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西湖區城管局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積極、規範、有序開展相關工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提前「開窗」,線上服務不打烊
疫情嚴峻,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春節後首個工作日,為方便群眾和企業在家快速辦,安心辦,西湖區城管審批科提前「在線開窗」。
一方面,通過官方網站公開諮詢電話,同時,充分利用QQ、釘釘等網際網路載體,以多樣化服務手段,積極引導辦事群眾通過「浙裡辦」App及PC端,杭州辦事服務App等多種途徑辦理業務,做好辦事群眾的電話諮詢和「網上辦」、「掌上辦」指導工作,確保防疫期間審批服務「不打烊」。
「開窗」首日,審批科接到辦事群眾劉先生(化名)來電,詢問領取行政許可決定書相關事宜。經了解,劉先生目前被困南京暫時隔離,店裡同事準備復工後裝修店面,但因為尚未領到決定書,難以安排工人。
情急之下,劉先生打來電話。窗口工作人員考慮到疫情期間防控要求及辦事群眾訴求,在核對身份後,先行製作行政許可決定書,並將掃描件通過郵箱「送達」申請人。同時,及時對接監管業務科室及屬地中隊,確保後續監管到位。
按下「快進鍵」,重點項目有保障
「將停擺的一個月,分秒必爭,拼盡全力奪回來。」這是西湖城管審批科全體工作人員助力復工復產的口號,更是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為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精神,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快速、有序復工復產。窗口工作人員主動對接浙江大學、杭州市地鐵集團、杭富軌道交通公司、之江文化中心等重點單位、重點項目,對渣土處置證、挖掘佔道手續辦理、排水證辦理事項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通過「容缺受理」等方式,提高辦理效率。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鬥爭,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提速。最近一個月,城管審批科全體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服務辦事群眾、辦事企業成了常態。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留下站土建施工項目2月29日開工,土方外運事項刻不容緩,從出土到運輸、再至消納,每個環節都需要及時跟進。審批科從首次接到辦事企業諮詢開始,全程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一邊幫助辦事企業協調溝通臨安渣土辦處理渣土消納事宜,一邊做好辦事流程、審批材料準備的政策解釋工作。
城管審批科工作人員服務辦事群眾
3月1日,臨近中午12點,企業正式向審批窗口遞交申請資料,窗口工作人員利用午餐時間,保持高效工作狀態,完成材料進件,並及時流轉相關業務科室跟進現場查勘。3月2日,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辦事人員順利領到行政許可書及渣土處置證。
截止目前,城管審批科服務緊急復工復產的企業、個人1000餘次,發送電子、紙質辦事指南600餘份,受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90餘件,其中服務重點企業辦理渣土處置證37件,準運證14件,消納場地4件,排水許可證3件、挖掘城市道路3件,設置招牌備案14件,通過精準施策,強化服務,積極幫助企業順利有序復產復工。
服務「送上門」,政策支撐強有力
「我們公司在文二西路圓覺路口需要臨時開個道口,不知道這個位置是不是市政道路範圍,開道口需要遞交什麼材料?」杭州新兆豐藏鮮工坊董事長發來「求助」信息。接到辦事企業的來電諮詢,西湖城管審批科第一時間響應,次日即聯合市政科進行現場踏勘,同時把挖掘事項辦理相關政策「送上門」。「這是我們的辦理電話,後續如有疑問可以再給我們來電諮詢。」臨行前,現場踏勘工作人員留下聯繫電話,確保隨時跟進服務。
城管審批科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踏勘
望景置業、麥嶺沙、銅鑑湖……一個個消納場地留下了城管審批科工作人員現場檢查、現場辦理的身影。疫情期間,為服務好辦事企業,做好企業貼心人,城管審批科及時了解辦事企業存在困難,主動將服務「送上門」,做好政策宣導,切實解決企業難題,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強大後盾。
築牢「防控線」,志願服務不停歇
「蔣村街道防控疫情需要志願者,有沒有人報名?」今年1月底,西湖城管審管辦黨員群這條消息一經發出,城管審批科的黨員同志便秒速「報名」,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加入支援蔣村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全體黨員犧牲休息時間開展志願服務。
在封閉化管理小區,卡口管控人員做好小區哨口「一問二查三登四測」,全天候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碼審核、出入證登記等工作,往往一站就是4個多小時,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用執著牢牢築起一道小區安全屏障。隔離巡查人員,兩小時一次跑樓巡查不停歇,一絲不苟做好拍照記錄,一天下來微信運動步數排行遙遙領先,晨曦戴露去,披星戴月歸,用雙腳踩實管控防線。
城管審批科工作人員支援蔣村街道防疫工作
疫情期間,西湖城管審批科為保障企業辦理時效,依託「網際網路+」,探索一系列新招好招,積極推行「網上辦」、應急審批「立刻辦」、快遞送達「零見面」……以便民舉措減少群眾跑動次數,方便企業辦理業務,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全勝。後續,審批科將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審批工作,發揮抗疫、復工「硬核」力量,最終取得雙贏。