支持:騰訊指數)
據人民在線眾雲大數據平臺統計,排名前四的省市熱度同2月11日相比無較大變化,「中央指導組緊急約談武漢副市長」「廣州市疾控中心人員倒賣口罩被查處」「山東副省長帶隊援鄂」等地方話題頗受輿論關注。此外,上海市和四川省熱度較11日略微下降,江蘇省熱度無較大變化,但排名上升至第八位。
圖:2月11日11時至12日11時地域熱度(數據來源:眾雲大數據平臺)
重要輿情特徵
(一)中央指導組緊急約談釋放強烈信號
2月9日,《環球時報》報導武漢轉運病人混亂一幕,引起中央指導組高度重視,中央指導組隨即下達指示,並針對武漢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開展緊急約談。中央指導組參與約談的同志表示,約談也是給廣大幹部釋放一個強烈信號:戰「疫」當前,失職失責者,必將受到嚴肅問責。最高人民檢察院文章《誰是我們的敵人》指出,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和主任已經雙雙被免職;武漢副市長等3人被中央指導組約談。這其中釋放的信號是強烈的、明確的。戰「疫」時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病毒一樣,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二)「停課不停學」需要科學設計、嚴謹推進
近期,針對些地方組織教師錄播網上課程情況,教育部表示,開展「停課不停學」、做好網上教學工作,沒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要針對網上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認真研究明確適合線上學習的課程,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不僅質量上難以保障,而且也會增加教師負擔,並且造成資源浪費,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指出:個別學校要求全體教師錄製視頻課程,無論適合與否、擅長與否,都有過猶不及之嫌。「停課不停學」需進行頂層設計和科學部署,何時開始網上學習、甄選怎樣的網絡課程內容、如何進行優質資源整合、推送,對相關技術平臺與系統進行遴選,都需要教育部門科學設計、嚴謹推進。
(三)湖北、全國現有疑似病例連降3天為大眾傳遞積極信號
數據顯示,湖北自2月8日以來的現有疑似病例連降3天。隨著湖北近日來加大對疑似病患的檢測,全國的這項數據也呈現出同樣的走勢。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2月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武漢新增疑似病例由高峰日的2071例下降至961例。武漢強力推進確診患者集中救治、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等措施,為武漢乃至湖北省和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了條件。
(四)天津擬「火線提拔」兩名女幹部,疫情防控表現成「試金石」
日前,天津市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經市委研究,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優異,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富霞擬晉升一級巡視員,市發改委經濟貿易處處長郭春輝擬任副局級領導職務。這則任前公示迅速引發輿論關注。自疫情暴發以來,不少地方在防疫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幹部都得到了「火線提拔」。關鍵時刻,疫情防控成為考察識別幹部的一塊「試金石」。《半月談》評論文章指出:大戰之際、大考當前,我們尤其需要有這樣的幹部政策,既立場鮮明、導向正確,又立竿見影、激勵一片。導向就是方向,方向正確了,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激發大家的昂揚鬥志,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五)人民日報開通專用求助通道 解患者之難
日前,《人民日報》發起全媒體行動,廣泛徵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一周時間,徵集到「四類人員」有效信息近3萬條,這些信息反饋到有關方面之後,很多問題得到了關注和解決,很多網民留言點讚。有網友評論稱:「面對困難,黨永遠是我們的依靠。希望每個求助者都能得到幫助,都能早日康復,武漢加油。」
(六)隱瞞病情出入公共場所將追究刑責成社會共識
近來,各地出現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因故意隱瞞造成上百人被隔離、多人被感染的案例,對此類惡意案件該如何定性,也引發社會討論。在中央依法治國辦等6家單位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表示,已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或疑似感染者刻意隱瞞出入公共場所的,應當依法嚴懲。同時,要注重區分案件的不同情況,特別是行為人的主觀心態,對於一些「明知故犯」的,可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處罰。俠客島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對於這些令人憤怒的行為,法律要長出「牙齒」來,把任性和妄為關進法治的籠子,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支撐。
(七)貧困老人為抗疫捐款引發慈善捐助爭議
2月10日,重慶萬盛街道87歲的獨居老人倪素英,為抗疫捐出積蓄了30多年的20萬元。這則新聞連同近日多則貧困老人捐款抗疫的新聞,受到廣泛關注。網民在為老人們的善舉感動之餘,也對老人捐款後的生活表示擔憂。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呼籲媒體停止對此類事件的過度宣傳,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停止接受貧困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過多的慈善捐助。微博熱搜#不要再收老人捐款了#迅速升溫,閱讀量已超3000萬。光明網評論指出,在輿論宣傳方面,要儘量克制對老人捐款的渲染,避免更多老人因一時情緒衝動作出不理性的捐款決定。同時,對於如何合適地接受老人們的捐款,封面新聞評論建議,對於老人們的捐款,可「心領而後勸回」。如實在盛情難卻,可漸進處理:「老人捐一萬,只接受1000,剩下讓其留下養老」。
(八)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譚德賽表示,擁有正式的疾病名稱很重要,可以防止人們使用其他可能不準確或「汙名化」的名稱。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之間的議定準則,疾病的命名不應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群體的名稱,同時要明顯與疾病有關。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稱疫苗研發或將在18個月內完成。
(九)日本繼續捐助再挺中國獲贊
據韓聯社2月11日消息,首爾市政府表示,將向北京、重慶等中國12座城市提供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53萬元)規模的援助物資,助力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另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幹事長二階俊博2月10日表示,針對在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民黨將向中國提供支援資金。他宣布自民黨內的國會議員每人將向中國捐款5000日元。對於日韓兩國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的援助,網民表示感激,也有網民表示:患難見真情。
輿情趨勢與風險研判
(一)企業復工需統籌兼顧復產復工和疫情防控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寶指出,目前,國家層面釋放在保障預防疫情的前提下,陸續復工發展經濟的信號,是兩手都要抓的工作新要求,既是國家控制疫情有信心的具體表現,也是維護國家生產秩序的正常需求。同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建議,返崗人員應合理安排辦公方式,少開會少集中,打包用餐,單獨用餐,勤洗手勤消毒。
(二)關注武漢醫院氧氣供應緊張問題。
據財新網報導,多位一線醫生指出,目前武漢除了一直較為短缺的防護物資和床位,近期,搶救病人中必備的氧氣供應緊張問題凸顯,醫生呼籲儘快改造醫院供氧管道系統。
(三)聚焦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通過財政支持緩解燃眉之急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切實中肯解決中小企業一直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融媒體觀察
1.發揮自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短視頻等形式生產與普及疫情防控信息。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嚴重形勢,為了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好效果,讓群眾了解到最權威、最新鮮的信息服務,山東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組建中心融媒體團隊,充分發揮快手號和抖音號短視頻「快」「靈」的特點,打響了線上疫情防控阻擊戰。據山東衛生新聞網報導,通過山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網絡體系,收集了大量的視頻和圖片信息,中心融媒體團隊內部進行合理分工,開展多媒體製作,涉及了領導指揮動員、醫療隊出徵、隊員一線「戰鬥」及專家科普宣教等多個專題的短視頻,第一時間在省衛生健康委管理的自媒體健康山東快手號和健康山東抖音號上推出,自1月21日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發布短視頻信息110多條,其中,快手公眾號關注粉絲約6.8萬人、點擊量約4億次、點讚約4千萬次、評論約44萬條,較好地發揮了自媒體宣傳平臺優勢和作用。
2.充分運用微信公號與H5頁面進行權威可靠的信息發布。
通過微信公號回應群眾關切問題,第一時間傳達政令、發布權威信息、傳播防疫知識,連日來,各地融媒體中心在引導群眾自我防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紅網2月11日報導,湖南省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為了回應群眾的關切,在「桃源融媒」公眾號平臺第一時間刊發了「給全縣城鄉居民的一封信」,24小時內點擊量突破10萬+。在抗擊疫情聯防聯控的關鍵節點,及時推出了H5互動產品《我是桃源人,抗擊疫情我承諾》,推出僅3小時就吸引2.8萬人參與轉發。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報導,1月23日晚,遠安縣融媒體中心領導班子召開緊急會議,全面安排部署防控宣傳工作,幾個小時後的1月24日凌晨1點17分,《遠安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號令》就在「遠安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凌晨1點53分,《注意!遠安這些地方關閉,活動延期或取消》在「遠安融媒體」微信公眾號發布。(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助理研究員 朱玉萍)
(責編:邱越、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